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40
CCS B 62 体 GXAS
团 标 准
T/GXAS 461—2023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多彩景观植被
配置与营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figu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lorful landscape vegetation in karst Lijiang River Basin
2023 - 03 - 10 发布
2023 - 03 - 16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461—2023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桂林理工大学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市第二绿化工
程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文俊、黄莹、黄甫昭、谭艳芳、李兰英、于海涛、秦萍、陈婷、李健星、唐
放霖、郑碧云、高洋洋、张庆、谢志远、刘丁源、陈理扬。
I
T/GXAS 461—2023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多彩景观植被
配置与营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多彩景观植被配置与营造技术的程序,界定了漓江流域喀斯特区
域多彩景观植被配置与营造技术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营造区域选择、植物选择、植物配置、营
造技术、检查验收等操作指示,描述了档案管理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多彩景观植被的配置与营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30.10 草种子检验规程 包衣种子测定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8247.4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4部分:花卉种子
GB/T 18247.5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5部分:花卉种苗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NY/T 1175 草皮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626 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B45/T 6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漓江流域 Lijiang River Basin
漓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
3.2
多彩景观植被 colorful landscape vegetation
色泽丰富且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群落。
3.3
上坡 uphill
从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上坡位。
3.4
中坡 middle slope
从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中坡位。
3.5
下坡 downhill
从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下坡位。
1
T/GXAS 461—2023
4 营造区域选择
4.1 喀斯特石山区域
宜选择石漠化程度在中度以下的喀斯特石山的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和平地,开展植被配置与营
造。
4.2 喀斯特河岸带区域
宜选择喀斯特河岸带的堤岸和河漫滩,开展植被配置与营造。
5 植物选择
5.1 基本要求
植物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薄、适钙能力,根系穿透能力较强;
——具有较强的耐水湿能力和较高的水土固持等生态功能;
——适宜于中性、弱碱性钙质土生长;
——多色彩、观赏价值高;
——优先选用生态价值较高的乡土物种,慎用外来物种。
5.2 适宜植物
应综合土壤质量、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选择植物。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植物见附录A
表A.1~表A.4。
6 植物配置
6.1 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 自然优先原则。根据场地环境和自然景观特色等进行科学建设和改造,充分重视保护自然、
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
—— 生态优先原则,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应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宜使用
乡土树种,创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 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生态学原理,合理布局,科学搭配,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协调
共存;
—— 艺术性原则。选择不同季节具有色彩变化的多彩植物,按照一定的艺术形式配置。
6.2 配置模式
植物配置分为以下模式(具体见附录B表B.1):
—— 乔灌草型。主栽植物生活型均为乔木,配栽植物为灌木、草本;
—— 乔乔型。主、配栽植物生活型均为乔木;
—— 乔灌型。主、配栽植树种生活型分别为乔木、灌木;
—— 乔草型。主栽植物生活型均为乔木,配栽植物为草本;
—— 灌草型。主栽植物生活型均为灌木,配栽植物为草本;
—— 灌藤型。主栽植物生活型均为灌木,配栽植物为藤本;
—— 藤草型。主栽植物生活型均为藤本,配栽植物为草本。
6.3 配置方式
植物配置可采用以下方式(具体见附录B表B.1):
—— 孤植。在开敞空间,远离其它景物种植 1 株乔木;
—— 对植。将数量大致相等的植物在构图轴线两侧栽植;
2
T/GXAS 461—2023
—— 列植。将乔木或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列种植;
—— 丛植。由 2、3 株至 20 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按照一定的构图组合;
—— 群植。成片种植同种或多种树木,常由 20~30 株以至数百株乔灌木组成;
—— 林植。大面积、大规模的成带成林状的配植方式,形成林地和森林景观。
7 营造技术
7.1 整地
7.1.1 原则
应符合GB/T 15776的规定。
7.1.2 整地时间
