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
CCS B 05 DB 5307
丽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7/T 19—2024
代替 DB 5307/T 19-2019
金沙江流域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0 - 14 发布
2024 - 12 - 30 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07/T 1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 5307/T 19-2019《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与DB 5307/T 19-2019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a)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见第 1 章)
b) 立地条件、整地、回填、整形修剪的参数和技术指标进行了部分调整(见第 4、6 章)
c) 授粉树配置比例由“授粉亲和力高按 1:1 配置,不能互相授粉或授粉亲和力低按 4:1 配置”
修订为“坡地或台地按 5:1 或者 4:1 配置,平地按 4:1 或者 3:1 配置”(见第 4 章)
d) 苗木质量等级由“采用二级以上扦插苗”修订为“采用一级以上扦插容器苗”(见第 4 章)
e) 栽植密度由“每亩种植 20 株~33 株”修订为“平地栽培 17 株/667m
2~27 株/667m
2,坡地栽培
17 株/667m
2~22 株/667m
2,密植栽培 74 株/667m
2~148 株/667m
2”(见第 4 章)
f) 主栽品种进行了调整(见附录 A)
g) 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整(见附录 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丽江市科学技术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林业科学技术推
广站、丽江三全油橄榄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永胜茂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丽江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
公司、丽江森泽林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华、洪献梅、子桂才、王洪艳、赵丽芳、丁德品、杨根林、高云贵、杨志
刚、罗海平、冷应天、关云琳、谭凤琼、胡佳莫、谷丽军、和秀文、洪长龙、 阮国仙、王坚、张莉杰、
高金昌、严绍会、程昊。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DG 5307/T 18-2016,2019年标准号变更为DB 5307/T 19-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 5307/T 19—2024
金沙江流域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的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金沙江河谷区海拔在1 300 m~2 100 m范围内油橄榄适生区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LY/T 1937 油橄榄苗木质量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鲜果含油率
指油橄榄鲜果中橄榄油重量占鲜果重量的百分率。
土壤墒情
土壤中水分含量或湿度情况。
4 建园
立地条件
选择海拔在1 300 m~2 100 m,年平均气温14 ℃~19 ℃,一月平均气温6 ℃~10 ℃,极端最低温
度-7℃,年平均降雨量500 mm~1 000 mm,年日照时数2 000 h~2 700 h,≥10℃积温4 000℃左右的油
橄榄适生区,相对集中连片的阳坡或半阳坡地建园。
土壤条件
选择pH值在6.0~8.0之间,理化性状好、质地疏松、通透性强、富含有机质的沙土、壤土。
水源条件
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条件。
品种选择与配置
4.4.1 品种选择
1
DB 5307/T 19—2024
选择适宜种植区气候环境条件的优质和抗逆性强的小苹果、坦彩、豆果等作为主栽品种(详见附录
A)。
4.4.2 授粉树配置
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都必须适应种植园的栽培条件,花期相遇,提高座果率。
坡地或者台地油橄榄园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比例为5:1或者4:1,平地油橄榄园授粉品种与主栽品
