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2010 No.8 Serial No.221
China Brewing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香精中的汞乌尼尔,高娃,其其格,赵源,胡桂林,姜瑞青,常建军,李梅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摘要:建立了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香精中的重金属乘,考察了前处理方法和原子荧光仪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确定了消解试剂为3:2的硝酸和双氧水,微波消解最高温度为180℃,消解时间为25min;原子荧光的还原剂为15g/L的氢化钾,载流液为5%的
盐酸。用以上最优化条件对反应香精进行测定,得到汞的检出限为0.0093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回收率范围为93%~104%。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汞:香精
中图分类号:O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0)08-0142-02
Determination ofmercuryin essencewith atomic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aftermicrowavedigestion
WU Ni'er, GAO Wa, QI Qige, ZHAO Yuan, HU Guilin, JIANG Ruiqing, CHANG Jianjun, LI Mei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Industrial Co. Ltd., Hohhot 011500, China)
Abstrac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beavy metals mercury using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was established.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and atomic fluorescence instruments on final results were studi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digest samples with nitric acid and bydrogen peroxide with ratios by 3:2, digest samples with microwave under maximum temperature at 180°C for 25 min; analyse aaaaeoo %seeseodaeeadsaaa
was 0.0093 μg/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at 1.5% and the recovery ranged in 93~104%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Key words; microwave diges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mercury, essence
香精是指通过加热特定的混合物制备成的,经过调和、修饰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香精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在热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污染,原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可能会随着加工生产的过程带入香精中。所以国内外香精标准已经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在最终食品中的检出限量都给出了明确的限制。本实验提出一种通用的测定汞的方法,通过微波消解以减少汞的损失,达到安全、准确、快速、经济的目的。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与试剂 1.1.1仅器
AEF-2202E原子荧光光度计,热解石墨管(阻值0.03),高性能汞空心阴极灯,美国CEI微波消解设备,控温加热器。 1.1.2试剂
汞标准储备液1mg/L,汞标准使用液100ng/L:硝酸、盐酸、双氧水、氢氧化钾、硼氢化钾均为优级纯,香精样品,
实验中所有器血均经(1:1)硝酸溶液浸泡过夜,再用蒸馏水、超纯水冲净后晾干备用。实验中所用水为超纯水
(电阻值>18.2MQ)。 1.2仪器工作条件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240mV;灯电流25mA;原子化器高度8mm载气流量400mL/min;屏蔽气流量1000mL/min;测量方式闪;标准曲线法。
收稿日期:2010-03-06
1.3样品预处理
微波消解:称取试样香精0.3g~0.5g于消解罐中,置于控温加热器上50℃加热至干燥,但不能使其烧焦,然后再加入2mL过氧化氢、3mL硝酸、1mL超纯水,放置在微波消解设备内,按设定程序消解(表1),消解完毕,冷却后用5% 酸定容至25mL容量瓶内,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同时做试剂空白。加标回收实验前处理与实际样品相同,只是多加入适量标样于样品,然后再消化。
表1微波消解设备升温程序
Table 1. Procedures for heating equipment
功率/W 1600 1600 1600
百分比/%升温时间/min控制温度/℃
保持时间/min
100 100 100
6 3 4
1.4标准系列溶液的配置
120 150 180
1 3 15
分别准确吸取125mL.1.00mL.0.75mL.0.50mL.0.25mL、 0mL汞标准使用液(100ng/L)于25mL容量瓶中,用5%盐酸溶液定容,混匀,备用。
1.5还原剂及载流液的配置
还原剂(15g/L):称取7.5g硼氢化钾、2.5g氢氧化钾,用超纯水溶解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现用现配。
载流液(5%):取50mL盐酸于约有200mL超纯水的烧杯中,再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定容,混匀,备用。
作者简介;乌尼尔(198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主要从事乳与乳制品仪器分析检测。
ICS 91.140.90
CCS Q 78 1301
石
家 庄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1/T 541—2024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
2024 - 12 - 19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01/T 541—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1
5 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 2
6 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 2
7 电梯使用管理 ....................................................................... 3
8 隐患排查与故障处理 ................................................................. 5
9 安全评估 ........................................................................... 5
10 报废 .............................................................................. 6
11 安全技术档案 ...................................................................... 6
附录 A(资料性) 日常检查项目及存档资料 ............................................... 7
参考文献 ............................................................................. 12
表 A.1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电梯日常检查项目 ....................................... 7
