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60
CCS A 47 3304
浙
江 省 嘉 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4/T 117—2024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rchives management of light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2024 - 12 - 16 发布
2025 - 01 - 16 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Q/LB.□X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气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嘉兴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嘉兴市防雷中心)、嘉兴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嘉兴
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浙江防雷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桐乡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德宝、王森、王伟、杨磊强、蒋焕宇、张宁、狄文浩、陈周旺、陆陈建。
DB 3304/T 117—2024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内容和管理流程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管理,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34312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
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 42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 key unit of light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由于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地貌、雷电活动规律和单位的重要性、工作特性,易遭受
雷电灾害的影响并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文物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或发生较严重安全事故的单位。
[来源:QX/T 623—2021,定义3.3]
3.2
雷电灾害防御 light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防护、教育培训、应急管理以及雷电灾害的
调查、鉴定等系列活动。
[来源:QX/T 694—2023,定义3.2]
4 基本要求
4.1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应客观反映本单位雷电防护装置建设和日常防雷安全管理等全过程的各项工作
内容和历史记录。
4.2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文件资料的形成、收集应与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同步进行,一般应在第二年一季
度完成整理和归档。
2
DB 3304/T 117—2024
4.3 防雷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的管理工作,并配备与防雷安全管理相适应的专
(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4.4
应建立纸质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并同步形成电子文件。
5 档案内容
5.1
防雷安全基本情况
5.1.1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内容应符合附录 A 的表 A.1 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a) 单位名称;
b)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c) 单位地址:包括所属行政区域、街道、经纬度等;
d) 经营范围:依法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
e) 场所类型:包括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矿区、旅游景点等;
f)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防雷安全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g) 防雷安全管理机构名称和负责人姓名;
h) 防雷安全管理人员姓名和联系电话;
i) 雷电灾害事故情况:历史雷电灾害事故具体情况,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和总经济损失情况等;
j) 总平面图。
5.1.2 雷电防护装置建设相关资料
5.1.2.1 设计审核资料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b) 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建筑工程防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c)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说明;
d)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核准意见书。
5.1.2.2 竣工验收资料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图纸等技术材料;
b) 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安装记录;
c) 雷电防护装置验收检测报告;
d) 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意见书。
5.1.3 防雷建(构)筑物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内容应符合附录 A 的表 A.2 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a) 建(构)筑物名称;
b) 建(构)筑物防雷类别;
c)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类别;
d) 建(构)筑物指标,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层数等;
3
DB 3304/T 117—2024
e) 建(构)筑物使用性质;
f) 建(构)筑物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名称及数量。
5.2
防雷安全管理资料和制度
5.2.1 防雷安全责任制
责任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防雷安全负责人、防雷安全管理机构及防雷安全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b) 雷电灾害防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气象主管机构各类文件通知等。
5.2.2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防雷安全操作规程;
b)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预案编制应符合 GB/T 34312 的要求,范本参见附录 B 的表 B.1;
c)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制度;
d)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3
日常管理活动记录
管理活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a) 年度防雷安全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年度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雷电灾害应急演
练、防雷安全教育培训、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雷电防护装置维护保养、雷电防护装置检
测等工作实施计划;
b)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记录:主要包括演练名称、演练类型、演练形式、演练时间、演练地点、
组织部门、总指挥、参加人员、演练目标、演练步骤及过程、评估总结和改进建议等,记录
样式见附录 C 的表 C.1;
c)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主要包括组织部门、主讲人、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参
加人员等,记录样式见附录 C 的表 C.2;
d) 防雷安全隐患管理记录:主要包括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记录(记录样式见附录 C 的表 C.3)、
