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海第2期 2018年2月
当代
化
Contemporary Chemica1 Industry
原油化学脱硫剂的研究进展张鹏军1,丁保宏1,夏裴文1,藏树良,王强
Vo1. 47, No. 2 February, 2018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113001;2.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福建晋江362269)
摘
要:从原油湿法脱硫方面介绍了化学脱硫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主要介绍了目前使用最广的如:胺类
脱硫剂、氢氧化物脱硫剂、强氧化物脱硫剂和三嗪基类脱硫剂等几类化学脱硫剂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条件以及它
们的优缺点,为未来环境友好型高效脱硫剂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原油;湿法脱硫;化学脱硫剂;环境友好型
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460(2018)02033804
ResearchProgress of ChemicalDesulfurizerforCrudeOil
ZHANG Peng-jun',DING Bao-hong',XIA Pei-wen',ZANG Shu-liang,WANG Qiang
(1.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Liaoning Fushun 113001, China 2. 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jian jinjiang 362269, China)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desulfurize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wet desulfurization of crude oil. The principle and use conditions of several kinds of chemical desulfurizers were discussed, such as aminc desulfurizer, hydroxide desulfurizer, strong oxide desulfurizer and triazine group desulfurizer.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Crude oil; Wet desulfurization; Chemical desulfurization agent; Environment friendly
原油中硫化物主要包括有机硫化合物、无机硫化合物及少量的单质硫,就其性质主要分为三类:酸性硫化物、中性硫化物和热稳定性强的硫化物。石油中硫化物的存在不仅能降低燃料油产品的质量",而且对原油的开采、运输、后续加工和贮存造成技术上的难题(2.3)。尤其酸性硫化物H:S 的存在不仅对运输以及加氢脱硫装置造成严重的腐蚀和破坏,而且对操作工人的人身健康问题有着严重的威胁(5.6)
原油中的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开采原油本身所带和开采过程中硫化合物的分解。H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鸡蛋味)气味的剧毒气体,分子量为 34.08,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硫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吸人触低浓度的硫化氢会使人感到:眼灼热、刺痛、畏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痒、流递、咳嗽、胸部压迫感,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会使人迅速昏迷,甚至死亡。综上所述,原油中硫化物的脱除一直是当今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和挑战。现有的化学脱硫法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氧化法和分解法,又根据物质所处状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了湿法脱硫过程中脱硫剂的研发
基金项目:收格期
进展。
1化学脱硫法概述
化学脱硫法是指在原油的运输、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加人化学脱硫剂司使其与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发生反应来降低原油中的含硫量。随着脱硫剂的逐渐加人,原油中的硫含量逐渐降低,当加人的脱硫剂达到一定量后,硫含量的脱除可达到100%"。因此一种高效脱硫剂的研发是化学脱除原油硫化氢的关键。最常见的脱硫剂主要有胺类脱硫剂、强氧化物脱硫剂、氢氧化物脱硫剂、三嗪基类脱硫剂、以及其他类型脱硫剂等几种脱硫剂。
H202、KMnO4等氧化脱硫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导致燃烧、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因而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而胺类脱硫剂由于应用范围广、对原油硫化氢的脱除率高而受到广产泛研究。最近儿年,三嗪基类脱硫剂更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
2
化学脱硫剂的研发
2.1
胺类脱硫剂
胺类脱硫剂是指单乙醇胺(MEA)、二乙醇胺
"损建省清洁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损建省教育厅项目[2016-71]. 2017-0
作者第介:需感累,(1991-)
):男,甘肃省天本市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清洁燃料生产。E-ma11:
2423111928163.c
通讯作著:王强(1979-),男,副数授,博士,研究方向:清洁邀料生产。E-ai1:qkang0124@126.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