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性文件
GUIDANCE NOTES
GD11-2020
中
国 船 级 社
现有船状态评估程序(CAP)指南
2020
2020年7月1日生效
目录
1 通
则...............................................................................................................................................................1
1.1
适用范围..................................................................................................................................................1
1.2
目的..........................................................................................................................................................1
1.3
申请..........................................................................................................................................................1
1.4
CAP 构成................................................................................................................................................. 1
1.5
状态评估与等级划分..............................................................................................................................1
1.6
CAP 评估流程.........................................................................................................................................3
2
船体结构状态评估程序...................................................................................................................................4
2.1
一般规定..................................................................................................................................................4
2.2
船舶文件和记录的检查..........................................................................................................................4
2.3
船体结构及附属装置的检查..................................................................................................................4
2.4
船体结构强度评估..................................................................................................................................5
2.5
等级评定..................................................................................................................................................6
3 机械状态评估程序...............................................................................................................................................7
3.1
一般要求..................................................................................................................................................7
3.2
文件和记录检查......................................................................................................................................7
3.3
机械状态检查..........................................................................................................................................7
4 CAP 证明与报告................................................................................................................................................. 10
4.1
一般要求................................................................................................................................................10
4.2
HCAP 报告............................................................................................................................................ 10
4.3
MCAP 报告............................................................................................................................................10
附录 1:HCAP 评级方法...................................................................................................................................... 11
1
评级基本原则...........................................................................................................................................11
2
评级项目分类...........................................................................................................................................11
3
评级流程...................................................................................................................................................12
4
评级标准...................................................................................................................................................13
5
评级计算举例(油船)...........................................................................................................................15
附录 2:近观检验要求..........................................................................................................................................18
1
一般要求...................................................................................................................................................18
2
近观检验范围...........................................................................................................................................18
附录 3:厚度测量要求..........................................................................................................................................21
1
测厚范围...................................................................................................................................................21
2
测厚点的减免规定...................................................................................................................................25
附录 4:RIGHTSHIP-CAP 要求(散货船)...................................................................................................... 26
1
RIGHTSHIP-CAP 船体结构...................................................................................................................26
2
RIGHTSHIP-CAP 甲板机械....................................................................................................................26
