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关于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关于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5.9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8:01: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关于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总第167期 2017年第3期专题与综速
机械管理开发
MECHANICAL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Total 167 No.3,2017
DOI:10.16525/j.cnki.cn141134/th.2017.03.66
关于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凌彦波
(阳煤寺家庄公司,山西晋中045300)
摘要:介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功能与其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具体内容,针对其存
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内容。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H-39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科技日益发展进步创新,传统的工程机械电气
化发展模式已经被新技术取代,由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电控技术等不断的发展进步,使得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较为落后,总体水平差距还是较大,自主研发技术不够,生产的产品较少,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下文主要就相关发展概况、具体应用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
1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功能
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主要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电控技术等相互综合加以应用,使得整个机械系统达到优化的一门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日本杂志上,目前只是笼统的概念,不同的学术、技术领域对其有不同的概述。机电一体化完整的系统由执行部分、动力部分、传感部分、信息控制部分等组成。机电一体化完整的系统必须有检测识别功能、识别工作目标、执行动作等功能,机电一体化中拥有传感系统、微机系统等,是一个灵活的机体。机电一体化系统需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转换、信息的处理及信息的执行等功能,进而实现自动运输。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美国最早应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相关的机器设备如机器人、数控装备、燃油装备等,是机电一体化的具体产品。电子技术的应用较早,日本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上较为先进。随着计算机信息计算的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微机等的应用使得机械
收稿日期:2017-01-27
作者简介:凌彦波(1984--),男,山西普阳人,毕业于长安大
学,机电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用机械节能技术研究。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3-773X(2017)03-0151-02
工程得到了广泛的技术支持,如1973年美国第一次将电子监控系统应用于工程机械中,随后研发出多种产品,并且不同的产品配有不同的功能性监测系统,提高了机械的灵活性、协调性,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机化、完整化。电子技术出现的较早,但是我国具体应用该技术的时间较晚,我国于20世纪70 年代左右开始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电子技术,于80年代我国开始研发一些电子监控类型的一体化设备0。
3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具体内客 3.1计算机端口与机械的连接间同题
计算机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中非常广泛,
目前计算机中微处理技术的应用是核心,传感器检测出的相关数据特征值需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值处理和分析,尤其是一些大数据和微小毫差的数据,如相关数值波动的频率等,均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
作为一个整体运行系统,机电一体化需实现计算机与其他系统连接,常见的是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中,数字和脉冲信号能够传达至计算机,经过电平的转换,等待模拟信号转换后,即可到达计算机踏口。计算机输出端口与机器的连接中需添加一个驱动器,在传输过程中需注意执行器有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和电压不同的类型,需避免执行器
对计算机的于扰,对其要进行隔离处理。 3.2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器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冷却
水温传感器、铺路机上的传感器等,如在铺路时,利用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感应,自动感应方向、角度、倾斜程度等,使得路面的平行度、厚度符合预设的方案设计2)。
工程机械的检测中要求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
上一章:探究工程机械制造高效焊接中焊接与切割装备的应用 下一章:工程机械防爆技术的研究与方案设计

相关文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我国聚丙烯技术及市场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企业电话网络与公共电话网络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加氢站建设的发展前景探讨 关于天然气应用发展的探讨 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分阶段推进我国地下储气库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