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100 E 34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906—2015
发动机油热稳定性的测定 热管试验法 Determin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deposits of engine oils by hot tube test
2016-03-01实施
2015-10-27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90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日本石油学会JPI-5S-55-99《发动机油——高温沉积物的测定
(热管试验法)》中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与JPI-5S-55-99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根据我国标准的编写习惯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7章“试剂与材料”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金花、秦振清、王晓运,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NB/SH/T0906—2015
5方法应用
5.1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不激油机油 紫油机油、二冲程发动机油和船用发动机油。汽油机油的测试温
度为280℃~310℃ 油机油为280 ℃~320℃,二冲程发动机油为 260℃~29Q℃,船用发动机油为 300℃~330℃。评
B取决于被测试样的类型。
5.2方法A: 使用热管额色评级标准来评价热管,以试验热管颜色最暗的部分为评价对象。 5.3方法B: 对代验结束后的试验热管中的漆膜或试验热管中的沉积物进行称重。
6仪器
N
热管试验仪贴 中图1所示 由以下部件构成
EA
R
10.0 310.0
330.0 330
1O
HVM
丙烯酸 脂部油管空气连接管封盖:
-
层:
温度加热器
NIH
图1·热管试验仪示意图
6.1试验热管
试验热管由耐热玻璃制成 玻离的性 能应满足HG/T3115或小松工程公司专用热管的要求,并制作成图2所示的形状。
注:边缘A在制作时,需适度的进行圆整,防止切断O型环
2
NB/SH/T0906—2015
单位为毫米
边缘
内径:2±0.1 内径:4±0.2 总长:385±0.5
--
PRESS
2
图2试验热管示意图
6.2加热炉
用来加热式验热管,由金属浴、绝热层、 温度计和加 热器组成。 6. 2. 1
种直径 90mm的金属质地的模块, 它的作用是使温度变化最小化,并且防止试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六 试验热管的孔 、六个放置加热器的孔道和2个放置热传感 器的孔道均从金属浴中穿过。 6. 2.
道
绝热层紧 密地包围在金 属浴的周围以防止金属浴向外进行热辐射。绝 热层的底部和顶部由13mm 的空 气康 和2 mm的绝热材料组成, 四周由5mm的空气层和30mm的绝热材料组成。 6. 2.
装热电偶(镍铬合金-镍铝合 若使用其他类型的热电偶 则要求其在高温氧气条件
6. 2. 下具 良好 大性,在300 ℃左右时, 可铠装热电偶温度 性和温感精码 角性相当。
V
度控制器和 类型的热电偶一起使用,采用比例微分积分 (PID)类型的温度控制模式
6. 2. 更为合 能够 得到更精确! 的温度控制 6. 2. 4 加热器
自清
六个 1 加热器,对位置分
的输 功率不低于60W 六个加热 器、试验热管和温度计的相
每个加热器
壳
3所示。
NIH
C
O
O O
温度计; 2 试验热管;
加热器。
3
图3 加热器相对位置示意图
3
NB/SH/T0906—2015
6.7连接管
连接管是用来提供空气和试验油的管路,即空气连接管和油管,此管需柔软且透明(内径4mm),应用不溶于油品和石油醚的材料制备而成。 6.8烘箱
试验结束后经石油醛清洗干净的试验热管在烘箱中进行干燥,建议使用防爆烘箱。
7试剂与材料
7.1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三级水的要求。 7.2正庚烷:化学纯。 7.3清洗溶剂:石油醚,60℃~90℃。
