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N/T 5439.3-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3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SN/T 5439.3-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3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04-20 10:06:17



推荐标签: 检测 食品 方法 快速 部分 出口 致病菌 弧菌 纸条 食源性

内容简介

SN/T 5439.3-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3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SN ICS 67.050 CCS C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疫行业标准
SN/T 5439.3—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PCR-试纸条法 第3部分:副溶血性弧菌Rapid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from exported food by PCR-Lateral flow dipstick method—Part 3:Vibrio Parahemolyticus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SN/T 5439.3—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PCR-试纸条法 第3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的PCR-试纸条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出口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性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27403——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其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棒状、弧状、卵圆状无芽孢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 acid)
dNTP: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eoxyribonuleoside triphosphate)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FITC:异硫氰酸盐(fluorescein 5-isothiocyanate)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5 方法原理
对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增菌培养后提取DNA,采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经地高辛和异硫氰酸盐标记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用试纸条上含有金标记的抗异硫氰酸盐的抗体,可与PCR产物上的异硫氰酸盐标记分子结合,在检测线位置上有抗地高辛抗体,可与PCR 产物上的地高辛标记分子结合,从而显色。如模板未扩增,则无PCR产物与地高辛抗体及FITC抗体结合,从而不能在检测线(T线)位置显示颜色。
上一章:SN/T 5439.2-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2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一章:SN/T 5439.4-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4部分:克罗诺杆菌

相关文章

SN/T 5364.1-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1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SN/T 5439.1-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1部分:沙门氏菌 SN/T 5439.4-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4部分:克罗诺杆菌 SN/T 5439.6-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6部分:空肠弯曲菌 SN/T 5439.2-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2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SN/T 5439.7-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7部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SN/T 5364.1-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第1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SN/T 5439.5-2022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PCR-试纸条法 第5部分: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O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