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坛
离心式氮压机高位油箱冒油的原因与处理
买闻隆张磊
(大庆石化公司水气厂空分车阔,黑龙江大庆163714)
· 97 -
摘要:简介了YP0N-25503300型液化装置配套的SVK12-4S型离心式氮压机结构、润滑系统及工作方式,介绍了机组适行时高位油箱冒油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图,阐述了处理猎施、效果及从中得到的教训
关键词:液化设备;氮压机;润滑油系块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水气厂SVK12-4S型离心式氨压机(以下简称:循环氮)是专为YPON-2550/3300型液化装置配套的设备。自2015年7月20日检修后投用,高位油箱有向地面漏油现象,10月9日再次启动运行时发生高位油箱大量冒油向地面.无法保证正常运行,机组被迫停机事故。
1循环氨结构及性能参数
循环氮是组装式压缩机,4级压缩、带有三个级间冷却器和个末级冷却器的整体齿轮增速型离心压缩机。压缩机由电机驱动,并通过大齿轮轴端的膜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接。压缩机本体、三个中间气体冷却器、润滑油站及主电机组装在一个公用底座上,末级气体冷却器单独布置在机旁水泥石上。整体底座框架、齿轮箱、润滑油站油箱和冷却器容器是焊接结构。蜗壳为铸造结构。
循环氮部分设计运行参数:人口流量为14500Nm"h,人口压力: 6kPa(G),出日压力:1.8MPa(G)。
2故障现象经过
2015年7月20日检修后启动,机组润滑油压力、温度、液位正常。充高位油箱时,回油视镜见油后关闭充油阅门。高位油箱有少量润滑油向地面,认为充油阀门开度过大且关团闭设,导致高位油箱漏油。机组运行十天后仍有少量润滑油漏向地面,对高位油箱进行检查,无明显漏油点,擦净油箱设备,机组继续运行,之后仍有少量漏油向地面。因生产需要于9月20日至10月8日停机备用。其间检查高位油箱,充油后底部及管线焊接处无明显漏油点,确认高位油箱完好。10月9日按指令开机。11:30°启动辅助油某.14:30°
检
查油系统油压、温度、油位正常.高位油箱回油正常,14:50°启动机组运行,检查油系统参数正常,回油正常。17:00°遇检时发现高位油箱大量向地面漏油,主油箱液位下降,现场确认油从高位油箱呼吸口冒出,为保护机组,停机退守到安全状态
3故障原因分析
3.1高位油箱充油阅门手动截止阀不严故障,向高位油箱充油量过大,导致高位油箱胃油。
3.2高位油箱供机组油止回阀有杂物卡塞,导致其向上充油,油量增大。
3.3高位油箱充油孔板故障,导致充油量增加
34高位油箱回主油箱管线不畅,回油量少,导致冒油 4故障问题处理经过
toooin
图1高位油箱
西
机组油止回阀,内部结构完好。检查充油孔板,孔板完整无间题。检查回油管线,固运行时回油视镜有油流下且目测量正常,管线连接为法兰连接管,回油视镜法兰连接后回主油箱(如图1所示),认为回油无间题
22:00°启动辅助油泵,23:20°回油视镜回油,10月10日02 发现高位油箱冒油向地面,停下辅助油泵。因检查手动充油阀
0
门、孔板、止回阀都正常好用,结构完整。将重点排查放回油管线上,固回油视镜目测有油流下,但高位油箱在数小时后由呼吸口冒油,应为供油量大于回油量不能平衡,回油量少导致冒油,究其为何数小时后发生骨油,如图!可知回油管线到油箱顶部有一定高度,根据充油时间,视镜回油时间及冒油时间,因其存在一定空间,充油量,回油量一定。且有部分油回流到主油箱,液位慢慢上升,最后将整个高位油箱注满,高过呼吸口。充油的多余量的油从呼吸口冒出。打开高位油箱顶部人孔观察现象与怀疑的一致,高过回油口后视镜见回油,但高位油箱油位继续上升。检查中由高位油箱观察到回油出口的法兰连接处装有滤网。对其进行拆卸检查发现滤网结垢堵赛严重,油泥履覆盖五分之三左右,导致回油不畅。认为滤网为机组首次油运所用,拆除后恢复法兰连接,再次投用润滑油系统时,油压、油温、油位正常,回油视镜油量增加,机组运行正常。
5经验及教训
此故障的发生为小众事件,为机组安装试运时,油运工作留下的隐患。根据此次事故丰富了润滑油系统故障原固的类型。对于生产人员,机组出现任何间题都要认真仔细查明原因并且解决。该厂还有同类型压缩机一台,将利用停机时间,检查器回油管线法兰,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将高位油箱充油阀门拆下,做内漏检查,经检查无间题。检查供
[1]王书敏.离心式压编机技术问答,1995,6,第一版
作者简介:美闻隆(1986-),另,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现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水气广空分车间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求。常见的电磁机构的型号为CD10和CD17型,
电磁机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工作可靠。其缺点为合闸线圈消耗功较大,要求配用大容量的直流电源(蓄电池),因而辅助设备投资较大,维护费用高,加之机构本身案重,动作时间长,在断路器
中使用数量已逐渐减少 4结论
前,弹宽操动机构在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国内外典型的电力设备企业均有自己的主打品牌,固而造成弹簧机构的种类加多,型号繁杂,各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结合未来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弹贫操动机构也应该朗着模块化,智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精简弹黄操动机构种类,实现高度系列化、模块化且具备企业特色;加大核心零部件自制力度,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加大系列化机构推广力度、建
立机构序列标准库,供市场需求选型使用。在做优弹簧机构的同时,着力研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永磁操动机构,解决该机构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使其尽快投放市场,拓宽该产品在电力设备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则,王普庆.高压电器基础教程.2008:6-10
[2]陈高.CT14型弹黄机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四电力安全技术, 2012:38
[3]李建基.待高压、超高压、高压、中压开关设备实用技术[MI机械工业出版壮,2011:180184.
[4]崔军朝,孟凡钟,陈蓄.配电网实用技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