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PI 11033-2024 钢板制超大口径对焊管件

T/CPI 11033-2024 钢板制超大口径对焊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15.8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10:42:39



相关搜索: 钢板 焊管 超大 口径

内容简介

T/CPI 11033-2024 钢板制超大口径对焊管件 ICS 75.180.10
CCS E 92
CPI
团 体 标 准
T/CPI 11033—2024
钢板制超大口径对焊管件
Steel plate butt-welding pipe fittings with super large size
2024
07 01 发布 2024 09 01 实施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发 布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类型与代号 ……………………………………………………………………………………………… 2
5 管件的压力设计 ………………………………………………………………………………………… 2
6 管件尺寸 ………………………………………………………………………………………………… 3
7 材料 ………………………………………………………………………………………………………12
8 制造及热处理 ……………………………………………………………………………………………12
9 检验和试验 ………………………………………………………………………………………………15
10 标志、防护和包装………………………………………………………………………………………17
11 产品质量证明书…………………………………………………………………………………………17
附录 A(规范性) 设计验证试验 …………………………………………………………………………18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辽阳石化机械设计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恒通管件
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龙山管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付仁超、张军、刘洪福、张晶、季艳庆、黄强、刘士银、张仲亮、车春媚、
张旭、艾福奇、赵立祥、胡雄新、杨青云、陈振士、陈辉、马海昆、苑文菡、刘雪、张吉玲、秦磊、
高滨、韩磊、刘鹏飞、李宇鹏、马越、耿金伟。
II
钢板制超大口径对焊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板制超大口径对焊管件的类型与代号、压力设计、尺寸、材料、制造及热处理、
检验与试验、设计验证试验、产品质量证明书、标志、防护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直径为 DN1600 ~ DN4000 的钢板制对焊三通、弯头、异径管、管帽的制造和
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150.2 压力容器 第 2 部分 :材料
GB 150.3 压力容器 第 3 部分 :设计
GB 150.4 压力容器 第 4 部分 :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 713.2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 2 部分 :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
GB/T 713.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 第 3 部分 :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 985.4 复合钢的推荐坡口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8 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GB/T 12459 钢制对焊管件 类型与参数
GB/T 13401 钢制对焊管件 技术规范
GB/T 20801.3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 3 部分 :设计和计算
GB/T 25198 压力容器封头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2 部分 :射线检测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3 部分 :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 部分 :磁粉检测
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5 部分 :渗透检测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 4701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SH/T 3405 石油化工钢管尺寸系列
SH/T 3408 石油化工钢制对焊管件技术规范
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大口径 super large size
公称直径为 DN1600 ~ DN4000 的钢板制对焊三通、弯头、异径管、管帽。
3.2
额定值 rating value
标准规定的管道组成件压力值。
3.3
管表号 schedule number
管子壁厚系列的数值代号。
4 类型与代号
对焊管件类型与代号应符合 GB/T 12459 的规定,详见表 1。
表 1 管件的类型与代号
类型 代号
45°弯头 长半径 W45EL
短半径 W45ES
90°弯头 长半径 W90EL
短半径 W90ES
异径管(大小头) 同心 WRC
偏心 WRE
三通 等径 WTS
异径 WTR
管帽 — WC
5 管件的压力设计
5.1 按本文件设计、制造的管件的许用压力额定值,宜按与其连接的相同规格、相同材质、相同壁
厚的焊接直管(焊缝系数 =1.0)计算。管件上所标识的公称尺寸(或端部外径)、材料、壁厚(或管
表号)代表了压力额定值。
5.2 管件的设计应不低于与其连接的相同规格、相同材质、相同壁厚的焊接直管(焊缝系数 =1.0)
承受内压的能力。
5.3 管件的设计可按相应的钢制压力容器 GB 150.3 或管道设计规范 GB/T 20801.3 中给出的数学分
析法进行,或采用验证试验法进行设计。应在其档案中存有相应管件的数学分析和 / 或成功的验证试
验记录。
2
6 管件尺寸
6.1 端部外径
管件的端部外径应符合 SH/T 3405 的规定,详见表 2。
表 2 管件的端部外径
公称尺寸 DN 坡口处外径 D mm 公称尺寸 DN 坡口处外径 D mm
1300 1321 2400 2438
1400 1422 2600 2642
1500 1524 2800 2845
1600 1626 3000 3048
1700 1727 3200 3251
1800 1829 3400 3454
1900 1930 3600 3658
2000 2032 3800 3861
2200 2235 4000 4064
6.2 外形和尺寸
6.2.1 90°、45°长半径弯头管件外形见图 1,尺寸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A
A
D
B
图 1 长半径弯头外形
3
表 3 长半径弯头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坡口处外径 D 中心至端面尺寸
90°弯头 A 45°弯头 B
1600 1626 2438 1010
1700 1727 2591 1073
1800 1829 2743 1137
1900 1930 2896 1199
2000 2032 3048 1263
2200 2235 3353 1389
2400 2438 3657 1515
2600 2642 3963 1642
2800 2845 4268 1768
3000 3048 4572 1894
3200 3251 4876 2020
3400 3454 5182 2146
3600 3658 5486 2273
3800 3861 5791 2399
4000 4064 6096 2525
6.2.2 90°、45°短半径弯头管件外形见图 2,尺寸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A
A
D
B
图 2 短半径弯头外形
4
表 4 短半径弯头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坡口处外径 D 中心至端面尺寸
90°弯头 A 45°弯头 B
1600 1626 1626 674
1700 1727 1727 715
1800 1829 1829 758
1900 1930 1930 799
2000 2032 2032 842
2200 2235 2235 926
2400 2438 2438 1010
2600 2642 2642 1094
2800 2845 2845 1178
3000 3048 3048 1263
3200 3251 3251 1347
3400 3454 3454 1431
3600 3658 3658 1515
3800 3861 3861 1599
4000 4064 4064 1683
6.2.3 异径管管件外形见图 3,尺寸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D1 D2