种比例为4:1或者3:1。
整地与栽植
4.5.1 整地
平地:采用全面整地,先清除园地的杂草、灌木和有害的残存物,然后深翻土壤,翻耕深度30 cm~
40 cm。
坡地:沿等高线开出种植水平台地或台面;台地的内侧挖宽25 cm~30 cm、深15 cm~20 cm的排水
沟。
4.5.2 挖穴
行向沿风向挖定植穴,规格为长80 cm宽80 cm深80 cm,表土、新土分开堆放。
4.5.3 施肥、回填
按每穴有机肥20 kg~40 kg、复合肥(15:15:15)0.5 kg~1 kg,将肥料与表土拌匀后回填至定
植穴中,回填深度60 cm~70 cm,压实后再回填土10 cm~20 cm,撒入20 g~30 g 50%多菌灵粉剂,浇
足水。
苗木质量
采用一级以上扦插容器苗种植,苗木规格应符合LY/T 1937油橄榄苗木质量等级要求。
栽植
4.7.1 栽植密度
平地栽植株行距采用5 m×5 m、5 m×6 m、5 m×8 m(17株/667m 2~27株/667m 2),坡地株行距采 用5 m×6 m 、5 m×8 m(17株/667m 2~22株/667m 2);密植栽培株行距采用1.5 m×3 m、2 m×3 m、3 m×3 m(74 株/667m 2~148 株/667m 2)。
4.7.2 定植时间
有灌溉条件的园地,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春夏季定植为主。
4.7.3 定植
以定植点为中心挖定植坑,定植坑挖好后,每个定植坑用15 kg~20 kg腐熟的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拌
匀做底肥,栽植时去除容器或营养袋,将苗木放置在定植坑中心,细土回填,定杆,浇足定根水。
5 土肥水管理
扩穴
2
DB 5307/T 19—2024
定植后第三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环状扩穴,在树冠投影外围,深度30 cm~40 cm、宽30 cm~40 cm。
松土除草
每年秋冬季和雨季在树冠幅内进行2 次~3 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宜浅,以不损伤根系为原则,小
树深度不超过4 cm~6 cm;成年树深度10 cm~20 cm,松土范围距离树干20 cm~30 cm;每年结合除草
对行间土壤深翻1次~2次。
间作
可间作豆科作物、矮杆农作物、林下中药材,忌间作辣椒、番茄等茄科植物。
施肥
5.4.1 根部施肥
5.4.1.1 施肥时间
油橄榄一年需施三次肥,10月~11月施有机肥,2月初施氮素和硼肥,6月上中旬施复合肥。
5.4.1.2 施肥方法
采用环状沟施,沿树冠投影外缘挖宽20 cm~40 cm,深20 cm~30 cm的施肥沟,施肥后回土。
5.4.1.3 施肥量
树龄3~10年生结果树施肥量,基肥:农家肥10 kg~50 kg/株;追肥:复合肥 (15:15:15)0.5
kg/株~1.0 kg/株,硼砂0.05 kg~0.1 kg/株。
10 年生以上结果树,基肥:农家肥50 kg/株~80 kg/株;追肥:复合肥(15:15:15)1 kg~2 kg/
株,硼砂0.2 kg/株。
5.4.2 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3月~5月进行,选用浓度0.1%~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浓度0.1%-0.2%的硼酸溶
液,在Am 10:00时前和Pm 4:00时后,喷叶面,侧重喷叶背面,喷洒至叶尖滴水为止。
灌溉和排涝
花芽分化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硬核期根据植株需水量采用沟灌、滴灌、喷灌、微灌等方
式,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雨季注意适时排水。
6 整形修剪
整形
油橄榄的树形主要以开心形、空心圆头形和疏散分层形为主。
6.1.1 开心形
80 cm~100 cm定杆,在距地面80 cm~100 cm 处自下而上选留3枝~4 枝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一
级主枝,间距15 cm~20 cm,一级主枝与主干的夹角为45°~65°。当一级主枝生长达到70 cm~80 cm ,
在距主干50 cm~60 cm 处在每个一级主枝上选留2 个二级主枝,分布于一级主枝两侧,在主枝上直接
选留着生5 个~6 个侧枝,间距15 cm~20 cm,于各侧枝上通过短截或者摘心直接培养结果枝组。
3
DB 5307/T 19—2024
6.1.2 空心圆头形
与开心形相同,只是一级主枝和二级主枝构成空心圆头形的基本骨架。在二级主枝生长的同时,于
树冠外侧按30 cm~40 cm的距离选留一级侧枝,一级侧枝上着生的二级侧枝就培养成结果枝组。
6.1.3 疏散分层形
80 cm~100 cm 定杆,由下向上按15 cm~20 cm间距选留3 个生长健壮,分布均匀,平面夹角在
120°的枝条作为第1层3个主枝。在第3主枝以上50 cm~70 cm处,按20 cm间距再选留2个枝条作为第 2
层主枝。选留时要与第1层主枝相互错开。在第2层主枝以上40 cm~50 cm 处选留1个枝条作为第3层主
枝,并将主干剪掉。在每层主枝与主干60 cm处选留一级侧枝并按40 cm~50 cm间距选留3个~5个一级
