
科技论坛
高校图书馆内常见污染研究与对策
蔡振华1呼世斌1宋君蕾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咸阳7121002、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泰皇岛066000)
· 79 -
摘要:图书馆的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图书馆的环境污染主要源自读者和工作人页的疾病及病毒污染、纸质文献和装修中的甲醛等,并就此进行了较全面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室内污染;甲醛;致病首
当前越来越多的室内污染间题威肋着人类的健康,其主要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比如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装饰材料中所含有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往往造成室内各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损害人类的健康间题。高校图书馆受限于资金间题,在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往往不能做到完全绿色环保,这就为高校图书馆在馆内环境间题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校图书馆主要污染物分析
图书馆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虽然图书馆的室内环境看起来清静优雅,窗明几净,但是实际上图书馆的室内存在着一定的污染,其污染主要有甲醛污染、致病菌污染等。
2高校图书馆内甲酵来源
2.1甲醛是对生物有较高毒性的物质,还可以与空气中的离子性的氧化物产生反应,生成二氧甲基酰,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2.1.1图书馆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污染
图书馆装修受限于经费和设计的影响,所用材料不全是节能环保材料,其甲醛的释放量较高。其中密度板、细木工板、拼接板等板材甲醛含量最高,板材中没有参加反应的甲醛会逐步的像周围空气中释放,导致周围环境中的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
2.1.2图书馆内纸质图书的甲醛污染
一本2厘米左右厚度的新书每一小时大约可以释放1g的甲醛,虽然在对高校图书馆的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测定时均未超标,但在各个书库中的甲醛最大浓度值为(0.103mg/m").基本上已经非常接近与卫生部对图书馆内空气的甲醛要求的最大值(0.12mg/m")。而部分高校图书馆为防止图书的遗失,封闭书库内门窗,造成甲醛的大量堆积,从而出现甲醛超标的情况。而且随着图书馆经费的逐年增加,图书采购量的不断加大,图书馆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
2.2高校图书馆内甲醛防止污染对策研究
由上述可见图书馆的室内空气中存在着一定的甲醛污染,直接影响图书馆内环境。为维护馆员及读者的健康需要,应当进行相应治理工作:
2.2.1多开窗通风
研究表明,开窗通风在可以降低图书馆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通风半年以上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的30%-65%。
但甲醛的
挥发期是一个持续性的缓慢的过程,其在板材家具中的挥发时间超过15年,因此通风只能暂时的稀释和带走部分甲醛,便甲醛在空气中的含量将至或者接近有害标准一下,但并不能完全的清除空气中的甲醛。
2.2.2植物净化
部分植物有对甲醛吸收的能力,主要有:吊兰、常春藤、芦荟、君子兰、绿萝等,其中绿萝和常春藤的甲醛吸收能力最强。同时,植物对室内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功能。植物的自然挥发的物质具有定的抗菌能力,可以降低空气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的含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空气的卫生清洁。美国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在室内有植物的空气含菌量要比没有植物的室内低50%。
2.2.3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常用于治理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吸附剂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颗粒、硅胶和沸石分子筛等。吸附方法相对简便,且成本较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但对高浓度有害气体效果不明显。
2.2.4甲醛消除剂
甲醛消除剂对甲醛的消除效果明显,短时间可以降低空气中甲醛含量95%,四周取样降低65%,对于较大面积的图书馆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高校图书馆内致病菌的成分分析、来源及处理 3.1高校图书馆致病菌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首先,来自于人体携带进入,主要集中于流通的书库和阅览室读者相对集中的地方,读者在说话、呼吸、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可能会将致病菌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并随着空气流动,附着于书刊、桌椅、书架等地方。其次,来源于书库中的纸质资源,书刊报纸警读者翻阅会附着一定的致病菌,在不适合生存的条件下,其跑子同时扩散到空气中。在书刊和报纸中热门图书携带的致病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书目。再次,空气污染会带来一定的致病菌。目前图书馆开馆时间相对较长,开架借阅和藏阅一体化的模式基本普及,使得流通书库、阅览室等地的人流量增加,滞留时间增加,长时间开馆,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有相关统计,开馆一个小时之后,馆内空气中的致病菌数量高于室外45%,九个小时后超出室外空气的九倍,在冬季关门关窗的情况下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3.2高校图书馆致病菌的成分分析
有图书馆对其馆内致病菌进行过分析,抽样调查馆内30本书刊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0种细菌,其中致病菌9种,包括了金色葡萄球菌、红色沙雷氏菌、类链球菌、微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类产检杆菌等,致病菌的检测出率达到了90%以上,热门图书的带菌率更高。
3.3高校图书馆内致病菌的预防与处理
图书馆内的致病菌滋生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一些图书馆内使用的图书除菌设备相应而生,采用紫外线消毒,30秒内杀菌率达到99.99%以上,但是只针对于纸质资源进行消毒,对空气净化影响不大。图书馆室内空气的净化,目前主要采用开窗通风的办法,-些化学的杀菌剂会对书刊和室内环境等产生二次影响,使用率相对较低。而随着近年来对植物除菌的研究不断扩大,植物除菌法开始被人重视和接受。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生成和释放特定的挥发性气体,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其挥发的气体种类进行分析,至少有 10000种挥发性气体,基本上可以分为范类化合物和其他的两大种类。目前已知和明确的主要植物有莱莉、白掌、文竹、君子兰、柠檬、紫微等,其中茉利、柠橡、紫微等植物的挥发气体在五分钟之内能杀灭白喉、菊疾等致病菌,而蓄薇、铃兰、攻瑰、紫罗兰等植物挥发的芳香烃等气体对结核杆菌、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等具有明显有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高校图书馆存在着污染,而治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采用几种方法同时治理,净化空气,杀灭致病菌还读者一个健康的环境,减少对读者健康的危害。高校图书馆是读者密集的地方,有必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来进行指导与约束,这对读者、馆员乃至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关风瞬图书馆工作环境的污案与工作人的健康防护研究[]版
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1) 2010(4)
[3]刘敬苍,等.中小型图书馆馆内环境污染与消毒[J]实用医药杂志,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