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5/T 2889-202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DB45/T 2889-202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37.7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09:27:16



相关搜索: 应急预案 应急 突发事件 演练 评估

内容简介

DB45/T 2889-202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ICS 01.040.13
CCS C 10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2889—202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and emergency
drill
2024 - 09 - 30 发布
2024 - 12 - 0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2889—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总则 ............................................................................... 4
评估目的 ....................................................................... 4
评估原则 ....................................................................... 4
评估等级 ....................................................................... 4
评估频次 ....................................................................... 4
5 应急预案评估 ....................................................................... 4
评估依据 ....................................................................... 4
评估程序 ....................................................................... 4
评估内容 ....................................................................... 5
评估结果应用 ................................................................... 7
6 应急演练评估 ....................................................................... 7
评估依据 ....................................................................... 7
评估程序 ....................................................................... 7
评估内容 ....................................................................... 8
评估结果应用 .................................................................. 10
附录 A(规范性) 应急预案评估表 ...................................................... 11
附录 B(规范性) 应急演练评估表 ...................................................... 13
B.1 实战演练 ...................................................................... 13
B.2 桌面演练 ...................................................................... 16
参考文献 ............................................................................. 18
I
DB45/T 2889—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工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中连、杨永昌、孟家德、罗远光、朱访、黎宇航、黄荣章、段润宁、何进、
黄建华、易志平、龙如渊、黄松、陈艳华、邓以凯、徐新苗、黄培浩。
II
DB45/T 2889—202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和应急演练评估的依据、内容、程序和结果应用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使用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和应急演练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AQ/T 9007、AQ/T 9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突发事件 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
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应急演练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exercise
通过模拟突发事件的事发场景,对相关应急预案所涉应急程序、操作或资源等是否满足预定的要求
而进行测试或验证的一组活动或行为,主要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
应急预案评估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preparation
按照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分析评估应急预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
的规定,应急预案内容是否具备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相关图表是否齐全,是否达到编制的目的
和要求,并编写评估报告的过程。
3
DB45/T 2889—2024
4 总则
评估目的
4.1.1 应急预案评估目的
分析评估其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修订建议,确保应急预案在突发事
件应对处置过程中发挥指导性作用,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
4.1.2 应急演练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发现应急预案、应急机构、应急人员、应急机制、应急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
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并总结经验做法等。
评估原则
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科学评估、持续改进。
评估等级