附录 5:MCAP 评级方法..................................................................................................................................... 27
2
1
总则...........................................................................................................................................................27
2
系统/设备的评级......................................................................................................................................27
3
总体评级...................................................................................................................................................28
附录 6:MCAP 检查项目表................................................................................................................................. 29
附录 7:发动机数据..............................................................................................................................................38
附录 8: BP CAP 要求.............................................................................................................................................40
3
1 通
则
1.1
适用范围
1.1.1
状态评估程序 Condition Assessment Programme(简称 CAP)是为申请人提供的与入级无关的技术服
务。是根据详细检查、厚度测量、强度计算和性能测试等对船舶实际状态进行等级划分的一项独立和完整的
评定。
1.1.2
CAP 适用于船龄为 15 年及以上的油船、散货船、LPG 船和化学品船,其他船龄/种类的船舶也可
参照使用。
1.1.3
应 RIGHTSHIP、BP 要求进行的 CAP 评估,还应满足其特殊要求。本指南附录 4、附录 8 供参考。
1.2
目的
1.2.1
CAP 的目的是为申请方提供一个与结构强度、机械设备和维持船舶寿命等有关的船舶实际状态技
术文件和声明,可供货主和/或有关方进行新的租赁或届满更新时使用。
1.2.2
CAP 也可为以下方面提供合理的技术依据:
(1)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而进行的修理和保养;
(2)船舶买卖。
1.3
申请
1.3.1
申请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 CCS)CAP 服务者,均需由申请方(如船舶所有人、管理者或光船租
赁人)向 CCS 总部提交书面申请。CAP 服务通知单可到 CCS 网站:http://www.ccs.org.cn。
1.3.2
申请方应至少于 CAP 检查开始前 2 个月向 CCS 提出申请。
1.3.3
申请方应根据本指南要求安排测厚,并以 CCS 有关超声波测厚格式写出报告。
1.3.4
申请方应为检查做好准备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设施,并应确信船长已知道将要进
行 CAP 检查。检查期间,船上至少要有一名船员全程陪同 CAP 检查人员。
1.3.5
申请方需按合同支付费用。
1.4
CAP 构成
1.4.1
CAP 一般由 2 个模块构成,一个是船体结构状态评估程序(HCAP),另一个是机械状态评估程序
(MCAP)。申请方视其需要,可选全部,也可选其中之一或一个模块中的一部分,但均需在服务通知单上予以
说明。
1.4.2
HCAP一般包括文件和记录检查、一般检查、内部检查及近观检验、厚度测量及测厚分析和强度
评估,其中强度评估包括总纵强度计算、规范尺寸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规范尺寸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为可
选项。
1.4.3
MCAP一般包括文件和记录检查、设备全面检查、功能测试、油样分析和振动情况的检查。
1.5
状态评估与等级划分
1.5.1
状态评估由 CCS 成立的 CAP 评估小组进行。CAP 检查、测量、测试和强度计算后应根据其结果,
按 1.5.2 的等级标准划分等级。
1.5.2
等级划分从 1 级至 4 级,其中 1 级为最好,4 级为最差,其标准见表 1.5.2。
1
等级划分
表 1.5.2
等级 船体 机械
1 级——很好的状态 检查和测量项目发现,较新船或按现行规 范要求仅发现表面微小腐蚀,无须保养或 修理。 项目和系统检查和效用试验后发现,没有影 响安全作业和/或操作的缺陷,文件和维护操 作好,无须保养或修理。
2 级——良好的状态 检查和测量项目发现有轻微缺陷,但无需 修理,或发现测厚数据显著高于船级换新 要求。 项目和系统检查和效用试验后发现,有微小 的缺陷,不影响安全作业和/或操作,文件和 维护操作足够,无须立即保养或修理。
3 级——可接受的状态 检查和测量项目发现有缺陷,但无需即时 进行修理,或发现测厚数据高于船级换新 要求,存在显著腐蚀。 项目和系统检查和效用试验后发现,有缺陷, 不影响安全作业和/或操作,文件和维护操作 满足最低标准,需要一些保养和修理。
4 级——不可接受状态 检查和测量项目发现有不足或缺陷,可能 对保持船级有潜在影响,或发现一些区域 的测厚数据达到或低于船级换新要求。 项目和系统检查和效用试验后发现,有缺陷, 明显影响安全作业和/或操作,文件和维护操 作不足,需要保养和修理以恢复服务能力。