表 A.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日常检查项目 ............................................... 8
表 A.3 安全技术档案 ................................................................... 9
表 A.4 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 10
表 A.5 单位管理制度资料 .............................................................. 11
I
DB 1301/T 54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同安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科技大
学、中特检科技发展(河北雄安)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志荣、李强、赵广、郭英军、周胜辉、张宁、王建楹、许继宝、孙江波。
II
DB 1301/T 541—2024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要求,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电梯。
本文件不适用于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
注: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具体的种类、类别、品种由《特种设备目录》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1689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8775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
GB 25194 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31821 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 T5002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GB/T 7588、GB 16899、GB/T 18775、GB 25194和TSG T50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4 一般要求
电梯使用单位为电梯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配备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明确电梯
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应使用符合电梯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电梯;应通过书面合同,委
托电梯制造单位或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
电梯使单位应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并在维护保养、急修等工作记录上签字确认,采用
无纸化保养的,应及时在无纸化保养工作记录上签字确认。在变更维护保养单位时,应做好有关衔接工
作,确保有相应许可资质单位对电梯提供不间断的专业维护保养。
电梯使用单位应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运行进行日常巡查,每月应至少进行 1 次自行检查,做
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加强对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检查,确保畅通。发现电梯存在故障和异常等情
况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检查和修复。
电梯出现下列情况时,电梯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委托电梯维护
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a)
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
1
DB 1301/T 541—2024
b)
电梯和电梯部件受潮,以及安装电梯和部件的机房、井道、底坑等场所进水或严重受潮;
c)
发现安全装置、安全部件、安全开关、安全触点等发生误动作,厅、轿门工作异常;
d)
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
e)
接到维护保养单位因发现严重事故隐患而发出的电梯应停止运行的书面通知时;
f)
监督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电梯停用 3 个月,需重新投入使用的,在投入使用前应委托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
修复或安全性能确认,检查、修复或安全性能确认单位应出具书面结论。
5 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管理人员
5.1.1 安全总监是电梯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旳电梯安全性能负总责。
5.1.2 电梯安全员是经过培训取证的电梯管理人员,对电梯的日常巡查和安全质量负责。
5.1.3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电梯的数量、特性等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管理员。设置安全管理
机构的使用单位以及使用电梯总量 20 台以上(含 20 台)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
人员管理及培训
5.2.1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并开展相关培训
5.2.2 培训需明确培训目标,至少每半年开展 1 次安全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
5.2.3 培训对象为电梯管理相关人员,特别是新到岗工作人员、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工作人员。
5.2.4 培训内容宜包括电梯相关的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及
时制止乘客的不安全乘梯行为以及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案例等。
5.2.5 建立人员培训记录和档案,至少保存 2 年。
6 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总体要求
应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更新有关电梯的相关
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并转化为本单位的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岗位责任制度;
b)
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
c)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d)
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
e)
采购及验收管理制度;
f)
施工管理制度;
g)
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h)
日常运行管理制度;
i)
专用钥匙管理制度;
2
DB 1301/T 541—2024
j)
特殊期间管理制度;
k)
安全检查制度;
l)
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m)
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
n)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o)
定期检验检测申报制度;
p)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q)
报废管理制度。
文件和记录要求
6.3.1 应建立并保持与自身相适宜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文件和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发放现
行有效的版本。
6.3.2 记录填写要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楚,防止原始信息、数据的丢失或随意改动。采用信