评估等级按得分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优秀(90≤总得分≤100),良好(75≤
总得分<90),合格(60≤总得分<75),不合格(总得分<60)。
评估频次
4.4.1 对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单位(部门)应每三年不少于一次。
4.4.2 对应急演练评估,应急演练组织单位(部门)应在每次开展演练时同步进行评估。
5 应急预案评估
评估依据
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
—— 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结果;
——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 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 应急处置总结报告。
评估程序
5.2.1 评估准备
5.2.1.1 成立评估组
牵头单位(部门)负责组织成立评估组,应明确评估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评估
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且至少为3人。可邀请专业机构的人员、专家或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参加评估,或委
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4
DB45/T 2889—2024
5.2.1.2 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及上位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变化情况;
—— 应急指挥机构和成员单位(部门)及其职责调整情况;
—— 突发事件风险变化情况;
—— 重要应急资源变化情况;
—— 应急救援力量变化情况;
—— 应急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变化情况;
—— 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的情况。
5.2.2 评估实施
5.2.2.1 资料审核
评估组应依据收集的资料初步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5.2.2.2 现场审核
评估组应通过现场实地查看、人员访谈、操作检验等方式,进一步验证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5.2.2.3 评估与得分
按照附录A的要求执行。
5.2.3 评估报告编写
根据评估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评估人员的姓名、专业、职务职称等基本信息及评估分工情况;
—— 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
——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部门)、实施时间及批准人等基本情况;
—— 评估应急预案管理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事件风险﹑应急资源、应急预案衔接、预警及信
息报告、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及修订方面的变化情况;
—— 依据评估出的变化情况和问题,对应急预案各个要素内容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
题;
—— 针对评估出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 对应急预案作出综合评价及修订结论。
评估内容
5.3.1 应急预案管理要求
应急预案的应急体系﹑应急响应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及上位
应急预案的新规定和要求。
5
DB45/T 2889—2024
5.3.2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主要包括:
—— 单位(部门)组织体系是否发生变化;
—— 应急处置关键单位(部门)应急职责是否调整;
—— 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应急职责与分工是否重新划分;
—— 应急机构设置与职责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5.3.3 事件风险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
—— 事件风险分析是否全面客观;
—— 风险等级确定是否合理;
—— 事件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
—— 依据事件风险评估提出的应急资源需求是否科学。
5.3.4 应急资源调查
对应急资源调查是否全面、与事件风险评估得出的实际需求是否匹配;现有的应急资源的数量、种
类、功能、用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5.3.5 应急预案衔接
应急预案是否与政府、企业不同层级、救援队伍、周边单位与社区应急预案衔接,对信息报告、
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作出合理规定。
5.3.6 预警及信息报告
主要包括:
—— 是否明确风险监测及风险管控责任单位(部门)或人员;
—— 是否明确风险预警机制;
—— 是否明确信息报告的流程、内容、时限;
—— 会商研判制度是否贴近应急处置实际。
5.3.7 应急响应
主要包括:
—— 应急预案响应分级及响应标准是否科学合理;
—— 是否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程序、启动形式和应急响应调整条件、程序等;
—— 是否明确先期处置、现场指挥、治安维护、抢险救援、医疗救治、转移安置、物资调拨、救
灾救助、舆情管控、信息发布等处置措施及责任;
—— 是否制定应急联动机制,包括与外部应急救援队伍、上下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应急联动。
5.3.8 后期处置及应急保障
主要包括:
—— 是否明确突发事件后期处置、调查评估主要内容及责任人;
—— 是否明确应急队伍、物资、场所、通信、电力、交通、技术、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6
DB45/T 2889—2024
5.3.9 审批备案发布
应急预案是否严格执行审批、备案程序,应急预案印发后是否及时对外公开。
5.3.10 培训演练
在日常管理中,是否针对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演练及定期分析评估工作。
5.3.11 实施反馈
在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调查、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及投诉举报中,是否发现应急预案存
在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的不足和问题。
评估结果应用
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应保持现状,并定期进行分析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合格的,应查缺补漏,
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应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重新
修订应急预案。
6 应急演练评估
评估依据
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
