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施工BIM模型审核方法研究

施工BIM模型审核方法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0:23: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施工BIM模型审核方法研究 施工BIM模型审核方法研究


刘凯仁”


要BI稳型审核是BIX技术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
节,但邮往往被忽视,审核工作第组致、花费时间,但却决定了BI应用的质量,由于当前国内外对于BI模生的审核没有国定的规范可查,导致BII审核工作常常效率低下,本文从静安梅村明目实践经检出发,总结归的了施工BIY模型审核内容与审核方法,指出了BIM模型审接工作应图晓应用内容来进行。
[关建调】施工BIX项目实践模型审核一、概述
BII在我国发展了近十年时间,目前,BIM应用正在由以建模为主的“1.0时代”步入以业务应用为主的“2.0时代",BIM已被明确写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主成律。
2015年6月住建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I)应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期累、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随工企业应掌提并实现BIM与金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等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JI的项目比率将达到90%
随着BII技术的大力推广,本文作者在实践工作中,接触了住宅、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不同功能建筑的BIJI模型。在对这些模型审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细度要求高的模型,审核模型的时间甚至不亚于建模时间,如何在人力、物力、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确保在不同随工阶段、不同专业、不同软件所产生的诸多BIV模型数据的质量,或了施工BII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1.研究背景
当前,部分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随工总承包金业积极应用BIM技术以赢取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地标建筑、机场、体育馆等大型建设工程将BIM技本应用于项目管理。但这些项目的 BII模型审核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很少有文献提及
2.研究现状
BII模型审核工作是BIV应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涉及面比较广,国内暂时没有人对它假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作者通过文款查面等方式,发现国内外有关BII模型审核方面的专题文献多为基于硅撞检查的模型审核,在国内外BIN应用标准,如《英国BIM对象标准》《美国总承包商协会BIM指南X建筑工程施工BII应用指南》中均未对BII模型审核做具体的标准规定
国内外的BIM模型审核工作都是通过BIM软件的“BII模型硅撞检查*的审核功能来进行,例如: Revit、Navisworks等然而这种方法并不理想:碰撞结果通常是一份模型几何对象之间确定“碰撞“ 的详尽清单,它仍然需要大量时间来反复阅读碰撞
城市建筑1建筑论坛1URBANISMAND ARCHITECTURE1ARCHITECTURAL FORUM
报告;另外,对撞检查的审核仅仅只是判断被识别硅撞的严重性,判定它是否需要在各专业协调会议上进行讨论,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步入BIJI2.0阶段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审核方法一—“规则硅撞检查“,例如:Solibri、广联达审图软件等。它授用于识别实质间题,分析影响建筑的空间使用设计原则,进而协调冲突,同时反映了如何利用累加的信息费穿整个BIN过程,但是,BIJI模型审核工作不应只是单纯的碰撞检查,它还应该检查人为因素造成的未形成硅撞,但是却属于错误的部位,模型中各种因素的合理性:是否便于施工、是否经济、是否有利于工程管理等。
且题的提出 3.
我们发现,当前的BII模型审核工作还存在以下障得:国内外对于BIA模型的审核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工程各参与方对审核标准各执一词的现象也不少;审核是一项繁项、细效的工作,数据演的种类繁多错练复杂,建筑领域各专业海量的规范标准,使得审核模型花费时间并不比建模时间少导效BIH审核工作效率低下;审核人员降了要章握 BIJI软件,有BIHI技术应用经照外,还雷要有丰富随工经验和各专业知识,这样的人才非常少;不同软件间的模型转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据丢失,甚至某些软件不同版本间的数据转换也存在一定的丢失,这使得依靠计算机软件来审核模型的可靠性不高。
如何有效检查BIM模型的质量,
减少在建模过
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尺寸偏差,保障构件信息录入的准确性,模型设计的是否合理、基于模型的方案是否便于施工、造价是否经济等,诸如此类的间题仍困扰当前的审核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间题,我们通过一个项目的审核实践,归纳了一些随工阶段 BIJI模型审核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并总结了审核随工BIM模型的必要元素。
工程案例
二、
1.项目概况
静安区梅村基地工程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716弄一794弄地块,地处万航渡路、康定路南侧,万航渡路小学西侧、静安丽舍北侧、中华城东侧,其中,总用地面积为14831.7;总建筑面积 76449.68n,建设内容为办公、住宅、公寓式办公及商业配套设施-基地工程建筑群由4栋高层建筑组成,分别为1栋高度70m的20层办公楼(T1)、 1栋高度为60的17层办公楼(T2)、1栋高度为 24n的7层公寓式办公楼(T4),和一栋70m高22 层住宅楼(T3)。另有连接T1、T2、T3的裙房及单体一处,场地设2层地下室
2.项目各阶段的模型审模
由于BIV模型是演进的,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部要对模型进行审核,每阶段的审核对象和审核内容部不相同,在施工阶段,审核工作按照施随工BII应用的全过程细分为四个阶段:设计模型审核阶段
259
深化设计模型审核阶段、施工模型审核阶段、峻工模型审核阶段,不同的阶段审核对象不同,这些审核对象分别是:上游设计模型、深化设计模型、施工模型、疫工模型,我们要在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累据BII应用内容,对模型进行有侧重点的审核。
(1)设计模型审模
设计模型审核阶段,我们审核的对象通常是设计方交付的设计BIV模型,或者是由施工方根据设计图纸自行建立的设计模型,本项目属于总承包方蒙据设计图纸自行建立设计模型。此类模型的组度一般在LOD200~1L.0D300之间,审核的主要内容是:模型是否能准确表现建筑基本形态、尺寸及基本构造及标注;基本构件的造型、尺寸用料;是否导出了各专业能够指导随工的随工图:并能估算所包含构件的数量和总体工程量。
本工程中,我们采用了CAD施工图纸与模型比对的方法来检查BIV模型中结构柱的位置与尺寸、配航等信息,如图1所示,模型中结构柱与CAD通工图纸地库柱平面图中,4~6轴交QR辑之间红图中所示的柱柱子位置能重叠,但两者一个为KZ3 另一个为GBZ8,其的尺寸、配筋不一政。
图1地库柱平面图
(2)深化设计模型
深化设计模型审核阶段,审核的对象是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经施工方完善的深化设计模型,模型细度一股在L0D300LOD350之间),雷预制的构件细度应达到1.0D400.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所建模型的精准造型、位置、尺寸等,如构件和构件间的精准尺寸:构件外部造型组节、层高、降板的标高;各专业可以指导施工的施工图;以及涉及到跨工种协同作业的信息,如,机电预埋件、预留孔润等:部分细度达到1.0D400的构件还应包含构件的详细信息,如焊接点、防水层等。
本工程中,本阶段费们还采用了图集规范与模型比对的方法来审核。如图2所示,A处间题:楼股降板与11G101-1图集规范不符:另外,我们还采用了观累模型的方法来审核-如图2的B、C处间题:由于标高输入有误,填柱项与楼板未连接。
QO
图2地下室结构BIM模型
上一章:城市设计视角下的BIM应用策略研究 下一章:BIM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广及应用

相关文章

施工应用背景下混凝土风洞工程BIM模型创建研究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协同管理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BIM的施工资源配置仿真模型自动生成及应用 DB4401/T 25-2019 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技术规范 DB2102/T 0071-2023 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技术规范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BIM应用效果研究 基于BIM的建筑模型构件化研究 基于角色分析的BIM工作模型与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