L
D1 D2
L
a) 同心异径管
b) 偏心异径管
图 3 异径管外形
6.2.4 等径三通管件外形见图 4,尺寸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5
表 5 异径管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端部外径 端面至端面尺寸 L
大端 D1 小端 D2
1600×1500 1626 1524 1219
1600×1400 1626 1422 1219
1600×1300 1626 1321 1219
1700×1600 1727 1626 1219
1700×1500 1727 1524 1219
1700×1400 1727 1422 1219
1800×1700 1829 1727 1219
1800×1600 1829 1626 1219
1800×1500 1829 1524 1219
1900×1800 1930 1829 1219
1900×1700 1930 1727 1219
1900×1600 1930 1626 1219
2000×1900 2032 1930 1219
2000×1800 2032 1829 1219
2000×1700 2032 1727 1219
2200×2000 2235 2032 1626
2200×1900 2235 1930 1626
2200×1800 2235 1829 1626
2400×2200 2438 2235 2032
2400×2000 2438 2032 2032
2400×1900 2438 1930 2032
2600×2400 2642 2438 2438
2600×2200 2642 2235 2438
2600×2000 2642 2032 2438
2800×2600 2845 2642 2438
2800×2400 2845 2438 2438
2800×2200 2845 2235 2438
3000×2800 3048 2845 2438
3000×2600 3048 2642 2438
6
表 5(续)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端部外径 端面至端面尺寸 L
大端 D1 小端 D2
3000×2400 3048 2438 2438
3200×3000 3251 3048 2438
3200×2800 3251 2845 2438
3200×2600 3251 2642 2438
3400×3200 3454 3251 2438
3400×3000 3454 3048 2438
3400×2800 3454 2845 2438
3600×3400 3658 3454 2438
3600×3200 3658 3251 2438
3600×3000 3658 3048 2438
3800×3600 3861 3658 2438
3800×3400 3861 3454 2438
3800×3200 3861 3251 2438
4000×3800 4064 3861 2438
4000×3600 4064 3658 2438
4000×3400 4064 3454 2438





