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50/T 1733-2024 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管理规范

DB50/T 1733-2024 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6.3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17:45:58



相关搜索: 管理规范 人才 服务平台 一站式 高层次

内容简介

DB50/T 1733-2024 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管理规范 ICS 03.080.99
CCS A 20 DB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1733—2024
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管理规范
2024–12–17 发布
2025–03–17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 173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成、王健、董涛、姚映远、李昕阳、林文荧、王松、郑月玲、孔幸、郭峰、
梅映雪、江映月、甘露、张雪童、黄东、韩璇。
I
DB50/T 1733—2024
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的平台场所建设、平台
服务的对象、凭证和周期,服务的项目、流程、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运行保障,以及服务评
价等。
本文件适用于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13495.1—2015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T 15566.1—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32169.1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
one-stop service platform for high-level talent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的实体性综合服务载体(不含线上平台)。
3.2
人才码
talent or code
人才享受服务的身份凭证,基本形式为具有一定内涵的数字、字符串及相应二维码。
3.3
渝才荟
yucaihui talent portal
集成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管理等多跨场景的人才服务管理数字化应用。
4 平台场所
4.1 服务平台所在位置应交通便捷、环境适宜、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完善。
1
DB50/T 1733—2024
4.2
应在服务平台内显著位置标识平台名称,如重庆市或××区县(自治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
服务平台。
4.3
服务平台内部环境应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4.4
按服务功能类型宜对服务平台进行功能分区,整体布局应均衡规整。可分为受理服务区、自助服
务区、等候休息区、VIP 室等服务区域,可根据服务事项设置综合服务窗口。
4.5
服务平台内部宜直接采光,使用照明用具时应明亮适度,灯光照明设施应采用节能灯具。
4.6
服务平台宜配置排队叫号系统,取号机宜安装在服务平台场所入口处。
4.7
服务办理窗口上方应安装 LED 电子显示屏,显示该窗口可受理的业务、办理事项、办理期限、
叫号信息等。
4.8
服务平台内应设置信息公开栏、宣传栏等,对政策信息进行宣传或公开,根据场所实际情况摆放
宣传资料架,放置宣传资料和服务指南,满足经办业务宣传的需要。
4.9
配备服务设备宜符合 GB/T 32169.1—2015 中 5.2 的规定,各功能区基本设备配置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4.10 服务平台内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GB/T 15566.1—2020 的规定,常用公共信息符号见附录 B。
4.11 服务平台内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投诉电话,收集意见和建议。
4.12 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3495.1、GB 15630 的规定。
5 平台服务
5.1 服务对象
为全职在渝工作,符合新重庆人才分类目录A、B、C、D、E、F分类标准或根据新重庆人才计分认
定规范计算达到一定分值标准并经认定的人才(分类目录、计分认定规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
伍建设动态调整)。
5.2
服务凭证
人才需要提供服务时,应出示新重庆人才卡或人才码。
5.3
服务周期
人才服务以3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动态管理。周期满前3个月,由服务平台通知用人单位对人才履
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人才由用人单位在期满前30日内向人才服务机构提交评估意见,人才服务机构
结合用人单位意见,运用大数据等方式进行核实,通过核实的人才继续享受下个周期服务。
6 服务内容
6.1 服务项目
6.1.1 按照新重庆人才服务项目清单提供服务。
6.1.2 A、B、C、D 类人才由市级部门和区县(自治县)提供服务;E、F 类人才由区县(自治县)提
