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BIM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0:43: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BIM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应用 城市建筑|研究·探讨1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RESEARCH-DISCUSSION
BIM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应用 ■关宏波
要)本文分析了BIN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优势,[摘
并结合呼和浩特铁路局新建调度所工程的实例,分析了BIX 模型在建筑管线设计安装中的应用。最终根据个人的参与
体会,提出了几点BIH技本在管线安装中的应用心得。[关键词]BIX技术模型管线安装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已逐渐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它能够解决传统二维图纸在日趋复杂的建筑设计中表现出的局限性间题,尤其是在管线设计排布中,能够对管线进行系统、直观的排布,对管线安装施工进行模拟,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BIM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优势 1.传统做法的不足
在建筑工程管线的综合设计与安装过程中,传统的做法是设计师将自己的想法以二维图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再由技术人员、施工人页根据自已对图纸的理解进行施工,这种做法存在诸多的间题与不足,具体如下;
(1)二维图纸只能建筑管线设计及安装的单一截面和局部信息,而不能完整地量现整个建筑管线系统的情况。这给施工人员对设计人员想法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导致施工情况与设计想法不符。
(2)对于建筑管线设计及安装工程来说,二维图纸所传递的信息是单一的、片面的,往往会将建筑信息割裂,破坏了设计的一致性、连续性、整体性。因此在调整管线的标高时,常常会出现连锁反应,即调整好一个碰撞点却破坏了其他管线,导致新的碰撞出现。
(3)传统的做法难以打破专业之间长时间所形成的信息壁垒,无法协调机电各专业之间、机电与建筑专业之间的关系,这给管线硅撞间题的消除增加了难度。对于建筑管线设计与安装工程来说,解决管线之间的硅撞间题需要协同的界面非常宽广,不是仅仅控制好管线的安装位置、标高等就能解决的。
2.BIM技术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图纸的做法,BIH技术在建筑管线设计安装工程中的优势具体如下:
(1)三维建模过程有机电、建筑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打破了专业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管线设计更加合理,面且降低了管线硅撞间题解决的难度,同时三维模型也让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管线布置状况,减少了误解的可能。
(2)BIM具有避撞检查功能,系统能够自动查找管线碰撞间题,大大的提高了管线设计的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为查找的失误间题,且系统对于硅撞间题的调整更加全面,不会出现遗漏间题,同时,设计人员通过三维模型进行交流,能够及时发现间题,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减少了返工,降低了成本,
(3)BIH模型的一大特点是能够优化排布,预万方数据
留空间。对于建筑管线设计安装来说,确保安装无误的最好方法是预留足够的空间,当管线出现冲突时对管线进行调整。BIM模型能够还能够模拟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管线进行系统排布,优化排布空间。
BIM技术在工程管线安装中的应用三、
1.工程概况
新建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呼和浩特铁路局新建调度所工程建于呼和浩特铁路局北侧,东邻住宅
南邻呼铁局,北邻博友宾
楼,
西部林第勒北路,
馆,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新建调度所工程总投资 62035万元,占地面积7827,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23052,地上建筑面积为15710盒,地下建筑面积为7342。调度所主体工程一共10层,地上 8层,地下2层,总高度为50m。
图1新建调度所工程
2.BIM应用软件的选择
目前,BIM建模软件有很多,Autodesk公司所开发的Revit是其中的主流软件,本调度所项目管线设计安装工程中BIM建模所选用的软件就是 Revit。与其他建模软件相比,这款软件的结构及机电模块更加的完善,适合管线施工的建模。
3.BIM组织
在承接到项目之后,公司快速组建了BIH建模小组,除了小组组长和专家顾间之外,小组还囊括了建筑结构建模、综合管线建模、虚拟现实综合等专家人士各5人、5人、3人,各专业的人士主要负责完成本专业BIM模型构建,在三维协同环境中完成本专业BIH模型修改。
4.三维建模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BIM小组对调度所管线工程进行了三维建模,主要是将建筑、结构、机电、幕培等专业的图纸信息集成到一个BIM模型当中。图2为调度所楼层的机电管线模型。BIH模型囊括了施工图纸上的所有信息,包括了材质材料、空间位置、几旬尺寸等,
图2机电管线模型
423
5.碰撞检测
本调度所工程涉及到幕墙、建筑、结构、电力、照明、消防、通风、通信、喷淋、给排水等多个专业系统;需要铺设安装的管线十分复杂,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硅撞检测。BIM模型的硅撞检测如图3 所示。
图3调度所BIM模型硅控检测
调度所工程BIM模型中的碰撞点主要设计到建筑、结构、电力、照明、消防、通风、通信、喷淋、给排水等系统之间的多种碰撞关系。在本次的碰撞检测中,总的硅撞次数达到了117次,其中建筑结构与其他专项碰撞次数为22次、照明与其他专项础撞次数为20次、通信与其他专项硅撞次数为18次、消防与其他专项硅撞次数为17次、给排水与其他专项硅撞次数为15次、通风与其他专项硅撞次数为 15次,其他碰撞为10次,在所有硅撞关系中,建筑结构与照明之间的硅撞次数最多,达到了11次。
针对这些硅撞间题,专家对机电模型进行了调整,在结合施工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秉持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对管线的标高进行了调整,排查了整个系统的碰撞点,最终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的管线醛撞问题,优化了图纸,调整后的机电管线模型如图4所示。
图4调整后的机电管线模型
6.管线优化
本工程中,调度所走道相对较窄,吊预空间有限,但是需要布置强电桥架、弱电桥架、喷淋干管、消火栓管网等管线,在空间上较为拥挤。但是电缆架桥在空间的安排上有极为黄刻。根据《电缆架桥安装规范》,弱电电缆与强电电缆的间距不小于 0.5m,如有屏蔽盖可以减少到0.3B,桥架上部离项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小于0.3目。在原来的设计中,由于空间不足,再加上沟通协调存在间题,导致强电桥架和弱电桥架之闻的距离过小,桥架的标高低于架底,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关系安全,需要
上一章:试论基于BIM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研究 下一章:BIM技术在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BIM技术在管线安装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南昌某站房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管线综合中的应用实例 BIM技术在某项目管线综合中的应用 BIM在项目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BIM管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BIM技术在某大型复杂游艺项目机电管线深化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