—— 应急演练活动所涉及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资料;
—— 应急演练单位(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应急处置程序等;
—— 应急救援处置典型案例资料。
评估程序
6.2.1 评估准备
6.2.1.1 成立评估组
按照5.2.1.1的要求执行。
6.2.1.2 评估资料收集
按照6.1的要求执行。
6.2.1.3 准备评估材料
根据应急演练需要,评估组应准备评估工作所需的材料、器材,主要包括应急演练评估表格、记录
表、文具、计时设备、摄像或录音设备等。
6.2.2 评估实施
6.2.2.1 评估人员就位
评估人员应明确应急演练评估目的、内容和程序,分工分区域做好评估准备工作。在应急演练现场
各评估人员应佩戴明显标识。
7
DB45/T 2889—2024
6.2.2.2 评估记录
评估人员通过观察、记录和收集应急演练全过程信息、数据、资料,观察应急演练实施及进展、参
演人员表现等情况,及时记录应急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2.2.3 评估表填写
评估人员应根据应急演练评估表逐项评估演练内容,及时记录评估结果,参见附录B。
6.2.2.4 评估与得分
按照附录B的要求执行。其中实战演练评估表见表B.1;桌面演练评估表见表B.2。
6.2.3 评估报告编写
主要包括:
——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部门)、应急演练形式,应急演练模拟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行动等基
本情况;
—— 应急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
—— 依据应急演练评估表的评估结果,从应急演练的准备及组织实施情况、参演单位表现等方面
具体分析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急演练目标完成情况;
—— 对应急演练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 应急演练组织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
评估内容
6.3.1 实战演练
6.3.1.1 应急演练策划与设计
主要包括:
—— 是否按照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演练组织机构,且人员配备充足;
—— 应急演练方案内容要素是否齐全,并正式印发;
—— 应急演练材料是否齐全;
—— 应急演练目标是否明确,场景、科目是否合理;
—— 是否明确参演单位(部门)、人员的应急演练任务、内容。
6.3.1.2 应急演练实施
主要包括:
a) 演练指挥机构是否依托实际设置,职责是否明确;
b) 参演人员是否覆盖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单位(部门)领导是否参与应急演练指挥;
c) 参演人员对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是否快速精准;
d) 应急演练现场指挥是否统一,救援队伍是否协同作战;
e) 参演单位(部门)、人员是否按时到位,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否符合真实突发事件需求;
f) 先期处置是否科学、合理、有效;
g) 是否对应急演练场所、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h) 救援装备是否齐全、有效;
救援队伍现场处置是否规范、合理;
8
DB45/T 2889—2024
i)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措施是否规范、有效;
j) 驰援应急力量的调动、反应是否快速;
k) 救援物资调配机制是否顺畅;
l) 应急避难场所、安置点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m) 信息发布是否统一、及时、准确,舆情应对是否妥善。
6.3.1.3 应急演练保障
应急演练参与人员、经费、场地、物资装备、通信线路应得到保障,现场安保措施应落实到位,配
备个体防护装备,开展演练安全培训、风险告知,做好舆情管控、应急演练宣传工作。
6.3.1.4 应急演练效果
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等是否得到检验,应急演练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能
够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6.3.1.5 应急演练总结评估
各参演单位(部门)应做好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分析相关资料,明确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措
施,并及时提交存档。
6.3.2 桌面演练
6.3.2.1 应急演练策划与设计
主要包括:
—— 应急演练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可实现;
—— 应急演练场景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全面;
—— 参演单位(部门)、人员的任务和行动衔接是否得当;
—— 演练工作方案是否明确参演人员的角色和分工;
—— 参演人员数量、素质是否满足应急演练需求。
6.3.2.2 应急演练实施
主要包括:
a) 应急演练解说是否清晰正确;
b) 模拟指挥人员是否表现出较强指挥协调能力;
c) 参演人员能否按照模拟真实发生的事件表述应急处置方法和内容;
d) 应急演练展示形式是否满足演练要求;
e) 参演人员是否准确接收、理解应急演练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f) 参演人员制定的救援方案、应急决策是否科学可行;
g) 参演人员能否快速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及等级;
h) 参演人员是否熟悉事件信息的接报程序、方法、内容和各自应急职责;
i) 应急演练小组的决策意见是否统一,对决策意见的表达思路清晰、内容全面;
j) 参演人员的决策、行动是否符合角色身份要求;
k) 应急演练信息是否互相共享;
l) 参演人员是否全身心投入演练;
m) 参演人员是否能了解相关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使用;
9
DB45/T 2889—2024
n) 应急演练目标是否顺利实现。
6.3.2.3 应急演练保障
应急演练参与人员、经费、设备设施、通信线路应得到保障。
6.3.2.4 应急演练效果
应急预案是否得到检验,相关人员是否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是否提高指挥决策和
协同能力。
6.3.2.5 应急演练总结评估
按照6.3.1.5的要求执行。
评估结果应用
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应总结经验,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评估结果为良好、合格的,应查缺补漏,
整改应急演练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并总结经验;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应对照评估表逐项分析原因,因
应急预案不科学合理导致不合格的,应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重新修订应急预
案,因应急演练组织实施不到位导致不合格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后重新开展应急演练。
10
DB45/T 2889—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应急预案评估表
