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107/T 525-2024 种羊引种技术规范

DB4107/T 525-2024 种羊引种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5.6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10:01:29



相关搜索: 技术规范 种羊 引种

内容简介

DB4107/T 525-2024 种羊引种技术规范 ICS 65.020.30
CCS B 43 4107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7/T 525—2024
种羊引种技术规范
2024 - 12 - 20 发布
2025 - 01 - 20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525—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乡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新乡市动物检疫站、河南科技学院、获嘉县农业农村局、
封丘县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新乡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焦魏、刘运平、计娅丽、滕战伟、高冬冬、陈丙沛、冯光宝、王杰琼、吴建
华、常守海、文蕾、孙芳。
I
DB4107/T 525—2024
种羊引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种羊引种的生态环境、引种季节、种羊选择、羊群结构、检疫、运输,种羊引进后的
隔离期管理、转场和病死羊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市种羊引种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2017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精子活力
在37℃下精液中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占精子总数的百分率。
精子密度
单位体积中的精子数。
4 生态环境
所引品种应符合当地养羊生产发展的要求,根据羊场自身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条件确定引进品种和数
量。引进的种羊应取得《种畜禽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引种前充分调查供种场饲养方式、
饲草饲料、气候环境等,调整种羊运输前与运达后的饲养管理措施,种羊引入地与原产地的气候环境,
饲草饲料资源应基本相似。
5 引种季节
引种前应注意引入地与供种地的季节差异,避开严寒、酷暑和雨季,选择气候适宜的天气运输,夏
季运输注意降温、冬季运输注意保暖,一般在秋季或春末夏初进行引种。
6 种羊选择
1
DB4107/T 525—2024
要在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羊企业引种,引进羊只系谱
资料完整,外貌特征符合引用羊品种要求。部分品种羊外貌特征见附录 A。
引进孕羊的妊娠期不超过 2 个月。
引进种公羊还应检查其生殖器官发育情况和精液品质,选择睾丸对称饱满、出生体重在同胞中较
大、生长速度较快的个体,避免选择单睾、隐睾、阴囊疝等带遗传缺陷的后代。要求精子活力在 0.8
以上,精子密度中等以上。
7 羊群结构
引种的年龄结构。一般以青壮年羊为主。
引种公母羊比例。一般为 1:20~1:30(本交)或 1:100(人工授精)。
8 检疫
检疫按GB 16567的规定执行。
9 运输
根据运输距离长短备足草料及饮水设备。运输前 2 h 停止投喂草料,上车时应缓慢赶羊,装羊结
束后固定好车门。
长途运输过程中定时补充饮水,宜喂优质干草青绿多汁饲料,尽量少喂精料。喂饲料时要少量多
次,避免过食。
运输工具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并取得《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运输工具有良好的通风、遮阴、防
雨、防寒设施,满足运输要求。高温远途运输时要选择夜间行车,避免应激反应。
运羊途中,要有专人看护羊只,定时检查,及时扶起被挤倒的羊只。
到达引种地后,将车搭成缓坡,缓慢赶羊下车入圈。羊只饮用适量温水,休息几小时后按要求饲
养。
10 隔离期管理
种羊到达引种地后应立即送入隔离场所,隔离观察 30 d,隔离圈舍应清洁、干燥、通风、气温
适宜,对有应激反应的个体采取抗应激处理。
进场第一天不喂精料,补充饮水、青草料;饮水中投喂维生素 C、电解多维等。
进场第二天开始饲喂全价料,所用饲料为供种场的饲草料,之后逐步替换为引入场的饲草料。对
引进种羊要尽量创造与引种地相同的环境、饲养管理条件,以缩短适应期。
隔离期间不可外出放牧。
11 转场
隔离饲养期满后,经兽医诊断检查确定健康无病并驱虫后,方可转入生产场饲养、使用。
