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根据《河
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19 年第二批工程建设标准(定
额)编制计划的通知》(豫建科[2019]372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
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参考国内有
关标准,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经河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
本标准共分 11 章和 3 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 基
本规定,墙体保温,门窗、玻璃幕墙及遮阳装置,屋面保温,地面
保温,建筑气密性,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等。
本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河南五方合创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
见或建议,请寄送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
金水路 299 号浦发国际金融中心 B 座 9 楼;邮编:450008)。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郑州大学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陈先志 栾景阳 崔国游 唐 丽 贠清华
林 力 雷 霆 原瑞增 宋建学 曹力锋
司大雄
宣保强 肖庆丰 何晓亮 赵德伟
牛治飞
郝东领 王 渊 吕 栋 张广周
贾国强
郭向阳 刘向光 朱昆伦 李婷婷
刘学超
张红霞 赵子豪 程向明 王 乔
黄
林
主要审查人
解 伟 郑丹枫 刘 寅 孙宝珊 杨 磊
范运泽
孙计伟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4
3.1
施工................................................................................. 4
3.2
质量验收......................................................................... 5
4
外墙保温.................................................................................... 7
4.1
一般规定......................................................................... 7
4.2
施工................................................................................. 7
4.3
质量验收......................................................................... 9
5
门窗、玻璃幕墙及遮阳装置.................................................. 11
5.1
一般规定....................................................................... 11
5.2
施工............................................................................... 11
5.3
质量验收....................................................................... 13
6
屋面保温.................................................................................. 16
6.1
一般规定....................................................................... 16
6.2
施工............................................................................... 16
6.3
质量验收....................................................................... 18
7
地面保温.................................................................................. 21
7.1
一般规定....................................................................... 21
7.2
施工............................................................................... 21
7.3
质量验收....................................................................... 22
8
建筑气密性.............................................................................. 24
8.1
一般规定....................................................................... 24
8.2
施工............................................................................... 24
1
8.3 质量验收....................................................................... 25
9 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27
9.1 一般规定....................................................................... 27
9.2 施工............................................................................... 27
9.3 质量验收....................................................................... 29
10 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31
10.1 一般规定..................................................................... 31
10.2 施工............................................................................. 31
10.3 质量验收..................................................................... 32
11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33
附录 A 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34
附录 B 新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现场检测方法................36
附录 C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37
本标准用词说明............................................................................ 39
引用标准名录................................................................................ 40
条文说明........................................................................................ 41
2
1
总
则
1.0.1
为加强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
术,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超低能耗建筑
节能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
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0.1 超低能耗建筑 2 术 语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大幅降低
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大幅提高能源
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极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
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近
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 规定的建筑,其建筑能耗水
平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和行
