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GDNAS 047-2024 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

T/GDNAS 047-2024 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0.7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15:27:47



相关搜索: 护理 患者 周围 面瘫

内容简介

T/GDNAS 047-2024 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 ICS
11.020
CCS
C 50
广
东 省 护 理 学 会 团 体 标 准
T/GDNAS 047─2024
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
Technique for facial nerve function training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2024-07-23 发布
2024-09-01 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 发 布
T/GDNAS 047-2024


前言 ……………………………………………………………………………………………………………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实施要点………………………………………………………………………………………………………1
5.1 评估方法………………………………………………………………………………………………… 1
5.2 评估时机………………………………………………………………………………………………… 2
5.3 训练动作及方法………………………………………………………………………………………… 2
5.4 训练时机………………………………………………………………………………………………… 2
5.5 训练频次………………………………………………………………………………………………… 2
6 健康教育………………………………………………………………………………………………………2
6.1 康复指导………………………………………………………………………………………………… 2
6.2 日常生活指导…………………………………………………………………………………………… 2
6.3 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眼部护理………………………………………………………………………… 2
7 注意事项………………………………………………………………………………………………………3
附录A(资料性) 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 )…………4
附录B(资料性) 面神经评价系统2.0(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 2.0,FNGS 2.0 )………………5
附录C(资料性) Sunnybrook分级系统( 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 ……………………6
附录D(规范性) 面神经功能训练动作及方法 ………………………………………………………………7
I
T/GDNAS 047-2024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
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
院、梅州市人民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
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芸梅、李云、朱淑连、黄秋雨、何杏芳、许薇、叶扬、杜秋花、李红玉、邓
益君、赵芳、刘艳、黄冬荷、李燕娥、张丽萍、方雪梅、肖炜、翁小玲、李文洁、刘清云、陈卫敏、蓝
琼好、梁彩梅、王蒙蒙、杨微、王秀敏。