12 病死羊处理
2
DB4107/T 525—2024
按农业部发布的《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
3
DB4107/T 525—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部分品种种羊外貌特征
部分品种种羊外貌特征见表A.1。
表A.1 部分品种种羊外貌特征
品种名称 项目 品种特征及对各部位要求
小尾寒羊 品种特征 结构匀称,体大,躯长,肢高,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较大的螺 旋形角;母羊有小角、姜角、角蕾或角根,极少数无角,留种时选择前 肢间距较宽的母羊。体躯被毛白色,脂尾在飞节以上。
颈部、前躯 颈部与头和体躯结合良好,肌肉较丰满。公羊头大颈粗,前胸较深,耆 甲高;母羊头小颈细,前胸较浅。
体躯 侧视近似方形,肋骨开张良好,背腰长、平直。
后躯 略斜尻,肌肉较丰满,腰窝不能有明显的塌陷。短脂尾,呈圆扇形,尾 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节。
四肢 四肢高,健壮端正。
性器官 公羊阴囊发达、紧凑,周岁公羊围长不小于30 cm,睾丸左右对称,附 睾界限明显。 母羊乳房发育良好,结构紧凑,呈半圆形,乳头长度中等,左右对称。 阴户外观正常。
杜泊羊 品种特征 杜泊羊分黑头和白头两种,耳较小,向前侧下方倾斜。颈长适中,胸宽 而深,体躯浑圆,背腰平宽。
颈部、前躯 颈长适中,胸宽而深,公羊头稍宽,鼻梁微隆;母羊较清秀,鼻梁多平 直。
体躯 体躯浑圆,背腰平宽。
后躯 肢势端正、全身肌肉丰满、体质结实,后躯肌肉发达。
四肢 四肢强健而长度适中,肢势端正,蹄质坚实。
湖羊 品种特征 湖羊全身被毛为白色。体格中等,头狭长而清秀,鼻骨隆起,公、母羊 均无角,眼大凸出,多数耳大下垂。颈细长,体躯长,胸较狭窄,背腰 平直,腹微下垂,四肢偏细而高。母羊尻部略高于耆甲,乳房发达。公 羊体型较大,前躯发达,胸宽深,胸毛粗长。属短脂尾,尾呈扁圆形, 尾尖上翘。被毛异质,呈毛丛结构,腹毛稀而粗短,颈部及四肢无绒毛。
颈部、前躯 颈细长,胸较狭窄。
体躯 体躯长,背腰平直,腹微下垂。
后躯 尾尖上翘,脂尾呈扁圆形。
四肢 四肢结实,偏细而高。
性器官 母羊尻部略高于耆甲,乳房发达。
1
DB4107/T 525—2024
表A.1 部分品种种羊外貌特征(续)
品种名称 项目 品种特征及对各部位要求
波尔山羊 品种特征 体躯为白色,头、耳和颈部为浅红色至深红色,但不超过肩部,广流星 (前额及鼻梁部有一条较宽的白色)明显。头部两边除耳部外至少有10 cm直径的红色斑块,两耳至少有75%的红色区。皮肤松软,颈部、胸部 有皱褶,眼睑、尾下等无毛区有色素沉着。毛短、有光泽,绒毛量少。 头部坚实,眼棕色、大而温驯。鼻坚挺稍带隆起,鼻孔大。口、腭结构 良好。角中等长度,渐向后上方弯曲,暗色,圆而坚硬。耳宽大,下垂。
颈部、前躯 颈长与体长相称,前躯肌肉丰满,胸宽且深,胸肌发达。肩部与体躯结 合良好。
体躯 体躯长、深、宽,肌肉丰满,肋骨开张良好,腰部浑圆,背部宽阔平直, 肩后不显狭窄。
后躯 尻部宽而长,略倾斜,臀部不宜太平直,腿部丰满多肉。
四肢 四肢粗壮、端正,肌肉适中,结构匀称,结实、强健。系部关节坚韧, 蹄黑。
性器官 公羊阴囊发达、紧凑,周长不小于 25 cm,睾丸左右对称,圆大,有弹 性。
萨福克羊 品种特征 体躯主要部位被毛为白色,头和四肢为黑色。身体各部位整体协调,侧 面呈方形,肌肉丰满,外形圆桶状。耳大,公、母羊均无角,鼻镜长且 光滑,鼻梁隆起,眼大有神,下颌坚固,牙齿咬合良好。
颈部、前躯 颈长中等,与头、肩部结合良好,前躯肌肉发达,胸宽深。
体躯 背腰长,且平直,体躯肌肉丰满,侧视呈长方形。肋骨开张良好。
后躯 臀部长且宽,从腰角到臀端水平,不出现斜尻,两腰角宽应等于耆甲高 的三分之一。整个后躯肌肉丰满,两腿之间呈倒“U”。长瘦尾。
四肢 腿长适中,四肢骨骼强壮,肢势端正,膝关节或飞节以下两腿平行,无 绒毛。
性器官 公羊阴囊发育良好,周岁公羊阴囊围长不少于35 cm,睾丸左右对称, 附睾界限明显。 母羊乳房发育良好,结构紧凑,呈半圆形,乳头长度中等。
2
上一章:DB4107/T 526-2024 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运行技术规范 下一章:DB4107/T 524-2024 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T/CHEAA 0030-2024 T/CCSA 525-2024 智能家居系统 基于NFC的WLAN终端快速配网技术要求 DB50/T 482-2012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DB51/T 1072-2010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DB3501/T 016-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DB37/T 2935-2017 玉米引种技术规程 DB46/T 558-2021 椰子引种技术规程 DB50/T 1583-2024 肉牛引种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