注:挥发性溶剂,请勿靠近火源。 7.4盐酸:分析纯,质量分数约为36%,制备成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8仪器准备
8.1加热炉温度的调节 8.1.1检查加热炉中安放试验热管的通孔,以确保试验热管能方便地插人并通过加热炉内部。如果试验热管不能方便地插人加热炉管路,可能是一些油品沉积物或黏着物附在加热炉内壁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用钢棒或者类似钢棒的工具清理加热炉内壁,钢棒或其他类似工具的直径不要超过4.2mm。 8.1.2打开主开关和加热开关,将温度设定器温度设定在290℃。 8.1.32h后,确认加热炉温度稳定后,将温度计插入到安放试验热管的孔中(距离加热炉顶部约 145mm),应确保温度在290℃±1℃之内。
注:温度计需为校正过的温度计。 8.1.4按照上述同样的方式,在310℃的温度下再进行测温。 8.1.5如果热管试验在其他的温度(按产品规格或协议要求的温度)下进行,那么应按照上述相同的方式,在其试验温度下进行。 8.2清洗试验热管 8.2.1 经正庚烷清洗过试验热管后,将试验热管浸入稀盐酸中,然后用水冲洗。如果没有配备稀盐酸,应在其他溶剂中使用超声波清洗5min。 8.2.2将测试管放在105℃的烘箱中1h烘干。 8.2.3如果使用方法B进行评价,则应将测试管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然后称重,称重应精确到 0.1 mg。 8.2.4女 如果试验热管不立即使用,应将试验热管保存在于燥器中。
9试验步骤
9.1管线安装 9.1.1用减压阀将空气压力调整至30kPa~45kPa。
NB/SH/T0906—2015
9.1.2 将空气连接管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出口,并连接到空气流量计上,流量计可使用薄膜流量计或浮
S 外个管中的空气流量分别调整至 10 cm /mm±0. 5 cm /min。
子流量计。
福
注:流量计使用前需经过校正 9.1.3 使用流量调节阀将
9.1.4 将丙烯酸树脂部件安放在 在指定位置。 9.1.5 将试验热管 加热火 并将它们安放在丙烯酸树脂部件的顶部, 然后用螺形螺帽进行固定。 9.1.6 将空气连
接到丙烯酸树脂部件下方的进气接口。
9. 1.7 将流量计 武验热管连接起来,然后在丙烯酸树脂部件上封闭油路边口管。 9.1.8 检查管路连接处的气 气密性。 9. 1. 9 检 并分别调整六 个试验热管中的空气流量均达到10cm/min±0.5cm min
注:每 火试验前 重新调节空气流量。 9. 2 试验 油的准备 9. 2. 1 油 注射器相连,并吸人6cm的试验油,注意气泡不能出现在油管和注射器中。 9.2. 2
者住油管末端,防止吸入的油品渗漏。 槽将注射器固定在注油单元上
9. 2. 9. 2. 将 单元固定在仪器上。将注油单元上的钢丝绳缠绕在吊机卷筒两端的凹槽中 并用螺丝进行固 9. 2. 从油 管末端取下塞子,将油管和丙烯酸树脂部件侧面的进油口进行连接。 9. 2
H
角认注射器中的油品量是否满足凹形槽上的体积刻度线。
9.3 开始试! 9.3. 打 义器主开关、开始开关和马达开 开关。 将加热器开关置于“cheo ”的位置。
检以前1.5h应打开试验马达,在试验过程中,油品可能会因为齿轮的运行问题而使得供油单元在试验
开始 期无法均匀地供油
小调节注射器活塞下方的旋转 螺丝将试验油送 T型通路的交接处。
9.3. 9.3.3 在温控装置上将温度设定在试验 金温度 (按产品规格或协议要求的温度),当试验油到达测试热管顶部时 将加热开关置于 normal" 位置。 9. 3. 4 温度达 到试验温度, 且温度波 皮动在±1℃之内时,试验正式开始
注: 澳温戈 酱空气流量有较大波动, 请安装仪器四周的侧板。 9.3.5
验过程中,检查试验油是
的由注射器供给 在0形环接口处有无油品泄漏, 或是其
他连接处有 油品泄漏,并且确保此过程中,仪器的空 气和油品管路通畅 不堵塞 9.4 试验结束 9.4.1 试验16h后 结束试验。 9.4.2 关闭马达好美和
松开丙烯酸树脂部件上的蝶形螺帽,然后迅速将试验热管移开。 关闭减压阀,停止空气供给。
9.4.3 断开阀门侧的 9.4.4 断开丙烯酸树脂部 9.5 试验后处理 9.5.1 试验热管在冷却约5min后,用石油醚清洗,至使清洗溶剂颜色变成无色为止。
连接
邻件上的油管,将塞子堵在油管末端,防止油品泄漏。
注:如果部分试验热管被堵塞,需要重做试验,因为被堵塞的热管可能会影响其他热管的试验结果,其余的样品全
部需要重做。
6