宜选择当年12月至次年5月,景观营造前10
d~15
d。
7.1.3 整地方法
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7.2 种子和种苗
7.2.1 种子要求
优先选用当地种源和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林木种子质量应符合GB 7908的规定,草种子质量应符
合GB/T 2930.10的规定,花卉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8247.4的规定。
7.2.2 种苗要求
7.2.2.1 容器苗应符合 LY/T 1000 的规定。
7.2.2.2 裸根苗应使用 GB 6000 规定的Ⅰ、Ⅱ级苗木,花卉种苗应符合 GB/T 18247.5 的规定。
7.3 栽植
7.3.1 栽植时间
在当年12月~次年5月的雨后栽植;落叶植物宜在当年12月~次年2月栽植。
7.3.2 栽植方法
7.3.2.1 种子种植时,石山区采用点播、条播和撒播等方式。
7.3.2.2 种苗定植按 GB/T 15776 的规定执行。
7.4 抚育管理
7.4.1 补植、补播
种植后适时检查,及时补植、补播。
7.4.2 施肥
苗木施肥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草坪施肥按NY/T 1175的规定执行。
7.4.3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预防、预测预报和治理工作,化学防治方法按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8 检查验收
乔木和灌木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草本花卉成活率大于95%,目标草坪覆盖率大于95%。
3
T/GXAS 461—2023
9 档案管理
按DB45/T 626的规定执行。
4
T/GXAS 461—2023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植物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乔木见表A.1。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灌木见表A.2。漓江
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藤本见表A.3。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草本见表A.4。
表A.1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乔木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常绿乔木;花期 3~5 月,种子第二年 5~6 月成熟;阳性树 柏木 柏科 种,喜温暖湿润的各种土壤地带,尤其在石灰岩山地钙质土
Cupressus funebris 上生长良好。荒山绿化、疏林改造的先锋树种,也是园林绿
化树种。 适宜区域
1 石山的中坡、下坡
2 黄枝油杉 Keteleeria davidiana var. calcarea 松科 常绿乔木;高达 20 m,种子 10~11 月成熟;中亚热带树种, 喜光,幼苗期稍耐侧荫;对土壤要求不严,多生于石灰岩山 地。为石山绿化的优良树种,也适于庭园绿化。 石山的下坡
3 樟 Cinnamomum camphora 樟科 常绿乔木,高达 30 m;花期 4~5 月,果期 8~11 月;常野生 于山坡或沟谷中,各地常见栽培。中国南方最常见的园林绿 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和 平地
4 岩樟 Cinnamomum saxatile 樟科 常绿乔木,高 6 m~10 m;花期 4~5 月,果期 9~10 月;阳性 树种,耐侧荫,常见于石山中下部疏林中,喜肥润,但在干 旱瘠薄的环境也能生长。石山绿化树种。 石山的中坡、下坡和 山谷
5 黑壳楠 Lindera megaphylla 樟科
常绿乔木,高达 25 m;花期 1~3 月,果期 9~10 月;中性偏 阴性树种,以溪边、山谷阴湿地生长旺盛。稍耐干旱,在山 中、下部的林中也有。四季常青,秋季黑色的果实如繁星般 点缀于绿叶丛中,观赏效果好,是有发展潜力的园林绿化树 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和 平地
6 石山楠 Phoebe calcarea 樟科 常绿乔木,高达 20 m;花期 4 月,果期 7 月;阳性树种,常 生于疏林中;喜钙质土,耐干旱;可作石山及村旁绿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和 平地
7 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大戟科 常绿乔木,高达 15 m~25 m;花期 5~6 月,果期 10~11 月;
偏阴性树种,喜湿润环境,生于山谷和河边林中;其枝叶繁 茂,遮阴性好,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 山谷、平地
8 粗糠柴 Mallotus philippensis 大戟科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 2 m~18 m;花期 3~4 月,果期 7~8 月;阳性树,能耐一定的侧荫;在酸性土和钙质土均能生长; 在石山上生于石山坡积土、石穴土和石缝中;石山绿化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9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蔷薇科 常绿乔木,高达 10 m,花期 10 月至次年 1 月,果期 4~5 月; 喜光,酸性土或钙质土均能生长;为著名果树,也是观果植 物。 石山的下坡、平地
10 短萼仪花 Lysidice brevicalyx 豆科 常绿乔木,高达 20 m;花期 4~5 月,果期 11~12 月;阳性 树,喜温暖,耐干旱;喜生长在石山下部较肥润环境;花期 长,粉红色花大且多,观赏价值极高。 石山的下坡、平地
11 降香黄檀(黄花梨) Dalbergia odorifera 豆科 常绿乔木,高达 10 m~15 m;阳性树,生于中海拔有山坡疏林 中、林缘或空旷地上。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树种。 石山的中坡、下坡
5
T/GXAS 461—2023
表 A.1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乔木(续)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12 小叶榕 Ficus concinna 桑科 常绿乔木,高达 20 m;花果期 3~6 月;喜光照充足,土壤为 沙壤土;华南和西南等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庭荫树。 平地、河岸
