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3373—2025
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技术规程
2025 - 04 - 16 发布
2025 - 07 - 16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3373—2025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1
5 玉米种植 ........................................................................... 1
6 饲用小黑麦种植 ..................................................................... 2
7 收获 ............................................................................... 3
8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 生产档案 ............................................................. 5
I
DB14/T 337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文俊、杨子森、侯东来、候向阳、张婷、许庆方、方志红、杨轩、郭璞、梁
银萍、岑慧芳。
II
DB14/T 3373—2025
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玉米种植、饲用小黑麦
种植、收获和生产档案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饲用小黑麦
指小麦与黑麦远缘杂交,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六倍体或八倍体的饲用作物。
4 产地环境条件
积温≥2800 ℃,无霜期≥130 d,年降水量300 mm~600 mm。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规定。
5 玉米种植
整地
在5月中下旬饲用小黑麦收获后,有灌溉条件的选择旋耕作业。
基肥施用
1
DB14/T 3373—2025
发酵腐熟有机肥作基肥,结合整地施入,每667m
2施用4 m
3~5 m
3。化肥做基肥,采用种肥同播,每
667 m
2施氮肥(N):7 kg/~9 kg,磷肥(P2O5):5 kg~7.5 kg,钾肥(K):6 kg~7 kg。施用肥料
要符合NY/T 496 的规定。
播种
5.3.1 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或省审定、适合山西省种植的品种。玉米品种选择生育期100 d~110 d的粮饲兼用性品种,
种子符合GB 4404.1 规定。
5.3.2 播期及播量
在饲用小黑麦收获后及时播种,每667 m
2播种5000 株~5500 株。
5.3.3 播种方式
采用播种机单粒播种,行距60 cm,株距22 cm~25 cm。
5.3.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4 cm~5 cm。
田间管理
5.4.1 杂草防除
播种后出苗前,使用90 %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每667 m
2喷施80 mL~100 mL;未进行封闭土
壤处理的,在玉米3 叶期~5 叶期,每667 m
2喷施4%烟嘧磺隆40 mL~60 mL。
5.4.2 追肥
在拔节期追肥,每667 m
2追施氮肥(N)6 kg~8 kg。
5.4.3 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孵化初期或幼虫低龄期,每用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喷雾,每667 m
2用量250 g~300 g;在粘虫、草地贪夜蛾发生地块,用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
悬浮剂喷雾, 每667 m
2用量10 mL~15 mL。预防瘤黑粉病用44 %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拌种,每100 kg
种子用量30 mL~90 mL;预防茎基腐病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每100 kg用量100 mL~200 mL。
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
6 饲用小黑麦种植
造墒
土壤含水量低于15%的地块,在玉米收获前10 d~15 d进行灌溉。
整地
玉米收获后,秸秆作为饲料使用或粉碎还田。秸秆粉碎作为饲料使用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相关规
定,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相关要求。秸秆处理后进行深耕,深度30 cm~35 cm。
2
DB14/T 3373—2025
基肥施用
6.3.1 非秸秆还田
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做基肥,每667 m
2施用3 m
3~4 m
3。化肥做基肥,每667 m
2施氮肥(N)7 kg~9 kg、
施磷肥(P2O5)6 kg~9 kg。
6.3.2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地块,每667 m
2增施氮肥(N)2 kg~4 kg。
播种
6.4.1 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或省审定、认定的品种,生育期230 d~270 d,种子质量符合GB/T 6142 的规定。
6.4.2 播期及播量
在9月下旬~10月15日期间播种,每667 m
2播量12 kg~15 kg。
6.4.3 播种方式
采用小麦播种机条播,行距12 cm~15 cm。
6.4.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控制在3 cm~5 cm。
饲用小黑麦田间管理
6.5.1 灌溉
越冬前浇足越冬水,避免地表积水超过24小时和冰层盖苗。春季返青期至拔节期需灌溉1次,每667
m
2灌溉量40 m
3~50 m
3。灌溉用水符合GB 5084 规定。
6.5.2 追肥
结合春季灌水在起身至拔节初期追施氮肥,每667 m
2施用尿素10 kg~15 kg;弱苗在起身期提早追
施,旺苗可推迟到拔节期追施,两次施用最佳。
6.5.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白粉病。每667 m
2喷施2.5%高效氯氰菊酯20 ml +12.5%烯唑醇40 ml +磷酸二
氢钾150 g +尿素500 g。在刈割前15 d内不进行化学喷药。
7 收获
玉米
籽粒玉米在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帽层时收获。可采取机械穗收方式收获,籽粒含水率小于(含)
25 %时宜采取机械粒收方式收获。青贮玉米在蜡熟期收获。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应符合GB/T 1355的相
关要求。
3
DB14/T 3373—2025
饲用小黑麦
饲用小黑麦加工干草在扬花期至灌浆期刈割,调制青贮在乳熟期刈割。留茬高度为8 cm~10 cm,
防止泥土带入。
8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播种、播后管理和收获等技术环节,建立生产档案。相关档案记录表见附录A。
A
4
DB14/T 3373—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生产档案
表A.1 种植管理记录表
地块号: 地块面积: 品种:
日 期 播 种 施 肥 除草 收获 天气 情况 作业人
品种 数 量 播种 方式 肥料 名称 主要成份 及含量 用量 施用 方法
表A.2 观察记录表
地块号: 记录时间: 观测人:
品种 播种期 出苗期 分蘖期 返青期 抽穗期 开花期 越冬率 备注
表A.3 产量记录表
地块号: 记录时间: 测产人:
品种 测产日期 生育期 计产面积(m2) 鲜重(kg) 干重(kg) 干鲜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