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3(J)/T 8426-2021 建筑信息模型验收评价标准

DB13(J)/T 8426-2021 建筑信息模型验收评价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15:59:17



相关搜索: 建筑 信息 评价标准 验收 模型

内容简介

DB13(J)/T 8426-2021 建筑信息模型验收评价标准

准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 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
和标准设计第二批制(修)订计划》(冀建工〔2018〕44 号)要
求,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系统总结了省内外 BIM 技术的工
程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经有关部门组织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 7 章 4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
语;3. 基本规定;4. 勘察阶段验收评价;5.设计阶段验收评价;
6. 施工阶段验收评价;7. 运营维护阶段验收评价。
本标准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
的解释,由河北省建设工程标准编制研究中心负责管理。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河北省建筑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 395 号,邮编:
050227,电话:0311-89919579,邮箱:jjyxxmx@163.com),以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瑞和安惠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河北天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九易庄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市城乡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双诚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河北建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廊坊师范学院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建研筑诚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冀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起草人员:汪
洋 张学辉 张艳玲 褚少辉 王秉宇

刚 王 俊 崔伟龙 张天平 芈建华
郭建淼
程英霞 顾文占 李 明 张士炼

凌 刘 娇 线登洲 宋志红 杜 磊

旺 刘 勤 李志强 高 超 王 扬
张春辉
宋英杰
崔惠林
许立山 邸 捷 张 兴 王艳武
关锦鹏 邬梦宇 王 朋 崔 峰
古 勇 杜勇欣 李 庭 马国涛
张凤荣
原广玉
周千帆 张国栋 潘建华 刘 涛
王来红 田轶文 胡雅坤 许 莎
李玉洁
孙梦晗 耿艳娜 徐东升 张永生

阳 孙朝硕 赵 亮 刘东亮 陈腾力
刘佳远
赵争光 贾文亮 许亚杰
审查人员:陈宇军
卢琬玫 赵丽娅 任洪国 王成望
李 爽 吴翼亮
标准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勘察阶段验收评价········································································5
4.1
一般规定················································································ 5
4.2
勘察阶段验收········································································· 5
4.3
验收评价················································································ 6
5
设计阶段验收评价········································································7
5.1
一般规定················································································ 7
5.2
方案设计阶段验收···································································7
5.3
初步设计阶段验收···································································8
5.4
施工图设计阶段验收·······························································9
5.5
验收评价················································································ 9
6
施工阶段验收评价······································································11
6.1
一般规定·············································································· 11
6.2
施工准备阶段验收·································································11
6.3
施工过程阶段验收································································ 12
6.4
竣工阶段验收······································································· 14
6.5
验收评价·············································································· 15
7
运营维护阶段验收评价······························································16
7.1
一般规定·············································································· 16
7.2
运营维护阶段验收································································ 16
7.3
验收评价·············································································· 17
附录 A
勘察阶段验收评价表························································19
附录 B
设计阶段验收评价表························································21
附录 C
施工阶段验收评价表························································24
附录 D
运营维护阶段验收评价表················································30
本规程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 34
附:条文说明···················································································· 37
标准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 2
3
Basic requirements......................................................................... 3
4
Acceptance evaluation of exploration stages................................ 5
4.1
General requirements.....................................................................5
4.2
Acceptance of exploration stages................................................... 5
4.3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6
5
Acceptance evaluation of design stages........................................7
5.1
General requirements.....................................................................7
5.2
Acceptance of plan design stages....................................................7
5.3
Acceptance of preliminary design stages...........................................8
5.4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9
5.5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10
6
Acceptance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stages.............................11
6.1
General requirements...................................................................11
6.2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stages.................................12
6.3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stages...................................... 12
6.4
Acceptance of final acceptance stages............................................ 14
6.5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15
7
Acceptance evaluation of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stages....17
7.1
General requirements...................................................................17
7.2
Acceptance of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stages............................18
7.3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18
Appendix A
Table of Acceptance evaluation in exploration
stages........................................................................... 20
Appendix B
Table of Acceptance evaluation in design stages........23
Appendix C
Table of Acceptance evaluation in construction
stages.......................................................................... 26
Appendix D
Table of Acceptance evaluation in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stages.....................................................3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s...........................................3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8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8
标准
1


1.0.1
为加强建筑信息模型验收评价管理,提高建筑信息模型质
量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全生命
期建筑信息模型的验收评价。
1.0.3
建筑信息模型的验收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及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标准
2


