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页岩气开发的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页岩气开发的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69.0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6:07: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页岩气开发的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节能环保
页岩气开发的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翁力强(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页岩气作为新兴能源资源,强化对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表现出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及开发,阐述了我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几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论选了深化页岩气开发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问题;策略
页岩气作为新世纪的新兴能源资源,已成为全球能源战略开发的重要内容。巨大的资源潜力、开阔的发展前景,决定了页岩气开发在全球能源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逐步强化了对页岩气的开发,并在诸多领域取得的一定成果。但是,我国页岩气开发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技术不成熟、心技术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完善,页岩气开发缺乏良好的条件;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调查评价工作滞后。这些间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不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战略发展的推进。
1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及开发分析 1.1资源潜力
如图1所示,是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以及分布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108.7万亿立方米,而中国和中亚为99.8万亿立方米,占到全球总量的23.8%。当前,能源日益枯竭,开发新型能源资源,是世界各国“谋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页岩气巨大的资源储量,在当前的形态之下,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与前景。
图1:全球页岩气资源量及分布情况
共地国家专地区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 RT美北美
60
80
100
北美技工美洲中东和北国中重和中国武国家
单位:万化立方票108.750.972.28.8115.6
1.2页岩气开发
在新的历史时期,页岩气开发已上升到了全球性战略层面。美国作为页岩气开发最早、最成功的国家,页岩气资源已成为美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当前,美国页岩气开发企业60余家,页岩气产量1000多亿立方米,并随着页岩气开发技术、政策等的不断成熟,页岩气开发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到2016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占到美国天然气量的40%,超过传统能源一一煤层气产量。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但页岩气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页岩气开发技术,还是政策导向,都尚未成熟。因此,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页
岩气开发,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218化*置界2015年8月
万方数据
2我国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有所进步,核心技术尚不成熟
由于页岩气藏物性差,且渗透性极低,这就决定了页岩气开发的难度大,对开发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从已探明的页岩气能源来看,我国页岩气的埋藏较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发的难度。例如,我国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能源丰富,但其埋深达2500-3500m,但是在美国,其页岩气埋深在800-2600m。此外,近年来,我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如落陵焦石坝页岩气的成功开发。说明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有所进步。但是,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早期,缺乏核心技术体系的支撑,特别是超致密储层分段压裂改造等技术方面,开发技术不到位,不利于页岩气开发的积极推进。
2.2政策体系有待完善,页岩气开发缺乏良好的条件
页岩气巨大的市场前景,是推动页岩气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基础。当前,页岩气属于非常规低品位能源。这就决定,页岩气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是投人资金大,面临多元化的市场风险;二是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整个页岩气开发市场缺乏良好的政策导向。因此,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基础不牢靠,缺乏良好的内部条件。虽然国家财政已经出台了部分政策,如对页岩气补贴 0.4元方。但整个政策体系仍需逐步完善,为页岩气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
2.3管理体制不完善,区块矿权设置有待提高
我国推进页岩气开发与利用,是能源战略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页岩气的开发管理中,沿用现有的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显然与页岩气的开发需求形成较大的冲突。有求实对于区块矿权的设置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推进页岩气开发的可持续性,就需要避免过分垒断的体制,对页岩气开发形成较大的制约。因此,一味的沿用现有的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无法满足页岩气的开发需求,也不利于当前诸多开发向题的解决。
2.4基础性调查评价工作落实不到位,滞后于页岩气的开发需求
页岩气开发的推进,依托于基础性调查评价工作的务实开展。但是,我国在页岩气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开展中,工作落实不到位,缓慢的工作形态,显然滞后于页岩气开发的实际需求。首先,我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仍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基础性调查评价工作滞后,其次,对于我国页岩气资源的潜力、分布情况等,尚未形成完善的基础性调查评价报告,导致页岩气开发缺乏基础性评价数据作为支撑。
(下转第220页)
上一章: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影响因素的探讨 下一章:我国大变形输送管技术现状

相关文章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若干问题认识与思考 页岩气开发中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机床工作台爬行现象问题的若干思考 对装备研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 环境风险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探究 新型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 对汽轮机抽气器系统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NB/T 14015-2016 页岩气开发动态分析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