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3713
临
沂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3/T 345—2024
沂蒙山区大樱桃早实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harvest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sweet cherry in
Yimeng mountain area
文稿版次选择
2024 - 09 - 25 发布 2024 - 10 - 25 实施
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13/T 34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临沂市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I
DB3713/T 345—2024
沂蒙山区大樱桃早实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沂蒙山区大樱桃生产过程中园地选择、建园、栽植、避雨栽培、土壤管理、养分管理、
水分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沂蒙山区大樱桃的生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6906—2024 甜樱桃
GH/T 1238 甜樱桃冷链流通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DB37/T 2491 果园生草技术规程
DB37/T 3687 甜樱桃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DB37/T 4169 大樱桃避雨防霜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大樱桃 ecological cherry
综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生态工程技术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生产的符合绿色安全标准的
大樱桃。
3.2
避雨栽培 rainproof cultivation
一种利用避雨棚等设施创造一种果树关键时期隔绝雨水、减轻湿度、避免晚霜危害的管理方式。
4 园地选择
1
DB3713/T 345—2024
建园时宜选择生态环境好、交通方便,光照良好,排灌便利,土层厚、土质疏松、保水力强的砂壤
土和砾壤土。土壤pH值6.0~7.5,地下水位1.0 m以下,上茬无核果类果树种植的地块。产地环境空气、
水质、土壤质量应分别符合GB 3095、GB 5084、GB 15618的规定。
5 建园
5.1 砧木选择
宜选用抗寒、抗旱能力强,愈合性好,早果性、丰产性好的砧木品种。大樱桃砧木选择参见附录A
中表A.1。
5.2 品种选择
宜选用结果早、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的品种。大樱桃品种选择参见表A.2。
5.3 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直立、健壮,高度150 cm以上、地径1.2 cm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主侧根发达、完整,
有6条以上粗度在5 mm左右、长度约20 cm的大根,无检疫病虫害的2年或3年生苗。
5.4 授粉树的配置
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且亲和力强的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照4:1~5:1的比例配置,授
粉树品种两个以上。以鲁樱5号为主栽品种的果园,宜选择美早、鲁樱3号等为授粉树。
6 栽植
6.1 栽植密度
栽植时要根据地理状况、苗木砧穗组合情况、管理技术等方面合理栽植,采用乔化砧、半乔化砧的
株行距(3.0m~4.0m)×(4.0m~5.0m),采用矮化砧的株行距为(1.0m~2.0m)×(3.0m~4.0m)。
6.2 栽植方法
6.2.1 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并进行起垄栽培,垄高 20 cm~30 cm,垄宽 80 cm~100 cm。
6.2.2 栽植时顺垄挖定植沟,沟深 20 cm,修整苗木根系,并用 2~5 倍 K84 蘸根,栽植深度以埋设原
根际土 2 cm 为宜,要求树干直立,根系舒展。栽后立即灌水,待水完全渗下后封土,整平树盘,在每
行树两侧距树干 0.3 m 布置内镶圆柱式滴灌管,上覆黑地膜或园艺地布。
6.3 栽植时间
春季在发芽前栽植,秋季在10月中下旬栽植。
7 避雨栽培
按照DB37/T 4169的要求,园片进入丰产期后,根据园片立地条件、材料获得的难易、建棚成本等因
素,搭建不同类型的避雨防霜设施。在栽培面积较小的地块,宜采用四线或三线拉帘式避雨防霜设施,
