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140
CCSA00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 1221-2024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mp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alysis services
2024-11-28 发布
2024-12-01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1/T 1221-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业务流程 ............................................................................ 1
5 受理阶段 ............................................................................ 2
5.1 受理条件 ........................................................................ 2
5.2 受理材料 ........................................................................ 2
5.3 申请途径 ........................................................................ 2
5.4 不予受理情形 .................................................................... 3
5.5 受理结论 ........................................................................ 3
6 复核阶段 ............................................................................ 3
6.1 审查申请信息 .................................................................... 3
6.2 复核不予受理情形 ................................................................ 3
6.3 申请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结论 ........................................................ 3
7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 .................................................................... 3
7.1 分析步骤 ........................................................................ 3
7.2 企业专利情况 .................................................................... 4
7.3 企业商标情况 .................................................................... 4
7.4 企业已登记著作权情况 ............................................................ 4
7.5 成果输出 ........................................................................ 4
8 质量保障 ............................................................................ 4
8.1 内容控制 ........................................................................ 4
8.2 流程控制 ........................................................................ 4
9 档案管理 ............................................................................ 5
10 评价反馈 ........................................................................... 5
附录 A(资料性)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 ........................................... 6
附录 B(规范性) 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承诺书 ....................................... 7
附录 C(资料性) 通知书 ............................................................... 8
附录 D(资料性)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意见建议反馈表 .................................. 11
参考文献 ............................................................................. 12
Ⅰ
DB3201/T 122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
司、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正阳、牟俊、程秀才、李燕茹、赵晗、顾万高、吴雪健、孙俊、黄恩庆、葛
莉莉。
Ⅱ
DB3201/T 1221-2024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包括业务流程、受理阶段、复核阶段、企业知识产权分
析阶段、质量保障、档案管理、评价反馈。
本文件适用于知识产权分析机构为企业开展公益性知识产权分析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374—2008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GB/T 39551.4—2020 专利导航指南第4部分:企业经营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374—2008和GB/T 39551.4—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 comp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alysis services
以知识产权数据为基础,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分析结论及建议的过
程。
3.2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alysis agency
依法成立并承担企业知识产权分析业务的专业服务机构。
3.3
知识产权分析专员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alyst
在知识产权分析机构(3.2)中从事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工作的人员。
3.4
申请主体 applicant
自愿在知识产权分析机构(3.2)提出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的企业。
3.5
行政管理机构 administration
履行辖区内行政管理职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或派出机关。
4
业务流程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主要业务流程见图1。
1
DB3201/T 1221-2024
图 1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业务流程
5
受理阶段
5.1
受理条件
受理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主体提交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12个月内无违反《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
《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等行为;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见附录A)填写完整,无漏项缺项;
——行政管理机构代为申请的,申请主体也应符合上述条件;
——其他必要条件。
5.2
受理材料
受理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加盖申请主体公章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彩色扫描件;
——加盖申请主体公章的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原件或彩色扫描件;
——符合附录B规定的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承诺书原件或彩色扫描件;
——行政管理机构代为申请的,也需提交符合附录B规定的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承诺书原件
或彩色扫描件;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5.3
申请途径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满足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线上或线下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的需求,
通过网站、公众号、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方式公开申请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申请方式:
——电子邮件;
——网站提交;
——邮寄或快递;
——上门递送。
2
DB3201/T 1221-2024
5.4
不予受理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宜受理:
——12个月内提交虚假或伪造材料的;
——12个月内违反《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等规定的;
——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结果由知识产权分析机构通知申请主体。
5.5
受理结论
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发出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受理通知书(见附录C,
图C.1)。对不满足受理条件的申请,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发出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不予受理通
知书(见图 C.2)。
6 复核阶段
6.1 审查申请信息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核实的申请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主体经营范围;
——申请主体知识产权概况;
——申请主体12个月内是否重复提交;
——其他需要核实的内容。
6.2
复核不予受理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并由知识产权分析机构通知申请主体:
—— 申请主体专利、商标、已登记著作权数量不足20件的;
—— 对标企业的技术方向、经营范围、主要产品与申请主体不相关的;
—— 申请主体在12个月内提出过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并受理的;
—— 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6.3
申请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结论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自申请主体提交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结论。对于申请信息
合格的申请主体,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知识产权分析报告并交付申请主体。对于申
