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020 CCS C50/64 T
团
体 标 准
T/CI 395-2024
早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first-trimester fetal ultrasound scan
2024-06-27 发布
2024-06-27 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 布
1
T/CI 395-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检查前准备 ................................................................. 2
6 超声筛查技术 ............................................................... 2
7 报告书写 ..................................................................15
8 转诊随访 ..................................................................15
9 资料留存 .................................................................. 15
附录 A(规范性)知情同意书 ..................................................16
附录 B(资料性)报告模板 .....................................................17
附录 C(资料性)质量控制标准 ............................................... 18
参考文献.....................................................................20
I
T/CI 39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提出。
本文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科
联盟(北京)国际信息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英杰、李胜利、白洪忠、秦佳乐、刘鹏、张琳、贾寒冰、栗河舟、
袁鹰、曾晴、王紫、王海宁、王奕勤、张佳、刘翀、耿月、刘志卿、吴娟、刘云、李洁、刘
莹。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CI 395-2024
早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早孕期胎儿系统筛查的操作规范,包括机构资质、人员资质、设备条件、
检查技术规范等。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早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和超声诊断的机构,本文件提到的早孕期特
指孕 11
+0-13
+6周。
2 规范性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合理可行最低剂量原则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即 ALARA 原则,是放射线防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超声检查,指以尽可能
低的声输出功率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4 基本要求
4.1 机构资质
符合国卫妇幼函〔2019〕297 号中《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开展产
前诊断技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
4.2 人员资质
4.2.1 从事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
产前筛查技术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4.2.2 从事超声产前筛查的临床医师应当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以下条件:
a)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具有 2 年以上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经验。
b)掌握胎儿系统超声筛查要求的正常图像与常见严重胎儿结构异常超声图像的识别能
力。
4.2.3 从事超声产前诊断的临床医师应当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以下条件和相关专业基
本知识和技能:
1
T/CI 395-2024
a)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具有 5 年以上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经验。
b)掌握胎儿发育各阶段脏器的正常与异常超声影像学特征。
