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40
CCS
D 10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753.3—2024
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
第 3 部分:地球物理类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chievement database-Part 3: Geophysical class
2024-11-29 发布
2024-12-29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753.3—2024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 2
5 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数据库建设内容 ................................................... 2
6 数据库目录结构 ..................................................................... 6
7 数据库质量监控 ..................................................................... 6
附录 A(规范性) 图件图层划分与代码规定 ............................................... 7
附录 B(规范性) 属性数据表结构及填写规定 ............................................ 43
参考文献 ............................................................................ 135
DB15/T 3753.3—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15/T 3753《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的第3部分。DB15/T 375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 1 部分:成果图件图式图例;
—— 第 2 部分:地质矿产类;
—— 第 3 部分:地球物理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会玲、赵婧、李耀永、赵静、安艳丽、佟卉、李杨、闫瑞花、张彤、白立兵、
夏宁、孔凡吉、曹文清、吴艳君、陈江均、张永旺、袁宏伟、范亚丽、贾瑞娟、武慧珍、白小虎。
DB15/T 3753.3—2024
III
引
言
随着我国地质勘查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分析、地质资料信息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
展,统一的地质勘查成果数据需求不断加大。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和《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形成具有统一数据结构的地质勘查成果图形数据,满足地质大数据及
信息化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本文件,由三个部分构成。
—— 第 1 部分:成果图件图式图例。目的在于规定地质勘查成果图件编图时使用的符号、线型、
图案在地理信息系统文件中的编码及参数信息。
—— 第 2 部分:地质矿产类。目的在于为地质矿产类(包括基础地质、非煤固体矿产)成果图件
数据库建设确定可实施的流程、建设内容和相关要求等。
—— 第 3 部分:地球物理类。目的在于为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电法测量、伽玛能谱测量、测井
及地震测量等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数据库建设确定可实施的流程、建设内容和要求等。
本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可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成果规范化、标准化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加快内
蒙古自治区地质工作信息化的进程。
DB15/T 3753.3—2024
1
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
第 3 部分:地球物理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球物理类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的术语和定义、数据库建设流程、地球物理类成果图
件数据库建设内容、数据库提交目录、数据库质量监控。
本文件适用于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电法测量、伽玛能谱测量、测井及地震测量等地球物理类成果