ICS 75. 100 E 34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 0906—2015
发动机油热稳定性的测定 热管试验法 Determin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deposits of engine oils by hot tube test
2016-03-01实施
2015-10-27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SH/T090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日本石油学会JPI-5S-55-99《发动机油——高温沉积物的测定
(热管试验法)》中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与JPI-5S-55-99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根据我国标准的编写习惯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7章“试剂与材料”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金花、秦振清、王晓运,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NB/SH/T0906—2015
5方法应用
5.1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不激油机油 紫油机油、二冲程发动机油和船用发动机油。汽油机油的测试温
度为280℃~310℃ 油机油为280 ℃~320℃,二冲程发动机油为 260℃~29Q℃,船用发动机油为 300℃~330℃。评
B取决于被测试样的类型。
5.2方法A: 使用热管额色评级标准来评价热管,以试验热管颜色最暗的部分为评价对象。 5.3方法B: 对代验结束后的试验热管中的漆膜或试验热管中的沉积物进行称重。
6仪器
N
热管试验仪贴 中图1所示 由以下部件构成
EA
R
10.0 310.0
330.0 330
1O
HVM
丙烯酸 脂部油管空气连接管封盖:
-
层:
温度加热器
NIH
图1·热管试验仪示意图
6.1试验热管
试验热管由耐热玻璃制成 玻离的性 能应满足HG/T3115或小松工程公司专用热管的要求,并制作成图2所示的形状。
注:边缘A在制作时,需适度的进行圆整,防止切断O型环
2
NB/SH/T0906—2015
单位为毫米
边缘
内径:2±0.1 内径:4±0.2 总长:385±0.5
--
PRESS
2
图2试验热管示意图
6.2加热炉
用来加热式验热管,由金属浴、绝热层、 温度计和加 热器组成。 6. 2. 1
种直径 90mm的金属质地的模块, 它的作用是使温度变化最小化,并且防止试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六 试验热管的孔 、六个放置加热器的孔道和2个放置热传感 器的孔道均从金属浴中穿过。 6. 2.
道
绝热层紧 密地包围在金 属浴的周围以防止金属浴向外进行热辐射。绝 热层的底部和顶部由13mm 的空 气康 和2 mm的绝热材料组成, 四周由5mm的空气层和30mm的绝热材料组成。 6. 2.
装热电偶(镍铬合金-镍铝合 若使用其他类型的热电偶 则要求其在高温氧气条件
6. 2. 下具 良好 大性,在300 ℃左右时, 可铠装热电偶温度 性和温感精码 角性相当。
V
度控制器和 类型的热电偶一起使用,采用比例微分积分 (PID)类型的温度控制模式
6. 2. 更为合 能够 得到更精确! 的温度控制 6. 2. 4 加热器
自清
六个 1 加热器,对位置分
的输 功率不低于60W 六个加热 器、试验热管和温度计的相
每个加热器
壳
3所示。
NIH
C
O
O O
温度计; 2 试验热管;
加热器。
3
图3 加热器相对位置示意图
3
NB/SH/T0906—2015
6.7连接管
连接管是用来提供空气和试验油的管路,即空气连接管和油管,此管需柔软且透明(内径4mm),应用不溶于油品和石油醚的材料制备而成。 6.8烘箱
试验结束后经石油醛清洗干净的试验热管在烘箱中进行干燥,建议使用防爆烘箱。
7试剂与材料
7.1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三级水的要求。 7.2正庚烷:化学纯。 7.3清洗溶剂:石油醚,60℃~90℃。
