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坛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高娜妞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 43 -
摘要:实训基地具备独特的文化属性,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日标的重要教学场所。建设兼具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内源特色的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创新举措,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城和关键环节。
关键词:实训基地;企业文化;企业工作站
为满足现代医药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需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将企业文化引人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素质过硬、技能斓熟、具备分析和解决间题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1文化内涵
1.1高职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反映师生共同价值观念与信念道求的校园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校的公众形象,增强学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学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作用。校内实训基地其有双重文化特征。首先,高职院校进行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能力教育,校内实训以培养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所以,实践教学其备企业特色,全方位多角度营造企业文化氨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校内实训要围绕"怎么练,练什么;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中心,因而,校内实训基地要县有教学特征,窦出明显的校园文化特点。
1.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内通是企业员工长期在创业和经营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全体员工认同并共同遵循践行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和共同信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男于竞争、富于创新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期的生命之源,可以导引企业员工实现企业目标,激发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创新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用
2企业文化融入的途径
2.1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引入企业文化,打造职业场景,实现环境育人。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实训教学环节,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下,针对所有实训环节,制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编写《制药实训车间设备操作SOP>及《制药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实训运行的规范、有序。
2.2完善科学高效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是保证实训客项活动正常运行的有效机制,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管理制度的总和。首先实训基地要建立与班组、工区、企业车间日常管理相接轨的制度,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约束。针对安全生产制度,要醒目标注注意事项,加强进人生产岗位前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参照企业各项制度,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包括实训基地的机构设置、奖惩条例、紧急处理预案等;其次通过约束和评价机制,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23实训设备管理。实训设备管理参照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设备管理软件对各类实训设备和附属易耗品进行管理,建立实训设备便用交接制度、设备损环赔偿制度、费重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制度、设备报修制度、设备维修档案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实训教学。同时加强师生操作规范养成,正确使用与维护仪器设备,保证长期效益。
24实训基地仿真企业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由微生物实训室、生物发酵与提取实训室、生物制品综合实训室,药物制剂实训室、药物质量检测实训室、仿真药品工艺实训室,模拟药房组成,达到“校中厂” 的实训技能教学。通过引厂(车间)入校,把校内实训基地改造成“校中
2.5建立虚拟药厂。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使用现
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措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工作流程、生产过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最专业教学,有助于培养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兼职教师也可通过资源库学习新的理论与方法,实现校企深度联合。
3深入企业,建设企业工作站
以学校技术服务能力(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技术培训能力)所产
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校企合作的划人点,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在已有合作的规模性生产企业建设工作站
工作站由学校派出人员任站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站长,学校进站人员为工作人员。站长要建设工作站运行模式及制定工作站管理办法,落实校企合作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协调与企业各部门关系使进站人员完成相关工作,向校企合作处反馈企业需求信息。工作人员负责完成课程现场教学、实习等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完成相应实践学习任务,并依据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革新与开发等)。工作站运行模式如下:
3.1开展订单培养。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招生规模,校企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师资、开发课程和教学内容、开发实训项目,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学习理论并在企业内进行实践锻炼,毕业后考核合格,留在企业,成为企业员工。
32承接生产任务。对于因扩大生产任务,急需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学校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繁张矛盾出发,将生产任务承接下来,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由于这类任务具有随机性,在安排实习的过程中,可依据相关任务情况,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进度
33实施岗位教学。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进度,在企业内生产岗位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投课,对学生的实践过程与理论学习过程进行共同管理与考核,使学生在企业既学习实践技能文学习了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后回校继续接受教育或学完后毕业,企业可择优留用毕业生
34长、短期职工培训。面对企业职工业务素质及人员需求情况,承接企业培训任务,按照所需职业能力培训内容的数量,采取长、短期培训。
35企业挂职或项岗实践。教师深人企业,兼职副总工程师、技术部主任等职务,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管理与技术指导。或者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项岗实践,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36技术开发与革新。教师参与企业重大研究项目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承接企业技术开发或革新课题,与企业合作或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研究、产品分析检测、中试研究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郑玉书.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吸纳迁宁高职学报,2011(9):9294
[2]泰式.高职院校校内实划基地引入企业文化的探索职业教育,2014(1):1820
[3评浩.高职教育中校图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8-61
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校际合
4翟志华.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无
作时空障碍,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按工艺、虚拟流程、虚拟生产、虚拟运营
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49-51.
此论文是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立项于2013年,课题编号JG2013020145
作者简介:高娜栅(1982-),女,汉,精贯:山东省威海市;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医学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