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31
DB4109
濮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9/T 067—2024
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2024-12-05 发布
2025-01-05 实施
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9/T 06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濮阳市农林科学院、濮阳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濮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洁、董晓月、丁君娜、李会群、刘慧敏、吴泽志、董贵生、张瑞青、马金娜、
万雪刚、孙少华、杨宜红、陈广朋、王艳敏、李勤斌、谷献锋、柴宏飞、张莹莹、刘聪聪、陈艳利、任
基光、张社坤、李振华、吴新。
DB4109/T 067—2024
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生栽培技术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
获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濮阳市花生生产的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麦套花生
在小麦预留行套种花生的栽培技术和栽培制度。
3.2
高油酸花生
种子油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75 %及以上的花生品种。
4 播前准备
4.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田地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通透性好的轻壤土或沙壤土。
4.2
品种选择
根据品种登记区域,结合播种方式和生育期,选择通过国家登记、优质、高产、抗病性强、抗逆性
好的花生品种。
4.3
种子处理
手工剥壳前荚果适时晾晒2 d~3 d,机械剥壳荚果不宜过干;剥壳后精选种子,选择完整、均匀、
1
DB4109/T 067—2024
饱满、色泽亮、无霉变的籽粒做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的规定。
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药剂拌种。花生根茎腐病、蛴螬发生地块,可用25 %噻虫·咯·霜灵悬
浮种衣剂(300 mL~700 mL/100 kg种子),或27 %精甲霜灵·噻虫胺·咪鲜胺铜盐悬浮种衣剂(1.5 kg
~2 kg药浆:100 kg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花生白绢病发生地块,可用30 %萎锈·吡虫啉种子处理悬
浮剂(750 mL~1000 mL/100 kg种子)、6 %咯菌腈·精甲霜·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750 mL~1000 mL/100
kg种子)等药剂拌种或包衣。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4.4
整地施肥
春播宜在第二年开春时整地;麦套在小麦播种前整地,要提前预留行;夏播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
整地可用大中型拖拉机耕翻。耕深30cm左右。耕翻后将地耙透、耙平、耙细、压实,保证土地平整
厚实、表土细碎形成上虚下实的耕作层。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随翻耕亩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 %,总养分≥5 %)100 kg~150 kg,复合
肥(N-P2O5-K2O:15-15-15)30 kg~50 kg,适当增施钙镁磷肥20 kg~3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
NY/T 525的规定。
5 播种
5.1 播种期
春播适宜播期在4月中下旬 ~ 5月上旬,春播覆膜可比露地播种提前7 d~10 d;麦套花生适宜播期
在小麦收获前15 d左右;夏播花生应在6月10日前完成。高油酸花生宜在5 cm地温连续5 d稳定在18 ℃以
上播种。
5.2
播种方式
春播、夏播宜机械化起垄种植,可用起垄播种一体机播种,垄宽80 cm,垄高15 cm,垄面宽50 cm,
垄上双行播种,行距25 cm。
麦套花生可采用小型动力播种机在小麦宽行内播种,双行种植,行距25cm,花生与小麦间距10 cm。
5.3
种植密度
结合种植模式、土壤肥力、品种类型,合理密植。春播135000穴~ 150000穴/hm
2,麦套在150000穴
~ 1650000穴/hm 2,夏播165000穴~ 180000穴/hm 2,双粒穴播。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种
花生出苗后5 d~10 d查看苗情,根据缺苗情况及时补种。春播覆膜要及时破膜,避免膜内湿热空
气烧伤花生幼苗。
6.2
水肥管理
苗期水分不易过多,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保证水分充分供应,遇旱及时灌溉,遇涝及时排涝。灌
溉可采用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
开花下针期结合浇水每667 m
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 kg~15 kg;结荚期每667 m
2叶面喷施2 %~3 %的
过磷酸钙澄清液40 kg~50 kg,7天喷施1次,连喷3次。滴管地块,结合滴管给水施肥,肥料选用花生滴
管喷灌专用肥料或水溶性复合肥,也可选择尿素、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
6.3
化学调控
2
DB4109/T 067—2024
花生主茎高达35 cm~40 ㎝且有旺长趋势时,及时控旺,每667 m
2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 g~
50 g,或5 %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 g~40 g兑水40 kg,叶面均匀喷洒,施用量严格按照药剂标签说明。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农业防治
深翻改土,深翻 30 cm 以上,增施有益菌肥和土壤调理剂;与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轮作倒茬;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种植;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间定期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
除,并带出深埋减少菌源。花生收获后,对农田间病残体进行清理,及时翻耕,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
加强预测预报,利用色板、灯光引诱的方式掌握虫害发生始、盛、末期,有的放矢地进行防治。
7.2 理化诱控
7.2.1 灯光诱杀
在花生生长期间利用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甜菜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和叶部害虫,
杀虫灯质量应符合GB/T 24689.2的规定。
7.2.2
粘虫板诱杀
针对蚜虫、蓟马、叶禅等隐蔽性较强的害虫,在发生初期可用蓝黄色板诱杀,有效控制种群密度。
蓝黄色板应根据种植区域内的害虫种类来选择。
7.2.3
性信息素和食诱剂诱杀
在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叶部害虫成虫羽化之前前,可用性信息素诱杀;在棉铃虫成虫羽化初期,可
采用食诱剂诱杀。性信息素、食诱剂均应按照说明使用和定期更换。
7.3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花生播种时,每667 m
2可沟施或穴施2亿孢子/克金龟子绿疆菌颗粒剂4 kg
~6 kg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棉铃虫孵化盛期,每亩8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
~300 g,叶面喷雾防治棉铃虫。
7.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进行叶面喷
施。滴灌地块通过施药罐,随水滴入药剂。推荐使用农药的登记信息若有变化,以新登记的信息为准。
8 收获
8.1 收获时期
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品种熟性、田间长势灵活掌握收获时间。当花生下部和中部叶片脱落、顶端生
长停滞,上部叶片变黄,大部分荚果成熟时及时收获。花生成熟的指征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
,果壳内壁发生青褐色斑片,籽仁饱满,种皮有光泽。
8.2 机械收获
8.2.1 分段式收获
用花生挖掘机将花生挖掘出土,田间晾晒,晒干后用自走式捡拾摘果机完成捡拾摘果、清选、集果
和秧蔓粉碎等作业;或人工捡拾秧果后,用场地式摘果机摘果。
3
DB4109/T 067—2024
8.2.2
一段式收获
采用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挖掘起秧、秧果输送、摘果、清土选、集果和秧蔓粉碎等作业。
8.3
干燥贮藏
及时晾晒或机械干燥,当花生荚果含水量≤10 %时入库,妥善贮藏,注意通风、防潮、防虫、防鼠
雀、防止黄曲霉、黑曲霉菌侵染而导致霉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