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T 3371-2025 旱地叶用紫苏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3371-2025 旱地叶用紫苏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10:11:46



相关搜索: 栽培 技术规程 旱地 紫苏 旱地

内容简介

DB14/T 3371-2025 旱地叶用紫苏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3371—2025
旱地叶用紫苏栽培技术规程
2025 - 04 - 16 发布
2025 - 07 - 16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3371—2025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播前准备 ........................................................................... 1
6 播种 ............................................................................... 2
7 田间管理 ........................................................................... 2
8 采摘 ............................................................................... 3
9 档案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叶用紫苏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 4
I
DB14/T 3371—202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北大学、山西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心、山西农业大学、盂县农业技术服务中
心、山西福旺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丘市佳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亚娜、武东轶、曹改萍、张志军、李会珍、李盛、李建新、梁新华、李冬、
付贵平、王金才。
II
DB14/T 3371—2025
旱地叶用紫苏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旱地叶用紫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采摘和档
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旱地叶用紫苏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49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紫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叶用紫苏
以收获紫苏新鲜或干燥叶为目的的紫苏类型。
4 产地环境
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通气保水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产地环境符合GB 15618要求。
5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选用丰产、稳产、抗病虫、挥发油含量不低于0.4 %、迷迭香酸含量不低于0.1 %的紫苏品种。
种子质量
种子要求净度≥95 %,发芽率≥75 %,水分≤8 %,种子质量符合NY/T 2494要求。
种子处理
1
DB14/T 3371—2025
55°C~60°C温水浸种,水温降至30°C时浸泡3 h~4 h,除去秕籽杂质,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整地施肥
种植前10 d~15 d深耕,耕作深度20 cm~30 cm。每667 m
2施1500 kg~2000 kg腐熟有机肥,肥料
施用按NY/T 496规定执行。
6 播种
播期
当10 cm深度处土壤温度达到10°C以上即可播种。
直播
穴播行距40 cm,株距25 cm,每穴播3粒~5粒。条播行距40 cm,开沟深2 cm~3 cm,种子均匀撒
入沟内,播种后覆土1 cm~2 cm。
覆膜
选用展铺性好的聚乙烯地膜或全生物降解膜,地膜应符合GB 13735或GB/T 35795要求。
7 田间管理
放苗
幼苗顶土后及时放苗。
间苗、定苗
当植株长出第3对~4对叶片时定苗,定苗按预定株行距选留健壮幼苗,单株为宜。
叶面施肥
幼苗期至开花前喷施叶面肥,清晨或傍晚喷施。将0.3 %~0.5 %尿素溶液、0.2 %~0.3 %磷酸二氢
钾溶液或0.1 %~0.2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均匀喷施于叶片,7 d~10 d一次。微量元素叶面肥料符合
GB/T 17420要求。
中耕除草
2次~3次为宜。第1次于幼苗期,深度3 cm~5 cm,第2、3次于封垄前,深度8 cm~10 cm。
摘心
紫苏植株现蕾后应及时摘心。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叶用紫苏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见附录A,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
2
DB14/T 3371—2025
8 采摘
基本原则
根据紫苏生长特性和对加工原料要求,叶用紫苏采摘应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适时采摘的原则。
采摘方式
当主茎长出第5对叶片或分枝长出第3对叶片时,即可采摘。选择晨露未干、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
雨天、高温采摘。采摘时叶片应完整、叶脉清晰,老叶、狭长叶、虫眼叶、斑点叶、黄尖叶、黄边叶、
撕裂叶、霉变叶等都应舍弃。整株采摘时,植株需生长至150 cm左右且未开花时,离地20 cm以上割主
茎整株采摘。
9 档案管理
建立叶用紫苏栽培及采摘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档案,包括拨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
治、采摘等,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保存2年以上。
3
DB14/T 3371—2025
附 A A A

(资料性)
叶用紫苏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表A.1给出了叶用紫苏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表A.1 叶用紫苏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 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主要病害: 锈病、 白粉病 春季加强肥水促进生 长、秋季控制肥水促进 成熟,控制氮肥、增施 磷、钾肥; (1)及时清除附近带病 杂草和病株残体; (2)保证紫苏充分营 养,增强紫苏免疫力; (1)采用植物源农药如 0.30 %苦参碱喷施; (2)白粉病防控可采用 枯草芽孢杆菌(10 亿 CFU/g)稀释 500 倍喷施; 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所 有部分)要求,苗期施用,注意 安全间隔期和用药次数。不使用 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改进施药 技术,提倡精准施药。同时加强 病虫害测报。
主要虫害: 蚜虫、 甜菜夜蛾、 红蜘蛛 适当少施氮肥,增施磷 钾肥; (1)采用灯光诱杀,每 1 hm2 设置一台频振式 杀虫灯诱杀; (2)采用银灰色地膜, 或悬挂银灰色薄膜条避 蚜; 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 500 倍~1000 倍液喷雾。
——————————————
B
4
上一章:DB14/T 3373-2025 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4/T 3370-2025 高素质农民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 休闲农业

相关文章

DB33/T 874-2012 叶用紫苏生产技术规范 DB33/T 874-2020 叶用紫苏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DB14/T 2758-2023 紫苏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DB14/T 2090-2020 旱地菜豆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2064-2020 旱地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1182-2016 旱地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780-2024 旱地糜子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1182-2024 旱地燕麦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