注:挥发性溶剂,请勿靠近火源。 7.4盐酸:分析纯,质量分数约为36%,制备成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8仪器准备
8.1加热炉温度的调节 8.1.1检查加热炉中安放试验热管的通孔,以确保试验热管能方便地插人并通过加热炉内部。如果试验热管不能方便地插人加热炉管路,可能是一些油品沉积物或黏着物附在加热炉内壁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用钢棒或者类似钢棒的工具清理加热炉内壁,钢棒或其他类似工具的直径不要超过4.2mm。 8.1.2打开主开关和加热开关,将温度设定器温度设定在290℃。 8.1.32h后,确认加热炉温度稳定后,将温度计插入到安放试验热管的孔中(距离加热炉顶部约 145mm),应确保温度在290℃±1℃之内。
注:温度计需为校正过的温度计。 8.1.4按照上述同样的方式,在310℃的温度下再进行测温。 8.1.5如果热管试验在其他的温度(按产品规格或协议要求的温度)下进行,那么应按照上述相同的方式,在其试验温度下进行。 8.2清洗试验热管 8.2.1 经正庚烷清洗过试验热管后,将试验热管浸入稀盐酸中,然后用水冲洗。如果没有配备稀盐酸,应在其他溶剂中使用超声波清洗5min。 8.2.2将测试管放在105℃的烘箱中1h烘干。 8.2.3如果使用方法B进行评价,则应将测试管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然后称重,称重应精确到 0.1 mg。 8.2.4女 如果试验热管不立即使用,应将试验热管保存在于燥器中。
9试验步骤
9.1管线安装 9.1.1用减压阀将空气压力调整至30kPa~45kPa。
NB/SH/T0906—2015
9.1.2 将空气连接管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出口,并连接到空气流量计上,流量计可使用薄膜流量计或浮
S 外个管中的空气流量分别调整至 10 cm /mm±0. 5 cm /min。
子流量计。
福
注:流量计使用前需经过校正 9.1.3 使用流量调节阀将
9.1.4 将丙烯酸树脂部件安放在 在指定位置。 9.1.5 将试验热管 加热火 并将它们安放在丙烯酸树脂部件的顶部, 然后用螺形螺帽进行固定。 9.1.6 将空气连
接到丙烯酸树脂部件下方的进气接口。
9. 1.7 将流量计 武验热管连接起来,然后在丙烯酸树脂部件上封闭油路边口管。 9.1.8 检查管路连接处的气 气密性。 9. 1. 9 检 并分别调整六 个试验热管中的空气流量均达到10cm/min±0.5cm min
注:每 火试验前 重新调节空气流量。 9. 2 试验 油的准备 9. 2. 1 油 注射器相连,并吸人6cm的试验油,注意气泡不能出现在油管和注射器中。 9.2. 2
者住油管末端,防止吸入的油品渗漏。 槽将注射器固定在注油单元上
9. 2. 9. 2. 将 单元固定在仪器上。将注油单元上的钢丝绳缠绕在吊机卷筒两端的凹槽中 并用螺丝进行固 9. 2. 从油 管末端取下塞子,将油管和丙烯酸树脂部件侧面的进油口进行连接。 9. 2
H
角认注射器中的油品量是否满足凹形槽上的体积刻度线。
9.3 开始试! 9.3. 打 义器主开关、开始开关和马达开 开关。 将加热器开关置于“cheo ”的位置。
检以前1.5h应打开试验马达,在试验过程中,油品可能会因为齿轮的运行问题而使得供油单元在试验
开始 期无法均匀地供油
小调节注射器活塞下方的旋转 螺丝将试验油送 T型通路的交接处。
9.3. 9.3.3 在温控装置上将温度设定在试验 金温度 (按产品规格或协议要求的温度),当试验油到达测试热管顶部时 将加热开关置于 normal" 位置。 9. 3. 4 温度达 到试验温度, 且温度波 皮动在±1℃之内时,试验正式开始
注: 澳温戈 酱空气流量有较大波动, 请安装仪器四周的侧板。 9.3.5
验过程中,检查试验油是
的由注射器供给 在0形环接口处有无油品泄漏, 或是其
他连接处有 油品泄漏,并且确保此过程中,仪器的空 气和油品管路通畅 不堵塞 9.4 试验结束 9.4.1 试验16h后 结束试验。 9.4.2 关闭马达好美和
松开丙烯酸树脂部件上的蝶形螺帽,然后迅速将试验热管移开。 关闭减压阀,停止空气供给。
9.4.3 断开阀门侧的 9.4.4 断开丙烯酸树脂部 9.5 试验后处理 9.5.1 试验热管在冷却约5min后,用石油醚清洗,至使清洗溶剂颜色变成无色为止。
连接
邻件上的油管,将塞子堵在油管末端,防止油品泄漏。
注:如果部分试验热管被堵塞,需要重做试验,因为被堵塞的热管可能会影响其他热管的试验结果,其余的样品全
部需要重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