2.0.1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
指通过数字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建筑工程
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应用
于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全过程。
2.0.2 全生命期 Whole life period
建筑物从计划建设到使用过程终止所经历的所有阶段总称,
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改造拆除等环节。
2.0.3
模型深度 Level of detail (LOD)
表示模型包含信息的全面性、细致程度及准确性的指标。
2.0.4
合同交付物 Contract deliverables
交付方按照合同及约定提交的交付物。
2.0.5
特定交付物 Specific deliverables
按照合同约定及相关规定要求交付的用于审查、备案、报建
等目的的建筑信息模型和其他交付物。
2.0.6 建筑信息模型元素 BIM elemen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模型元素。
2.0.7 协同 Collaboration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的过程。
2.0.8
提交方 Deliverables provider
提交建筑信息模型的一方。
2.0.9
接收方 Deliverables purchaser
接收建筑信息模型的一方。
2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信息模型的验收评价应涵盖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
工阶段、竣工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等过程。
3.0.2
各阶段的模型应能实现建筑工程各相关方的工作协同和信
息共享。
3.0.3
建筑信息模型验收评价的对象应为合同交付物或特定交付
物。
3.0.4
交付物的验收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准确性、完整性;
2
与相应标准的符合性;
3
与工程实际符合程度;
4
不同建筑信息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模型延续性和可传递性;
6
合同约定的其他验收内容。
3.0.5
建筑信息模型深度验收评价依据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建筑
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B13(J)/T 213 相关规定的要求。
3.0.6
验收宜分为阶段性验收和综合性验收。
3.0.7
各阶段建筑信息模型验收的参与方应包括接收方及相应的
提交方。
3.0.8
验收意见应明确,验收结论应分为“通过”和“整改后验
收”;“整改后验收”的项目根据验收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后应
进行复验,直至验收通过。
3.0.9
建筑信息模型验收的程序与组织,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宜由建设单位或总协调方组织进行验收;
3
标准
2
提交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按照交付要求提交资料;
3
验收结果应签字盖章;
4
符合合同要求的资料,验收通过,反之,整改后验收,直
至验收通过;
5
将验收的资料归档,以供追溯。
3.0.10
各阶段验收通过后,宜对相应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效果
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参照附录 A-附录 D。
3.0.11
各阶段建筑信息模型评价的参与方应包括接收方及相应
的提交方。
3.0.12
建筑信息模型评价的程序与组织,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宜由建设单位或总协调方组织进行评价;
2
评价组应为 5 人以上的奇数,可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
价;
3
评价结果为优、良、合格;
4
将评价的资料进行归档,以供追溯。
4
4
勘察阶段验收评价
4.1
一般规定
4.1.1
勘察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应满足工程项目相关阶段和任务的
使用需求。
4.1.2
创建勘察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时,应对信息模型使用和存储
的数据(信息)进行检验和甄别,保证数据在传递和转换过程的
完整性。
4.2
勘察阶段验收
4.2.1
勘察阶段建筑信息模型验收应包含以下内容:地表信息模
型、地质信息模型、监测信息模型、岩土设计信息模型。
4.2.2
地表信息模型验收应包含:地下设施信息模型文件、工程
视图、说明文件、成果平面图和成果报告等。
4.2.3
地质信息模型验收应包含:地质信息模型文件、工程视图、
说明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含图表、附件等)、岩土工程勘
察建构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水文地质专项勘察报告(含图
表、附件等)和水文地质勘察点平面布置图等。
4.2.4
监测信息模型验收内容应包含:监测方案、监测信息模型
文件、监测报告和总结报告等。
4.2.5
岩土设计信息模型验收内容应包含:岩土设计信息模型文
件、工程视图/表格、碰撞检测报告、工程量清单等。
4.2.6
地质信息模型应验收地表信息及勘察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满足该阶段使用需求。
5
标准
4.3
验收评价
4.3.1
勘察阶段交付物的评价应包括模型准确性评价、完整性评
价、模型深度评价、可传递性评价。
4.3.2
勘察阶段模型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型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应包括构造检查、碰撞检查和辅
助性设计成果的检查;
2
应对模型构件的尺寸、空间定位等几何数据的准确性和材
质、性能等非几何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模型构造检查;
3
应对模型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附表等辅助性设计成果
进行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3.3
勘察阶段模型可传递性评价应结合通用应用软件和行业内
通用的中间数据格式要求,评价其可传递性。
6
5
设计阶段验收评价
5.1
一般规定