应急预案评估表见表A.1。
表A.1 应急预案评估表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1.应急预案 管理要求 (18分) 1.1 应急预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 中的有关新规定和要求(4分)
1.2 应急预案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新规定和要求(4分)
1.3 应急预案符合上位应急预案中的新规定和要求(2分)
1.4 将应急预案培训作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部门)领 导、工作人员日常培训内容(2分)
1.5 组织专家或有经验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3分)
1.6 广泛征求有关单位(部门)、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的意见(3分)
2.组织机构 与职责(12 分) 2.1 结合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组建以单位(部门)负责人为组长,单 位(部门)业务人员、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 工作组,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3分)
2.2 查阅单位(部门)机构设置、职能调整、应急处置关键岗位职责划分方 面的文件资料,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合理(4分)
2.3 抽样访谈单位(部门)人员对本单位(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是否了解 掌握(2分)
2.4 以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应急响应流程图的形式,说明组织体系构成、 应急指挥运行机制,配有应急队伍成员名单和联系方式表(3分)
3.事件风险 分析(9 分) 3.1 全面客观分析本单位(部门)涉及的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类 型、风险等级情况(3分)
3.2 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突发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突发事件可能产生 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3分)
3.3 评估突发事件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及 应急资源需求(3分)
4.应急资源 调查(9 分) 4.1 全面调查本单位(部门)应急资源,分析本单位(部门)第一时间可调 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 助的应急资源能否满足应急需求(4分)
4.2 前往本单位(部门)和合作区域内的应急队伍驻地、物资储备库、应急 避难场所,核实应急资源的数量、种类、功能、用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3分)
4.3 前往风险评估出的隐患点,推演验证应急资源运输的路程路线及时长是 否合理(2分)
11
DB45/T 2889—2024
表A.1 应急预案评估表(续)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5.应急预案 衔接(4 分) 5.1 查阅上下级单位(部门)、救援队伍及周边单位(部门)的相关应急预 案,梳理分析在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及警戒疏散工作方面的衔 接要求,对照评估应急预案中是否符合(2分)
5.2 就资料分析,与本单位(部门)、救援队伍、周边单位(部门)及人员沟 通交流,评估应急预案在内外部上下衔接中是否存在问题(2分)
6.预警及信 息报告(9 分) 6.1 明确风险监测及风险管控责任单位(部门)或人员(2分)
6.2 明确预警响应机制、预警响应措施、预警应急准备和预警解除相关内容 (3分)
6.3 明确信息报告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部门,以及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请 求支援的联络方式(2分)
6.4 根据单位(部门)职能及领导分工,制定有效的会商研判机制(2分)
7.应急响应 (19分) 7.1 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响应分级及响应标准(4分)
7.2 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程序、启动形式等(3分)
7.3 明确先期处置措施,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紧急疏散、隔离警戒、组织抢 险、防止事件扩大等(3分)
7.4 明确各级应急响应后现场指挥、治安维护、抢险救援、医疗救治、转移安 置、物资调拨、救灾救助、舆情管控、信息发布等处置措施及责任单位(部 门)或人员(4分)
7.5 与外界应急救援队伍、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或单位(部门) 之间建有应急联动机制(2分)
7.6 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明确应急响应调整条件、程序等(3分)
8.后期处置 及应急保障 (4分) 8.1 明确突发事件后期处置、调查评估主要内容及责任人(2分)
8.2 制定应急队伍、物资、场所、通信、电力、交通、技术、医疗等方面的保 障措施(2分)
9.审批备案 发布(4 分) 9.1 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审批程序(2分)
9.2 应急预案备案程序符合要求,除涉密应急预案需向社会公布(2分)
10.培训演 练(4分) 10.1 明确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方式、时间、频次及参与人员。(2分)
10.2 明确开展应急演练的形式、频次、评估等工作要求。(2分)
11.实施反 馈(8分) 11.1 在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调查、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及投诉举报 中,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组织机构、信息报告、应急指挥、响应程序、部门联 动、处置措施、物资调拨、转移安置、舆情管控、突发事件调查等方面的不 足和问题(3分)
11.2 针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3分)
11.3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部门)定期分析评价应急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 和可操作性,有重要变更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2分)
12
DB45/T 2889—2024
附 录 B
(规范性)
应急演练评估表
B.1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评估表见表B.1。
表B.1 实战演练评估表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1.应急演 练策划与 设计(18 分) 1.1 按照应急预案成立完备的应急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实战演练在该机构领导下组 织展开(2分)
