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5329
大
理 白 族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29/T 116—2024
冬早鲜食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2 - 27 发布
2025 - 01 - 27 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29/T 116—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1
5
栽培管理技术 ........................................................................ 2
6
秸秆处理 ............................................................................ 4
7
建立生产档案 ........................................................................ 4
I
DB5329/T 11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定起草。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涧县农业技
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银妹、陈国琛、尹雪芬、李江、宋余笑、罗清云、马玉云、杨献清、江峰、
马俊、周虎、赵志勇、郑红珍、阿旺芳。
II
DB5329/T 116—2024
冬早鲜食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早鲜食蚕豆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秸秆处理、建立生产档案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大理州海拔 1500 m~1800 m 蚕豆主产区的冬早鲜食蚕豆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蚕豆
蚕豆(Vicia faba L.)属豌豆族(Vicieae)、野豌豆属(Vicia)植物中的一个栽培种(V.faba),
蚕豆在植物学分类上为巢菜属(Vici L.)。
3.2
鲜食蚕豆
采收鲜豆荚,鲜豆粒或鲜豆瓣作为蔬菜食用的蚕豆。
3.3
冬早鲜食蚕豆
于 8 月下旬~9 月中旬播种,12 月底~翌年 2 月初收获的鲜食蚕豆。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海拔范围
大理州海拔 1500 m~1800 m 的蚕豆主产区。
1
DB5329/T 116—2024
4.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13 ℃~22 ℃,绝对最低温度≥-2 ℃,从 8 月~翌年 2 月活动积温 1400 ℃~1800 ℃。
4.3
土壤环境质量
符合 GB 15618、NY/T 391 的规定。
4.4
空气质量
符合 GB 3095、NY/T 391 的规定。
4.5
灌溉水质
符合 GB 5084、NY/T 391 的规定。
5 栽培管理技术
5.1 种植模式
与水稻、玉米等作物进行轮作。
5.2
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的田块,前作为水稻可采用免耕,2 m~2.5 m 开墒,埂高的田块 2.5 m~3.5 m
开墒,沟深 0.4 m,沟宽 0.4 m。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实施垄作,垄面宽 0.5 m~0.55 m,沟深 0.5 m,宽
0.5 m。前作为玉米、烤烟的田块采用机械旋耕、碎土、平整田地,2 m~2.5 m 开墒,沟深 0.4 m,沟宽 0.4
m。
5.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本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的优质蚕豆品
种。
5.4 种子处理
5.4.1 种子精选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2 标准。种子均匀饱满、无病斑、无霉烂、无虫蛀、无损伤。
5.4.2
晒种处理
播种前进行晒种处理 2 d~3 d。
5.5 播种
5.5.1 播种期
播种期为 8 月 20 日~9 月 20 日。
5.5.2
播种方式
2
DB5329/T 116—2024
采用拉线点播。
5.5.3 播种密度
播种基本苗 1.0 万株/667 m 2~1.2 万株/667 m 2,株行距为(20~25) cm×30 cm,播种量 12 kg/667 m 2~
15 kg/667 m
2。
5.6 施肥
5.6.1 施肥原则
严格遵循 NY/T 496 标准要求。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5.6.2 施肥量
每 667 m 2施用过磷酸钙 20 kg~30 kg,农用硫酸钾 5 kg~10 kg,有条件地区每 667 m 2增施腐熟农家
肥 1500 kg~2000 kg。
5.6.3
施肥方法
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农用硫酸钾作基肥一次施用,苗期根据生长情况喷施 0.2 %的锰、硼、
锌微肥 1 次。
5.7 灌水
5.7.1 灌水原则
保证出苗水,苗期控水蹲苗,后期根据降水量、苗情,灌好现蕾开花水、盛花结荚水、灌浆鼓粒水,
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 规定。
5.7.2
灌水次数
整个生育期一般灌水 3 次~4 次。
5.8 病虫害防治
5.8.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
农药防治。
5.8.2 防治方法
5.8.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清洁田园。
5.8.2.2 物理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情况,每 667 m 2挂 20 块~30 块黄、蓝板进行蚜虫、斑潜蝇、蓟马等虫害防治。
5.8.2.3 生物防治
3
DB5329/T 116—2024
使用蛇床子素、氨基寡糖素等进行根腐病、赤斑病等病害防治,使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进行斑
潜蝇、蚜虫等虫害防治。
5.8.2.4
化学防治
按 GB/T 8321、NY/T 1276 规定,使用化学农药对赤斑病、锈病、斑潜蝇、蚜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5.9 杂草防控
5.9.1 物理防控
采用人工薅锄和覆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秸秆等控制杂草。
5.9.2
化学防控
蚕豆播种后 3 d~4 d 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
5.10
采收
鲜豆荚以豆粒充分鼓起,豆粒饱满,豆荚呈绿色即可采收。
6
秸秆处理
秸秆集中收集,晒干后作饲料使用或堆制发酵后作肥料使用。
7
建立生产档案
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种植模式、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