c)具有常见严重胎儿结构异常超声图像的诊断识别能力。
d)根据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情况,结合相关资料,具有综合判断胎儿疾病及对超声结果
解释的能力。
4.3 设备要求
具有与开展产前筛查工作相适应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图文管理和声像存储系统。
4.4 超声检查安全
整个检查过程中,遵循合理可行最低剂量原则(ALARA)原则,即在规定允许的最低超
声剂量暴露下获得必要的超声产前筛查信息。控制胎儿暴露时间,使用最短的扫描时间和最
低可能的功率输出来获得诊断所需的信息。
在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时,显示的热指数(TI)应为≤1.0,暴露时间应尽可能短(通
常不超过 5min~10min)。
5 检查前准备
检查者应向孕妇交代关于早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知情同意内容可参照附录 A。
孕妇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孕妇子宫后位者,可适当充盈膀胱。
6 超声筛查技术
6.1 说明
早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需完成以下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NT 切面、侧脑室横切
面、四腔心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双侧膈肌矢状切面/膈肌冠状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脐
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膀胱水平横切面彩色多普勒、脊柱矢状切面、上肢长轴切面(左、
右)、下肢长轴切面、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胎盘、羊水最大深度。
具有能力的医疗机构可在以上切面基础增加以下切面检查:小脑水平冠状切面、双眼及
双耳冠状切面、鼻后三角切面。
6.2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
6.2.1 切面要求:胎儿仰卧,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不宜过屈或过伸;取正中矢状切面,
显示前额,鼻前皮肤、鼻骨、鼻尖,背部显示脊柱;头顶部及骶尾部轮廓清晰;感兴
趣区图像放大至超声图像区域 2/3 以上(图 1)。
2
T/CI 395-2024
6.2.2 测量指标:头臀长(crown-rump length,CRL)。
6.2.3 测量要求:测量游标置于胎儿头顶皮肤外缘至骶尾部皮肤外缘,测量两点间的
最大直线距离。
6.2.4 临床意义:估测胎儿孕龄。
a)头臀长(CRL)测量模式图
b)CRL 超声测量切面,CRL 测量如测
量游标所示
图 1 头臀长切面
6.3 NT 切面
6.3.1 切面要求:在测量 CRL 切面上,将头颈部和上胸部放大至超声图像区域 2/3 以
上,要求图像区域仅显示头、颈、上胸部,前方显示前额、鼻前皮肤、鼻骨、鼻尖、
下颌呈圆点状,后方显示丘脑、脑干、第四脑室、小脑延髓池,背部皮下显示清晰的
颈部透明层,测量游标的精度为 0.1mm(图 2)。
6.3.2 观察内容:前额向下延续呈高回声的鼻前皮肤、其后方呈高回声的鼻骨以及位
于最前方呈高回声的鼻尖,后方显示高回声的大脑镰、低回声的丘脑、脑干、第四脑
室和小脑延髓池,背部皮下显示为清楚的无回声 NT。
6.3.3 测量指标:NT 厚度。
6.3.4 测量要求:在颈后皮肤最宽处测量皮肤内缘与颈椎软组织间最宽的垂直距离,
即为 NT 厚度。测量游标内缘与 NT 无回声带的外缘相重叠,测量 3 次,取最大值。有
脐带绕颈时,需测量脐带绕颈处上下 NT 厚度,并取其平均值。
6.3.5 临床意义:NT≥3mm 时提示增厚,NT 增厚与胎儿解剖结构和非整倍体异常有高
度相关性。
3
T/CI 395-2024
a)NT 测量模式图,其中红色圆圈所
对应的测量为正确测量方法
b)NT 测量切面二维图像,NT 测量
如红色双向箭头所示
注:NA:鼻尖,NB:鼻骨;T:丘脑;TV:第三脑室;AM:中脑导水管;
M:中脑;P:脑桥;FV:第四脑室;CM:小脑延髓池;CV:小脑蚓部;
CP:脉络丛;MO:延髓;C:脊髓
图 2 NT 切面
6.4 侧脑室横切面
6.4.1 切面要求:显示颅骨强回声环、大脑镰、左右侧脑室及其内的脉络丛(图 3)。
6.4.2 观察内容:颅骨强回声环呈椭圆形,大脑镰居中,双侧脉络丛呈高回声充填侧脑
室的大部分,呈蝴蝶状。
6.4.3 临床意义:判断严重颅脑畸形的重要切面。
a)侧脑室横切面模式图
b)侧脑室横切面二维图像
注:CP:脉络丛;BM:脑中线
图 3 侧脑室横切面
6.5 四腔心切面
6.5.1 切面要求:显示心脏四个腔室(图 4)。
6.5.2 观察内容:要求观察胎儿心轴、心尖指向、心房、心室、房室瓣;使用彩色多普
勒技术辅助显示二、三尖瓣血流。
4
T/CI 395-2024
6.5.3 临床意义:判断心腔数目的重要切面。
a)四腔心切面模式图
b)四腔心切面二维图像
c d
c)四腔心切面彩色多普勒模式图
d)使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显像的四腔
注:SP:脊柱;LA:左心房;RA:右心房;LV:左心室;RV:右心室;DAO:
心切面
降主动脉
图 4 四腔心切面
6.6 三血管气管切面
6.6.1 切面要求:从左向右依次显示肺动脉、主动脉弓和上腔静脉,肺动脉和主动脉弓
