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080
CCS A 20 3402
芜
湖 市 地 方 标 准
DB3402/T 94—2024
公共科普场馆运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of public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enues
2024 - 12 - 16 发布
2025 - 01 - 01 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02/T 94—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运营原则 ........................................................................... 1
4.1
科学性 ......................................................................... 1
4.2
教育性 ......................................................................... 1
4.3
主题性 ......................................................................... 2
4.4
公益性 ......................................................................... 2
4.5
互动性 ......................................................................... 2
4.6
安全性 ......................................................................... 2
5 运营管理 ........................................................................... 2
5.1
管理制度 ....................................................................... 2
5.2
人员要求 ....................................................................... 2
6 场所与设施 ......................................................................... 2
6.1
场所要求 ....................................................................... 2
6.2
设施要求 ....................................................................... 2
7 服务要求 ........................................................................... 3
7.1
基本要求 ....................................................................... 3
7.2
科普服务 ....................................................................... 3
7.3
配套服务 ....................................................................... 4
8 安全和卫生 ......................................................................... 5
8.1
安全要求 ....................................................................... 5
8.2
卫生要求 ....................................................................... 5
9 评价与改进 ......................................................................... 6
参考文献 .............................................................................. 7
I
DB3402/T 9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芜湖科技馆、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雯、鲁雅婷、吴庆国、曹和安、王立龙、翟光雯、陈昊、孙文明。
II
DB3402/T 94—2024
公共科普场馆运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公共科普场馆运营原则,并规定了公共科普场馆运营的管理、场所与设施、服务要求、
安全与卫生、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科普场馆的运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GB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T 43395 线下科普活动基本要求
DB34/T 3775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规范
DB3402/T 93 科普教育基地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普 science popularization
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
思想的活动。
3.2
公共科普场馆 public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enues
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建立的,以建筑物及附属物作为科普展示场地,采取实
物展示、情景模拟等形象手段,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3.1)服务的场所。
4 运营原则
4.1
科学性
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4.2
教育性
以展示、教育、交流、研究、服务为主要功能,通过科普展览、主题教育、科普讲座、探究实验和
学术交流等,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1
DB3402/T 94—2024
4.3
主题性
根据自身特点,以科学知识为中心设置公共科普场馆及科普活动的主题,科普活动应与公共科普场
馆主题相符。
4.4
公益性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渠道策划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原
创性科普教育活动,为公众科普体验提供条件。
4.5
互动性
利用参与、体验、互动性、趣味性的展品展项及辅助性展示手段,通过说明、阐述、问答、引导、
启发等形式,让公众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精神,在思考中启
迪科学智慧。
4.6
安全性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保障来馆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 运营管理
5.1
管理制度
5.1.1 应建立健全科普场馆管理体系,明确科普业务管理流程,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科普工作计划。
5.1.2 应制定科普人员管理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
5.1.3 应制定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涵盖基础设施和科普设施。
5.1.4 应制定服务规范,明确开放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票务管理、信息管理等。
5.1.5 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
5.1.6 应建立服务评价改进制度,明确服务评价、投诉处理、服务改进等内容。
5.2
人员要求
5.2.1 宜指定专门部门或团队,负责科普公共科普场馆运营管理,协调、组织和实施各类科普活动工
作。
5.2.2 应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人员配置参照 DB3402/T 93,积极开展科普相关培训和业务交流活
动,提升科普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6 场所与设施
6.1
场所要求
6.1.1 公共科普场馆功能布局合理,满足运营要求。
6.1.2 具有公共科普服务功能的区域,政府建立的一般不宜少于 800 ㎡,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一般不宜
少于 200 ㎡,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建立的一般不宜少于 100 ㎡。
6.2
设施要求
公共科普场馆通常所需的设施见表1。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更新和补充,满足运营要求。
2
DB3402/T 94—2024
表1 公共科普场馆设施
类别 具体设施
科普设施 科普展板、多媒体展示互动设备、实物模型或虚拟器具、知识查询系统、科普影院等
解说设施 展品标识牌、解说器、多媒体导览系统等
信息设施 公共信息标志,广播中心、信息中心等
特殊人群设施 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等