2
1.6
CAP 评估流程
CAP 评估流程见图 1.6。
图 1.6
3
2 船体结构状态评估程序
2.1
一般规定
2.1.1
船体结构状况评估(HCAP)是针对船体实际状况进行的评定,一般应包括船舶文件和记录的检查、
船体结构及附属装置的检查(包括目视检查、厚度测量及测厚分析)、船体结构强度评估及等级评定。
2.1.2
船体检查一般应在干坞内进行。
2.2
船舶文件和记录的检查
2.2.1
在进行 CAP 检验前,应核查如下文件和记录,旨在汇总船舶在过去检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尤其
是重复性缺陷,如断裂、裂纹、过度腐蚀和疲劳损坏等。CAP 检查人员应在检验时对这些缺陷的位置进行识
别并特别关注。
(1)船舶检查计划;
(2)有效的船舶证明(法定证明和船级证明);
(3)船舶有关修理史(包括改装或改建,该记录应包括缺陷的属性及修理方法);
(4)船舶的检验记录(特检、年检、中间检验及坞内检验);
(5)最近一次测厚报告;
(6)以前的CAP报告,如有时。
2.2.2
船体结构强度评估所需的图纸资料:
(1)总布置图;
(2)船中横剖面图;
(3)船体基本结构图(包括舱壁结构图);
(4)外板展开图;
(5)装载手册;
(6)评估时的测厚记录;
(7)其它所需的图纸。
2.3
船体结构及附属装置的检查
2.3.1
一般检查
(1)露天甲板;
(2)船体板(包括海水阀箱);
(3)舵结构;
(4)锚和锚链。
2.3.2 内部检查
(1)所有货舱*;
(2)所有压载舱*;
(3)机舱区域一个燃油舱,货物长度区域半数但不小于2个燃油舱,如货物长度区域无燃油舱,则机舱
外的燃油舱(如设置)2个;滑油舱1个;所有的淡水舱;
4
(4)机舱;
(5)首、尾尖舱;
(6)所有其他舱室(泵舱、隔离空舱和管隧等)。
备注:*适用时,防腐系统应仔细检查。
2.3.3
近观检验
2.3.3.1
近观检验的范围及相关要求见附录 2。
2.3.4
厚度测量
2.3.4.1
测厚工作应由认可的测厚公司且在CAP检查人员的指导下进行。CAP检验开始之前12个月以内
由认可的测厚公司进行的测厚结果经CAP检查人员评估后可予以接受。厚度测量要求见附录3。
2.3.5
测厚分析
2.3.5.1
厚度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参与评级的每个结构单元的整体腐蚀情况。基于建造尺寸的厚度减
少量进行测厚统计分析。如果申请方选择规范尺寸计算(见本指南2.4.3),测厚分析也可基于现行的规范要求
尺寸进行。
2.3.5.2
每个检验舱室/处所/区域的测厚数据,按照结构单元进行测厚分析,测厚分析采用90%可靠性的
统计分析方法(S-Curve方法)。结构单元分组包括甲板结构、舷侧结构、船底结构、内底结构、横舱壁结构、
纵舱壁结构和内部结构。对于散货船还应包括舱口盖及舱口围板。测厚分析评级见附录1。
2.4 船体结构强度评估
2.4.1 一般要求
2.4.1.1 船体结构强度评估包括总纵强度计算、规范尺寸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三部分内容,其中规范尺
寸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根据申请方的不同要求选择进行。
2.4.2
总纵强度计算
2.4.2.1
总纵强度计算应在货舱区域选择至少 3 个典型横剖面*1 进行总纵弯曲强度计算和总纵屈曲强度
计算,其中计算所需的静水弯矩应取装载手册中的许用静水弯矩。具体计算内容如下:
(1)根据现行 CCS 规范计算规范要求的船体梁剖面模数 W;
(2)基于测厚尺寸,计算典型横剖面在甲板和船底处的实际横剖面模数 Wact;
(3)基于测厚尺寸,计算典型横剖面在甲板和船底处的屈曲利用因子η*2。
注:
*1:典型横剖面的选取与测厚的横剖面保持一致。
*2:屈曲利用因子η=σ/σc,
σ:甲板板/船底板板格的工作压应力,N/mm2;
σc:甲板板/船底板板格的临界屈曲应力,N/mm2。
2.4.3
规范尺寸计算(选择项)
2.4.3.1
除非申请方有特殊要求,一般只对下述构件按现行规范进行重新评估:
(1)货舱区域的船体外板和主甲板及其扶强材;
(2)货舱区域的横舱壁和纵舱壁及其扶强材。
2.4.4
疲劳强度分析(选择项)
2.4.4.1
对货舱区域的全部纵骨(包括甲板纵骨、舷侧纵骨、船底纵骨、内底纵骨、纵舱壁纵骨等)在横向
强框架和横舱壁位置处的端部节点采用简化的名义应力法进行计算。
2.4.4.2
所有疲劳寿命小于当前船龄加 3 年的纵骨端部节点视为“热点区域”,这些位置可能出现疲劳问
5
题。疲劳强度分析应在 CAP 现场检验之前完成以便于 CAP 检查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对“热点区域”进行近观
检验。
2.4.4.3
结合疲劳强度分析结果、现场检验的实船状态和检验历史(如损坏报告等),“热点区域”可能需
要进行必要的加强。
2.5
等级评定
2.5.1
船体结构等级评定方法见附录1。
6
3 机械状态评估程序
3.1
一般要求
3.1.1
机械状态评估程序(MCAP)一般应包括文件和记录检查、目视检查、功能测试、机械参数的测
量与采集、振动情况的检查、油样分析和等级评定。
3.1.2
MCAP 的检查项目包括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推进系统、锅炉与压力容器、船舶管系和动力管
系、电气/自动化系统、甲板机械和液货机械设备与管系等,详细内容见附录6和附录7。
3.1.3
机械状态评估程序应包括一次航行状态下的检查。
3.1.4
对液货机械设备与管系的检查,一般应结合卸货操作时进行。
3.1.5
机械状态评估程序的评级方法见附录5。
3.2
文件和记录检查
3.2.1
检查船舶证明(包括法定证明和船级证明)的有效性。
3.2.2
核查船舶检验记录。
3.2.3
如采用机械计划保养系统(PMS),则检查 PMS 的有效性(包括检查轮机长出具的 PMS 检验报
告是否含有修理/更换项目)。
3.2.4
如采用柴油机滑油状态监控系统和/或螺旋桨轴状态监控系统,则对润滑油分析记录和分析结果报
