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坛
螺栓的改进设计
陈鸣
(牡丹江技师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针对爆检的防松设计和抵抗拉伸变形或拉断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检:防松设计;防失效设计 1传统的螺栓防失效设计
从分析可以看出,防止螺栓失效,主要应解决三个间题:(1)防松,零既券
主要指是旋转性松动。因非旋转性松动,主要由拉伸应力和偏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所导致,可与提高抗拉强度一起解决。(2)提高螺栓的抗拉强度。(3)提高螺栓的抗剪强度。不讨论材料、数量、加工、安装和使用等方面的间题和措施,主要注重于从单个螺栓的结构上探讨防失效的改进设计。一些已有的成功改进如下:
1.1防松设计
螺栓联接防松的根本间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传统螺纹的防松方法的共同点就是依靠第三者力防松,比如机械固定、焊接或粘接,增大摩擦力的结构等,其防松效果取决于第三者力的大小,结构防松则完全依靠螺栓自身结构,即改变螺栓本身的结构,来达到防松效果。
1.1.1防松螺纹。连接用的三角形螺纹都有自锁性,在静载荷和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时不易自动松脱。但是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仍有可能松脱。螺栓连接螺纹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矛盾是:栓连接需要连接可靠,不能松动,但作为一种可拆卸连接,又难以避免发生松动。随着设计要求的提高,螺栓螺纹的防松设计越来越得到重视。
(1)唐氏防松螺纹。唐氏防松螺纹是一种双旋螺纹,主要的特点是同时其有左旋和右旋螺纹。它既可以和左旋螺纹配合,又可以和右旋螺纹配合,依靠左旋及右旋螺母的相互制约,将紧固螺母的松退力转变成锁紧螺母的疗紧力。它完全依靠螺纹自身结构,而不依靠第三者力,是-种纯结构式的防松形式。唐氏螺纹如图1所示可见,当联接时,使用两只不同旋向的螺母:工作支承面上的螺母称为紧固螺母,非支承面上的螺母称为锁繁螺母。使用时,先将紧固螺母预紧,然后再将锁紧螺母预繁。在振动、冲击情况下,繁固螺母会发生松动:但是,由于紧固螺母的松退方向是锁紧螺母的疗繁方向,领紧螺母的拧紧恰恰就阻止了紧固螺母的松退,使繁固螺母无法松动。(2)施必牢螺纹。(图2)施必牢(spiralock)螺纹是一种典型的自由旋转型锁紧螺纹,美国施必牢公司发明并首先使用于宇宙飞船的主发动机上。现已在美国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程机械中,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其牙型与普通螺纹基本相同,区别是在内螺纹牙形沟槽的底部有一个30°的惯形面,当该螺母与普通牙形的外螺纹配合时,外螺纹的牙项繁繁地锲人内螺纹牙根的30°锲面上,产生很大的锁繁力,并且是每牙螺纹都起锁紧作用,且受力均匀。同时,施加在模形面上所产生的法向作用力与螺栓的轴线成60°夹角,而不是普通标准娜致那样的30°角。显然前者所产生的法向作用力远大于后者,所产生的防松摩擦力和抗横向振动的能力也就必然极大地增加了。(3)VRFS-2型防松螺栓。(图3)该螺栓的螺纹与施必牢螺纹相类似,都是锲形螺纹,防松机理相同,但一个用于螺母,一个用于螺栓。
1.12防滑转螺栓头。利用螺栓头与周围工件的摩擦达到防松的效果。
(1)碟形凸缘螺栓。如图4所示,螺栓头部的下方有碟形凸缘,在热处理后具有弹性。选取较大的摩擦直径,可取得较大的锁繁力矩。而且随所加预繁力不同,锁繁力矩也不同,故可根据需要调整。面凸缘平坦的环形接触面,亦不致损伤工件表面。(2)异形螺栓头防滑转螺栓。异形实螺栓可以依靠与周围机件的摩擦而起到防滑转的效果,效果明显。
12抵抗拉伸变形或拉断的设计
螺栓联接承受轴向变载荷时,其损坏形式多为螺栓杆部分的疲劳断裂,通常都发生在应力集中较严重之处,即螺栓头部、螺纹收尾部和螺母支承平面所在处的螺纹。
1.2.1减小螺栓刚度
+
家
紫需螺母(菌)
图1唐氏螺纹的结构(左)和防松原理(右)
来
图2施必牢螺纹的受力状况
中器
图3VRFS-2型防松螺栓螺纹结构
· 85 -细紧螺件(在族)
图4碟形凸缘螺栓
(1)适当增加螺栓的长度;(2)采用腰状杆螺栓;(3)采用空心螺栓;(4)在螺母下面安装上弹性元件。
122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螺栓紧固后,螺栓受拉,而螺母受压,螺栓与螺母的受力变形无法达到一致,导致各螺纹段的受力非常不均。目前已公认螺纹约有1/3的载荷集中在第一圈上,第八图以后的螺纹牙几乎不承受载荷。因此改善螺纹抗拉强度也应改善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使螺纹受力比较均匀的原理有:使受力越大的螺牙刚度越减小,减少螺距变化差;将部分力转移到原受力小的螺牙上。目前方法大都是减小螺栓和螺母两者承载时螺距的变化差
(1)悬置螺母,使螺栓和螺母同时受拉,以减小螺距差;(2)内斜螺母,使螺纹牙受力位置由上而下逐渐外移;而载荷将向上移。从而各图螺纹受载趋于均匀;(3)环槽螺母,利用螺母下部受拉目富于弹性可提高螺栓疲劳强度达30%:(4)环槽/内斜螺母;(5)钢丝螺套。
2结论
经过上面一系列的分析,对各大类螺栓的常见失效有了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为之后的改进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这些改进,这些螺栓的性能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同时,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太大上涨,可以说是性价比不错的改进
这些螺栓的改进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概念设计,如同车展上的各种概念车,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测试;针对螺栓连接的常见失效,对这些螺栓进行了很多结构的特殊化,所以这此螺栓制造上背定较复杂,但性能和可靠性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