息化技术实现无纸化文件和记录的,其数据保存过程不得篡改,确保存储数据的真实和安全,并可实时
进行查询。
6.3.3 明确文件和记录的归档范围、保存期限,防止损坏、丢失。
信息要求
6.4.1 应积极主动获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等文件以及电梯安全等信息, 并组织宣
贯和实施。
6.4.2 应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维护保养单位保持有效的联络与沟通。
6.4.3 主动将电梯检验(检测)、安全评估、改造修理、维护保养、运行管理等信息进行公示。
6.4.4 鼓励探索采用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等手段,实现过程监控。
7 电梯使用管理
采购
7.1.1 电梯选型、配置应满足建筑设计、消防安全性能,确保电梯的技术参数,如载重、速度、轿厢
尺寸等,确保符合使用需求。
7.1.2 使用单位宜与维保单位协商配备必要的电梯备品备件。
电梯的移装安装、改造
7.2.1 应当优先约请原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移装安装、改造。未与电梯制造单位达成一致意见,或原电
梯制造单位已不存在、不再具备相应资质的,可以请其他电梯制造单位或其委托的具有许可资质的单位
开展工作。
7.2.2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配合和监督管理。
使用登记
应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发生变更、停用、报废等情形时,按规定及时到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相关手续。
安全使用标识
3
DB 1301/T 541—2024
7.4.1 在电梯轿厢或者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出入口等乘客易于看见的位置设置下列标识,并保持完
好:
a)
电梯使用标志;
b)
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c)
警示标志;
d)
应急救援标识。
7.4.2 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编制要点应根据单位自身情况具体编制,警示标志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应急救援标识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
7.4.3 相关标识要清晰、醒目,出现污损或缺失应及时更换。
使用环境
7.5.1 电梯运行的环境条件符合正常运行要求。
7.5.2 电梯工作条件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源供电正常;
b)
机房:门窗、门锁完好,通往机房的通道畅通,机房强度、防滑、卫生、照明、通风、 温湿
度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紧急救援设施齐全并完好;
c)
轿厢:轿厢装修时,平衡系数不得超出标准许可范围,需要改造的,不得改变轿厢、轿门、层
门的结构和电梯性能参数,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d)
救援电话应确保畅通清晰;
e)
井道: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完全封闭;照明设施完好;
f)
底坑:地面平整,无漏水或渗水,底坑照明设施完好。
7.5.3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工作条件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源供电正常;
b)
出入口区域:卫生清洁,无与电梯无关的物品和设备,通道畅通;上、下出入口处的照明符合
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上下出入口和扶梯之间防护装置牢固可靠;
c)
环境:室内设备无受潮、进水,室外设备防雨(雪)及排水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d)
在出入口正上方宜增加监控设备。
运行管理
7.6.1 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电梯的数量、特性等建立日常运行、特殊期间管理制度;电梯使用单位
应当保证电梯处于安全和适宜运行的状态。
7.6.2 在人员密集使用电梯时采取有效疏导和监控措施。
7.6.3 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人流高峰期设置专人承担下列工作:
a)
宣传安全乘梯知识、倡导文明乘梯行为;
b)
引导乘客有序乘梯;
c)
帮扶老、幼、孕、弱、残人员安全乘梯;
d)
劝阻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行为;
e)
保持电梯清洁。
维护保养
7.7.1 具备相应维护保养资质的,可对本单位在用电梯实施维护保养;
7.7.2 不具备相应维护保养资质的,应委托取得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对本单位在用电梯实施维护保
养,签订维护保养合同,并对维护保养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4
DB 1301/T 541—2024
日常检查
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日常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
日常检查格式见附录A中表A.1、表A.2。
检验检测
7.9.1 制定定期检验检测计划,在下次检验检测前 1 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提交申报。定期检验的可
以提前最多 2 个月进行申请。
7.9.2 对于停用 1 年及以上重新启用前,应当向检验机构申请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启用。
8 隐患排查与故障处理
隐患排查
8.1.1 发现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通知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处
理。
8.1.2 出现不能及时整改的安全隐患或者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报告安全管理负责人。
8.1.3 记录故障处理和隐患整改情况,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
并存入安全技术档案。
应急演练
8.2.1 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要求定期组织对本单位不同类别(类型)电梯每年至少进行 1 次应急演
练。
8.2.2 对应急演练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其他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落实后期防范和整改措施,
并持续改进应急救援预案。
8.2.3 详细记录应急救援过程及情况,并存入安全技术档案。
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
8.3.1 根据本单位电梯的数量、特性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
在电梯发生困人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组织实施救援。
8.3.2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当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通知维护保养单位参
与救援,并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事故调查。
8.3.3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现场情况,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形成事故报告,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
预防措施。事故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概况及设备情况;
b)
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损坏情况、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及涉险人数、初步估计
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等;
c)
已经采取的措施;
d)
报告人姓名、联系方式;