13 斜叶榕 Ficus tinctoria 桑科 乔木或附生;花果期 6~7 月;阳性树,极耐干旱瘠薄,常见 于石山的石缝陡壁上,生命力极强,可作为石山绿化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14 亮叶槭 Acer lucidum 槭树科 常绿乔木,高达 15 m;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阳性树, 能耐一定侧荫,能耐干旱瘠薄,在少土的山坡、山顶的石缝、 石穴中也能生长成乔木;翅果紫红色,极具观赏性。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15 翻白叶树 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梧桐科 常绿乔木,高达 20 m;花期 7~8 月,果期 11~12 月;喜生于 石山的混交林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也耐干旱,在石山中部 以下的坡积土、石穴土常有生长。可作绿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平地
16 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 杜英科 常绿乔木,高达 15 m;花期 6~7 月,果期 10~11 月;稍耐阴, 生低山山谷林中。叶片在掉落前,高挂树梢的红叶,是值得驻 足停留欣赏的植物。 石山的下坡、山谷 和平地
17 青冈栎 Quercus glauca 壳斗科 常绿乔木,高达 20 m;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阳性树, 常生于石山坡积土、石穴土和石缝土中;枝多叶茂,石山绿化 好树种。 石山的中坡、下坡
18 银杏 Ginkgo biloba 银杏科 落叶大乔木,高达 40 m,花期 5 月,果期 10 月。喜光,不耐 荫蔽;对土壤适宜性较强,酸性土、钙质土均能生长。银杏树 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黄色,颇为美观,可作庭 园及石山绿化树种。 山谷、平地
19 山胡椒 Lindera glauca 樟科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 8 m;花期 3~4 月,果期 7~9 月; 常生长在山坡、林缘、路旁;春天枝头上挂满金色小花,新叶 有红、橙、黄、绿等颜色,秋天叶色便呈现出鲜艳的红色、黄 色、橙色,冬天叶子枯而不落,可作为观赏和经济树种栽植。 石山的中坡、下坡
20 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金缕梅科 落叶乔木,高达 30 m;花期 3~4 月,果期 10 月;喜光,多生 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著名的红叶树种,具有很 强的观赏性。 平地、河岸
21 尾叶紫薇 Lagerstroemia caudata 千屈菜科 落叶乔木,高达 15 m~20 m;花期 4~5 月,果期 8~10 月; 在石山上稍荫蔽的山坡上生长良好,萌蘖力较强,是石山优良 绿化树种和秋叶观赏树。 石山的中坡、下坡
22 乌桕 Triadica sebifera 大戟科 落叶乔木,高达 15 m;花期 6~7 月,果期 10~11 月;阳性树, 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都能生长良好;耐水湿,但较干旱 的山坡也能生长;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也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石山的下坡、河岸
23 油桐 Vernicia fordii 大戟科 落叶乔木;高 8 m~10 m;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阳性 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耐干旱,在石山中下部坡积土和石 穴土均能生长;开花时节满树洁白如雪的油桐花,极具观赏性。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24 海红豆 Adenanthera microsperma 豆科 落叶乔木,高 5 m~16 m;花期 5~6 月,果期 8~12 月;中性 偏阳性树种,适宜性强,较耐旱,多生于石山下部石穴及坡积 土上;种子鲜红色而光亮,甚为美丽。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25 紫荆 Cercis chinensis 豆科 落叶乔木或灌木。花期 3~4 月;果期 8~10 月;喜光,稍耐 阴,在石灰岩山地有生长;紫花先叶开发,是美丽的木本花卉。 石山的中坡、下坡、 平地
26 翅荚香槐 Cladrastis platycarpa 豆科 落叶大乔木,高达 30 m;花期 4~5 月,果期 8~9 月;阳性树, 能耐一定侧阴,适宜性强,钙质土和酸性土均能生长;常见于 石山;花序大,有芳香,秋叶鲜黄色,是良好的观赏树。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27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豆科
落叶乔木,高达 30 m;花期 5~6 月,果期 9~11 月;喜光, 耐寒耐旱,石山、土山均能生长,在土层肥润的钙质土生长较 快;为综合价值较高的生态经济型树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28 任豆 Zenia insignis 豆科 落叶乔木,高达 20 m;花期 4 月,果期 9 月;强喜光树种,喜 钙,常见于广西热带石灰岩山地。其树形美观,花、果美丽, 常作为石山观赏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6
T/GXAS 461—2023
表 A.1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乔木(续)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29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蓝果树科 落叶乔木,高达 20 m;花期 5~7 月,果期 9 月;喜光,较 耐水湿,在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石灰岩风 化土及冲积土生长良好。可作园林绿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30 糙叶树 Aphananthe aspera 榆科
落叶乔木,高达 25 m;花期 3~5 月,果期 8~10 月;中偏 阳性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常生长在山坡及河边疏林中; 秋叶变黄,有一定观赏性。 石山的中坡、下坡、 山谷、河岸
31 朴树 Celtis sinensis 榆科 落叶乔木,高达 20 m;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喜光, 钙质土、中性土及酸性土的山坡、山谷都能生长;其形态古 雅别致,秋叶变黄,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石山的中坡、下坡、 山谷
32 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榆科 落叶乔木,高达 20 m;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阳性 树,耐干旱瘠薄,喜钙质土,常生长在石山坡积土、石穴土、 石缝及峭壁上;秋叶金黄,季相分明,极具观赏价值,也是 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33 榔榆 Ulmus parvifolia 榆科 落叶乔木,高达 25 m,花期 8 月,果期 10 月;喜光,耐干 旱瘠薄,在钙质土、中性土和酸性土均可生长;树形优美, 秋叶变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石山的中坡、下坡、 山谷