T/GDNAS 047-2024
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的基本要求、实施要点、健康教育、注意事
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动运动 active movement
机体在完全不依靠外力辅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运动。
3.2
辅助运动 assistant movement
在机体主动运动时,依靠外力施加适当的辅助力量,帮助其完成的运动。
3.3
抗阻运动 resistance movement
机体进行主动运动的同时,对抗运动中施加于肢体的一定量阻力进行的运动。
4
基本要求
4.1 实施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的操作人员应为经过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的注
册护士。
4.2 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选择合适的面神经功能训练动作及方法。
4.3 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训练护理技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5
实施要点
5.1 评估方法
5.1.1 宜采用 House-Brackmann 分级系统(见附录 A)进行主观面神经功能评估。
5.1.2 可采用面神经分级系统 2.0(见附录 B)或 Sunnybrook 分级系统(见附录 C)进行主观面神经功
能评估。
1
T/GDNAS 047-2024
5.2 评估时机
5.2.1 宜在患者首次训练前、住院患者出院时、训练后每 4 周进行评估。
5.2.2 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动态评估。
5.3
训练动作及方法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具体的训练动作及方法(见附录 D)。训练动作包括抬眉、闭眼、耸鼻、示
齿或微笑、努嘴、鼓腮;训练方法包括主动运动、辅助运动和抗阻运动。
5.4 训练时机
5.4.1 急性期(15 天内),宜指导中度及以上面神经功能异常患者以辅助运动为主,轻度面神经功能
异常患者可同时进行主动运动。
5.4.2 恢复期(16 天至 6 个月),宜指导面神经完全麻痹患者长期坚持辅助运动,中度到重度面神经
功能异常患者在辅助运动的基础上开始主动运动,轻度面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增加抗阻运动。
5.4.3 后遗症期(6 个月以上),宜指导患者坚持训练至面瘫症状消失。
5.5 训练频次
指导患者每种动作宜保持 3~5 秒,然后放松休息 3 秒,重复 15~20 遍。整组动作每天训练 3~5
次,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以面部肌肉酸胀无疼痛为宜。
6 健康教育
6.1 康复指导
6.1.1 指导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面神经功能训练。
6.1.2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及预期目标。
6.1.3 指导患者操作前清洁双手。
6.1.4 示范并指导患者掌握训练动作及方法。
6.1.5 指导患者训练时循序渐进,不可盲目用力。
6.1.6 指导患者训练时注意两侧面肌的协调性,避免健侧过度活动、患侧过度牵拉。
6.1.7 指导不可逆性面瘫患者长期坚持训练。
6.1.8 指导患者对镜训练。
6.2 日常生活指导
6.2.1 指导患者应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温水洗脸,避免空调或冷风直吹。
6.2.2 指导患者每天早晨和睡前可使用 50℃水温的热毛巾敷患侧。
6.2.3 指导患者外出时可佩戴口罩或围巾。
6.2.4 指导患侧颊肌乏力者宜先清洁齿颊之间残留的食物,再捏住嘴角进行鼓腮式漱口,最后常规清洁
口腔。
6.2.5 指导患者宜清淡饮食,忌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6.3 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眼部护理
6.3.1 指导患者避免揉眼。
2
T/GDNAS 047-2024
6.3.2 指导患者减少用眼时间,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6.3.3 指导患者白天可用滴眼液滴眼。
6.3.4 指导患者夜间可用眼膏涂眼,用手指协助闭合上下眼睑并用无菌方纱或眼罩遮眼。
6.3.5 指导严重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使用“湿房”保持眼球湿润。
6.3.6 指导患者外出时宜佩戴墨镜。
7 注意事项
7.1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不应指导其进行面神经功能训练:
——生命体征不稳定;
——活动性出血时;
——颌面部急性感染期;
——严重精神障碍;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因其他情况无法配合。
7.2 训练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伤口出血、疼痛、面部肿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告知医生,配合处
理。
3
T/GDNAS 047-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House-Brackmann 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
表 A .1
House-Brackmann 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
分 级 程度 大体观 静止状态 运动状态
抬眉 闭眼 口角
I 正常 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 - - -
II 轻度功能 异常 仔细检查才可看到 轻度的面肌无力,可 能有非常轻度的联动 双侧基 本对称 中等程度 至正常功能 轻微用力即可 完全闭合 轻度不对 称