侧枝。一级侧枝应相互错开。在一级侧枝上再留二级侧枝,培养成结果枝组;树高在200 cm~250 cm。
修剪
6.2.1 修剪时间
整形修剪在采果后至次年春季发芽前进行。在春季现蕾后可适当疏剪过多花序,夏季则采取抹芽、
摘心、扭梢等方式进行夏剪,完善树形和控制树势。
6.2.2 不同树龄修剪方法
幼树以轻剪为主,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竞争枝和病腐枝;短截着生位置较好的徒长枝,培养为辅
养枝。每次修剪的枝叶量不要超过总枝叶量的 8%-12%。
结果初期以轻剪为主,多疏少截,促进树冠继续扩大,培养结果枝组。
盛果期在冬、春休眠季节修剪时将已经结过果的枝条短截,促其萌发新的枝梢为来年结果预备枝。
对于过密或者衰弱的枝条及时疏除,过密的营养枝疏除或短截,使树体总的结果枝、营养枝和结果预备
枝各占 1/3 左右。当春季现蕾时,若花量过大,及时疏除一部分。
7 油橄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
油橄榄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煤污病、孔雀斑病;主要虫害有金龟子、蛾类幼虫、介壳虫、
云斑天牛。
7.1.1 防治方法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具体防治方法详见附录B。
8 采收
采收时间
油橄榄果完熟期在9月下旬~11月上旬,用于加工橄榄油的果实在同一橄榄园内或同一品种的橄榄
树有70%~80%的果实达到完全着色,即可采收;用于加工油橄榄果品的果实,10%~20%着色即可采收。
采收方式
果品用人工采收;加工橄榄油的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
4
DB 5307/T 19—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丽江市油橄榄主栽品种及特性
丽江市油橄榄主载品种及特性见表A.1
表A.1 丽江市油橄榄主栽品种及特性
序号 用途 品种名 原产地 主要特点
1 油用 佛奥(Frantoio) 意大利 鲜果含油率 21%~26%,油质好,自花结实率高,高产、抗逆性 强。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广。
2 油用 柯 基 (Koroneiki) 希腊 鲜果含油率 22%~24%,表现为早 实、丰产、稳产、树冠紧密、矮小、适合矮化密植,萌蘖性强。 抗旱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3 油用 豆 果 (Arbequina) 西班牙 高产、早熟,果实小,鲜果含油率 20.0%~22.0%。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4 果用 贝拉 (Berat) 阿尔巴尼亚 鲜果含油率 18.0%~22.0%,果大、肉厚、质嫩。要求水肥条件 好、精细管理。抗病能力较弱,对炭疽病敏感,抗寒力强。
5 油用 阿尔波萨纳 (Arbosana) 西班牙 该品种早实,产量高而稳定,油具有独特的水果风味,鲜果含油 率 18%~25%,在水肥条件好,钙质土、中性沙壤土栽种能达到丰 产稳产。
6 油用 莱星 (Leccino) 意大利 鲜果含油率 20.0%~26.0%,自花授粉率低,需配授粉树种,产量 中等,油质好,但大小年严重。以抗寒、抗孔雀斑能力强。
7 油用 皮瓜尔(Picual) 西班牙 鲜果含油率 20.0%~25.0%,油质好,产量高,大小年不明显,萌 蘖性强,扦插、嫁接成活率高,自孕率低,需配授粉树种。抗寒 性强,易侵染蚧壳虫。
8 油用 配 多 灵 (Pendolino) 意大利 鲜果含油率 18.0%~22.0%,适应性 强,抗寒性、抗晚霜性好,抗病中等。是优良的授粉品种。
9 果用 小 苹 果 (Manzanilla) 西班牙 自花受孕率高,花期早,结实早,产量高。该品种果实 成 熟 期 较 早 , 果 实 大 , 苹 果 状 , 鲜 果 含 油 率 15.0%~19.0%,油质较好。抗寒性中等,适应性强,抗贫瘠能力 强。
10 油果兼用 科 拉 蒂 (Coratina) 意大利 鲜果含油率 27.0%~32.0%,油质 好;果肉率 76.5%,果实较大,产量中上。
11 油用 坦彩(Tanche) 法国 鲜果含油率 22%左右,嫁接苗定植后 3~4 年试花试果。树体小, 生长势一般,大量结果后需加强管理,进行修剪,恢复长势,否 则易早衰。
5
DB 5307/T 19—2024
表A.1 丽江市油橄榄主栽品种及特性(续)
序号 用途 品种名 原产地 主要特点
12 油果兼用 软 阿 斯 (Ascolano Tenera) 意大利 鲜果含油率 13%~16%,果肉率 80.0%~85.0%,结实早,果实大,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能力 中等,果肉软而不耐贮运。
13 油果兼用 白橄榄 (Ulliri Bardhe) 阿尔巴尼亚 两年生扦插苗定植后 4~5 年试花试果,土壤通透性好,有一定 灌溉条件的地区白橄榄品种表现较好,生长适应性强。
14 油用 米扎 (Mixaj) 阿尔巴尼亚 鲜果含油率高达 28%~30%,适应性强,耐寒、结实早,嫁接苗 3-4 年试花试果,3 月底开花,9 月底果实成熟。