5.1.1
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验收应综合考虑策划、勘察与设计、
施工、运营与维护、改造与拆除工程项目全生命期所涉及的各设
计要素及应用。
5.1.2
设计阶段验收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
个阶段进行验收,也可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要应用于其他环节和
任务。
5.1.3
设计阶段验收内容和评价标准,应根据项目特点、合同要
求、应用价值等综合确定。
5.1.4
设计阶段交付物的表达形式宜包含信息模型、轻量化信息
模型、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及合同约定的其他形式。
5.1.5
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深度等级验收评价应符合现行河北
省《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DB13(J)/T284 相关规定的要求。
5.1.6
各设计阶段交付物为特定交付或合同交付时,可按其相应
内容提供模型。
5.2
方案设计阶段验收
5.2.1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及设计审批的
需求。
5.2.2
方案设计阶段验收模型应满足 LOD100 深度标准,且信息
表达准确并满足相应设计规范。
7
标准
5.2.3
建筑模型是方案的主体表达,验收内容应包括:
1
方案阶段建筑模型的性能化分析及相关资料;
2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说明和相关图纸;
3
由模型生成的总平面设计图,建筑专业的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鸟瞰图、透视图及其他相关图纸。
5.3
初步设计阶段验收
5.3.1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初步设计
审批的需求。
5.3.2
初步设计阶段信息模型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度满足国家制图标准;
2
设计信息表达准确并满足相应规范;
3
各专业模型应与建筑模型协调一致。
5.3.3
建筑专业验收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建筑专业模型、设计
说明、主要图纸。
1
建筑专业模型深度应满足 LOD200 标准要求;
2
设计信息准确表达并满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3
建筑专业相关图纸包含由模型生成的总平面设计图,建筑
专业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其他相关图纸。
5.3.4
结构专业验收内容应包含:结构专业模型、设计说明、主
要图纸。
1
结构专业模型应与建筑专业模型协调一致,模型深度应满
足 LOD200 标准要求;
2
设计信息表达准确并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5.3.5
机电专业验收内容应包含:机电专业模型、设计说明、各
类系统及主要图纸。
8
1
机电专业模型应与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协调一致,模型深
度应满足 LOD200 标准要求;
2
设计信息表达准确并满足机电设计规范要求。
5.4
施工图设计阶段验收
5.4.1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技
术交底的需求,并应满足施工图设计审批及设备材料采购、非标
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求。
5.4.2
交付验收的各专业模型深度应满足 LOD300 标准要求,设
计信息表达准确并满足相应专业设计规范要求。
5.4.3
机电专业模型除应进行管线综合检查外,还应与建筑、结
构的一体模型协调一致。
5.4.4
各专业验收内容包含:专业模型、图纸目录、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或计算书等。
5.4.5
当碰撞检测报告作为交付物进行验收时,应包含下列内容:
1
项目工程阶段说明;
2
被检测模型深度等级;
3
碰撞检测人、使用的软件及其版本、检测版本和检测日期;
4
碰撞检测范围;
5
碰撞检测规则和容错程度;
6
交付物碰撞检测结果;
7
碰撞解决方案。
5.5
验收评价
5.5.1
设计各阶段包含的建筑信息模型,相关的图纸、视频、文
9
标准
件应齐全、准确和完整。
5.5.2
设计阶段应评价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
段模型深度、延续性和可传递性。
5.5.3
方案设计阶段应评价方案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图纸、建筑专
业的相关图纸及方案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性能化分析等资料的全面
性和正确性。
5.5.4
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评价各专业模型与建筑
模型的协调性。
5.5.5
各设计阶段验收评价专家组应对交付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
会审评价,现场确定评定结果,出具验收评价报告。
5.5.6
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信息模型验收评价意见进行整改,并
将整改结果及时呈报建设单位及专家组。
上一章:DB13(J)/T 8431-2021 七十年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下一章:DB13(J)/T 8422-2021 建筑工程消能减震技术标准

相关文章

DB13(J)/T 8337-2020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DB13(J)/T 284-2018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 DB13(J)/T 285-2018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DB13(J)/T 8499-2022 城市信息模型应用技术标准 DB13(J)/T 8310-2019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 DB13(J)/T 8310-2023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 DB13(J)/T 8311-2019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13(J)/T 8311-2024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