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MAM M18-2019
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蒙医嘎拉哈塔古日(火针)技术
2019-12-30发布
2020-06-30实施
1术语和定义
蒙医嘎拉哈塔古日(火针)技术是用烧红的特制针具快速刺激人体相应的穴位(或脉穴).达到治病或防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火针有金针、银针、钢针、钨合金火针等。火针针刺法有真刺法、斜刺法、点刺法、散刺法、密刺法、环刺法等。点刺法适用于穴位,后三种方法适用于疼痛靶点。囊肿和扳机点处,多采用直刺法。
2 范围
适用于脓肿、血肿、丹毒、疖、痈等皮肤病;陈旧伤、痞、巴木病(下肢静脉曲张);关节协日乌素病(风湿性关节炎)、拖赉病(类风湿关节炎)、乎朱奈乎英(颈病)、木仁奈乎英(肩周炎)、尼如奈乎英(腰椎病)等骨关节病和白脉病。
3 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3.1常用器具
直径Q3~Q4mm 中细钨合金火针、止血钳、酒精灯、棉球、消毒碘伏、95%的乙醇、消毒棉签、消毒弯盘、玻璃罐、点火工具、一次性中单、医用氧气等。
治疗室应安静、整洁、阳光照射充足、温度适当,患者坐卧用床椅整齐;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次,每次 30分钟。
3.2 基本操作方法
3.2.1 术前准备
除了诊断应做的检查、检验外,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糖及心电图等;术前应检测患者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签订知情同意书。
3.2.2 器械消毒及准备
高温高压专用消毒柜消毒罐火针、止血钳、镊子、消毒盘等器械。
3.2.3 施术方法
3.2.3.1准备工作
备齐物品,携至患者身旁。
3.2.3.2 体位及清毒
选定施术穴位或疼痛靶点,取合适的体位。医者用肥皂洗手或消毒液擦拭手,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施术穴位或疼痛靶点用碘伏消毒。
3.2.3.3 烧针及进针
助手手持点燃的酒精灯或酒精棉球;施术者左手固定穴位或标定痛点,右手持钨合金火针,在酒精灯外火焰上将针尖烧至红后发白,迅速、准确地刺入穴位或疼痛靶点,再快速拔出。肌筋膜协日乌素病(颈背肌筋膜综合征)行火针治疗时,拔出火针后可追罐吸出协日乌素,10分钟后取罐,消毒。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2.4 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