6
DB 5307/T 19—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油橄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油橄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B.1
表B.1 油橄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炭疽病 主要为害果实、枝梢、叶片,以果实 受害最为严重。发病初期为红褐色小 圆点,扩大后呈黑褐色,中央略下陷 的病斑,后期在病斑中央部分转为灰 色,出现细小颗粒状的黑色小点。 农业防治:摘除病叶、病果,剪除枯枝,集中烧毁。做好 园地清理,注意排水,适当修剪,通风透光。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 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 500-1000 倍液,喷洒叶面、树枝及果实。
根腐病 多发生在 6~9 月雨水集中时或积水 地块,主要危害油橄榄幼树幼苗,染 病后导致植株根部腐烂霉变,最终导 致整株植株死亡。 农业防治:加强排水,积水地块及时开挖排水沟。发现病株, 及时挖除全部集中烧毁。 化学防治:病穴土壤浇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 液消毒,也可撒施石灰粉消毒;发病期用 80%代森锌 800- 1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500~1000 倍液每隔 10-15 天灌 一次根。
煤污病 煤污病又称煤烟病,病害发生时,植 株枝叶表面形成黑色煤烟状的薄膜覆 盖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使树体生 长衰弱,易受其他病原菌的侵染,该 病常伴随蜡蚧的危害而发生。 农业防治:加强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加强栽培管理,促 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化学防治:夏季喷施 0.5-1 波美度石硫合剂,冬季喷施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直接对叶面撒施石灰使霉层脱落或用 机油乳剂 200-500 倍液喷雾。
孔雀斑病 主要危害油橄榄的叶片,在叶片表面 呈现环状病斑。有时也能侵染果实和 嫩枝。病害流行季节,病害严重的种 植点发病率可达 100%。随着病情的 发展,引起大量叶片早落,结实量锐 减,造成严重损失。病株的大量落 叶,不仅影响当年的结实量,而且使 植株翌年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 病情的逐年加重,使许多病株丧失结 果能力。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控制病原,防止病菌随枝条、种苗等 携带传播。 2、加强油橄榄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整形 修剪,增强树冠通风透光性、改善恶化病菌发生的生态条件。 3、发病期选用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进行防治。
7
DB 5307/T 19—2024
表B.1 油橄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续)
防治对象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金龟子 幼虫在土壤中啃食根部,成虫危害叶 片、嫩梢、花、幼果。严重时常将树 叶全部吃光,使树势衰弱,生长停滞 或使地上部分枯死,幸存的树体因无 叶片,导致来年不能开花结实。 1、灯光诱杀。金龟子成虫趋光性强,可在橄榄园外围安放黑 光灯,诱杀成虫。2、在成虫危害期(6 月初至 7 月底)使用 27%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毒死蜱 1000~ 1500 倍液,喷洒叶 面。3、在冬季,使用 75%辛硫磷乳油或速扑杀 l500 倍液灌 根,可有效防治金龟子幼虫(蛴螬)的危害。
介壳虫 叶片和枝干上出现凸起的圆形或半圆 形蚧壳,受害部位失去光泽。 1、加强整形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及时除去病虫枝,保 护天敌昆虫(瓢虫、叶蜂等)。2、若虫活动期用毒死碑乳油或 速扑杀 l000 倍液喷洒叶片、树枝及树干。3、危害较为严重的 油橄榄植株,进行嫁接改良。
云斑天牛 夜晚活动,啃食新枝嫩皮。在植株上 产卵,孵化成幼虫后即开始为害树 干。 1、在油橄榄根部扒开表土 5-10cm,查看 根茎虫孔情况,用天牛净毒签进行防治。2、冬季用石硫合剂 涂于树干,以防治天牛产卵,保护树干。
蛾类幼虫 主要啃食油橄榄嫩枝和叶片。 1、人工摘除虫苞、越冬茧、蛹。2、幼虫期用阿维菌素、氯虫 苯甲酰胺等,喷洒叶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