告单进行检查,并验证润滑油分析机构和分析人员的资格。必要时可要求重新进行润滑油分析。
3.2.5
需检查的文件还应包括机电设备订货明细表或机电设备清单、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说明书、出厂
试航报告、维修保养记录、测量记录、油样分析报告、炉水化验报告、备件/工具清单等。
3.3 机械状态检查
3.3.1 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
3.3.1.1 在正常航行和不小于 80%额定功率的运行状态下,测取主机和发电机组原动机(适用时)各缸
的示功图,并将从示功图中所得的性能指标与其原始(或历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柴油机的动力
性和经济性。
3.3.1.2
对控制室与机旁的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对,并把各数据与其原始(或历史)数
据进行分析、比较。
3.3.1.3
对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进行外观总体检查,着重检查泄漏。
3.3.1.4
对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的所有辅助系统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有关图纸、资料、记录,采集加热
器、冷却器、泵、管子、阀等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和相关信息(如型号、所用材料、制造日期等)。
3.3.1.5
对燃油系统中的布置(其中包括加热与粘度控制、温度与加热器的报警和调节装置、泵、阀、
滤器等)进行检查,并核对燃油型号。
3.3.1.6
对燃油、滑油分油机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可通过查阅保养记录或功能试验来分析分油机当
前所处状态。同时记录分油机的型号。对分离设备的布置、温度、加热器的报警和调节装置等进行检查。
3.3.1.7
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及其增压器、辅助系统中的转动设备(如海水冷却泵、淡水冷却泵、燃油
增压泵等),查阅它们的保养记录,检查它们的振动情况。
3.3.1.8
对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的滑油和透平油进行油品分析。
7
3.3.1.9
对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的起动系统进行功能试验。空压机均应起动,检查自动起动功能、气压
升高的速度、压缩机起动的相继间隔。
3.3.1.10
查阅空压机及其电动机的保养记录,对空压机及其电动机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查。
3.3.1.11
调整发电机组原动机的负荷,使其达到一定的设定值(过载),检查能否自动卸载次要负荷和
备用发电机组能否自动起动。
3.3.2
推进系统
3.3.2.1
对推进轴系进行总体检查。检查尾管前轴承的轴封、减速齿轮箱、推力轴承、中间轴承的润滑
情况,并测取它们的温度。对轴系(包括减振器)中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查。适用时可进行轴系振动测试以及
轴承间隙测量和润滑油样品分析等。
3.3.2.2
对调距螺旋桨的油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外观检查,对螺旋桨从正车满螺距到倒车满螺距进行
验证试验,并记录油压系统中的温度,必要时对液压油进行油品分析。
3.3.2.3
在正常航行下,对舵机/侧推器的外观、振动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它们的电气系统。对操舵装
置应从左满舵到右满舵进行来回试验。在驾驶室对自动操舵与手动操舵进行转换试验,对自动操舵到就地手
动操舵也要进行试验。对系统报警装置进行试验(动力源/油压),对液压油进行油品分析。
3.3.3
锅炉与压力容器
3.3.3.1
对锅炉进行外观总体检查,记录它们的工作温度、压力等,并检查修理和保养记录。
3.3.3.2
对锅炉的安全报警装置进行功能验证试验,对锅炉熄火、高水位、低水位、超低水位、蒸汽高
压等自动停炉的功能进行验证试验。使给水泵停止,检查备用给水泵的自动起动功能。必要时,可对安全阀
的功能进行验证试验。
3.3.3.3
对大气冷凝器和热水柜进行外观总体检查,对吹灰器进行功能验证试验。
3.3.3.4
对主/辅空气瓶进行外观总体检查,检查隔离阀、压力表、泄放设施等,必要时可对空气瓶的安
全阀(或易熔塞)进行功能验证试验和对空气瓶壳体进行测厚。
3.3.4
管系
3.3.4.1
对海水管系、淡水管系、压载管系、舱底水管系、燃油管系、滑油管系、液压管系、压缩空气
管系、排气管系、蒸汽管系、给水管系等进行外观总体检查。检查泄漏、隔热层、支撑固定和振动情况,验
证泵、阀门、滤器、热交换器、仪表等设备的功能以及电机和泵的振动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打开检查或测厚。
3.3.4.2
对通风系统进行外观总体检查,对风机进行功能试验和振动情况的检查。
3.3.5
电气/自动化系统
3.3.5.1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对发电机/变压器进行外观总体检查,检查清洁度、电缆、电缆保护、噪声等。
3.3.5.2
对每台发电机进行 0~100%负荷的验证试验,记录频率和电压的变化值,频率最大变化值为 5%,
电压为 5%。
3.3.5.3
调整发电机的负荷,使其达到一定的设定值(过载),检查备用发电机组的自动起动和次要负荷
的自动卸载。对发电机进行从单台到双台(或多台)的并网和负荷转移的验证试验。
3.3.5.4
对主配电板进行外观总体检查,检查清洁度、修理过的器件、接头处的松动等,检查配电板及
其设备的可操作性。
3.3.5.5