该棚型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大面积地块,宜采用聚乙烯篷布固定式避雨防霜设施。
2
DB3713/T 345—2024
8 土壤管理
8.1 生态栽培
按照DB37/T 2491要求执行,宜实施生草+覆草的生态栽培模式,生草以豆科、禾本科草为主,如鼠
茅草、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黑麦草、二月兰等,适时刈割还田;树盘提倡覆盖,覆盖材料宜选用
作物秸秆、麦糠、杂草、锯末等,厚度15 cm~20 cm,覆盖后喷洒生物有机肥发酵剂加速腐熟,上面适
量压土,连覆2年~3年。
8.2 深翻改土
栽后次年开始,每年秋季至封冻前进行,沿定植穴边缘向外挖宽60 cm、深40 cm~50 cm环状或条
状沟,结合增施有机肥改土。
9 养分管理
9.1 追肥
9.1.1 每年追肥 3 次~4 次,萌芽前(花前肥),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钾肥;落花后(花后肥),
以氮、钾肥为主,配施磷肥;果实膨大初期(硬核肥),以钾肥为主;果实采收后(采后肥),以磷钾
肥为主。
9.1.2 按每生产 100 kg 果实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8 kg~10 kg,同时配合施用 0.5 kg/667m
2~
1.0 kg/667m
2硼砂、1.0 kg/667m
2~2.0 kg/667m
2硫酸锌、2.0 kg/667m
2~3.0 kg/667m
2硫酸亚铁和 50
kg/667m
2~100 kg/667m
2硅钙钾镁肥,追肥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9.1.3 幼树,放射状沟施;大树,沿行向在树冠投影内挖沟施入。
9.2 叶面追肥
宜选在阴干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常用的叶面肥有0.05%~0.1%的硫酸锌液、0.2%~0.3%的硼
砂、300倍液氨基酸复合肥、300倍液的氨基酸钙、0.2%~0.5%磷酸二氢钾等。
9.3 秋施基肥
落叶前后结合果园深翻,施入有机肥2500 kg/667m
2~3000 kg/667m
2。
10 水分管理
10.1 灌溉时期和要求
灌溉时期为花前水、硬核水、采前水、采后水、封冻水,9~10月干旱期要加一次水。
10.2 水肥一体化
按照NY/T 2624的要求,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同补,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滴完肥
后,滴30 min清水,将管道中的肥液完全排出。
10.3 排水
开通果园排水系统,促使降雨能及时排出。
3
DB3713/T 345—2024
11 花果管理
11.1 授粉
果园花期采取释放蜂类或人工点授、机械授粉等方式提高坐果率,蜂类一般采用1箱/667m
2~3箱
/667m
2中华蜜蜂或50头/667m
2~100头/667m
2熊蜂或100头/667m
2~500头/667m
2角额壁蜂。
11.2 疏花疏果
疏花在花前或花期进行,疏去树冠内膛细弱枝上的花及多年生花束状果枝上的弱质花、畸形花,每
个花束状短果枝大约留2个~3个花序;疏果在5月初大樱桃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疏去小果、畸形果以
及光线不易照到的内膛果和下垂果,保留横向及向上的大果。每个花束状短果枝留3个~4个果。
12 整形修剪
12.1 树形
12.1.1 自由纺锤形
中干直立粗壮,树高3 m左右,干高50 cm~60 cm,中干上着生25个~30个骨干枝,骨干枝长度1.5
m左右,粗度在4 cm以下,骨干枝角度70°~90°,骨干枝间距9 cm~10 cm,长、中、短、叶丛枝比例
4∶1∶1∶12。
12.1.2 小冠疏层形
树高3 m~3.5 m,主干高50 cm~60 cm,中心干上着生5个~6个主枝,分2层~3层,一层3个主枝,
每个主枝配备2个~3个侧枝;2层2个主枝,每个主枝配备1个侧枝;3层配备1个主枝。主枝角度45°~
60°,侧枝角度60°~80°。
12.1.3 超级纺锤形(SSA 树形)
树高控制在在3.5 m~4.0 m,主干直立,共培养25个~28个主枝,主枝间距20 cm~30 cm,螺旋上
升,允许有对生枝,冠幅大小控制在2.0 m~3.0 m,在主枝结果3年~5年后可以更新结果枝组。该树形
适合高密度果园。
12.1.4 直立丛状形(KGB 形)
定干高度30 cm~40 cm,树高不超过2.5 m,没有中心干,通过2年~3年对新生枝留10 cm~15 cm
短截处理,保持树体有15个~25个分枝,树冠直径3 m~3.5 m。定植后树体在30 cm~40 cm处定干,以
促进主枝萌发。在晚春或者早夏,当主枝生长旺盛可以促进二次枝条的生长时,把主枝回缩到4个~5
个芽。第一年树体矮小,有8个~10个二次枝条。第二年春季第三次短截,6~7月第四次短截,第三年
底树形形成。
12.2 修剪
生长期的修剪主要有拉枝、刻芽、摘心等措施,休眠期修剪主要有段截、回缩、疏枝等措施,幼树
期主要通过短截、拉枝、刻芽等措施促进枝条萌发和树冠成形,并采用甩放等措施促进花芽分化;盛果
期树主要通过疏枝、回缩等措施保持树体结构稳固、树势中庸健壮、树冠通风透光;衰老期要注意更新
4
DB3713/T 345—2024