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防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和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报告等;
e)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主要包括被维护保养的防雷建(构)筑物名称、维护保养
项目和维护保养实施情况等,记录样式见附录 C 的表 C.4;
f) 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出具的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委托合
同。
5.4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过程记录
应急处置过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a) 雷电灾害事故记录:主要包括雷电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情况、灾害发生经过、已采取
的措施、灾害控制情况、灾害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等内容,记录样式见附录 D 的表 D.1;
b) 启动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及雷电灾害上报过程记录;
c) 雷电灾害应急救援过程记录;
d) 气象主管机构组建的调查组或委托专业技术机构组建的调查组出具的雷电灾害调查报告;
e) 雷电灾害善后处置记录及应急总结。
4
DB 3304/T 117—2024
6 管理流程
6.1
形成与收集
6.1.1 应编制符合工作实际的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归档内容,并明确保管期限,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内容
和保管期限应符合附录 E 的表 E.1 的规定。
6.1.2 防雷安全管理机构应及时收集本单位雷电灾害防御文件资料,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
6.2
整理与归档
6.2.1 档案管理人员应按照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内容对收集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6.2.2 雷电灾害防御文件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应符合 GB/T 11822、DA/T 22、DA/T 42 等标准要求。
6.3
保管与利用
6.3.1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的保管、鉴定和处置等工作,按相应规定执行。
6.3.2 应将本单位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相关电子文件上传至防雷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
5
DB 3304/T 117—2024
A
A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防雷安全基本信息
A.1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
基本信息应按照表A.1进行记录。
表A.1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基本信息表
单位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地址
经 度 纬 度
经营范围
场所类型 □油库 □气库 □弹药库 □化学品仓库 □烟花爆竹 □石化 □矿区 □旅游景点 □其他
法定代表人 (主要负责人) 联系电话
防雷安全负责人 联系电话
防雷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人
防雷安全管理人员 联系电话
雷电灾害事故情况
总平面图 可另附页
6
DB 3304/T 117—2024
A.2 防雷建(构)筑物
基本信息应按照表A.2进行记录。
表A.2 防雷建(构)筑物基本信息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防雷 类别 火灾危险 性类别 建(构)筑物指标 a 使用性质 b 涉及的危险化学 品名称及数量
占地面积 m 2 建筑面积 m 2 建筑高度 m 结构形式 层数
a根据建(构)筑物的特性选择性填写。 b根据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填写。
7
DB 3304/T 117—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范本见表B.1。
表B.1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范本
X X X 单位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了协调、有序和高效地开展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防止或最大限度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雷电灾害的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4 机构与职责 成立应急指挥部,其工作职责如下: ——负责指挥、协调单位其他部门做好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气象主管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及上级管理单位报告雷电 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负责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负责雷电灾害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发布; ——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和鉴定工作; ——负责雷电防护装置日常检测、维护和保养等工作; ——负责组织开展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科普教育工作; ——负责组织开展雷电灾害的善后工作。
8
DB 3304/T 117—2024
表B.1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范本(续)
5 应急处置 5.1 信息报告 雷电灾害发生后,受灾单位应在1h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气象主管机构、安全管理机 构报告,并对获得新的灾情信息进行补充报告。 5.2 应急响应 5.2.1 响应启动 当雷电灾害发生时,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本单位雷电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情况下要报 警(110),发生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 5.2.2 现场指挥和协调 现场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协调对受灾人员的搜救;指挥协调相关应急力量实施紧急处 置行动;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对伤员进行医疗救助和医疗移送;指挥协调对获救人员及事发地人员的疏 散、转移;指挥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实施封闭现场通道或限制出入的管制等。 5.2.3 现场紧急处置 参加现场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协调下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 作,应优先将人员撤离、疏散到安全区域,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同时,对现场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探明危险品状态,并立即采取保护、防护措施,必要时请求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处理。 5.2.4 现场恢复 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该根据现场的破坏情况,检查检测现场的安全情 况和分析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和现场恢复程序,防止恢复现场的 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 5.2.5 信息发布 灾害发生后,经应急指挥部负责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受灾害影响的相关方和安排公众的咨询, 负责灾害信息的统一发布,单位各部门及员工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发布灾害信息或发表对灾害的评论。 5.3 应急结束 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9
DB 3304/T 117—2024
表B.1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范本(续)