C C

图 4 等径三通外形
7
表 6 等径三通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端部外径 D 中心至端面尺寸
C M
1600 1626 1194 1026
1700 1727 1257 1086
1800 1829 1334 1147
1900 1930 1410 1208
2000 2032 1486 1269
2200 2235 1626 1391
2400 2438 1778 1513
2600 2642 1918 1613
2800 2845 2070 1689
3000 3048 2223 1791
3200 3251 2362 1854
3400 3454 2515 1956
3600 3658 2654 2045
3800 3861 2807 2146
4000 4064 2959 2223
注 :M 为推荐值。
6.2.5 异径三通外形见图 5,尺寸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D2
M
D1 C C
图 5 异径三通外形
6.2.6 管帽外形见图 6,尺寸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8
表 7 异径三通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端部外径 中心至端面
D1 D2 C M
1600×1600×1500 1626 1524 1194 1067
1600×1600×1400 1626 1422 1194 1016
1700×1700×1600 1727 1626 1252 1076
1700×1700×1500 1727 1524 1252 1066
1800×1800×1700 1829 1727 1326 1137
1800×1800×1600 1829 1626 1326 1127
1800×1800×1500 1829 1524 1326 1117
1900×1900×1800 1930 1829 1399 1198
1900×1900×1700 1930 1727 1399 1188
1900×1900×1600 1930 1626 1399 1178
2000×2000×1900 2032 1930 1473 1259
2000×2000×1800 2032 1829 1473 1249
2000×2000×1700 2032 1727 1473 1239
2200×2200×2000 2235 2032 1620 1371
2200×2200×1900 2235 1930 1620 1361
2400×2400×2200 2438 2235 1768 1493
2400×2400×2000 2438 2032 1768 1472
2600×2600×2400 2642 2438 1918 1562
2600×2600×2200 2642 2235 1918 1524
2800×2800×2600 2845 2642 2070 1638
2800×2800×2400 2845 2438 2070 1598
3000×3000×2800 3048 2845 2195 1740
3000×3000×2600 3048 2642 2195 1727
3200×3200×3000 3251 3048 2308 1803
3200×3200×2800 3251 2845 2308 1793
3400×3400×3200 3454 3251 2452 1905
3400×3400×3000 3454 3048 2452 1895
3600×3600×3400 3658 3454 2597 1994
3600×3600×3200 3658 3251 2597 1974
3800×3800×3600 3861 3658 2741 2096
3800×3800×3400 3861 3454 2741 2058
4000×4000×3800 4064 3861 2885 2239
4000×4000×3600 4064 3658 2885 2192
注 :M 为推荐值。
9
D
E
图 6 管帽外形
表 8 管帽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DN 坡口处外径 D 管帽高度
E 备注
1600 1626 432
1700 1727 457
1800 1829 482
1900 1930 508
2000 2032 533
2200 2235 599 a
2400 2438 650 a
2600 2642 701 a
2800 2845 751 a
3000 3048 802 a
3200 3251 853 a
3400 3454 904 a
3600 3658 960 a
3800 3861 1010 a
4000 4064 1060 a
注 :管帽的形状应为 2∶1 标准椭圆形。
a 按照 GB/T 25198 的要求大于 DN2000 的封头直边为 40mm。
6.3 公差
