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实践
迎水桥车站运输组织情况的分析及建议
刘育荣(兰州铁路局,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编组站运输组织畅通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局乃至全路的运输组织工作,因此编组站日常运输组织工作是车站工作的主体,
其重要性在编组站工作中不言而喻。本文以路网性编组站迎水桥车站为例,对如何做好车站运输组织工作进行阐速,关键词:车站;运输组织;建议
1迎水桥车站基本概况
(1)业务性质迎水桥车站衔接宝中、包兰、干武线及太中银等铁路干线,是路网性编组站,担负着货物列车接发及解编作业,承担中卫市地区各种物资的到达和发送业务。
(2)线路现状迎水桥车站站型为单向二级四场布置,共有I场(下行到发场)、II场(上行到发场)、II场(编组场)、IV场(到达场)四个车场,其中I场7股道,II场8股道,IⅡ1场21股道, IV场8股道。
(3)车站能力及作业量根据2013至今的数据分析,车站作业量远大于查定能力,日均办理辆数10576辆,最高日达 13278辆,无调比52.7%,日均解体46列、编组47列,到达118 列、出发117列。
2影响车站运输组织的因素 2.1设备条件制约车站运输组织
①车站现有到发线共23股,其中上下行场、到达场各有1 股道用于接发通过列车、机车走行等用途,其它列车不得占用,实际可利用到发线20股(其中到达场7股道仅用于接解体列车),到发线运用紧张。②车站编组场21股道,除去存放禁溜车,易燃易爆车辆的2股道外,能够利用的线路只有19股。根据编组计划,车站固定组号17个,再加上海,广州、南宁、南昌等局集结整列开行,管内青铜快等站卸车集结成组挂运等要求,每班因分类线不足产生上峰解体作业2~3次,整场作业10次,影响解体编组能力。③由于禁溜车辆不断增加,下峰送禁溜车的作业量增加,每送一次需要10分钟,造成驼峰分解时间增加,两台调车机交叉干扰,相互等待,驼峰解体效率低下。车站只有一条机待线,机车出入库作业与接发列车作业相互交叉于扰的情况突出。
2.2其它影响车站运输组织的因素
①根据分析统计,车站日均到达违编列车2列,且90%为惠农口煤炭专列和远程直达列车,原本直通的列车现需全部推峰解体,日均增加有调时间85分钟,占用车站解体能力。②由于无调车流比重增大,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增长,经常产生调车机编尾等线转场的情况,影响车站编组始发列车开行。③由于列车到达不均衡增加了调车机待业时间,四台调车机日均待业时间达344分钟,调车机能力浪费较大。①车站在日常运输组织中存在解体,编组计划不能统筹兼顾的问间题,在线路运用紧张的情况下,车站值班员与车站调度员联系不到位,造成接
发列车与编组作业相互干扰、调车机等线,等信号的问题。 3儿点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在既有设备条件下,车站除加强与车辆,机务、货运等部门的配合外,为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应在作业计划 174华理
2016年03月
方方数据
的编制、兑现及考核质量上狠下功夫。 3.1提高班计划编制质量和兑现率
①车站根据调度所下达的班计划及时认真编制车站班计划,严格落实站长或副站长审批制度,由其在每日班计划会上向有关人员负责传达,并根据车流情况提出运输组织建议。②在接受班计划后,作业人员应详细了解交班基础、调车机、调车分类线、作业车状况认真掌握车流到发情况,提前预测到发线运用和解编作业紧张阶段并采取相应措施,根据车流、机车交路等情况向调度所提出建议,提前调整列车到达时
间;对调车机运用、解编作业顺序进行合理安排。 3.2提高阶段计划的编制质量和兑现率
①车站调度员在接班前认真了解交班基础、车流到发、待编解列车的基础上,及时与计划调度员对接,按照编制阶段计划的编制要求,从阶段计划资料的收集(列车到发时刻、编组内容、机车交路、到发线占用、调车机运用、装卸车情况、检修车情况、解编作业情况、施工作业等情况)一到发线运用(到发线运用和到达场接车线路运用情况)一调车机运用(解编作业和取送作业情况)等环节进行细致安排。②值班站长对阶段计划的内容(到达、出发列车三小时计划编制车流及用途、机车交路作业车情况)一到发线运用(到发列车分布及集中到达列车处理情况,接发列车、调车,机车出入段作业三者相互影响情况)等环节内容进行认真审核,重点对到发线的运用、调车机解编作业的先后顺序、取送车时间安排等进行审批,并对各时段的
重点作业组织以书面形式向相关单位通报。 3.3提高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和兑现率
①解体和编组计划区长加强沟通,按照解体照顾编组的作业原则,根据阶段计划安排,结合车站技术设备,从减少调车机相互干扰、交叉影响、越区、调车机行程等方面正确及时地下达调车作业计划,提高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②计划区长要加强与驼峰、编尾调车区长的联系,随时掌握调车作业进度,提前下达作业计划,保持调车作业计划的接续性。①接班后第一批计划必须及时下达,坚决杜绝作业人员等计划现象的发生。 ④驼峰、编尾调车区长应准确掌握列车到发时刻,按照驼峰作业尽量组织交叉作业,编尾作业尽量组织平行作业的原则,在传达计划时布置作业重点,合理组织调车机作业顺序,提高驼
峰利用率,减少相互交叉干扰。 3.4严格日班计划奖励考核制度
日班计划奖励考核应将值斑站长、车站值班员,车站调度员,解体计划区长、编组计划区长等人员纳入,由车站技术统计科根据交班有待解待编车列、调车机等信号5分钟及以上、邻站等线、货物作业车未及时取出、中停时未完成计划等指标对每班技术作业图表进行分析并做好奖励考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