请信息不合格的申请主体,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发出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复核不予受理通知书
(见图C.3)。
7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
7.1 分析步骤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的步骤包括:
a)
数据采集:采集企业已公开的知识产权信息,并形成数据集;
b)
数据处理:去除原始数据中的噪声数据和重复数据,对数据项的格式和/或内容进行规范化加
工处理,使处理后的数据符合后续分析需求;
c)
分析指标确定:分析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专利情况、企业商标情况、企业已登记著作权情
况以及对标企业知识产权情况等;
3
DB3201/T 1221-2024
d)
分析结论及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分析结论及建议;
e)
成果产出:以可视化的数据集或分析报告形式呈现。
7.2
企业专利情况
企业专利情况应包括:专利类型、专利发明人、专利技术分类、专利法律状态、专利价值评估、专
利运用等。
7.3
企业商标情况
企业商标情况应包括:商标类别、商标国际分类、代理机构等。
7.4
企业已登记著作权情况
企业已登记著作权情况应包括:作品类别、著作权登记时间等。
7.5 成果输出
7.5.1 数据集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的数据集应包括:
——企业专利、商标、已登记著作权及对标企业知识产权等的数据信息;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中形成的其他相关数据信息。
7.5.2
分析报告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的分析报告内容应包括:
——企业基本情况;
——数据采集范围、处理过程及处理方法;
——企业专利类型、专利发明人、专利技术分类、专利法律状态、专利价值评估、专利运用等情况;
——企业商标类别、商标国际分类、代理机构等情况;
——企业已登记著作权的作品类别、登记时间等情况;
——对标企业知识产权情况;
——企业其他知识产权分析内容;
——结论和建议。
8 质量保障
8.1 内容控制
8.1.1 分析研究目标明确、决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等。
8.1.2 数据应确保来源的可靠性、数据的时效性、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8.1.3 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方法合理,分析论证的过程可靠、逻辑严谨等。
8.1.4 成果规范完整、表达准确、重点突出等。
8.2 流程控制
4
DB3201/T 1221-2024
8.2.1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建立分析报告的知识产权分析专员自检质量保障机制,并由业务骨干和部
门负责人成立质量保障组,对分析报告进行质量抽检和分析合议。
8.2.2
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知识产权分析机构之间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机制。并就专
业性或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分析需求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
9 档案管理
9.1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建立健全申请表、通知书和知识产权分析报告等资料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9.2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对于企业未公开信息和资料应履行保密义务。
10 评价反馈
10.1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提供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反馈入口,供申请主体填写反馈内容(见附录D)。
10.2 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应建立申请主体投诉处理制度,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5
DB3201/T 1221-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
图A.1给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的格式。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 代码
企业地址
企业性质 □国有/集体企业 □民营企业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企业类型 (可多选) □上市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 □小微企业 □其他
技术方向、经营范围、主要 产品
所属产业(可多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材料产业 □生物产业 □新能源汽车 产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数字创意产业 □相关服务业
对标企业
知识产权数量 专利 件;商标 件;已登记著作权 件。
联系人姓名 手机号码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申请主体承诺 申请材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申请主体(盖章): 年 月 日
图 A.1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申请表
6
DB3201/T 1221-2024
附 录 B
(规范性)
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承诺书
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自愿遵守如下事项:
一、将按照南京市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规定流程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
二、向知识产权分析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
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三、申请材料应符合南京市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保证申请材料质
量。
四、申请主体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时12个月内无违反《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规
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等规定的行为。
五、对于知识产权分析专员提出的电话讨论或当面讨论的约请,将积极予以配合。
六、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知悉并自愿承担有关的法律风险,对于在申请、受理和复核过程中放
弃的权益和机会,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将不能在后续程序中主张享有。
七、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应遵守的其他事项。
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7
DB3201/T 1221-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通知书
图C.1、C.2、C.3给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受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不予受理、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复核不予受理通知书的格式。
受理号
申请主体
发文日
应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根据南京市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 及知识产权分析机构的有关要求,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于__年__月__日提交的申请符合申请条件,予以受理。 知识产权分析专员: 电话: XX知识产权分析机构 年 月 日
图 C.1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受理通知书
8
DB3201/T 1221-2024
受理 号
申请主体
发文日
应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根据南京市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 及知识产权分析机构的有关要求,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于__年__月__日提交的申请存在以下问题,不符合申请条件, 不予受理。 具体审查意见如下: XXX 知识产权分析专员: 电话: XX知识产权分析机构 年 月 日
图 C.2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不予受理通知书
9
DB3201/T 1221-2024
受理号
申请主体
发文日
应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根据南京市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规范》 及知识产权分析机构的有关要求,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于__年__月__日提交的申请,经实质审查,存在以下问题, 不符合申请条件,不予受理。 具体审查意见如下: XXX 知识产权分析专员: 电话: XX知识产权分析机构 年 月 日
图 C.3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请求复核不予受理通知书
10
DB3201/T 1221-2024
附 录 D
(资料性)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意见建议反馈表
图D.1给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意见建议反馈表格式。
意见反馈
受理号
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
联系人姓名
联系方式 手机: 电子邮箱:
申请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日期
服务满意程度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意见建议类型(可多选) □服务态度 □服务流程 □服务期限 □审查结论 □报告内容 □其他
(感谢您对XX知识产权分析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请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您的配合!) 申请主体或行政管理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图 D.1
企业知识产权分析服务意见建议反馈表
11
DB3201/T 1221-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 34833—2017 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
[2] DB32/T 4157—2021 专利申请预审规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年修正)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年修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
[7] 《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8] 《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77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