34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桑科 落叶乔木,高达 16 m;花期 4~5 月,果期 6~7 月;为强阳 性树种,适应性特强,抗逆性强。多生于在石山坡积土、石 穴土、石缝及峭壁上,也能生于水边;成熟的果实红色,是 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尤其适合用作矿区及荒山坡地绿化。 石山的中坡、下坡、 山谷
35 黄葛树 Ficus virens 桑科 落叶或半落叶乔木,高达 15 m;花果期 5~8 月;阳性树, 生性强健,适应力强,适于作石山绿化和庭院观赏树。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36 岩桑 Morus mongolica 桑科 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 15 m;花期 3~4 月,果期 5~7 月; 阳性树,能适应各种环境,一般生于石山 石缝及山顶疏林 中;果紫红色,秋叶变黄,可作为石山绿化和观赏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37 苦楝 Melia azedarach 楝科 落叶乔木,高达 30 m;花期 4~5 月,果期 10~11 月;阳性 树,对土壤要求不严,生于低海拔旷野、路旁或疏林中;果 经冬不落,累累满树,为石山中下部、四旁绿化树种。 石山的中坡、下坡
38 香椿 Toona sinensis 楝科 落叶乔木,高达 25 m;花期 5~6 月,果期 10~11 月;阳性 树,多长于村边、路边、石山下部的坡积土、石穴土上;嫩 芽紫红,可食用,为“四旁”绿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
39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漆树科 落叶乔木,高 8 m~20 m;花期 4 月,果期 8~10 月;偏阴性 树种,喜肥润环境;生于山坡、沟谷疏林中;果成熟时黄色, 入秋后叶变黄,为石山下部的观叶和观果的绿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山谷
40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漆树科 落叶乔木,高达 25 m;花期 4 月,果期 10~11 月;强阳性 树,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常生长在石山坡积土、石穴土 和石缝中。其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 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41 栾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无患子科 落叶乔木;高达 15 m;花期 6~8 月,果期 9~10 月;阳性 树,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春季叶 片嫩红,夏季黄花满树,秋来蒴果如盏盏灯笼挂满枝头,为 优良绿化风景树。 石山的下坡、山谷
42 化香树 Platycarya strobilacea 胡桃科 落叶乔木,高达 20 m;花期 5~6 月,果期 7~8 月;阳性树, 极耐高温干旱瘠薄,在石山顶及土壤浅少的石缝岩隙间均能 生长;果序呈球果状,直立枝端经久不落,在落叶阔叶树种 中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 石山的上坡、中坡
43 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胡桃科 落叶乔木,高达 30 m;花期 4~5 月,果期 8~9 月;喜光树 种,耐湿性强,生于沿溪涧河滩、阴湿山坡地的林中;成串 的果实极具观赏性,其观赏期可长达半年之久。 山谷、河岸
44 枸骨木(光皮梾木) Cornus Wilsoniana 山茱萸科 落叶乔木,高 16 m;花期 6 月,果期 9~11 月;阳性树,微 酸性及钙质土均能生长;树皮灰色至青灰色,为植树造林的 优良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7
T/GXAS 461—2023
表 A.1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乔木(续)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45 李 Prunus salicina 蔷薇科 落叶乔木,高达 12 m;花期 3~4 月,果期 5~6 月;对光、温 度、土壤要求不严,为著名果树,也是春花观赏植物。 石山的下坡、平地
46 桃 Prunus persica 蔷薇科 落叶小乔木,高 3-8m;花期 3-4 月,果期 8-9 月;为著名果 树,也是春花观赏植物。 石山的下坡、平地
47 枣 Ziziphus jujuba 鼠李科 落叶小乔木,高达 10 m;花期 5~6 月,果期 8~9 月;喜温果 树,适宜性强,生长于山区、丘陵或平原;是石山中下部绿化 的良好果树。 石山的下坡、平地
48 梧桐 Firmiana simplex 梧桐科 落叶乔木,高达 16 m;花期 6 月,果期 9 月;阳性,深根树种, 酸性土和钙质土均能生长,耐干旱;在石山上,见于坡积土, 石穴土及裂缝中;为优美的观赏植物。 石山的下坡、平地
49 红枫 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 槭树科 落叶小乔木,高 2 m~4 m;花期 5 月,果期 9~10 月;喜光但 忌烈日暴晒,属中性偏阴树种,较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其 叶形优美,红色鲜艳持久,为非常美丽的观叶树种。 山谷、平地
50 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漆树科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 10 m;花期 8~9 月,果期 10 月; 喜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生于向阳山坡、沟谷、溪 边的疏林或灌丛中。进入秋后其叶呈鲜红色,核果橘红色,颇为 美观,是很好的园林观赏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51 菜豆树 Radermachera sinica 紫葳科 小乔木,高达 10 m;花期 5 月~9 月,果期 10 月~12 月;阳 性树,适应石山高温干旱的环境,生于石山山坡的疏林中;花 大白色,石山绿化树种。 石山的下坡
52 粉单竹 Bambusa chungii 禾本科 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秆高达 18 m;生于沿岸河滩地、 村前屋后或丘陵山脚,是华南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丛生竹之 一。 河岸