排列呈“V”字形,两者血流方向相同(图 5)。
6.6.2 观察内容:肺动脉与主动脉弓构成的“V”字形结构、两大动脉内的血流方向等。
6.6.3 临床意义:观察大动脉有无严重异常的重要切面。
5
T/CI 395-2024
a)三血管气管切面模式图
b)三血管气管切面二维图像
c)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模式
d)使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显像的三血
图
管气管切面
注:ARCH:主动脉弓;MPA:肺动脉主干;SVC:上腔静脉;T:气管
图 5 三血管气管切面
6.7 双侧膈肌矢状切面/膈肌冠状切面
6.7.1 切面要求:显示双侧膈肌矢状/冠状切面(图 6)。
6.7.2 观察内容:要求观察腹腔脏器(胃泡、肝脏等)及心脏与膈肌的位置关系。头侧
为稍高回声的肺脏回声,紧邻其下方低回声为膈肌回声,左侧膈肌矢状切面可见膈肌
下方的胃泡,右侧膈肌矢状切面可见膈肌下方的肝脏。
6.7.3 临床意义:判断腹部脏器尤其是胃泡疝入胸腔的重要切面,但早期妊娠诊断胎儿
膈疝具有一定挑战性,高度怀疑膈疝时可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辅助诊断。
6
T/CI 395-2024
a)左侧膈肌矢状切面模式图
b)左侧膈肌矢状切面二维图像
c)右侧膈肌矢状切面模式图
d)右侧膈肌矢状切面二维图像
e)膈肌冠状切面模式图
f)膈肌冠状切面二维图像
注:L-LU:左肺;R-LU:右肺;ST:胃泡;DI:膈肌;LIVER:肝脏
图 6 双侧膈肌矢状切面/膈肌冠状切面
6.8 上腹部横切面
6.8.1 切面要求:显示胃泡及脐静脉腹内段(图 7)。
6.8.2 观察内容:胃泡位于腹腔左侧,肝脏位于腹腔右侧,脐静脉腹内段位于胃泡右侧。
6.8.3 临床意义:判断内脏位置的主要切面。
7
T/CI 395-2024
a)上腹部横切面模式图
b)上腹部横切面二维图像
注:IVC:下腔静脉;AO:主动脉;UV:脐静脉
图 7 上腹部横切面
6.9 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
6.9.1 切面要求:显示脐带与腹壁的连接 (图 8)。
6.9.2 观察内容:腹壁完整,脐带腹壁入口位置居中,插入口未见异常回声。
6.9.3 临床意义:判断腹壁完整性以及脐带插入腹壁处是否出现异常的重要切面。
a)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模式图
b)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二维图
像,白色箭头所示为脐带腹壁插入口
图 8 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
6.10 膀胱水平横切面彩色多普勒
6.10.1 切面要求:显示两侧的脐动脉,膀胱可显示(图 9)。
6.10.2 观察内容:双侧脐动脉彩色血流、膀胱大小。
6.10.3 临床意义:观察双侧脐动脉和膀胱的重要切面。
8
T/CI 395-2024
a)膀胱水平横切面彩色多普勒模式
图
b)膀胱水平横切面彩色多普勒图像
注:UAS:脐动脉;BL:膀胱
图 9 膀胱水平横切面彩色多普勒
6.11 脊柱矢状切面
6.11.1 切面要求:显示矢状切面的脊柱(图 10)。
6.11.2 观察内容:正常脊柱的排列、皮肤的完整性。
6.11.3 临床意义:评估脊柱完整性、脊柱后方皮肤完整性的重要切面。
a)脊柱矢状切面模式图
b)脊柱矢状切面二维图像
注:SC:脊髓;VA:椎弓;VB:椎体
图 10 脊柱矢状切面
6.12 上肢长轴切面(左、右)
6.12.1 切面要求:同时显示双侧上肢长轴切面;若不能同时显示双侧上肢长轴切面,
可分别留取左、右侧上肢长轴切面,或者按手、前臂、上臂分节段留取双侧上肢切面
(图 11)。
6.12.2 观察内容:察上肢各个骨性节段,早孕期胎儿手指总处于伸开状态而容易显示。
6.12.3 临床意义:评估上肢各个节段的重要切面。
9
T/CI 395-2024
a)左上肢长轴切面模式图
b)左上肢长轴切面二维图像
c)右上肢长轴切面模式图
d)右上肢长轴切面二维图像
注:H:肱骨;RA:桡骨;UL:尺骨;L-H:左手;R-H:右手
图 11 上肢长轴切面(左、右)
6.13 下肢长轴切面
6.13.1 切面要求:同时显示双侧下肢长轴切面,若不能同时显示双侧下肢切面,留图
方法同胎儿上肢长轴切面(图 12)。
6.13.2 观察内容:观察下肢各个骨性节段,足呈自然姿势,膝关节常呈微曲状态。
6.13.3 临床意义:评估下肢各个节段的重要切面。
a)左下肢长轴切面模式图
b)左下肢长轴切面二维图像
10
T/CI 395-2024
c)右下肢长轴切面模式图
d)右下肢长轴切面二维图像
注:LEG:腿;L-F:左足;R-F:右足
图 12 下肢长轴切面
6.14 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
6.14.1 切面要求: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显示静脉导管(图 13)。
6.14.2 观察内容: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流向心房,设置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为
0.5-1.0mm,将取样容积置于静脉导管处,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小于 30°,获取连续
5 个或以上静脉导管频谱。
6.14.3 临床意义:早孕期静脉导管多普勒波形异常与胎儿非整倍体、心脏缺陷和不良
