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环保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代培(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随看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详细地研,同时提出了一费需要不断改善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希望能够增强现实生活中公众参在对我国环境评价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题;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是指:相关环境规划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其他机关、团体等采取一定的方式在环境规划与建设项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对环境等重大影响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公众参与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环境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也更加推动政府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管理,为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1.1公众参与对象缺乏代表性以及广泛性
虽然我们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的
选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常由于各种向题落实不到位。比如,一些单位组织社会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时,选取数据样本的时候不具有代表性,故意躲避利益受损群体,导致调查出来的数据不具有广泛性,缺乏客观性、科学性。 1.2参与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动性比较差
公众参与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一定程度上也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反映,但是由于公众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水平也不高,道德法制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淡薄,使大家不能很好地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当中来,使其不利于环境影响评价发挥有效作用。
1.3参与形式过于单一,深度有待于进步挖损
我国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形式进行,通常采用论证会、听证会以及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依然是成本相对较低的间卷调查形式,公众的参与渠道受到限制,同时问卷制作的内容没有创意,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公众有时难以表达自己内心
的真实想法,不利于对环境问题的批评。 1.4参与时间有待于进一步安排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工程中,从向题的提出到结束,
公众制参与其中,然而我国的公众参与时间通常是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时候开始进行,也局限在调查的阶段,后期工程中参与的程度更低。而且,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结果很少公布,因此也不知道公众参与意见是否发挥作用,不利于公众的监督。
1.5信息公开程度不够
康置疑,要想保证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及时、充分的做到将信息公开。但是现实操作中这项工作落 258万花麟播纪2016年6月
实得非常欠缺。公布的信息内容局限在工程的规模和内容上,对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以及防治措施没能清晰地公布,也没能让公众对其进行参与,导致公众参与的效果不显著。
2不断推进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对策以及建设 2.1科学合理的选择公众
公众选择对于公众参与的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公众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公众的代表性以及广泛性。这样能够使我们从多种渠道了解到不同人群的想法,每个生活层次的人都要考虑到,进行合理地分类,对决策起到重要的帮助。
2.2不断加强环保宣传工作,从而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环保意识的加强是有效特高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基础,固此,只有真正了解环境保护相关内容,才能整整发挥主人翁的意识去积极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当中来,也会给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所以,必须要加大环保宜传力度,多方面宜传,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政策,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就要加强环保教育,使环保观念深植内心。此外,唤起人们大众对环保问题进行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 2.3采取多样化的参与形式
目前,我国社会上采用的公众参与形式以调查问卷形式居多。实际上我国公众参与方式有很多,参与性也比较高,所以我们提倡多种方式进行公众参与,充分收集来自不同人群的意见。在设计间卷调查时,也要加强对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内容
要丰富。具有代表性,语言通俗易懂。 2.4鼓励公众全程参与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实施全过程的参与形式。从立项开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全程都要因起公众的关心,引 2.5不断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我国颂布了《环评法》,其中对公众参与环境评价作出详细地规定。所以,我们在该法规的基础之上,增加关于信息公开的条款,为环境信息公开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保护公众参与的知情权,推动公众参
与的顺利展开。 3结语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多方面不断保障公众参与,为环境保护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孟惠萍,牛志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现状、间题及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2]李敏.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制度的完善[1]北方环境,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