53 撑篙竹 Bambusa pervariabilis 禾本科 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高 7 m~10 m;多生于河溪两 岸及村落附近。为河流两岸的防护林。 河岸
8
T/GXAS 461—2023
表 A.2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灌木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1 乌冈栎 Quercus phillyreoides 壳斗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10 m;3~4 月开花,9~10 月结果; 阳性植物,常生于石山中上部疏林中的石穴土和石缝土上;枝 繁叶茂,景观视觉效果突出。 石山的上坡、中坡
2 金花茶 Camellia petelotii 山茶科 常绿灌木,高 2 m~3 m;花期 11~12 月;苗期喜荫蔽,进入 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生于石灰岩山地常绿林。其花开金黄, 观赏价值极高。 山谷、平地
3 胡颓子 Elaeagnus pungens 胡颓子科 常绿灌木,高 3 m~4 m;花期 9~11 月,果期次年 4~6 月;
对土壤要求不严,生于山地杂木林内和向阳沟谷旁;果实红色, 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
4 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金缕梅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4 m~6 m;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阳性树,耐干旱瘠薄,喜生于阳光充足的山坡矮林间;春 季白花开满枝头,颇具观赏性。红花檵木为檵木的变种,花开 红色,观赏价值高。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5 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蔷薇科 常绿灌木,高达 3 m;花期 4~6 月,果期 8~11 月;钙质土和 酸性土皆宜;常生长在山地、丘陵地、灌丛草地及河沟路旁, 是春季看花、冬季观果的优良园林植物。 石山的下坡、山谷
6 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蔷薇科 常绿攀援灌木,高达 5 m;花期 4~6 月,果期 7~11 月;喜生 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花白色,花期较长。 河岸
7 裂果卫矛 Euonymus dielsianus 卫矛科 常绿灌木,高 2 m~3 m;花期 5 月,果期 11~12 月;偏阳性
植物,耐干旱瘠薄,多见于在石山灌丛中;可作为石山绿化植 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8 十大功劳 Mahonia fortunei 小檗科 常绿灌木,高 0.5 m~2(~4) m;花期 7~9 月,果期 9~11 月;阴性植物,常生长在山坡沟谷林中、灌丛中。其外观形态 雅致,叶色艳美,开黄色花,果实呈蓝紫色,是优良的观赏花 木。 山谷、平地
9 青篱柴 Tirpitzia sinensis 亚麻科 常绿灌木,高 1 m~4 m;花期 6~7 月,果期 10~11 月;中偏 阳性植物,常生生于石山山坡或山顶疏林中。开花白色,可作 为石山绿化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
10 扁爿海桐 Pittosporum planilobum 海桐花科 常绿灌木;高 1 m~2 m,花期 4 月,果期 10 月;中性至阳性
树种,耐干旱,为桂林石山上特有种类,在山坡、山顶、石缝、 石窝均生长良好;入秋时蒴果开裂露出殷红色的种子,宜石山 绿化或公园观赏。 石山的上坡、中坡
11 金丝桃 Hypericum monogynum 金丝桃科 半常绿灌木,高达 1 m~3 m;花期 5~8 月,果期 8~9 月;偏 阳性植物,生于阳光充足的石山山麓、沟谷或灌丛中。花时一 片金黄,鲜明夺目,观赏价值高。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12 九里香 Murraya exotica 芸香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3 m~8 m;花期 4~6 月,果期 9~10 月;阳性树种,生于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丛中;开花 洁白而芳香,朱果耀目,是优良的观赏植物。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13 地枫皮 Illicium difengpi 八角科 常绿灌木,高 1 m~3 m,全株有香气;喜光,喜钙质土,常生 于石山山顶与有土的石缝中或石山疏林下。嫩叶紫红,花红色, 药用与观赏兼备。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14 石楠 Photinia serratifolia 蔷薇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4 m~6 m;花期 4~5 月,果期 10 月; 中性偏阳性树种,能适应干燥环境,生于山坡或山顶疏林中; 其嫩叶红色,花白色,冬季果实红色,是良好的观赏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15 石山桂花 Osmanthus fordii 木犀科 常绿灌木,高达 2 m;花期 11 月,果期 4 月;偏阳性植物,耐 旱,分布石山疏林中;花略似桂花,有芳香,可作石山绿化和 庭园观赏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16 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夹竹桃科 常绿灌木,高达 3 m;花期 5~6 月,果期 9~10 月;喜光于阴 湿地方,幼苗需遮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山常见在山脚疏 林下或灌木丛中;果红色,可作山石绿化和庭园观赏植物。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9
T/GXAS 461—2023
表 A.2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植物的灌木(续)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17 夹竹桃 Nerium oleander 夹竹桃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 6 m;花期 5~6 月;阳性树,喜温暖, 畏严寒,耐干旱,不择土层厚薄,在酸性土或钙质土均能生长。 全国南方各省区有栽培。叶似竹,花如桃,花色鲜艳。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18 珊瑚树 Viburnum odoratissimum 忍冬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 10 m;花期 4~5 月,果期 7~9 月; 喜光稍耐阴,生于山谷密林中溪涧旁蔽荫处、疏林中向阳地或 平地灌丛中;果初为橙红,之后红色渐变紫黑色,形似珊瑚, 观赏性高。 山谷、平地