1.2 应急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人员配备充足合理,主要包括指挥领导小组、策划部、 保障部和评估组等(2分)
1.3 编制有应急演练方案(具备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演练目的、演练场景、演练时 间地点、主办和承办单位、组织体系、参演单位及职责、参演力量安排、演练流 程、其他准备事项、演练要求等),并报请有关领导审批(2分)
1.4 制定齐全的应急演练材料,包括应急演练脚本、安全及各类保障方案、观摩手 册、宣传方案、应急演练区域划分图等,收集相关应急演练案例和支撑性文件(2 分)
1.5 应急演练目标应明确“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 么效果”,真实检验应急预案(2分)
1.6 应急演练场景构设详尽,各场景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分布合理,事件之间的演 化衔接符合客观发展规律(2分)
1.7 考虑突发状况下应急演练工作的特殊要求,最大限度模拟灾害事故真情实景设置 科目(2分)
1.8 应急演练前应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对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脚本进行 审核确认(2分)
1.9 组织协调参演单位(部门)、人员,落实应急演练任务及责任,制定应急演练联 络员机制(2分)
2.应急演 练实施 (40分) 2.1 应急演练指挥机构依托现实应急指挥体制、机构设置,且职责明确(2分)
2.2 应急演练现场指挥部构建与运行科学合理,符合应急处置需求(2分)
2.3 应急演练人员应覆盖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部门),各单位(部门)主管领导参 与应急演练指挥处置(2分)
2.4 应急演练现场人员、指挥员、指挥机构对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快速精准,信息报告 程序规范、传递清楚,要素齐全(2分)
2.5 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2分)
2.6 明确救援目标及各救援力量的编成、任务和相互之间的协同方法(2分)
2.7 应急演练现场完全处于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各参演单位(部门)、人员听从指 挥(2分)
13
DB45/T 2889—2024
表B.1 实战演练评估表(续)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2.应急演 练实施 (40 分) 2.8 参演单位(部门)、人员全部按时到达预定位置,能够按照真实突发事件的应急 处置程序和应急行动方案采取处置措施(2分)
2.9 事发现场,群众疏散安置,自救互救等先期处置迅速有效(2分)
2.10 参演人员能够对事故先期状况作出正确判断,采取的先期处置措施科学、合理, 处置结果有效(2分)
2.11 合理设置交通管制点,对应急演练场所、道路实施交通管制,设置警示标志,保 证应急救援道路畅通(2分)
2.12 救援队伍装备配备齐全,包括搜索、营救、医疗、转运、通信、电力、危险侦 检、洗消等装备(2分)
2.13 救援队伍具备装备测试、接收、更新、维修、保养等能力(2分)
2.14 救援队伍对人员搜索,人员营救,行动保障、综合管理、伤员后送、力量协同等 方面的处置流程规范、现场处置科学合理(2分)
2.15 医疗队伍对先期医疗救治,医疗资源统筹,救治平台搭建,危重伤员转运,卫生 防疫,灾害心理救助等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措施科学有效(2分)
2.16 驰援应急力量的调动有力有序,队伍集结迅速,抵达现场的对接符合程序规范, 救援任务部署明确(2分)
2.17 应急演练中救援物资调配顺畅,参演人员能够快速使用应急设施、设备、器材投 入应急救援行动(2分)
2.18 结合有利地形及现场设施,规划群众疏散安置路线,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安置 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2分)
2.19 明确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单位(部门)、发布原则,事件信息能够由现场指挥部及 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2分)
2.20 能够对事故舆情持续监测和研判,并对涉及的公共信息妥善处置(2分)
3.应急演 练保障 (24分) 3.1 应急演练组织、参与单位(部门)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人员参与应急演练活动的 时间(2分)
3.2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部门)根据应急演练计划编制经费预算,纳入本单位(部 门)的年度财政(财务)预算,并按照应急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2分)
3.3 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应急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2分)
3.4 实地勘查应急演练场地,确保应急演练场地满足演练需求(2分)
3.5 应急演练场地具有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安全条件(2分)
3.6 物资设备包括各种应急抢险物资、特种装备、办公设备、录音摄像设备、信息显 示设备等(2分)
3.7 搭建必要的模拟场景及装置设施(2分)
3.8 通信网络系统正常运转,通信能力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2分)
3.9 应急队伍能够建立多途径的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2分)
3.10 应急演练现场、应急演练情景设置符合安全要求,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应急演练 全过程不发生意外事故(2分)
3.11 为参演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对参演人员开展应急演练前安全培训和风险提 醒(2分)
14
DB45/T 2889—2024
表B.1 实战演练评估表(续)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3.12 若演练可能影响公众生活、易于引起公众误解和恐慌,应提前向社会发布公告 (2分)
4.应急演 练效果 (12分) 4.1 应急演练能够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2分)
4.2 检验应急预案中处置流程、职责划分、任务分工、处置措施的合理性(2分)
4.3 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作用的 发挥,发现不足之处(2分)
4.4 增强参演单位(部门)、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2分)
4.5 加强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合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协同机制有效发挥作 用,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2分)
4.6 通过多种方法、形式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 对能力(2分)
5.应急演 练总结评 估(6分) 5.1 各参演单位(部门)总结评估报告全面到位(2分)