III 中度功能 异常 明显面瘫但不影响 两侧对称,可见到不 严重的联动、挛缩和 (或)半面痉挛 双侧基 本对称 有轻至中 度的运动 需要用力才能 完全闭合 用力后患 侧轻度无力
IV 中重度功 能异常 明显的面肌无力和 (或)不对称的面部 变形(严重联动) 双侧基 本对称 不能抬眉 眼睑闭合不全 用力仍患 侧无力,双侧 明显不对称
V 重度功能 异常 仅存轻度的眼和口 角运动 明显不 对称 不能抬眉 眼睑闭合不全 仅存轻度 的口角运动
VI 完全麻痹 患侧面肌无运动 - - - -
4
T/GDNAS 047-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面神经评价系统 2.0(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 2.0,FNGS 2.0)
表 B .1
面神经评价系统 2.0(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 2.0,FNGS 2.0)
区域评价
分值 眉区 眼区 鼻唇沟区 口角区
1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2 轻度无力,75%以 上正常 轻度无力,75%以上正 常,不费力闭眼完全 轻度无力,75%以 上正常 轻度无力,75%以 上正常
3 明显的无力,50% 以上正常,静息状 态下对称 明显的无力,50%以上 正常,最大力闭眼完全 明显的无力,50% 以上正常,静息状态 下对称 明显的无力,50% 以上正常,静息状态 下对称
4 静息时不对称, 小于 50%正常 静息时不对称,小于 50%正常,不能完全闭眼 静息时不对称,小 于 50%正常 静息时不对称,小 于 50%正常
5 仅可察觉到运动 仅可察觉到运动 仅可察觉到运动 仅可察觉到运动
6 无运动 无运动 无运动 无运动
二级运动(整体评价)
分值 运动的程度
0 无二级运动
1 轻微的联带运动,微小的挛缩
2 明显的联带运动,轻到中度的挛缩
3 毁容性联带运动,严重挛缩
对应分级
级别 对应总分
Ⅰ 4
Ⅱ 5~9
Ⅲ 10~14
Ⅳ 15~19
Ⅴ 20~23
Ⅵ 24
注:总分=区域评价的分数+二级运动的分数
5
T/GDNAS 047-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Sunnybrook 分级系统( 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
表 C .1
Sunnybrook 分级系统( 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
静态评分
静态时患侧与健侧比较 每项评分只能选择 1 种 评分
眼(睑裂) 正常 0
缩窄 1
增宽 1
做过眼睑整形手术 是 1
颊(鼻唇沟) 正常 0
消失 2
不明显 1
过于明显 1
嘴 正常 0
口角下垂 1
口角上提 1
随意运动及联动评分
与健侧相比随意运动的对称性 联动分级
标准表情 无运动 (完全 不对 称) 轻度 运动 有运动 但有错乱 的表情 运动接 近对称 运动完 全对称 没有 联动 轻度 联动 明显联 动但无 毁容 严重的 毁容性 联动
抬额头 1 2 3 4 5 0 1 2 3
轻轻闭眼 1 2 3 4 5 0 1 2 3
张嘴微笑 1 2 3 4 5 0 1 2 3
耸鼻 1 2 3 4 5 0 1 2 3
唇吸吮 1 2 3 4 5 0 1 2 3
注:静态分=总分×5,随意运动分=总分×4,联动分=总分;最后得分= 随意运动分-静态分-联动分; Sunnybrook 分级系统得分在 0~100 分,0 分为完全麻痹,100 分为功能正常,分值越高,表示面神经 功能越好。
6
T/GDNAS 047-2024
附 录 D
(规范性)
面神经功能训练动作及方法
表 D .1
面神经功能训练动作及方法
训练动作 训练方法
主动运动 辅助运动 抗阻运动
抬眉 将双侧眉目上提 抬眉的同时,同侧食 指和中指放在眉毛中段 上方,向上推起 抬眉的同时,将食指放在患侧眉 弓外上方枕额肌额腹处,从头顶向 眉弓方向施加适当的阻力
闭眼 轻轻闭眼,不能完全闭 合者轻轻按摩眶下缘 10 次,然后再用力闭合双眼 闭眼的同时,同侧食 指水平放在下眼睑下约 2~3cm 处,轻轻向上推 闭眼的同时,将食指与中指指腹 轻放于患侧上、下眼睑眼轮匝肌 处,施加闭眼相反的阻力
耸鼻 用力收缩压鼻肌、提上 唇肌,完成耸鼻动作 耸鼻的同时,同侧食指 置于鼻唇沟,向鼻根处 上推 耸鼻的同时,将食指指腹放于患 侧鼻唇沟提上唇鼻翼肌、鼻肌处, 自鼻根向鼻唇沟方向施加适当的 阻力
示齿 或微笑 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 收缩颧大肌、颧小肌、提 口角肌及笑肌,露出牙 齿,避免只向一侧用力及 习惯性偏向 微笑的同时,同侧食 指和中指放在颞部,大 拇指置于患侧嘴角处并 向外上方牵拉至双侧嘴 角对称 示齿的同时,将食指、中指放于 患侧嘴角上方的颧大肌、颧小肌 处,向内下方施加适当的阻力
努嘴 收缩口轮匝肌,用力向 前嘟嘴 努嘴的同时,同侧食 指和大拇指捏合上下嘴 唇向前拉,让双侧口唇 趋于对称 努嘴的同时,将食指、中指放于 患侧上下唇外侧口轮匝肌处,向嘴 角方向施加适当的阻力
鼓腮 收缩口轮匝肌、扩张颊 肌,闭合口唇做鼓气动作 鼓腮的同时,同侧食 指和大拇指捏合上下嘴 唇鼓气,并使之不漏气 鼓腮的同时,双手食指、中指指 腹放于面颊颊肌处,稍用力按压, 以嘴角不漏气为宜
7
上一章:T/GDNAS 046-2024 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义乳佩戴技术 下一章:T/GDNAS 045-2024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技术

相关文章

T/GDNAS 045-2024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技术 T/GDNAS 049-2024 脊髓神经功能评估技术 T/GDNAS 036-2023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 I治疗给药护理规范 GBZ/T 247-2013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娱乐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近、中期疗效 YY/T 1951-2024 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 生物源性周围神经修复植入物通用要求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运动训练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