供服务。
6.1.3 人才服务项目根据需求动态调整。
6.2 服务流程
2
DB50/T 1733—2024
6.2.1
人才登录“渝快办”-“渝才荟”,按照需求提出服务申请。若为线上办理服务,应同步提交
服务指南上办理事项所需的资料;若到现场办理服务应准备服务指南上办理事项所需的纸质版材料,
以供现场收取。
6.2.2
根据服务分类,市级部门或区县(自治县)服务专员在接到申请信息后联系服务办理机构联络
员为人才提供服务。
6.2.3
市级部门或区县(自治县)联络员在规定时限内为人才办结服务,并在“渝才荟”反馈办理结
果。
6.2.4
服务办结后,人才在“渝才荟”上提出服务评价,如图 1 所示:
图 1
服务流程图
6.3
工作人员职责分工
6.3.1
市级服务平台服务专员,职责如下:
a) 统筹协调A、B、C、D类人才服务中的联络工作;
b) 对A、B、C、D类人才进行信息维护等工作;
c) 抽样回访人才,收集服务中的问题,并及时协调处理;
d) 定期向市级相关部门通报服务情况;
e) 其他服务。
6.3.2
市级部门联络员,职责如下:
a) 对接落实市级服务平台、用人单位联络员或人才本人的服务要求;
b) 督促本部门承担的服务任务落实到位;
c) 向市级平台反馈服务中的问题及建议;
d) 其他服务。
6.3.3
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服务专员,职责如下:
a) 协助用人单位为人才提供服务;
b) 为本区县(自治县)人才提供服务和信息维护等工作;
c) 向市级平台反馈服务中的问题及建议;
d) 其他服务。
6.3.4
用人单位联络员,职责如下:
a) 负责本单位人才资格申报、服务申请等申办和联络工作;
b) 负责本单位人才的配偶(子女)就业,并对接所在区县(自治县)组织部门、人力社保部门
联络员做好相关服务;
c) 承担人才各项服务需求的联络,并做好相关服务;
d) 对接市级平台、市级部门或其明确的服务单位;
e) 反馈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f) 其他服务。
6.4
服务专员工作要求
3
DB50/T 1733—2024
6.4.1
上班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统一挂牌上岗,着统一的工作服,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b) 办公用具准备齐全,印章、印泥、资料等有序摆放;
c) 保持桌、椅、柜面整洁,整齐有序,办公区域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d) 提前开启相关设施设备。
6.4.2
使用普通话,注重礼貌用语,语气亲切温和,说话、手势、姿态应具有亲和力,面带微笑;文
明服务,规范用语,严禁语言粗俗、态度粗暴、行为不端等,文明服务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6.4.3
在接听电话、解答政策和业务问题时应做到“一口清”,经办业务做到精通熟练“一手成”。
6.4.4
在服务规定时限内受理业务,并联系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服务。
6.4.5
需进行深入沟通或沟通时间较长的人才,应将其引领至洽谈室,并提供相应服务。
6.4.6
对不属于人才服务范围的需求,应耐心细致解答清楚,或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6.4.7
人才信息应按规定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6.4.8
下班时,待前台无接待对象后,工作人员方可关闭窗口,做好检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
容:
a) 服务大厅与洽谈室保持整洁、舒适,物品摆放实行定位管理,物归原位;
b) 公用书写用具、老花镜、饮用水、茶水等物品齐全,如缺失应补充;
c) 关闭叫号器、评价器、办公电脑、电子信息屏等电子设备。
6.5
服务联络员工作要求
6.5.1
代表各服务部门做好组织、保障和服务工作。
6.5.2
做好本部门接访人才以及联系人才的组织工作,在工作时间要保持联络电话的有效畅通,并及
时向有关部门转达人才意见及诉求。
6.5.3
做好并落实联络制度,以及收集汇总人才意见,起草本部门服务人才事项年度工作计划、工作
目标和工作总结,并做好征求意见、上报备案、公布等工作。
6.5.4
完成本部门人才服务申请的受理、办结、跟踪和投诉建议处理工作。
6.5.5
完成本部门人才服务事项的宣传、推广等工作。
6.5.6
完成本部门人才服务事项的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工作台账,做好资料归档,并按要求定期报送
有关工作信息及数据统计。
6.6
运行保障
6.6.1
为确保人才服务工作优质高效,由相关市级部门、区县(自治县)加强督办,具体工作如下:
a) 每季度人才服务落实情况,由市人力社保局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b) 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及时提交人才认定及相关变动信息,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困难,按要求报
送月报等工作信息,并按年度提交工作报告。
6.6.2
建立健全服务平台管理服务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执行一次性告知制;
b) 建立 AB 角工作制,不得发生服务缺位;
c) 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在服务规定时限内受理,通知相关部门提供服务。
7 服务评价
7.1 服务平台每季度应通过电话、QQ 或微信等联系方式对来访人才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抽样回访,做
好回访记录,收集服务意见和建议。
4
DB50/T 1733—2024
7.2
服务平台接到投诉应立即登记并向负责人汇报,及时调查投诉情况,了解投诉原因,形成书面调
