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月
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余欣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理
【摘要]本文对新兴的BIM技术进行介绍,并将BIM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加以说明和阐述。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城的深化应用将会带来整个行业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随着21世纪初期BIM技术概念的出现,其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BIM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建筑业影响后的必然产物("), BIM技术以其自身明显的技术优势和适用性在建筑
工程领域整个生命周期得到了广泛运用。 1BIM技术介绍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个数字信息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物理特性及构件信息,还包括施工进度、过程控制等信息。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数学物理信息、材料信息、空间理念、价格信息、地理信息等各项相关原始数理信息以参数化、数字化的形式在建模软件中构建成数字模型,其实现了应用数字仿真信息模拟实际建筑物的真实建筑信息,使其达到了数字化的完美呈现,其包含了建设项目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并以此数字模型为基础搭建的各类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及时传递与交流,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有利于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调控与决策(3-4)。其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5]。
其可视化是有别于传统二维平面施工图纸而建立的三维立体数字化建筑模型,其将实际建筑的立体图形展现出来,同时其内部构造等诸多信息也能鲜活呈现;协调性是指BIM在设计阶段就能够通过各个专业设计内容的交互达到信息和数据的及时提出修改,从而避免了在传统管理中的磁撞问题:模拟性的特点在于其不仅能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模拟,也可以达到对现实中不能操作的事物进行模拟试验以及进行4D、5D方面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模拟;其优化性体现在其所建立的建筑模型的各项参数信息的不断更新和反馈,使整个建设项目在全生命周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3014102
期中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6]。
2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中通过运用以3D模型为基础的4D、5D技术理论进行设计管理和控制[7]
在决策阶段,传统的分析处理方式会因信息分享不畅、数据处理困难等因素造成项目后期施工困难和成本提高,而BIM数据模型将作为一个信息数据库,针对经济、地理位置、地形、人力等多方信息以 Revit、GIS等相关分析软件,通过现状建模、场地分析、成本核算等进行分析比选及科学决策,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得到满意方案。
在设计阶段,碰撞检测解决了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由于整个建设项目的设计是由建筑、结构、暖通等各专业人士以各自设计共同完成整体设计,而各专业之间缺少信息共享和及时协调沟通,使得各专业设计间的碰撞问题时有发生。我国传统方式中的CAD设计图纸由于其二维化视角导致的不形象、不直观的缺点,使图纸设计中的缺陷间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常导致延误工期,增加成本。根据BIM 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提供一个各专业信息交流的共享平台,从而避免了传统平面图纸中因不直观导致的碰撞问题,在施工前提前规避了风险,提高了效率[8]。
施工阶段,以其三维可视化模式首先能够达到传统平面模式下所不能达到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其次可利用其模拟性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模拟。以 3D模型为基础建立时间维度上的4D模型虚拟施工进程,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按照模拟进程进行严格误差控制,使施工过程精细化,实现传统方式所达不到的的精确度。根据5D模型理论在造价管理
. 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