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SH/T 0179-2013代替 SH/T0179-1992
轻质石油产品浊点和结晶点测定法
Determination of cloud point and crystallizing point for light petroleum products
2013-10-01实施
2013-06-08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SH/T0179—1992《轻质石油产品浊点和结晶点测定法》,本标准与 SH/T 0179—199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范围中增加了柴油类产品一般采用脱水试验步骤的说明;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的内容;
——扩大了冷却剂的范围,规定只要能将样品冷却至试验规定温度的任何液体都可使用;
——增加了可使用半自动或自动仪器的注;
——试验步骤中观察试样的状态从试样预期浊点或预期结晶点前"3℃"修改为"5℃";
——重复性由"2℃"修改为"1℃",增加了再现性。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前苏联国家标准 TOCT5066-91《发动机燃料浊点、结晶点和冰点测定法》。
本标准与TOCT5066-91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 TOCT5066-91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本标准与 TOCT5066-91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只采用了TOCT5066-91方法 B测定发动机燃料浊点和结晶点的内容,未采用方法 A 航空燃料冰点的内容。因我国已有同类标准GB/T 2430—2008《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轻质石油产品浊点和结晶点测定法》,为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对应;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规定除了航空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其他轻质石油产品也可适用。因为目前我国除了发动机燃料,还有其他轻质石油产品的产品标准中也引用了本标准;
——按照我国标准的编写要求,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及方法概要的相关内容;
——增加了电磁搅拌器和半导体制冷器的使用;未采用镜面反射装置的相关内容。主要是考虑到国内仪器的现有使用情况;
——将吸收水分用的"无水乙醇"修改为"浓硫酸",为了使用方便;
——试验步骤中只规定了冷却剂的冷却温度,冷却过程中未规定要保持冷却剂和试样之间的温差。
主要是考虑到标准操作的统一性和使用的延续性。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SC1)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