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01
CCS B 05 4107
新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7/T 524—2024
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2024 - 12 - 20 发布
2025 - 01 - 20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52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乡市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原阳县美达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新乡市动物检疫
站、原阳县农业农村局、新乡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玉莲、吴红英、赵鸯、王义东、熊小平、娄宏杰、路志鸣、黄学识、计娅丽、
李好琴、曹大选、常守海。
I
DB4107/T 524—2024
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蛙苗放养、饲养管理、
捕捞。
本文件适用于水资源丰富,保水性能好的水稻种植区域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43508 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2148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DB41/T 2046 沿黄稻鳅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养殖单元
种养田块内通过人工改造满足黑斑蛙生长环境的一个养殖区域。
4 环境条件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稻田
稻田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田埂坚实、不受旱涝影响,符合NY/T 2148的规定。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开阔、通风向阳、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无洪涝影响,适宜黑斑蛙生长的区域,符合NY/T
391的规定。
养殖单元
一块稻田内可设多个养殖单元,一个养殖单元以300 ㎡~500 ㎡为宜,养殖单元间设隔离设施。
1
DB4107/T 524—2024
5 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建设
在养殖单元内开挖宽0.8 m~1.0 m、深0.3 m~0.5 m的蛙沟。开挖蛙沟的土用来加高加固稻田田埂,
加高至0.4 m~0.5 m,底部宽0.8 m~1.0 m为宜。沟坑占比符合 GB/T 43508的规定。
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口对角设置,埋设进排水管,材料为直径16 cm~20 cm的PVC管,进、排水口应用80目尼
龙筛绢袋或者聚乙烯网片封住,防蛇、鼠等天敌进入。
防逃设施
稻田周边用聚乙烯网片围栏,每80 cm~120 cm用竹竿或木桩固定设置防逃设施,网片高0.8 m~1.0
m,埋入土中0.1 m。
防鸟设施
在养殖单元区域内设置防鸟网,网高1.8 m~2 m,网目15 cm~20 cm。
食台
食台是由木条和网片构成的摄食框,规格60 cm×90 cm、网片规格40目为宜。每100 ㎡~150 ㎡设
置1个食台。
遮阳设施
在食台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阳,宽1.5 m~2.0 m。种植的水稻也可起到遮阳作用。
6 水稻种植
稻种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优质、抗病、抗倒伏、经审定的、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
栽插时间和方法
5月上中旬育秧,6月中下旬插秧,采用手插、机插等方法。
稻田管理
按DB41/T 2046的要求进行。
7 蛙苗放养
蛙苗来源
黑斑蛙蛙苗应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购买,并经检疫合格。
蛙苗质量
2
DB4107/T 524—2024
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无畸形,体格健壮,反应敏捷。大面积开展稻蛙(黑斑蛙)种养,应有稳定
蛙苗供应或自繁苗种。
消毒
放养前用2%~3%的氯化钠溶液浸洗5 min~10 min,浸浴时间长短随水温和蛙苗耐受情况调整。
放养时间
秧苗移栽返青后7 d~10 d放养蛙苗。
放养规格和密度
放养规格为每只3 g~5 g,放养密度为每亩8000~10000只。
8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幼蛙须经人工训食后能够摄食饲料后开始投喂,选用蛙类专用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达到38%以上,
渔用饲料应符合GB/T 43508的要求。
投喂方法
早晚各一次,投饵量为蛙体重的1.5%~5%。
日常管理
8.3.1 水质调控
养殖期间,常加注新水,保持蛙沟内水深50 cm左右,每15 d~20 d生石灰兑水泼洒,用量为每亩5
kg。
8.3.2 巡查
坚持早、中、晚巡查,检查田埂、进排水、防逃、防害等设施,如有漏洞及时修补;及时清理食台
的饵料和粪便,保持干净卫生,下雨天要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8.3.3 防敌害
对稻田的老鼠、黄鼠狼、蛇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除、驱离。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病蛙及时隔离治疗,病死个体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蛙池使用的工
具要浸洗消毒。用药应符合GB/T 43508的要求。
9 捕捞
采用地笼诱捕、夜间电筒照射抄网捕捉方法,或放干田水将黑斑蛙赶入围网进行捕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