对主配电板的每个系统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所有输出电路的最新绝缘电阻的测试记录。
3.3.5.6
对分配电板及其电缆、器件等,检查输出线路的保护情况,检查熔断丝和断路器的容量大小是
否与实际负荷一致,检查主要负荷的电机电流继电器的设定值,检查电缆的固定、穿过气密和水密舱壁的情
况,检查电缆进入电机、起动器和其它封闭器具的情况。
3.3.5.7
根据船舶自动化的程度,对机电设备(或装置)的遥控、自控、监视、报警等系统进行外观总
体检查和功能试验。
8
3.3.6
甲板机械
3.3.6.1
对锚机、绞车、起重设备、舱口盖操作装置、救生艇筏及降落装置以及相关液压系统等进行外
观总体检查,检查设备的整洁、密封、破损、是否有漏油、锈蚀。检查基座的锈蚀及固定情况。
3.3.6.2
进行功能检查和验证,包括对安全设备进行测试。例如对设有报警装置(动力源/油压)的液压
系统应进行验证试验,必要时进行油品分析。
3.3.6.3 所有的锚机和绞车应在 CAP 检查人员见证下进行安全工作负荷下的刹车试验。
3.3.6.4
带缆桩、立式滚轮应标定安全工作负荷。
3.3.6.5
适用时,舱口盖的液压管路应涂层完好,无明显腐蚀。
3.3.7
液货机械设备与管系
3.3.7.1
对服务于货油装卸、贮存和处理以及洗舱和油污水处理的主要机械设备与管系进行外观总体检
查。检查泄漏、隔热层、支撑固定和振动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打开检查或测厚。
3.3.7.2
对于包括货油管系、惰气管系、油舱透气管系、货油加热管系、洗舱管系和油污水处理管系等
在内的主要液货管系及其设备,应进行功能检查和验证,并测量和记录有关数据。
3.3.7.3
对用于液货机械设备与管系的监测和控制系统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油舱液位测量系统、货油/压
载阀门遥控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应进行功能检查和验证,并查阅轮机日志中的相关记录。
9
4 CAP 证明与报告
4.1
一般要求
4.1.1
CAP检查后应签发CAP证明并完成检查报告。报告应列明检查的地点、日期,以及有关CAP检查
是否在坞内或海上进行。
4.2
HCAP 报告
4.2.1
HCAP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实声明;
(2)船舶主尺度及概况;
(3)检验和结构强度计算结果总结;
(4)CAP评级总结;
(5)修理历史及过去船级检验记录总结;
(6)结构强度分析及评级;
(7)现场检验结果分析及评级;
(8)缺陷修理前后的描述及图片;
(9)各舱室/处所状况的照片举证;
(10)总纵强度计算报告;
(11)规范尺寸计算报告(适用时);
(12) 疲劳强度分析报告(适用时)。
4.3
MCAP 报告
4.3.1
MCAP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实声明;
(2)船舶主尺度及概况;
(3)机械及电气设备评估总结;
(4)机械及电气设备评估记录;
(5)机械及电气设备状况的照片举证;
(6)机械及电气设备明细表;
(7)主机、发电机组原动机试航记录;
(8)滑油分析报告;
(9)振动测试报告;
(10)锚机和绞车的刹车试验报告(适用时)。
10
附录 1:HCAP 评级方法
1
评级基本原则
1.1
本附录对 HCAP 评级所涉及到的方面以及相应的流程和标准给出了描述。
1.2
船体结构评级通常依据下述流程和适用的标准进行,但最终的评级结果由 CCS CAP 评级小组确定。
1.3
所有舱室/处所的等级均指包含在其内部构件的等级,对于具有公共边界的舱室/处所,其公共边界
的测厚值在两侧的舱室/处所中分别计入。
1.4
除涂层状况外,HCAP 各评级方面分为 4 个等级,为 CAP 1、CAP 2、CAP 3 和 CAP 4,在计算分
值时分别对应 1 分、2 分、3 分和 4 分。计算平均分时保留一位小数(四舍五入)。
2
评级项目分类
2.1
船体结构评级由现场评级和强度评级两部分组成。
2.2
现场评级时船体结构划分为多个舱室/处所/区域,如压载舱、货舱(包括空舱、泵舱等)和外部结
构(全船露天强力甲板和船体外板)等。每个舱室/处所/区域基于其边界及其所属的结构构件在评级时一般
划分为如下多个结构单元(包括板及其附连的骨材):
(1)甲板结构(或平台);
(2)舷侧结构(左/右);
(3)船底结构;
(4)内底结构;
(5)横舱壁结构(前/后);
(6)纵舱壁结构(左/中/右);
(7)内部结构(包括水平桁、横框架、纵桁、肋板、制荡舱壁等板及其附连的骨材);
(8)舱口盖及舱口围板(仅适用散货船)。
2.3
针对每个结构单元,评级方面包括目视检查评级、厚度测量评级和涂层状况评级(仅适用于压载舱)。
2.3.1
目视检查评级
目视检查需关注:
(1)裂纹;
(2)局部腐蚀(麻点腐蚀、沟槽腐蚀和边缘腐蚀);
(3)变形;
(4)牺牲阳极状况(适用时);
(5)其它缺陷。
目视检查评级基于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一般来说,最终的目视检查评级结果由裂纹、局部腐蚀和变形这
三者评级结果的最差者决定。
2.3.2
厚度测量评级
厚度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参与评级的每个结构单元的整体腐蚀情况,通常基于建造尺寸的厚度减少量
进行测厚统计分析。如果申请方选择规范尺寸计算(见本指南2.4.3),测厚分析也可基于现行的规范要求尺寸
进行。针对每个检验舱室/处所/区域的测厚数据,按照结构单元进行测厚分析,测厚分析采用90%可靠性的统
计分析方法(S-Curve方法)。厚度测量评级时基于90%的水平线(如图2.3.2中的水平虚线)与测厚曲线交点
11
所在的评级区间(如图2.3.2中甲板结构厚度测量评级为CAP 2级)来确定厚度测量评级结果。
图 2.3.2
2.3.3
涂层状况评级
涂层状况作为压载舱在现场评级中考虑的一个独立因素,对压载舱中的所有结构单元的涂层状况单独进
行评级。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