e)
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9 安全评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委托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5
DB 1301/T 541—2024
a)
发生事故导致电梯部件损坏的;
b)
电梯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使用的;
c)
受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
d)
使用单位认为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
10 报废
电梯存在安全性能缺陷、使用功能缺陷且无改造、修理价值的,应及时报废。
达到 GB/T 31821 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或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给出的报废技术条件的电梯主要零
部件应及时报废或更换。
11 安全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应逐台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档案资料及要求见附录 A 中表 A.3。
建立电梯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台账格式见附录 A 中表 A.4。
建立电梯管理制度资料,并及时更新并登记在册,资料格式见附录 A 中表 A.5。
6
DB 1301/T 541—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日常检查项目及存档资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电梯日常检查项目见表A.1。
表A.1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电梯日常检查项目
单位名称
设备类别
注册代码/内部编号
序号 评价项目 详细内容 问题描述 整改结果
1 机房 机房清洁无杂物;门窗完好;消防设施齐全
设备防护齐全;救援设备齐全★
机房门及机房内安全标识齐全
2 控制柜 控制柜线路齐整;线号明确;接触器动作正常 断错相工作正常★
3 轿厢(杂物梯除外) 照明正常;应急照明正常★
信号显示正常;按钮数字清晰
通风装置无异响风量正常
《电梯使用标志》、应急救援电话 96365、安全注意事项
轿内报警装置功能正常,通话清晰。(杂物梯除外)★
4 开、关门 开关门动作流畅、无卡组;门防夹装置功能正常★
5 侯梯厅 指示清晰,按钮正常。无破损
6 疏散层 消防开关完好
《特种设备安全安全风险公示牌》清晰、无破损
7 地坑 无积水;部件无锈蚀;开关动作正常★
8 视频监控(若果有) 功能正常
9 安全技术档案 齐全
填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总计:关键项不符合项()项;一般项不符合项()项
注: 标★为关键项,其他为一般项。
7
DB 1301/T 541—2024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日常检查项目见表A.2。
表A.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日常检查项目
单位名称
设备类别
设备注册代码/内部编号
序号 评价项目 详细内容 问题描述 整改结果
1 出入口 出入口通畅;清洁、无杂物
警示及安全标识齐全★
阻挡装置;防滑行装置,防攀爬装置齐全,符合要求
2 紧急停止装置 标志张贴可靠,标志无破损★
3 梯级(踏板) 表面清洁,无缺失★
4 梳齿板 完好;运行中不与梯级(踏板)刮擦或撞击
5 扶手带 出入口保护装置动作正常★
表面无毛刺,无机械损伤
6 防夹装置 固定可靠
7 防护挡板 固定可靠
8 运行 无异常抖动
9 视频监控 功能正常★
10 标志 《特种设备安全安全风险公示牌》清晰、无破损
《电梯使用标志》张贴位置明显,无缺失
填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总计:关键项不符合项()项;一般项不符合项()项
注: 标★为关键项,其他为一般项。
8
DB 1301/T 541—2024
安全技术档案见表A.3。
表A.3 安全技术档案
类别 安全技术档案内容 资料情况 保存期限 备注
采购 招投标文件及设备销售安装合同 长期
制造 资料 制造单位生产许可证,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 长期
限速器安全钳调试证书,各安全部件型式试验证书 ★ 长期
机房及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或液压系统图 长期
电梯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梯调试说明书(如果有) 长期
安装 资料 安装单位生产许可证,制造单位授权文件 ★ 长期
审批手续齐全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记录 ★ 长期
监督检验报告、自检报告(如果有) ★ 长期
改造 或重 大修 理资 料 审批手续齐全的施工方案及清单 长期
制造单位生产许可证、授权文件 ★ 长期
更换部件的产品合格证及相关资料或改造后的质量证明文件 ★ 长期
改造或重大修理后的监督检验报告 ★ 长期
日常 运行 维护 资料 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使用单位的人员任命证明文件 ★ 长期
维护保养合同及保养记录 ★ 2 个检验周期
故障和事故记录;应急演练记录 ★ 2 个检验周期
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的校验、更换记录 ★ 2 个检验周期
定期检验检测报告 ★ 2 个检验周期
安全技术档案移交记录 ★ 长期
注: 标★为必有项目。
9
DB 1301/T 541—2024
设备安全管理台账见表A.4。
表A.4 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序号 设备 注册 代码 使用 登记 证号 设备 名称 型号 单位 内部 编号 出厂 编号 制造 单位 名称 使用 状态 设备 地点 投用 日期 最近 检验 检测 日期 下次 检验 检测 日期 报废 日期 档案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
DB 1301/T 541—2024
单位管理制度资料见表A.5。
表A.5 单位管理制度资料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安全管理人员数量 设备类型及数量
序号 评价项目 详细内容 问题描述 整改结果
1 岗位责任制 组织机构架构、岗位任命文件、管理人员台账、作业人员证★
职责权限,岗位之间相互管理关系及工作接口协调关系清晰明确
2 资料管理 表 A.1 安全技术档案齐全、相关管理制度齐全
设备台账
3 施工管理 生产单位资质、施工过程资料齐全(开工、施工、监督检验)
4 日常运行管理 设备安全表示、日巡查记录、交接班记录、及日常运行管理记录
5 专用钥匙管理 交接、领用、借用、使用、报废等记录★;以及安全操作事项的 培训及教育记录★
6 维护保养管理 维保单位生产许可证;合同;维保方案及计划★
维护保养工作质量监督管理记录
维护保养缺陷项整改记录★
日常故障召修及维修记录★
7 隐患排查及管理 隐患排查记录★、整改措施及验证记录★
8 人员教育及培训 安全管理员台账;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计划★
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记录和档案★
9 文件和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资料及其台账
10 使用登记及报废 使用登记管理相关资料★;注销登记管理相关资料
11 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12 事故报告和处理 记录;分析及整改记录
填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标★为关键项,其他为一般项。
11
DB 1301/T 541—2024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3]《河北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7〕第1号)
[4]《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号)
12
DB1301/T 541—2024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
DB1301/T 541—2024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编辑、校对
石家庄市工农路 368 号
(0311-67501107)
网站:WWW.BZSB.INFO
2024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