5.2 针对应急演练中暴露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2分)
5.3 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总结及相关影像资料存档完备(2分)
15
DB45/T 2889—2024
B.2 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评估表见表B.2。
表B.2 桌面演练评估表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1.应急演练 策划与设计 (18分) 1.1 应急演练目标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符合实际(2分)
1.2 应急演练目标简单、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2分)
1.3 设计的应急演练情景符合参演人员需要,且有利于促进实现应急演练目标和 提高参与人员应急能力(3分)
1.4 应急演练情景内容包括了情景概要、事件后果、背景信息、演化过程等要 素,要素较为全面(3分)
1.5 应急演练情景中的各事件之间的演化衔接关系设置科学、合理,各事件有确 定的发生与持续时间(3分)
1.6 确定了各参演单位和角色在各场景中的期望行动以及期望行动之间的衔接关 系(2分)
1.7 制定有应急演练工作方案,明确参演人员的角色和分工(3分)
2.应急演练 实施(58 分) 2.1 应急演练背景、进程以及参演人员角色分工等解说清晰正确(2分)
2.2 参演人员根据事态发展,分级响应迅速、准确(3分)
2.3 模拟指挥人员能够表现出较强指挥协调能力,应急演练过程中全局掌控各项 协调工作(3分)
2.4 参演人员按照模拟真实发生的事件表述应急处置方法和内容(3分)
2.5 通过多媒体文件、沙盘、信息条等多种形式向参演人员展示应急演练场景, 满足演练要求(3分)
2.6 参演人员能够准确接收并正确理解应急演练注入的信息(2分)
2.7 参演人员根据应急演练提供的信息和情况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3分)
2.8 参演人员能够主动搜集和分析应急演练中需要的各种信息(2分)
2.9 参演人员制定的救援方案科学可行,符合实际事件的处置要求(3分)
2.10 参演人员应急过程中的决策程序科学,内容有预见性、科学可行(3分)
2.11 参演人员能够依据给出的应急演练情景快速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及等级(3 分)
2.12 参演人员能够根据事件级别,确定启动的应急响应级别,并能够熟悉应急动 员的方法和程序(3分)
2.13 参演人员能够熟悉事件信息的接报程序、方法和内容(3分)
2.14 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应急职责,并能够较好配合其他小组或人员开展工作(3 分)
2.15 参与演练各小组负责人能够根据各位成员意见提出本小组的统一决策意见(3 分)
2.16 参演人员对决策意见的表达思路清晰、内容全面(3分)
2.17 参演人员作出的各项决策、行动符合角色身份要求(2分)
2.18 参演人员能够做好相关应急信息的共享与协同(3分)
2.19 参演人员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整个应急演练活动中(2分)
2.20 参演人员了解应急演练涉及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使用(3分)
16
DB45/T 2889—2024
表B.2 桌面演练评估表(续)
评估项目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得分 备注
2.应急演练 实施(58 分) 2.21 应急演练的各项预定目标都得以顺利实现(3分)
3.应急演练 保障(10 分) 3.1 应急演练组织、参与单位(部门)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 时间(2分)
3.2 应急演练活动保障人员数量和工作能力满足桌面演练需要(2分)
3.3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编制经费预算,纳入本单位的年度财政 (财务)预算,并按照应急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2分)
3.4 应急演练现场布置、各种器材、设备等硬件条件满足桌面演练需要(2分)
3.5 通信网络系统正常运转,通信能力能够满足应急演练需求(2分)
4.应急演练 效果(8 分) 4.1 应急演练能够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2分)
4.2 检验应急预案中处置流程、职责划分、任务分工、处置措施的合理性(2分)
4.3 增强应急演练组织、参与单位(部门)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 和程序的熟悉程度(2分)
4.4 加强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合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协同机制有效发 挥作用,提高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2分)
5.应急演练 总结评估 (6分) 5.1 各参演单位(部门)总结评估报告全面到位(2分)
5.2 针对应急演练中暴露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2分)
5.3 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总结及相关影像资料存档完备(2分)
17
DB45/T 2889—2024
参 考 文 献
[1] DB3204/T 1007—2020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24〕
5号[EB/OL].(2024-1-31)[2024-7-3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2/content_6930
816.htm
[4]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参考》
和《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参考》的通知:应急厅函〔2023〕231号[EB/OL].(2023-08-17)[2024-
7-3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8/content_6900302.htm
[5] 薛元杰,周建新,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10:127-132
18
上一章:DB45/T 2891-2024 新能源汽车监测数据与服务规范 下一章:DB45/T 2888-2024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相关文章

DB61/T 1094-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第3部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DB14/T 2010-2020 焦化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DB34/T 4745-2024 养老机构应急预案演练指南 最新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长输油气管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与应用 应急预案演练的研究 MH/T 0054.3-2016 民用航空机场离岗前系统指南 第3部分:应急预案与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