19 铁榄 Sinosideroxylon pedunculatum 山榄科 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高达 12 m;花期 5~6 月,果期 10 月; 喜光,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山山坡、山顶阳处 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在峭壁裂缝中也能生长;石山绿化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20 紫金牛 Ardisia japonica 紫金牛科 常绿小灌木,高 10 cm~30 cm;花期 5~6 月,果期 10~11 月; 阴性植物,常生于山间林下或竹林下。入秋后果色鲜艳,经久 不凋,能在郁密的林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 山谷、平地
21 凹叶女贞 Ligustrum retusum 木犀科 常绿小灌木,高达 3 m;花期 4~5 月,果期 10~11 月;阳性 植物,极耐干旱瘠薄,在土层很薄的山顶灌丛中仍然正常生长; 可作为石山绿化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22 吊石苣苔 Lysionotus pauciflorus 苦苣苔科 小灌木,花期 7~10 月;偏阴性植物,常在山谷林中或沟边石 上或树上;花开粉紫色,具有观赏价值。 山谷
23 石山棕 Guihaia argyrata 棕榈科 灌木状,高 0.5 m~1.0 m;花期 5~6 月,果期 10~11 月;阳 性植物,能适应石山恶劣环境,生于石山山顶陡或是否、石穴、 石壁中;为石山优良观赏树种。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24 玉叶金花 Mussaenda pubescens 茜草科 攀援灌木;花期 6~7 月;适应性强,耐阴,长速度快,极耐 修剪,在较贫瘠及阳光充足或半阴湿环境都能生长;常生长于 丘陵山坡、林缘、沟谷、山野、路旁等地;金花玉叶,绿叶相 衬,令人喜爱,为观赏、药用、生态等多种价值的垂直绿化植 物。 石山的下坡、山谷
25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小檗科 半常绿灌木,高 1 m~3 m;花期 4 月,果期 10~11 月;生于 山地林下沟旁、路边或灌丛中。春梢浅红色,秋冬叶色变红黄, 殷红色的果实,经久不落,是赏叶观果的佳品。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26 珍珠梅 Sorbaria sorbifolia 蔷薇科 落叶小灌木,高 1m;花期 4~5 月,果期 7~8 月;中性偏阳 性植物,生于阳光充足的石山疏林中;开花时团团白花挂满枝 头,为优良的盆景树和庭院绿化观赏树。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27 小果蔷薇 Rosa cymosa 蔷薇科 落叶蔓生灌木,高 2 m~5 m;花期 5~6 月,果期 7~11 月; 多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溪边或丘陵地。花开初夏,白色、粉 红色,果红色,颇具观赏价值。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28 山莓 Rubus corchorifolius 蔷薇科 直立灌木,高 1 m~3 m;花期 2~3 月,果期 4~6 月;在向阳 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均可生长。果红 色,可食用,也可观赏。 石山的下坡、山谷
29 甜茶 Rubus chingii var. suavissimus 蔷薇科 落叶灌木,高 1 m~3 m;花期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6 月果熟。 性喜高湿多雨,喜阳忌阴,忌涝,抗寒,耐酷暑,土壤适应性 较强。在丘陵山地常绿阔叶疏林、林缘、松杉疏井或灌木丛中 生长。为饮料植物。 石山的下坡、山谷、 平地
30 麻叶绣线菊 Spiraea cantoniensis 蔷薇科 落叶灌木,高达 2 m;花期 4~5 月,果期 7~9 月;在酸性土 和钙质土均能生长,在阳地或半阴地均能适应;其花序密集, 花色洁白,早春盛开如积雪,具有观赏性。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31 细叶水团花(水杨 梅) Adina rubella 茜草科 落叶小灌木;花、果期 5 月~12 月;喜光,喜水湿,生于溪 边、河边、沙滩等湿润地区;树形清秀、花果美丽,达到固岸 护坡绿化美化的效果 河岸
32 赪桐 Clerodendrum japonicum 马鞭草科 落叶灌木,高 1 m~2 m;花期 5~11 月;喜高温高湿气候,喜 光,稍耐半荫蔽;在石山下部冲积土上常有树种;花萼大红色, 花冠鲜红色,观赏价值高。 石山的下坡
10
T/GXAS 461—2023
表 A.2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灌木(续)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33 黄荆 Vitex negundo 马鞭草科 落叶灌木至小乔木;花期 7~8 月,果期 9~10 月;喜充足阳 光,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 中;可作为石山绿化先锋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34 荚蒾 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忍冬科 落叶灌木,高约 1 m~3 m;5~6 月开花,9~11 月结果;温带 植物,喜光,喜温暖湿润,也耐阴,对气候因子及土壤条件要 求不严,生长在山坡或山谷林中、林缘、灌丛中;叶入秋变为 红色,累累红果,令人赏心悦目。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35 灰毛浆果楝 Cipadessa cinerasce~ns 楝科 灌木或小乔木,高 2 m~3 m;花期 4~5 月,果期 9~10 月;
中偏阳性植物,多生长在山谷、河边或山坡的疏林或灌木林中; 果紫红色,可供观赏。 山谷、河岸
36 云实 Caesalpinia decapetala 豆科 攀援落叶灌木;花期 4 月,果期 8~9 月;喜光,适宜性广, 耐干旱瘠薄,对环境要求不严;在石山上山坡的中下部疏林、 灌木丛中。花序大,花黄色,为石山绿化和观赏植物。 石山的中坡、下坡。
37 石岩枫 Mallotus repandus 大戟科 灌木或攀援灌木;花期 4~5 月,果期 9~10 月;阳性植物, 生于山地疏林中或林缘。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38 圆叶乌桕 Triadica rotundifolia 大戟科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 12 m;花期 5~6 月,果期 9 月;阳性 树,耐高温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阳光充足的石山陡 坡、峭壁裂缝及山顶,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其春秋为红叶, 颜色鲜艳,极具观赏性。 石山的中坡、下坡