6.3.1 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10
表 9 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类型 公称直径 DN
1600 ~ 1700 1800 ~ 3400 3450 ~ 4000
极限偏差
端部坡口外径 所有管件 +8.8 -6.4 +11.0 -8.4 +13.2 -12.4
端部内径 ±6.4 ±8.4 ±10.4
端部壁厚 -0.3
中心至端面尺寸 45°弯头 90°弯头 ±12.5 ±16.0 ±18.0
端面之间尺寸 异径管 ±9.5 ±9.5 ±9.5
中心至端面尺寸 三通 ±9.5 ±9.5 ±9.5
端部外周长 所有管件 ±12
顶部至端面尺寸 管帽 ±9.5
注 1 :除合同对端部内径有特殊要求外,应优先保证端部外径和壁厚的极限偏差。 注 2 :所有管件的圆度应为直径最大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
6.3.2 形位公差见图 7,形位公差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X Y
X
X X X X
X X X X
图 7 形位公差
表 10 形位公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类型 公称直径 DN
1600 ~ 1700 1800 ~ 4000
形位公差
X 弯头、异径管、三通 ±9.5
Y 弯头、三通 ±27.0 ±33.0
11
7 材料
7.1 一般规定
7.1.1 制造管件用的原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每批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并应进行化学成分和
机械性能分析,对于同一炉号、同一热处理条件的每批材料抽检数量应为 1%,且不应少于 1 件,合
格后方可使用。
7.1.2
用于管件制造的下列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质量分级应符合 NB/T 47013.3 中Ⅱ级
要求 :
a)厚度大于 25mm 的 Q245R 和 Q345R 钢板等 ;
b)厚度大于或等于 20mm 的 12Cr2Mo1R、12Cr1MoVR、14Cr1MoR 和 15CrMoR 钢板等 ;
c)厚度大于 20mm 的 16MnDR 和 09MnNiDR 钢板等。
7.1.3 由板材制造的焊接管件,其所使用的焊接材料按 NB/T 47015 或相关规范选择。焊接材料每批
应有质量证明书,并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每批材料抽检比例应为 1%,且不应少于 1 件,确认合格
后方可使用。
7.1.4 对于不锈钢焊接管件,应对其焊缝金属按焊材批号进行 1 次化学成分分析。
7.1.5 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 NB/T 47014 的规定。
7.1.6 采用表 11 以外的材料时,原材料性能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规定,制造、热处理等还应满足相应
管件制造标准的规定。如采用 GB/T 13401 中的低温碳钢时,还应满足 GB/T 13401 的相关规定。
7.2 技术要求
制造管件用的钢板材料牌号和标准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表 11 钢板材料牌号和标准
材料牌号 钢板标准号 材料牌号 钢板标准号 材料牌号 钢板标准号
Q235B GB/T 3274 16MnDR 09MnNiDR GB/T 713.3 06Cr19Ni10(S30408) 022Cr19Ni10(S30403) 06Cr17Ni12Mo2(S31608) 022Cr17Ni12Mo2(S31603) 06Cr18Ni11Ti(S32168) 06Cr18Ni11Nb(S34778) 06Cr25Ni20(S31008) 07Cr19Ni10(S30409) 07Cr17Ni12Mo2(S31609) 07Cr19Ni11Ti(S32169) 07Cr18Ni11Nb(S34779) 022Cr19Ni13Mo3(S31703) GB/T 3280 GB/T 4237 GB/T 4238
Q245R GB/T 713.2 12Cr2Mo1R 12Cr1MoVR 14Cr1MoR 15CrMoR GB/T 713.2
Q345R GB/T 713.2
8 制造及热处理
8.1 制造
8.1.1 管件毛坯下料时应留有足够的加工裕量,保证后续用机加工或机械打磨的方式将热影响区完全
去除。
8.1.2 管件可采用热加工成形,也可采用冷加工成形。
12
8.1.3 制造工艺应保证管件在成形时其圆弧过渡部分外形圆滑。
8.1.4 管件端部应加工坡口,其尺寸和形状见图 8。