医疗救助设施 急救箱、医务中心等
安全设施 消防器材、监控设备、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通道及指示标志、安检仪等
卫生设施 普通卫生间、垃圾桶、第三卫生间等
餐饮场所设施 餐桌、餐椅等
7 服务要求
7.1
基本要求
7.1.1 公共科普场馆相关活动和开放信息应通过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便于公众获取的渠道向
社会公开。
7.1.2 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情况参照 DB3402/T 93。
7.1.3 公共科普场馆不能正常开放时,应提前向社会公告。闭馆期间,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线上科普
活动。
7.1.4 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公共科普场馆应开
放或提供费用减免。
7.2
科普服务
7.2.1 科普展览
7.2.1.1 常设展览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注重展品设计,展品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
b) 注重展示形式的创新,综合采用多种展示形式;
c) 展品符合人性化设计,寓教于乐,有明显的体验效果;
d) 展览内容定期更新改造。
7.2.1.2 临时展览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紧跟时代发展,贴紧科技前沿,围绕公共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b) 做好展览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展览主题、展览方式、展览面积、展览分区、展览平面图、人
流动线图、展览时间、地点等。
7.2.1.3 展览介绍及展品说明应科学、规范,展品的基本陈列说明宜增设外文,并对生僻字提供中文
拼音。
7.2.1.4 展品使用复制品、仿制品时应明示,有引用时应标明出处。
7.2.1.5 对可触碰的公共展品应进行定期消毒。
7.2.2 科普活动
7.2.2.1 应基于本馆优势、特色,围绕年度科普重点,结合主管部门年度科技活动周策划,积极组织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科普活动:
3
DB3402/T 94—2024
a) 科普讲座;
b) 科普竞赛;
c) 科普交流与合作;
d) 科普研学;
e) 其他形式的科普活动。
7.2.2.2 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外合作,建立与中小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等对接机制,开
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打造科普活动品牌。
7.2.2.3 科普活动的开展参照 DB3402/T 93,线下科普活动符合 GB/T 43395 要求。
7.2.3 科普讲解
7.2.3.1 公共科普场馆应提供电子导览或人工讲解等科普讲解服务,如需收费应公开收费标准。
7.2.3.2 电子导览服务应为公众提供多语种、全面、准确的信息,导览设备的数量和安放位置应合理,
便于观众操作和使用。
7.2.3.3 人工讲解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讲解准确、流畅、生动;
b) 做好讲解与引导参观的结合,在展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思考;
c) 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和方法;
d) 讲解过程中积极邀请观众参与互动。
7.2.4 科普研学
7.2.4.1 提供科普研学服务的公共科普场馆,应具有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科普研学导师队伍。
科普研学导师应具相应资质,科普研学导师与学生比例一般不低于 1:30。
7.2.4.2 公共科普场馆接受委托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宜要求委托方至少派出一人作为代表,负责督导
活动按计划开展。
7.2.4.3 应保证科普研学活动在执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7.2.4.4 科普研学课程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根据各公共科普场馆的科普资源,设计与学习教育内容相衔接的课程,课程主题明确,具有
独创性;
b) 课程设计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体现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
促进身心发展的目标;
c) 课程设计注重互动、体验和参与,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原理生动直观地展现;
d) 积极利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设计集中性、主
题化的科普研学课程。
7.3
配套服务
7.3.1 票务服务
7.3.1.1 开放的公共科普场馆应提供预约参观服务。
7.3.1.2 收费公共科普场馆应明示票价,宜提供自媒体平台购票、合作第三方购票、窗口购票等多种
购票渠道,推进全网络购票,并为军人、残疾人、65 岁以上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帮助和优先购票等服
务。
7.3.1.3 应维护好售票、检票秩序,做好公众疏导工作。
7.3.1.4 应根据公共科普场馆承载情况设置每日参观人数峰值和实时参观人数峰值要求,控制人流量。
4
DB3402/T 94—2024
7.3.1.5 人流高峰时期应及时提示当日门票所剩额度。
7.3.2 信息服务
7.3.2.1 应注重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结合传统媒体,形成线上线下宣传渠道,方便公众及时了解
科普信息。
7.3.2.2 应提供宣传册、宣传单张、导游图等信息资料,资料应品种齐全、文字规范、内容丰富并及
时更新。
7.3.2.3 应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为公众提供便捷的线上服
务。
7.3.3 寄存服务
7.3.3.1 宜为参观者提供物品寄存服务,营造舒适便利的参观环境。
7.3.3.2 提供寄存服务的公共科普场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对寄存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不存放易燃、易爆及易腐蚀性化学物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物品;
b) 做好对寄存物品的保管服务,注意防火、防盗、防鼠和防虫。
7.3.4 投诉处理服务
7.3.4.1 应在明显位置设立投诉接待处、投诉箱或投诉簿,公开投诉电话,并有专人受理投诉。
7.3.4.2 接到投诉后,应在 24 h 内回复,十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应积极
协调处理。
7.3.4.3 应建立投诉档案,档案记录应实事求是,保持完整,以备查验。
7.3.5 销售和餐饮服务
7.3.5.1 提供商品销售的公共科普场馆,商品宜包含符合公共科普场馆主题的科普文创产品。
7.3.5.2 提供餐饮服务的公共科普场馆,餐饮服务提供应符合 GB 31654 要求。
8 安全和卫生
8.1
安全要求
8.1.1 应设立安全管理团队或部门,明确安全岗位职责,配备数量充足的安全管理人员。
8.1.2 应定期对服务设备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派修,对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设施应张贴警示
标识及安全提醒标语。
8.1.3 宜实施 24h 的安全监控管理。
8.1.4 应加强入场安检,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危险品及各类刀具等管制器具进入公共科普
场馆。
8.1.5 应制定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设备设施突发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
预案,应急预案符合 GB/T 29639 的要求。
8.1.6 应对员工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8.1.7 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
8.1.8 事故发生后,应分析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记录并归档。
8.2
卫生要求
5
DB3402/T 94—2024
8.2.1 公共科普场馆的卫生指标应符合 GB 37488 的要求,卫生管理应符合 GB 37487 的要求。
8.2.2 公共科普场馆应做好保洁工作,垃圾应及时清扫,确保无堆积、无污染,并符合 DB34/T 3775
关于垃圾分类的要求。
9 评价与改进
9.1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可采用自评或者第三方评价。
9.2
建立服务质量控制和改进机制,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
6
DB3402/T 94—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 36681 展览场馆服务管理规范
[2] DB3402/T 93 科普教育基地管理规范
[3]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加强科普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函普字〔2021〕240号)
[4] 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