妊娠结局相关。不推荐在所有孕妇中常规测量静脉导管血流,而是推荐在先天性心脏
异常风险增高或非整倍体异常中度风险的妊娠中进行静脉导管频谱检查。
a)静脉导管频谱模式图
b)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图像
图 13 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
6.15 胎盘
6.15.1 单胎胎盘
6.15.1.1 切面要求:显示胎盘最大切面(图 14)。
11
T/CI 395-2024
6.15.1.2 观察内容:观察胎盘位置、测量胎盘厚度。
6.15.1.3 临床意义:评估胎盘情况。
a)胎盘最大切面模式图
b)胎盘厚度测量二维图像(叉号测
量标尺所示)
图 14 单胎胎盘
6.15.2 双胎或多胎胎盘
6.15.2.1 切面要求:显示胎盘最大切面,以及两个胎盘间关系(图 15)。
6.15.2.2 观察内容:观察胎盘位置、测量胎盘厚度,观察羊膜在胎盘插入点处有无胎
盘突起(λ征或 T 征)以及胎盘数量以判断绒毛膜性。
6.15.2.3 临床意义:评估胎盘情况;判断双胎或多胎绒毛膜性。
a)λ征模式图
b)λ征二维图像
分隔膜与胎盘连接处出现胎盘且在胎盘插入处分隔膜间充满胎盘组织,胎
盘实质向羊膜腔方向突起形成厚的楔形结构,可判断为双绒毛膜囊双羊膜
囊双胎
12
T/CI 395-2024
c)T 征模式图
d)T 征二维图像
分隔膜与子宫壁相连,胎盘插入处分隔膜间无任何胎盘组织,可判断为单
绒毛膜双胎
图 15 双胎或多胎胎盘
6.16 羊水最大深度
6.16.1 切面要求:探头垂直于水平面,避开脐带和肢体(图 16)。
6.16.2 观察内容:评估羊水。
6.16.3 临床意义:评估妊娠早期羊水量的重要切面。
a)羊水最大深度测量模式图
b)羊水最大深度测量二维图像(十
字测量标尺所示)
图 16 羊水最大深度
6.17 小脑水平冠状切面
6.17.1 切面要求:显示脑中线、丘脑、小脑、第四脑室(FV/IT)及颅后窝池等结构(图
17)。
6.17.2 观察内容:观察脑干、小脑、第四脑室及颅后窝池结构。
6.17.3 临床意义:评估后颅窝内结构的重要切面。
13
T/CI 395-2024
a)小脑水平冠状切面模式图
b)小脑水平冠状切面二维图像
注:AH:侧脑室前角;IH:侧脑室下角;T:丘脑;CH:小脑半球;B:脑
干;CV:小脑蚓部;CM:小脑延髓池;4V:第四脑室
图 17 小脑水平冠状切面
6.18 双眼及双耳冠状切面
6.18.1 切面要求:显示眼眶、晶状体及双耳(图 18)。
6.18.2 观察内容:双眼眶对称,晶状体可见,双耳可见。
6.18.3 临床意义:评估双眼及双耳的重要切面。
a)双眼及双耳冠状切面模式图
b)双眼及双耳冠状切面二维图像
注:EYES:双眼;EAR:耳
图 18 双眼及双耳冠状切面
6.19 鼻后三角切面
6.19.1 切面要求:显示左右侧鼻骨、上颌骨及下颌骨(图 19)。
6.19.2 观察内容:鼻后三角的形态,顶部的鼻骨,底边的上颌骨,下颌骨与下颌间隙。
6.19.3 临床意义:评估上颌骨以及颚板的重要切面。
14
T/CI 395-2024
a)鼻后三角切面模式图
b)鼻后三角切面二维图像
注:NB:鼻骨;SM:上颌骨额突;ST:上颌骨牙槽突(上牙槽);IM:下
颌骨
图 19 鼻后三角切面
7 报告书写
检查医师应当按照筛查内容如实描述,留存图像并出具超声筛查报告。同时,告
知孕妇持超声产前筛查报告至有资质的临床医师处进行相应临床咨询,见附录 B。
8 转诊随访
对超声产前筛查发现可疑胎儿异常的孕妇,应建议其持妊娠期全部检查资料,在
适宜孕周到产前诊断机构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对该病例进行随访。
9 质量控制
9.1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开
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建立质量控制工作小组,完善质量控制管理制
度。
9.2 按照本技术规范要求开展早孕期筛查,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查阅超声
筛查留存切面,评价切面标准和图像质量,对随访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同时,分析
并撰写质量控制报告,针对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持续改进,质控标准见附录 C。
15
T/CI 395-2024
附录 A
(规范性)
知情同意书
以下知情同意内容仅供参考,各单位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可进行调整。
A.1 此时期为胎儿发育早期,某些胎儿结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超声无法显示。
A.2 早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建议于孕 11 +0-13 6 周完成。
A.3 胎儿 NT 值在正常范围不能排除胎儿其他结构异常、代谢异常或染色体异常等。
A.4 胎儿 NT 值异常提示胎儿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其他结构异常,需要产前诊断进一
步检查。
A.5 如因胎儿位置原因无法获得标准切面,可能需要多次反复检查,甚至某个部位无
法给出检查意见。
A.6 因双胎或多胎妊娠,各胎儿位置、羊水等因素干扰胎儿结构检查,某些部位无法
给出检查意见。
A.7 双胎或多胎妊娠绒毛膜性判断在孕 11 +0-13 6 周期间准确率可达 90%以上,其他孕周
绒毛膜性判断准确率下降。