查结果,必要时应对投诉原因进行实地调查。
7.3
人才本人通过“渝才荟”等官方指定线上平台对人才服务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和问题反馈。问题反
馈包括反应不及时、服务态度差、未按规定时间办理、其他(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填写)。
7.4
人才享受服务后进行服务质量评价,评价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
满意。
5
DB50/T 1733—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功能区设备配置
服务平台功能区基本设备配置如表 A.1 所示。
表 A.1
服务平台功能区基本设备配置一览表
功能区 配置内容
受理服务区 办公家具:座椅、资料柜 办公设备:计算机、打印机、评价器 公共设备:接待柜台、公众椅、LED 电子显示屏
自助服务区 公共设备:计算机、桌、椅子、打印机、签字笔、老花镜
等候休息区 公共设备:休息椅、资料架、报刊图书、饮水机、插座、便民伞、电子显示屏或电视
VIP 室 公共设备:休息椅、桌、饮水机、插座、电子显示屏或电视、多媒体设备
6
DB50/T 1733—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常用公共信息符号
常用公共信息符号如表 B.1 所示。
表 B.1
常用公共信息符号
序号 图形符号 小型图形符号 含 义 说 明
001 方向 表示方向 符号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图形符号栏中的角标不是图形 符号的组成部分,仅是设计导 向标志时确定方向符号位置的 依据
002 入口 表示入口位置或指明进去的通 道 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符 号旋转 90°或 180°
003 出口 表示出口位置或指明出去的通 道 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符 号旋转 90°或 180°
004 出入口 表示出入口位置或指明出入口 的通道 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符 号旋转 90°或 180°
7
DB50/T 1733—2024
表 B.1
常用公共信息符号(续)
序号 图形符号 小型图形符号 含 义 说 明
005 楼梯 表示上下共用的楼梯或其 位置 不表示自动扶梯
006 自动扶梯 表示自动扶梯或其位置 不表示楼梯
007 电梯 表示公用电梯或其位置
008 卫生间 表示卫生间或其位置 需要根据男、女卫生间的 实际位置使用本符号或其 镜像符号
8
DB50/T 1733—2024
附 录 C
(规范性)
文明服务
C.1 文明服务用语
C.1.1 面对面用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用语:
——见面问“您好”;
——需要别人帮助,用“请问”;
——对别人帮助致“谢谢”;
——给别人造成不便,用“对不起”或“请原谅”、“很抱歉”;
——人才离去时应说“再见”。
C.1.2 电话用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用语:
——电话铃响两声后接听,先说“您好,这里是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我是平台专员
×××,请问需要提供什么帮助”;
——打电话时应说“您好”,并自报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结束时应说“再见”,并待对方挂断电话后再放话筒;
接听电话语气应亲切、诚恳;打电话应长话短说,语言简明清楚、声音柔和。
C.1.3 人才要求服务时,应详细记录,并使用“请问您贵姓”、“怎么称呼您”、“您的电话号码是……”。
C.1.4 遇人才不满意时,应以温和、歉意的语气向客户解释:“您请消消气(别着急、别生气),有
什么事您慢慢告诉我,我们尽力给您解决”,并再次协调安排解决问题。
C.2 禁止行为
禁止出现下列行为:
——交流时轻易打断对方讲话、插话或转移话题;
——工作中与同事聊天或接听私人电话;
——玩手机、玩游戏、看视频等;
——精神表现萎靡、态度懒散;
——与来电、来访人员发生争执;
——责问、反问、训斥或谩骂来电、来访人员;
——与来电者或来访人员聊天或开玩笑;
——与来电者或来访人员交谈时态度傲慢;
——不懂装懂,搪塞、推诿;
——频繁使用口头禅、非礼貌性语气助词等;
——拖腔、语气生硬、顶撞来电者;
——通话时打呵欠、吃东西等。
9
上一章:DB50/T 1732-2024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规范 下一章:DB50/T 1731-2024 工贸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规范

相关文章

DB6505/T 147-2022 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DB15/T 1790-2020 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管理规范 DB33/T 2275-2020 一站式机动车驾驶人换证服务规范 DB5101/T 175-2024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 T/QGCML 2903-2023 电力能效管理一站式服务系统 DB32/T 3716-2020 科技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功能规范 DB31/T 571-2011 人才测评服务规范 DB34/T 4752-2024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人才盘点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