图件数据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408.1 日期和时间 信息交换表示法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DB15/T 3753.2 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规范 第2部分:地质矿产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图层 map layer
由同一类图形要素或性质相近的一组图形要素的空间数据,以及用予描述这些图形要素特征的属
性数据组成的集合构成一个图层。
属性 feature
对象的特征。既可指类型,又可指实例。属性作为类型时,用名称、数据类型、值域、单位等进行
描述。
图元 geometric primitive
图形中表示空间实体信息的基本单位,分为点、线、多边形(面)三种类型,图元的数据内容包括
空间位置信息、图形参数信息与属性信息三个部分。
数据项 data item
DB15/T 3753.3—2024
2
属性数据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单元,又称字段,为属性数据表中的一行,表示描述实体对象的一个
具体特征。
数据类型 data type
一组性质相同的值的集合以及在该集合上允许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包括数据的标识、内容、覆盖范围、结构及语义、数据质量、分发与服务等信息。
4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按照DB15/T 3753.2—2024第4章内容要求执行。
5 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数据库建设内容
图件分类和命名规则
5.1.1 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共 88 种,图件类型代码长度为四位,采用图件名称中代表性词语的拼音首
字母大写组成,见表 1。
表1 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名称
专业类别
序号
成果图件名称
图件类型代码
重力测量
1
重力测量实际材料图
ZLCL
2
点位数据图
ZLDW
3
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
ZLBG
4
剩余重力异常平面图
ZLSY
5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平面图
ZLZK
6
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图
ZLTD
7
重力测量向上延拓*m 等值线平面图
SYZL
8
重力测量向下延拓*m 等值线平面图
XYZL
9
重力测量垂向*阶导数图
CDZL
10
重力测量任意水平方向*阶导数图
SDZL
11
重力测量水平*阶梯度模图
TDZL
12
趋势分析等值线图
QSZL
磁法测量
13
航磁实际材料图
HCCL
14
航磁点位数据图
HCDW
15
航磁ΔT 等值线平面图
HCDZ
16
航磁ΔT 化极等值线平面图
HCHJ
17
航磁ΔT 剖面平面图
HCPP
18
航磁ΔT 向上延拓*米等值线图
SYHC
19
航磁ΔT 向下延拓*米等值线图
XYHC
20
航磁△T 化极向上延拓*米等值线图
HTSY
21
航磁△T 化极向下延拓*米等值线图
HCXY
22
航磁ΔT(ΔT 化极)垂向*阶导数等值线图
CDHC
23
航磁ΔT(ΔT 化极)任意水平方向*阶导数图
SDHC
24
航磁ΔT 水平梯度模等值线图
TDHC
25
航磁ΔT 化极水平梯度模等值线图
HJTD
26
航磁ΔT 趋势分析等值线图
QSHC
27
航磁ΔT 化极趋势分析等值线图
HJQS
DB15/T 3753.3—2024
3
表1 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名称(续)
专业类别
序号
成果图件名称
图件类型代码
磁法测量
28
航磁剩余异常等值线图
HCSY
29
航磁异常分布图
HCYC
30
航磁推断岩性构造图
HCTD
31
航磁测量高度等值线图
HCGD
32
航迹及离地飞行高度剖面平面图
HCFX
33
地面高精度磁测实际材料图
DCCL
34
地面高精度磁测点位数据图
DCDW
35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等值线平面图
DCDZ
36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化极等值线平面图
DCHJ
37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剖面平面图
DCPP
38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向上延拓*米等值线图
SYDC
39
地面高精度磁测△T 化极向上延拓*米等值线图
DJSY
40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向下延拓*米等值线图
XYDC
41
地面高精度磁测△T 化极向下延拓*米等值线图
DCXY
42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垂向*阶导数等值线图
CDDC
43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化极垂向*阶导数等值线图
DCCD
44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任意水平方向*阶导数图
SDDC
45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化极任意方向水平*阶导数等值线图
