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SH/T 0859-2013
化学物质热稳定性的测定热分析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he thermal stabillty of chemicals by thermal analysis
2013-10-01实施
2013-06-08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 ASTM E537-07《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化学物质热稳定性的标准》。
本标准与 ASTM E537-0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本标准增加了用差热分析法(DTA)测试化学物质热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并推荐了设备和条件,DTA 是我国石化行业最常用的化学物质热稳定性试验方法之一;
——本标准删除了关于带压力的试验以及相关的定义、方法等,我国已有现行的石化行业标准对带压力的试验进行规范;
——本标准将温度范围由ASTM E537-07的27℃~527℃修改为27℃~1200℃,以满足对分子筛、高岭土等化合物热分析的需要;
——本标准增加了 DTA曲线和焓变的定义(见第3章);--本标准增加了典型的 DTA曲线的示意图(见图2);
——本标准删除了测定起始温度的相关内容,目前我国一般采用外推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来评价化学物质的热稳定性;
——本标准增加了用差热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化学物质的峰值温度的试验条件、步骤和精密度,在石化行业中峰值温度是最常用的热稳定性评价指标之一;
——本标准中热分析仪的校正方法增加了 GB/T13464的方法(见第9章);
——本标准用高聚物、润滑油、润滑脂、高岭土、分子筛、铟和锌代替 ASTM E537-07 中的叠氮化合物验证了焓变和外推起始温度的精密度,这些石化行业中常用化学物质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代表性(见第15章);
本标准增加了铟和锌试样,其具有外推起始温度和焓变的标准值,计算了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偏差,删除了ASTM E537-07中不具有标准值的叠氮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见15.4);
——本标准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给出了在27℃~1200℃温度范围内的峰值温度精密度的计算结果。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