39 铜钱树 Paliurus hemsleyanus 鼠李科 落叶灌木至小乔木,高达 12 m;花期 4~5 月,果期 9~10 月; 阳性偏阴树种,极耐干旱瘠薄,在石山上多生于林间石缝和峭 壁裂缝中;翅果果型特别,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石山的中坡、下坡
40 马甲子 Paliurus ramosissimus 鼠李科 落叶灌木,高达 6 m;花期 5 月~8 月,果期 9 月~10 月;常 生长在山地和平原,分枝密且具针刺,常栽培作绿篱。 石山的下坡、平地
41 桂林紫薇 Lagerstroemia guilinensis 千屈菜科 落叶灌木,高约 3 m;花期 5~6 月,果期 8~9 月;阳性树种, 耐干旱瘠薄,生长在石山荒坡上,无论石穴土还是石缝间均生 长旺盛;花序大而艳丽,花大而美丽,为优良观花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42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千屈菜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7 m;花期 6~9 月,果期 9~12 月;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 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为亚热带地 区广泛栽培的庭园观赏树。 山谷、平地
43 小花扁担杆 Grewia biloba var. parviflora 椴树科 落叶灌木,高 1 m~2 m;花期 6~7 月,果期 9~10 月;中偏
阳性植物,生于向阳的山坡灌木丛中;秋天果实转为红色,可 作为观果植物。 石山的中坡、下坡
44 红背山麻秆 Alchornea trewioides 大戟科 落叶灌木;花期 3~6 月,果期 9~10 月;阳性植物,能耐一 定的侧荫;生于石山坡积土、石穴土和石缝中;春秋叶红色, 颇具观赏性。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45 车筒竹 Bambusa sinospinosa 禾本科 禾本科 灌木或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高达 24 m;多生长在河 流两岸和村落附近。常种于河流两岸以作护堤防风之用。 河岸
46 箬叶竹 Indocalamus longiauritus 禾本科 竿直立,高 0.84 m~1.00 m;多生于低山谷间、水滨、林缘。
为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山谷、河岸
11
T/GXAS 461—2023
表 A.3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藤本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1 龙须藤 Bauhinia championii 豆科 常绿攀援本质藤本,长 2 m~7 m;花期 9~10 月,果期翌年 1 月~2 月;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宜性强,生于露岩较多的石 山上的石缝中级崖壁上;石山绿化和蜜源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和 下坡
2 雀梅藤 Sageretia thea 鼠李科 常绿藤状或灌木;花期 10 月,果期翌年 3~4 月;阳性植物, 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于山坡、谷地及山顶部灌 丛中;叶秀花繁;藤蔓依石攀岩,可作为山坡岩石的作绿化、 美化。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
3 赤苍藤 Erythropalum scandens 铁青树科 常绿藤本,长达 10 m;花期 4~5 月,果期 5~7 月。多见于低 山及丘陵地区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林的林缘或灌丛中。 石山的下坡、山谷
4 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夹竹桃科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 10 m;花期 3~8 月,果期 6~12 月;喜 弱光,亦耐烈日高温,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常缠绕于树上或攀 援于墙壁上、岩石上;花芳香,既可观赏也作为芳香花卉。 石山的中坡、下坡
5 老虎刺 Pterolobium punctatum 豆科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 10 m;花期 6~8 月,果期 9 月至翌年 1 月;钙质土和酸性土均能生长;常生长于石山较阴湿的山坡和 山脚;夏日黄花,秋日果翅鲜红,可作为观赏和石山绿化植物。 石山的下坡
6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豆科
落叶藤本,长达 10 m;花期 3 月,果期 5~8 月;阳性植物, 稍耐侧荫,对气候及土壤适应性大,在桂林石山有野生;春花 密集而醒目,秋天黄叶飘飘,也引人注目。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7 薜荔 Ficus pumila 桑科 攀援或匍匐灌木,5~8 月开花,8~9 月结果。无论山区、丘 陵、平原均有分布,多攀附在大树上、断墙残壁和岩石等;可 作为石山的绿化和美化,也可作为凉粉制作的原料。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8 白簕(三叶五加) Eleutherococcus trifoliatus 五加科 半常绿攀援状灌木,高 1 m~2 m;花期 8~11 月,果期 9~12 月;偏阴性植物,适应性强,钙质土和酸性土均能生长,生于 溪边、山脚、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丛中;枝具刺,是作绿篱的 好材料。 石山的下坡、山谷
9 菰腺忍冬(金银花) Lonicera hypoglauca 忍冬科 半常绿藤本;4~6 月开花,10~11 月结果;适应性很强,对 土壤和气候的选择不严格,常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 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花二色,观赏与药用兼备。 石山的下坡、山谷
10 爬墙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葡萄科 木质落叶大藤本;花期 5~8 月,果期 9~10 月;常生长在山 坡崖石壁或灌丛,秋叶变红,观赏效果好,是良好的垂直绿化 材料。 石山的下坡、山谷和 平地
12
T/GXAS 461—2023
表 A.4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适宜栽培的草本
编号 种名(学名) 科 主要特性 适宜区域
1 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菊科 多年生攀援草本;花期 8 月至翌年 4 月;常生长在森林、灌丛 中、溪边;药用与观赏兼备。 石山的下坡、山谷、 河岸