A.8 双胎或多胎妊娠超声检查比单独做两个或多个单胎胎儿超声检查更费时更困难。
A.9 根据双胎或多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规律,不能诊断所有双胎并发症。
A.10 某些妇产科并发症无法通过超声诊断或预测结局,如:子宫破裂、子宫瘢痕情况、
子宫畸形、胎盘粘连植入、附件病变、子宫肿瘤等。
A.11 该检查方法是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做出病理诊断。
A.12 其它不可预料的情况。
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16
T/CI 395-2024
附录 B
(资料性)
报告模板
建议参考以下报告内容。
超声图像
【超声所见】 宫腔内探及个胎体回声,有无胎动、胎心回声 胎心率:次/分 头臀长:,NT: 颅内有无异常回声,双肺回声有无异常,胃泡位置是否正常,膀胱大小及两侧脐动脉 包绕情况 四肢:肢芽显示情况 脊柱:脊柱显示情况,有无异常 羊水深 胎盘位置:,厚度: 脐带胎盘插入部有无异常 CDFI、PW:脐动脉血流频谱是否规则 静脉导管频谱有无异常 胎儿颈周背侧未见断面脐血流
【超声提示】 宫内孕单活胎,NT 值为,大小相当于周天 宫内孕双活胎,NT 值分别为/ ,大小分别相当于周天/周天
17
T/CI 395-2024
附录 C
(资料性)
质量控制标准
按照本技术规范要求开展早孕期筛查的机构需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并按以下标准进行
质控。
表 C.1 质控表格
序号 切面名称 得分项 赋分 得分
1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 显示前额,鼻前皮肤、鼻骨、鼻尖,背 部显示脊柱 10
头顶部及骶尾部轮廓清晰 3
CRL 测量正确 5
图像放大 2
2 NT 切面 显示前额,鼻前皮肤、鼻骨、鼻尖 5
图像放大 5
NT 测量正确 5
3 侧脑室横切面 颅骨强回声环 1
脑中线居中 1
双侧侧脑室脉络丛 1
图像放大 1
4 四腔心切面 彩色多普勒显示两股血流 4
图像放大 1
5 三血管气管切面 肺动脉和主动脉弓排列呈“V”字形, 两者血流方向相同 4
图像放大 1
6 膈肌冠状切面 膈肌图像 3
胃泡位于腹腔 1
图像放大 1
7 上腹部横切面 胃泡位于左侧 4
图像放大 1
8 脐带腹壁入口切面 脐带腹壁入口显示 5
图像放大 1
9 膀胱水平横切面彩 色多普勒 双侧脐动脉(彩色多普勒) 4
图像放大 1
10 脊柱矢状切面 脊柱全长 3
图像放大 1
11 上肢切面 肢体各个节段显示 4
18
T/CI 395-2024
图像放大 1
12 下肢切面 肢体各个节段显示 4
图像放大 1
13 静脉导管彩色多普 勒血流 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小于 30° 4
获取连续 5 个或以上静脉导管频谱 2
14 胎盘 胎盘厚度、胎盘与宫颈内口关系 4
脐带插入胎盘位置 2
15 羊水 羊水测量垂直于水平面,避开肢体及脐 带 4
总分
参考文献
19
T/CI 395-2024
[1] L. J. Salomon,Z. AlfirevicC. M. Bilardo,et al.ISUOG Practice Guidelines:performance of
first-trimester
fetal ultrasound scan.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3;41:102-113. DOI:
10.1002/uog.12342.
[2] K Salvesen, J Abramowicz, G Ter Haar,et al.ISUOG statement on the safe use of Doppler
for fe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n the first 13+6 weeks of pregnancy (updated).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21,Jun;57(6):1020.doi: 10.1002/uog.23610.
[3]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超声学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全国产前诊断专
家组医学影像组.超声产前筛查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2,31(1):1-12.
[4] 李胜利,罗国阳.早期妊娠胎儿畸形超声诊断[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 李胜利,文华轩.11~13
+6周早孕期胎儿超声规范化扫查技术及判断标准[J/CD].中
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2014,11(1):6-12.
[6]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科超声规范化培训考核标准中国专家共识
(2022 版)[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2,31(5):369-378.DOI: 10.3760/cma.j.cn131148-
20220219-0011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