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降低
50%以上。
2.0.2 热桥 thermal bridge
围护结构中局部的传热系数明显大于主体传热系数的部
位。
2.0.3 气密性材料 air tightness material
对建筑外围护结构室内侧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空气渗透
的材料,超低能耗建筑中常用防水隔汽膜。
2.0.4 防水透汽材料 water-proof and vapor-permeable material
对建筑外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兼具防水及
允许水蒸气透出功能的材料,超低能耗建筑中常用防水透汽膜。
2.0.5 保温隔热垫块(片) insulation bearer
用于围护结构外侧,固定出挑金属构件的,具有一定抗压
强度或压缩强度和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制作的垫块(片)。
2.0.6 断热桥锚栓 thermally broken fixer
2
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减小或阻断锚钉热桥效应的
锚栓。
2.0.7 气密层 air tightness layer
由气密性材料和部件、抹灰层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透的连
续构造层。
2.0.8 热回收装置 heat recovery device
在空调、供暖、通风设备或系统上所加装的,并将运行时
所排出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装置。
2.0.9 遮阳装置 shading device
安装在建筑围护结构上,用于遮挡或调节进入室内太阳辐
射热或自然光透过量的装置。
2.0.10 建筑气密性 air tightness of building envelope
建筑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漏的能力。用于表征建筑或
房间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透量。通常采用压差实
验检测建筑气密性,以换气次数 N50,即室内外 50Pa 压差下换
气次数来表征建筑气密性。
3
3
基本规定
3.1
施工
3.1.1
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施工质量控制与
检验制度。
3.1.2
施工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应满足超低能耗建
筑节能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施工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
各自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3.1.3
施工采用的专项设计文件及由施工单位完成的深化设计
文件应经建筑主体设计单位确认。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
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会审。
3.1.4
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资料有效、完整和齐全。施工项目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施工全过程的资料编制、收集、整理和审核,
并应及时存档、备案。
3.1.5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相
关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3.1.6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施工前应对采用的
新工艺进行评价,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核准。施工
完成后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验收。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
护等的专项施工方案和验收要求应组织专家论证。
3.1.7
施工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
文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
求。
4
3.1.8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时,应对其规格、型号、外观
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验。材料
进场后,应按种类、规格、批次分别储存和堆放,并标识清晰,
储存和堆放条件不应影响材料品质。
3.1.9
施工前,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做样板,样板经建设
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确认后方可展开工程施
工。
3.1.10
各工序的施工,应在前一道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其质量
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和本标准有关规定,对检查中发现的质
量问题应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
3.1.11
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应及时进行验收,隐蔽工程应验
收合格后再隐蔽。
3.1.12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制定检测和试验计划,并应经监理
单位批准后实施。监理单位应根据检测和试验计划制定相应的
见证计划。
3.1.13
施工中为各检验目的所制作的试件应具有真实性和代
表性。
3.1.14
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劳动保护、防火要求等,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2
质量验收
3.2.1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中,围护结构节能工程按表 3.2.1
划分分项工程,其他子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的划分应符合《建
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 的规定。
5
表 3.2.1 围护结构节能工程的分项工程划分
序号 分项工程 主要验收内容
1 墙体节能工程 基层;保温隔热构造;抹面层;饰面 层;保温隔热砌体等
2 幕墙节能工程 保温隔热构造;隔汽层;幕墙玻璃; 单元式幕墙板块;通风换气系统;遮 阳设施;凝结水收集排放系统;幕墙 与周边墙体和屋面间的接缝等
3 门窗节能工程 门;窗;天窗;玻璃;遮阳设施;通 风器;门窗与洞口间隙等
4 屋面节能工程 基层;保温隔热构造;保护层;隔气 层;防水层;面层等
5 地面节能工程 基层;保温隔热构造;保护层;面层 等
6 建筑气密性工程 外墙;屋顶;地面;外门窗;幕墙等
3.2.2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应符
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GB 50411 及相关专业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并
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
4
墙体保温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及质量
验收。
4.1.2
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各种组成材料和配件的技术指标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性能相容。
4.1.3
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4.2
施工
4.2.1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不应低于 5℃,5
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应施工,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雨和
防火等措施。
4.2.2
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外门窗、外墙预埋件、墙上支架及
穿墙管线套管应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
4.2.3
外墙外保温的基层应坚实、平整,不应有开裂、空鼓、
松动、泛碱、粉化、起皮及爆灰等现象,表面应清洁、干燥,
不应有浮尘、油污、脱模剂等;
4.2.4
保温板粘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温板应粘贴平整,宜采用条粘法施工,保温板为双层
时外层保温板应采用条粘法施工;
2
保温板应沿水平方向铺贴,先下后上,竖缝左右错开不
小于 200mm;
3
墙面阴阳角处应做错茬处理,保温板拼缝位置不得在门
7
窗口四角处;
4
保温板应挤紧、拼严,板缝间不应有胶粘剂,板缝宽度
不应大于 2mm,超过时应采用相同材料保温板条或发泡聚氨酯
填充;
5
采用分层粘贴保温板时,内外层应错缝粘贴;
6