扶壮措施的综合运用,有计划地在2年~3年内疏除过多或重回缩骨干枝,培养大型结果枝组,回缩交叉
枝,疏除密集枝、庸弱枝、重叠枝、病虫枝及干枯枝,以恢复树势。
13 病虫害综合防治
13.1 防治原则
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根据生态大樱桃生产要求,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
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农药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并且注意开花前重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幼果
期减少种类、降低浓度用药,适当增加次数,注意保护果面。
13.2 科学使用农药
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以生物农药、矿物农药、植物源农药为主,轮换和交
替使用化学防治,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农药使用应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13.3 防治方法
大樱桃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见附录C。
14 采收、分级、预冷
14.1 采收
在晴好天气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分批采收,阴雨天、有雾、果面潮湿时不适宜采收。依据
果实成熟度,就近销售的鲜食果实充分成熟、表现本品种特色时采收,外销鲜食果实宜早采。
14.2 分级
果实分级按照GB/T 26906—2024中4.2执行。
14.3 预冷
应按照GH/T 1238和DB37/T 3687的要求,田间采收的樱桃应于当天尽快运至彻底消毒、库温已降至
-1 ℃的预冷间内预冷。预冷库温设定在0 ℃~2 ℃条件下,经过1 d~2 d即能达到樱桃果心温度0 ℃
±0.5 ℃的预冷标准。
15 档案管理
按照本文件提出的各项技术措施,在执行中应建立相应的技术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及时归档、
整理、装订、保存。
A A
5
DB3713/T 345—2024
A
附 录 A
(资料性)
常见砧木品种与大樱桃品种
A.1 常见砧木品种
见表A.1。
表A.1 常见砧木品种
矮化(半矮化)砧木 乔化(半乔化)砧木
吉塞拉6、吉塞拉12、矮杰、考特 大青叶、兰丁1号、兰丁2号、马哈利
A.2 常见大樱桃品种
见表A.2。
表A.2 常见大樱桃品种
早熟品种 中晚熟品种
黄蜜、福晨、齐早、蜜露、布鲁克斯、鲁樱5号、鲁樱8号 弗里斯科、萨米脱、玲珑脆、佳红、黑金
6
DB3713/T 345—2024
B
A
附 录 B
(资料性)
大樱桃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大樱桃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表B.1 大樱桃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剂量 使用方法
清园 石硫合剂 3度~5度 前期喷干枝
蚜虫、叶螨 0.3%苦参碱水剂 800~1000倍液 采果后喷施
10%浏阳霉素乳油 1000倍液 采果后喷施
10%烟碱乳油 800~1000倍液 开花前或者采果后喷施
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3000~5000倍喷雾 开花前喷雾
苹小卷叶蛾、刺蛾、造 桥虫、梨小食心虫 25%灭幼脲3号悬浮剂 1000~2000倍液 开花前或者采果后喷施
20%杀铃脲悬浮剂 800~1500倍液 开花前或者采果后喷施
苏云金杆菌可湿粉 500~800倍液 采果后喷施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8000倍 开花前或者采果后喷雾
果蝇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1500倍喷雾 地面喷雾
35%100亿/ml短稳杆菌 600~800倍 全园喷雾
炭疽病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 采果后喷雾
68.75%噁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 1200~1500倍液 采果后喷雾
40%氟硅唑乳油 4000~8000倍液 开花前或者采果后喷雾
65%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1500~2000倍 采果后喷雾
褐斑病 43%戊唑醇悬浮剂 3000~4000倍 采果后喷雾
10%多抗霉素 300~500倍液 采果后喷施
轮纹病 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600~800倍液 喷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