DCSP
46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水平梯度模等值线图
TDDC
47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化极水平梯度模等值线图
DJTD
48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趋势分析等值线图
QSDC
49
地面高精度磁测ΔT 化极趋势分析等值线图
DCQS
50
地面高精度磁测剩余异常等值线图
DCSY
51
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分布图
DCYC
52
地面高精度磁测推断岩性构造图
DCTD
电法测量
53
电法实际材料图
JHCL
54
电法视电阻率数据图
DZSJ
55
电法视极化率数据图
JHSJ
56
电法视电阻率剖面平面图
DZPP
57
电法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
DZDZ
58
电法视极化率剖面平面图
JHPP
59
电法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
JHDZ
60
电法推断地质平面图
SJTD
61
电法断面综合图
DMZH
伽玛能谱测量
62
伽玛能谱实际材料图
GMCL
63
伽玛能谱测量铀含量等值线平面图
YDZX
64
伽玛能谱测量铀含量剖面平面图
YLPP
65
伽玛能谱测量钍含量等值线平面图
TDZX
66
伽玛能谱测量钍含量剖面平面图
TLPP
67
伽玛能谱测量钾含量等值线平面图
JDZX
68
伽玛能谱测量钾含量剖面平面图
JLPP
69
伽玛能谱测氡气含量等值线平面图
DQDP
70
伽玛能谱测氡气含量剖面平面图
DQPP
71
伽玛能谱测量总计数率等值线平面图
ZJSD
72
伽玛能谱测量总计数率剖面平面图
ZJPP
73
伽玛能谱测量铀钍比等直线平面图
YTBD
74
伽玛能谱测量铀钾比等值线平面图
YJBD
75
伽玛能谱测量钍钾比等值线平面图
TJBD
76
伽玛能谱测量综合异常平面图
GMZH
DB15/T 3753.3—2024
4
表1 地球物理类成果图件名称(续)
专业类别
序号
成果图件名称
图件类型代码
测井
77
测井曲线图
CJQX
78
综合测井解释成果图
ZHJS
79
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图
GJJC
80
井身投影图
JSTY
81
岩石力学参数成果图
YSCS
82
压裂效果检查测井图
YLJC
地震测量
83
实际材料图
ZTSC
84
反射波 T0 等时图
FBDS
85
反射界面等高线图
FMDG
86
地震时间剖面图
SJPM
87
地震地质剖面图
ZZPM
88
波阻抗反演剖面图
BZKP
5.1.2 “图件计算机命名”制定遵循的基本规则:
a) 采用分段线性(或层次)编码,表示图件的标识、图件所属专业、图件类别、图件比例尺、以
及图件基本信息等;
b) 采用等长度、易扩充、计算机易实现的命名结构。
5.1.3 图件计算机命名采用 12 位编码结构。
“图件计算机文件名称”命名结构:从左到右,由图件标识码、图件专业分类标识码、图件类型标
识码、图件比例尺标识码、自定义标识码等构成(图 1)。
M ×× ×××× △ ××××
自定义标识码 e
比例尺标识码 d
图件类型标识码 c
专业分类标识码 b
图件标识码 a
图1 图件计算机命名规则示意图
a 图件标识码:为 M,来源英文 Map;
b 图件专业分类标识码:需依据图件专业分类确定专业分类标识码,见表 2;
c 图件类型标识码:见表 1 中“图件类型代码”;
d 图件比例尺标识码:为 1 位大写字母,按照 GB/T 13989 各比例尺代码;
自定义标识码:为4位大写字母,可由项目工作区名称、图幅名称、地名等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而
成,不足4位,最后一位用F补齐。
表2 成果图件专业分类标识码
序号
类别/专业
专业分类标识码
1
重力
ZL
2
磁法类
航磁类
HC
3
地磁类
DC
4
电法类
DF
5
伽玛能谱
GM
6
测井类
CJ
7
地震类
ZT
DB15/T 3753.3—2024
5
图层分类和命名规定
5.2.1 地球物理类专业数据库成果图件由地理图层、专业图层及其他图层 3 大类图层构成。图层划分
按照附录 A 规定执行。
5.2.2 主要图层内容:
a) 地理图层:包括表达行政境界、居民地、高程线、交通等信息图层;
b) 专业图层:包括表达重力、航磁、地磁、电法、伽玛能谱、测井、地震等各专业信息的各类图
层;
c) 其他图层:包括需要表达的图名、图例、比例尺、技术说明、责任签等图外整饰图层,图框、
工作区范围图层及其他必要图层。
5.2.3 特别说明:
a) 工作区范围图层:标准图幅图件“内图框”即为“工作区范围图层”。非标准图幅图件按实际
工作区范围确定该图层;
b) 图框图层:包括内图框、外图框、图框网格线等;
c) 整饰图层: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责任签、图外插图、图外插表等内容。
5.2.4 “图层计算机名称”制定遵循的基本规则:
a) 采用分段线性(或层次)编码,表示图件的标识、图件所属专业、图件类别等;
b) 采用等长度、易扩充、计算机易实现的命名结构。
5.2.5 图层计算机命名采用 10 位编码结构。
“图层文件计算机名称”命名结构:从左到右,由图层标识码、专业分类标识码、专业谱系与特征
分类代码等构成(图 2)。
L ×× ×××××××
专业谱系及特征分类代码
c
专业分类标识码
b
图层标识码
a
图2 图层计算机命名规则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