6 后期处置 6.1 调查鉴定 应急指挥部积极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气象主管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等部门对雷电灾 害造成的损失及灾害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鉴定和评估。 6.2 善后处置 雷电灾害应急响应结束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灾后救助、卫生防疫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6.3 应急总结 应急响应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对灾害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应急经验教训,查 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不断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7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视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0
DB 3304/T 117—2024
附 C C C
录
(资料性)
日常管理活动记录
C.1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记录见表C.1。
表C.1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记录表
演练名称
演练类型
演练时间 演练地点
组织部门 总指挥
参加人员
演练目标
演练步骤及过程
评估总结 评估总结人: 年 月 日
改进建议
11
DB 3304/T 117—2024
C.2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签到记录见表C.2。
表C.2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签到表
组织部门 主讲人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年 月 日 :- :
主要内容
参加人员
序号 备注
12
DB 3304/T 117—2024
C.3 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排查整改记录见表C.3。
表C.3 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记录表
序号 隐患排查 隐患整改 整改验收
排查时间 隐患情况 整改措施 整改期限 完成时间 验收结果 验收时间
13
DB 3304/T 117—2024
C.4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记录见表C.4。
表C.4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
序号 防雷建(构)筑物 名称 维护保养项目 维护保养实施
接闪器 其他 维护保养单位 验收人 验收时间
14
DB 3304/T 117—2024
附 D D D
录
(资料性)
雷电灾害事故记录
雷电灾害事故记录见表D.1。
表D.1 雷电灾害事故记录表
受灾单位
灾害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灾害发生地点
人员伤亡情况 伤亡人员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民族 文化程度
人员伤亡程度 □当场死亡 □当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重伤 □轻伤 □未受伤,有电击感 □雷击后遗症(生理、心理) □医学描述
雷击时人员环境 □有雷电防护装置的建(构)筑物 □开阔地 □无雷电防护装置的建(构)筑物 □树下 □厂房仓库 □水域附近 □临时建(构)筑物 □水面上 □有线相连(电话线等) □屋檐下 □户外作业 □其他
经济损失情况 损失统计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 万元 建(构)筑物受损 办公电子电器设备受损 件 其他损失
引发事故 □火灾 □爆炸 □建(构)筑物受损 □供电中断 □通信中断 □网络中断 □设备受损 □其他
灾害发生经过
已采取的措施
灾害控制情况
灾害发展趋势
其他社会影响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记录人: 记录人联系电话: 单位负责人:
E E
15
DB 3304/T 117—2024
附 录 E
(规范性)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内容和保管期限
E.1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定期一般为 5 年。
E.2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要求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内容和保管期限见表E.1。
表E.1 雷电灾害防御档案内容和保管期限
序号 类别 归档内容 归档条件 保管期限
1 防雷安全基本情况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基本信息 ● 永久
2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资料 ○ 永久
3 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资料 ○ 永久
4 防雷建(构)筑物基本信息 ● 永久
5 防雷安全管理资料 和制度 防雷安全负责人、防雷安全管理机构及防雷安全管理人员 任命文件 ● 5 年
6 雷电灾害防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气象主管机构各 类文件通知等 + 永久
7 防雷安全操作规程 ● 5 年
8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 5 年
9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制度 ● 5 年
10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5 年
11 日常管理活动记录 年度防雷安全工作计划 ● 5 年
12 雷电灾害应急演练记录 ● 5 年
13 防雷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5 年
14 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记录 ● 5 年
15 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防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 永久
16 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报告 + 永久
17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5 年
18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及委托合同 ● 5 年
19 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过程记录 雷电灾害事故记录 + 永久
20 启动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及雷电灾害上报过程记录 + 永久
21 雷电灾害应急救援过程记录 + 永久
22 雷电灾害调查报告 + 永久
23 雷电灾害善后处置记录及应急总结 + 永久
注:●表示必有项; ○表示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 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 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为必有项; +表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有对应的事项,则为必有项。
16
DB 3304/T 117—2024
参 考 B B 献
文
[1] QX/T 191 雷电灾情统计规范
[2] QX/T 309 防雷安全管理规范
[3] QX/T 623—2021 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
[4] QX/T 694—2023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指南
[5] 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
[6]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37号)
[7]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
[8]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建立防雷安全责任落实工作清单的指导意见(气办发〔2021〕36号)
[9] 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浙气发〔2020〕58号)
[10] 浙江省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办法(浙气规发〔2022〕1号)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