1.5±1.0



图 8 管件端部坡口尺寸及形状
8.1.5 管件焊接端部过渡部分的最大包络线见图 9。
1.5Tmin
0.5Tmin
R≥0.05Tmin
外侧
半径R任选
最大45° Tmin
最大30°
管件 Tmax
最大30°
斜度最大1∶3
内侧 R≥0.05Tmin
2Tmin
注 1 :Tmin 取管件公称壁厚的 0.875 倍。
注 2 :Tmax 取管件公称壁厚的 1.10 倍。
注 3 :当采用最大斜度的过渡线而不与内表面在过渡区相交时(如虚线所示),应采用最大斜度然后用圆弧过渡。
图 9 管件端部形状及尺寸
8.1.6 管件上的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a)DN2000 及以下的管件本体上纵焊缝不宜超过 2 条,大于 DN2000 的管件本体上纵焊缝不宜超
过 4 条。
13
b)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DN3000 的异径管、三通,管件本体上不得有环焊缝(三通嵌入式支管
连接焊缝除外)。
c)弯头的拼接半环焊缝不得产生十字焊缝,焊缝间距应符合 GB 150.4 的规定。
d)公称直径大于 DN2000 的管帽可由二块对接的钢板制成,对接焊缝距管帽中心线不应大于管
帽外径的四分之一。
e)公称直径大于 DN3000 的三通和先拼接后成型的弯头,拼接不得产生十字焊缝,焊缝间距应
符合 GB 150.4 的规定。拼接焊缝尽量避开变形区域,如焊缝无法避开变形区域时,成型前
宜对参与变形的焊缝进行射线检测,成型后应对焊缝再进行 100% 射线检测和 20% 超声波
检测。
8.1.7 管件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符合 GB 150.4 的有关要求。
b)管件本体的焊缝应为对接焊缝 ;弯头的半环焊缝间距应符合 GB 150.4 的规定。大于 DN3000
的三通和先拼接后成型的弯头,成型前宜对参与变形的焊缝进行射线检测,且成型后还应进
行 100% 射线检测和 20% 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合格级别应符合 NB/T 47013.2 中Ⅱ级的要
求,超声检测合格级别应符合 NB/T 47013.3 中Ⅰ级的要求。
c)管件本体的对接焊缝的坡口应符合 GB/T 985.1、GB/T 985.2、GB/T 985.4 的有关规定。
d)坡口的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 ;如用热切割法,应去除坡口表面的氧化皮,并将影响焊接质量
的凸凹不平处打磨平整。
e)焊缝的对口错边量 b 应小于或等于 10% 的管件壁厚 T,且不得大于 2mm,如图 10 所示。
b
T
图 10 焊缝对口错边量
f)管件本体焊接接头应为双面焊对接接头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8.2 热处理
8.2.1 采用冷加工成形的管帽,成形后应进行整体热处理。
8.2.2 采用热加工成形的管件,对铬钼钢和不锈钢材料,应进行热处理 ;对碳素钢材料,如果其最终
成形温度低于 750℃,也应进行热处理。对于成型后进行焊接的管件,大于 20mm 的碳钢焊缝和任意
厚度的铬钼钢焊缝应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8.2.3 热处理要求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
8.2.4 奥氏体不锈钢管件热处理后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14
表 12 推荐的热处理方式
材料牌号 热处理要求
冷成形 热成形
Q235B Q245R 正火或消除应力 正火
Q345R 16MnDR 09MnNiDR 12Cr1MoVR 正火 + 回火 正火
12Cr2Mo1R 14Cr1MoR 15CrMoR 正火 + 回火 正火 + 回火
06Cr19Ni10 022Cr19Ni10 06Cr17Ni12Mo2 022Cr17Ni12Mo2 06Cr25Ni20 07Cr19Ni10 07Cr17Ni12Mo2 022Cr19Ni13Mo3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06Cr18Ni11Ti 06Cr18Ni11Nb 07Cr19Ni11Ti 07Cr18Ni11Nb 固溶处理 + 稳定化热处理 固溶处理 + 稳定化热处理
9 检验和试验
9.1 检验
9.1.1 管件的外观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检验应逐件进行。
b)管件本体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焊缝应圆滑过渡,不得有裂纹、未融合、未焊透、
咬边等缺陷,并不得留有熔渣和飞溅物。
c)表面不得有可视的微裂纹。
d)管件本体上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 5% 且大于 0.8mm 的结疤、折叠、离层、发纹等。
e)管件上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 10% 且大于 1.6mm 的机械划痕和凹坑。
f)缺陷的研磨应见到完好金属为止,研磨后管件的承压能力应不低于与其连接的相同规格、相
同材质、相同壁厚的焊接直管(焊缝系数 =1.0)的承受内压的能力。
9.1.2 成品管件的形状和尺寸应逐件检查,并应符合第 6 章的要求。
9.1.3 成品管件的无损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管件的表面检测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
b)除合同另有规定外,管件的对接焊缝全长应进行 100% 的射线检测,射线检测按照 NB/T
47013.2 的规定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Ⅱ级要求,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应低于 AB 级。对于参
与变形的焊缝,还应进行 20% 的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按照 NB/T 47013.3 的规定进行,检测
结果应符合Ⅰ级要求。
15
表 13 管件表面检测
材料 管件类型 无损检测
本体 抽检比例 焊缝 抽检比例
碳钢 三通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弯头、 异径管、管帽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每批管件抽检数 量应为 5%,且 不应少于 2 件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合金钢 三通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弯头、 异径管、管帽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4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不锈钢 三通 渗透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5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渗透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5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弯头、 异径管、管帽 100% 渗透检测,检测结果应 符 合 NB/T 47013.5 的 Ⅰ 级 要求 每批管件抽检数 量应为 10%,且 不应少于 2 件 渗透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NB/T 47013.5 的Ⅰ级为合格 逐件
9.1.4 无损检测检查出的微裂纹,其深度不大于 0.8mm 时,应对其进行研磨消除。研磨后管件承压
能力应不低于与其连接的相同规格、相同材质、相同壁厚的焊接直管(焊缝系数 =1.0)的承受内压的
能力。
上一章:T/CPI 11032-2024 组合冲砂修井机 下一章:JJF 2238-2025 电感箱校准规范

相关文章

MSS SP-43-2019 锻制不锈钢对焊管件 超大口径长距离HDPE输水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SY/T 0510-2017 钢制对焊管件规范 DL/T 695-2014 电站钢制对焊管件 SY/T 0510-2010 钢制对焊管件规范 SY/T 0609-2016 优质钢制对焊管件规范 GB/T 13401-2017 钢制对焊管件技术规范 GB/T 12459-2017 钢制对焊管件类型与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