外墙变形缝内应按设计要求采用保温板挤紧填满,保温
板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
4.2.5
外墙外保温底部施工要求:
1
保温层应延伸至地面以下,延伸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室外地面以下保温材料应位于完整防水构造层内;
3
室外地面以下保温层外侧应做防护。
4.2.6
保温层内设置托架时,托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托架应从勒脚部位开始设置,竖向间距不宜超过两层;
2
托架水平方向可间断设置,托架水平间距不应大于
1.2m,长度不宜小于 0.3m;
3
托架垂直墙面肢长应比保温层厚度小 20mm~30mm,托
架部位产生的缝隙应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填充;
4
托架应采用膨胀锚栓牢固固定,金属托架应通过设置保
温隔热垫片等措施进行断热桥处理。
4.2.7
保温板锚固件应采用断热桥锚栓,锚栓规格、安装位置、
安装数量、安装方式、锚固深度及抗拔承载力等应符合设计要
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施工方案
应予以明确,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计算确定。
4.2.8
保温板锚固件应在保温板粘贴 24 小时后方可进行施工。
4.2.9
锚固件直接锚固在保温板上时,宜将锚固件凹进保温板
8
内约 20mm,然后用保温材料将凹坑填平。
4.2.10
门窗周边保温层应覆盖门窗框,覆盖宽度和厚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4.2.11
保温层与门窗边框应紧密贴合,外墙保温与门窗框连接
处应设门窗连接线条做防水处理。安装时应先将门窗连接线条
固定在门窗框上,保温板粘贴至门窗框时,将连接线条网格布
在保温板端部与保温板外翻包的耐碱网格布进行搭接。
4.2.12
管线穿过保温层时,穿墙管线应置于套管或孔洞的中
心,管线与套管或孔洞间空隙应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填充,厚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套管或孔洞直径应考虑填充保温材料厚
度,位于地面以下时尚应做防水处理。
4.2.13
墙上金属支架与外墙间应设保温隔热垫片。墙上支架穿
过保温层处应使支架与保温层紧密贴合,宽度大于 2mm 的缝
隙应填塞保温板条或采用发泡聚氨酯等保温材料填充。支架穿
过保温层处应做防水处理。
4.2.14
外墙保温工程完工后应对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4.3
质量验收
4.3.1
墙体保温除应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 的规定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外,尚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
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影像资料:
1
保温板间的缝隙处理;
2
锚栓的数量、位置、锚固深度;
3
锚栓、墙上连接件及凸出墙面的构件等部位的断热桥处
理;
9
4
托架与主体结构间断热桥处理;
5
穿越墙面管线的断热桥和气密处理;
6
外墙保温底部做法。
4.3.2
保温板与基层、内外两层保温板之间粘结面积比应符合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
检验方法进行剥离检验。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 3 处。
4.3.3
保温板采用分层粘贴时,保温板材与基层之间、内外两
层保温板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拉伸粘结强
度检验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且不得在界面破坏。
检验方法: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
检验方法进行现场拉拔试验。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 3 处。
4.3.4
地面以下墙体防水及保温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3.5
外墙保温与门窗框连接处应设门窗连接线条,连接线条
与门窗框应粘贴严密,连接线条玻纤网应压入外保温面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3.6
外墙保温工程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断热桥措施。
检验方法: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10
5
门窗、玻璃幕墙及遮阳装置
5.1
一般规定
5.1.1
本章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外门窗、玻璃幕墙及遮阳装置
节能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5.1.2
外门窗、玻璃幕墙及遮阳装置的施工应在主体结构工程
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5.1.3
超低能耗建筑外门窗及玻璃幕墙应优先选用高效节能产
品。
5.2
施工
5.2.1
门窗加工前,应考虑门窗口施工偏差、是否设附框、安
装方式等因素,按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调整门窗加工尺寸。
5.2.2
外窗应整窗安装,不得现场加工拼装。
5.2.3
玻璃幕墙应优先采用单元式幕墙,幕墙单元间接缝应保
证气密性。
5.2.4
玻璃幕墙采用非单元式幕墙时,面板与面板、面板与支
承结构构件、相邻支承结构构件间等交界处应进行气密处理。
5.2.5
门窗安装固定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侧固定位置不少于 2 个;
2
端部固定位置距角部的距离不大于 150mm;
3
固定位置间距不大于 500mm;
4
门窗框受力点两侧 150mm 范围内宜设固定点;
5
固定点中心至墙体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
11
5.2.6
门窗采用外挂安装时,安装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墙上固定连接件的后锚固件应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
规范》JGJ 102 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的规
定,其锚固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后锚固件应锚固在门窗四周混凝土边框或实心砖砌体
上,不得锚固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空心砖砌块等轻质墙体上;
3
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与主体结构相连部位固定锚
栓不应少于 2 个;
4
连接件与窗框连接锚钉或锚栓数量不应小于 2 个;
5
连接件采用角钢或钢板时,应做热镀锌防腐处理;
6
门窗框上墙后应调平对正,拧紧螺栓安装牢固。
5.2.7
门窗和玻璃幕墙连接件与预埋件间应设保温隔热垫片,
保温隔热垫片材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8
门窗、玻璃幕墙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气密处理:
1
将气密性材料(防水隔汽膜)一侧沿四周粘贴在门窗框
或玻璃幕墙的边框上;
2
门窗、玻璃幕墙固定后在内侧将防水隔汽膜另一侧粘贴
在四周主体结构上;
3
门窗框与玻璃幕墙的边框外侧与主体结构间粘贴防水透
汽材料(防水透汽膜),防水透汽膜一侧粘在门窗框或玻璃幕
墙的边框上,一侧粘在主体结构上;
4
连接件安装位置应附加粘贴防水透汽膜,并应包严连接
件;
5
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在窗框、玻璃幕墙边框上粘贴
宽度不应小于 20mm,在主体结构上粘贴宽度不应小于 50mm;
12
6
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粘结前应清除表面灰尘、油污
等,粘结面应保持干燥,墙体部位应平整洁净;
7
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的粘贴应平整压实,转角部位
褶皱理顺,避免产生空隙。
5.2.9
窗台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侧应伸到窗框下并可靠固定;
2
两端应伸入外墙保温层内,并设翻沿,缝隙宜采用预压
膨胀条填充;
3
板面向外倾斜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外侧伸出外墙保温层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10
门窗、玻璃幕墙安装完毕后应加强成品保护,防止损坏
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汽膜、预压膨胀条等,如有损坏须及时修
补。
5.2.11
遮阳装置的预埋件和连接件应在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安
装完成并验收合格,预埋件和连接件应做防腐处理。
5.2.12
遮阳装置预埋件应牢固固定在主体结构上,预埋件与遮
阳装置支架间应设置保温隔热垫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