2 石油菜 Pilea cavaleriei 荨麻科 肉质草本,高 10 cm~25 cm;花期 5~8 月,果期 8~10 月; 耐干旱,系钙质土,常见于石山的石窝或石缝中;全株绿油油, 可作观赏用。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
3 牛耳朵 Primulina eburnea 苦苣苔科 多年生草本,花期 4~5 月,果期 8~9 月;偏阴性植物,耐干 旱,常生长石缝或石壁;花开紫色,颇具观赏性。 石山的下坡
4 白车轴草(白三叶) Trifolium repens 豆科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长期达 5 年,高 10 cm~30 cm。花果期 5~ 10 月。常见于种植,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 态。为优良牧草,可作为绿肥、堤岸防护草种、草坪装饰,以 及蜜源和药材等用。 平地、河岸
5 野菊花 Chrysanthemum indicum 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0.25 m~1.00 m;花期 10~12 月,果期 1~ 2 月;阳性或篇阴性植物,较耐干旱,生于旷野间,在石山中、 下部的疏林下或灌丛中常见;观赏与药用兼备。 石山的中坡、下坡。
6 佛甲草 Sedum lineare 景天科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 10 cm~20 cm;花期 4~7 月,果期 8 月; 生于石山的石缝及石窝中;开花时一片黄花,既美观又能保持 水土。 石山的下坡、山谷
7 绿萼凤仙花 Impatiens chlorosepala 凤仙花科 一年生草本,高达 40 cm;花期 10~12 月;生于山谷水旁阴处 或疏林溪旁。花大,淡红色,花形奇特,开花时间长,观赏价 值高。 石山的下坡、山谷
8 龙虎山秋海棠 Begonia umbraculifolia 秋海棠科 多年生草本,花期 10~11 月;生于石灰岩石上、林下或山谷 中;花数朵,粉红色,为观赏花卉。 山谷
9 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百合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 5~6 月,果期 8~10 月;喜温暖隐蔽 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多生于山坡、路边和疏林下;浆果红 色,可作为石山风景点观赏植物。 石山的上坡、中坡、 下坡、山谷和平地
10 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兰科
茎直立,长达 60 cm;花期 4~5 月;常生长在山地林中树干上 或山谷岩石上;其花色斑谰多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石山的下坡、山谷
11 石蒜 Lycoris radiata 石蒜科 多年生草本;花期 8~9 月,果期 10 月;野生于阴湿山坡和溪 沟边;为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冬赏其叶,秋赏其花,是优良 宿根草本花卉。 山谷、河岸
12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兰科 多年生草本,高 15 cm~50 cm;花期 4~6 月,果期 7~9 月; 阳性植物,生于石山或土山山坡灌丛中或草坡上;花朵紫红色, 能在阴暗的环境中开花,观赏与药用兼备。 石山的下坡、山谷和 平地
13 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禾本科 多年生低矮草本,具根茎。直立部分高 10 cm~30 cm,花果期 5~10 月。广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多生长于村庄附近、道 旁河岸、荒地山坡,为良好的固堤保土植物,常用以铺建草坪 或球场。 平地、河岸
14 假俭草 Eremochloa ophiuroides 禾本科 多年生草本,具强壮的匍匐茎。秆斜升,高约 20 cm。花果期 夏秋季。生于潮湿草地及河岸、路旁。本种匍匐茎强壮,蔓延 力强而迅速,可作饲料或铺建草皮及保土护堤之用。 平地、河岸
15 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多年生草本,长达 60 cm;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生于山谷 林下,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 或石缝中;其姿态秀丽,蓝绿色的荧光使人悦目赏心,是极好 的地被植物。 山谷、河岸
B B
13
T/GXAS 461—2023
附 录 B
(资料性)
漓江流域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配置方式
漓江流域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配置方式见表B.1。
表B.1 漓江流域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配置方式表
编号 区域 配置模式 配置方式
1 上坡 灌草型:檵木+雀梅藤-扭黄茅 灌藤型:檵木+地枫皮-龙须藤 藤草型:龙须藤+辟荔-扭黄茅 丛植、群植
2 中坡 乔灌草型:任豆-地枫皮-射干 乔灌型:黄连木-桂林紫薇 乔草型:降香黄檀-牧草 灌草型:石山桂花+圆叶乌桕+红背山麻杆-牛耳朵+石油菜 灌藤型:檵木+圆叶乌桕+红背山麻杆-龙须藤 藤草型:龙须藤+辟荔-扭黄茅 孤植、丛植、群植
3 下坡 乔乔型:李、桃、柿等果树、经济林、用材林树种纯林或混交林 乔灌草型:半枫荷-地枫皮-射干 乔灌型:降香黄檀+柏木-紫金牛+罗芙木 苹婆+广西火桐-赪桐+金丝桃+金银花 乔草型:李-赤苍藤,柿-牧草,桃-牧草 灌草型:甜茶-麦冬 灌藤型:檵木-老虎刺 孤植、丛植、群植、林植
4 山谷 乔乔型:南酸枣林,香椿林 乔灌草型:栾树-黄花吊水莲+赤苍藤-狗牙根 乔灌型:南酸枣+香椿-金丝桃 乔草型:乌桕+枫香-石蒜+狗牙根 灌草型:云实-牛耳朵+龙虎山秋海棠+野芋 灌藤型:檵木-玉叶金花 孤植、丛植、群植、林植
5 平地 乔乔型:李、桃、柿等果树、经济林、用材林树种纯林或混交林 乔灌草型:李+桃-檵木+红花檵木-紫云英+马鞭草 乔灌型:苹婆-黄花吊水莲+金丝桃+绣球花 乔草型:降香黄檀-牧草;梨-白车轴草 灌草型:桃花-麦冬 孤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
6 堤岸 乔乔型:乌桕林;秋枫、小叶榕、车筒竹、撑篙竹等 乔灌草型:枫杨+朴树-木芙蓉+紫薇-石蒜+狗牙根 乔灌型:枫杨-细叶水团花 乔草型:垂柳-水蓼+狗牙根 灌草型:桃花-麦冬 灌藤型:石榕树-辟荔 藤草型:络石-狗牙根 孤植、丛植、群植、林植
7 河漫滩 乔草型:枫杨-水蓼 乔灌型:乌桕-石榕树+细叶水团花 灌藤型:石榕树-水蓼+青葙 孤植、丛植
14
T/GXAS 461—2023
参 考 文 献
[1] LY/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漓江流域喀斯特区域多彩景观植被
配置与营造技术规程
T/GXAS 461—2023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