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3.080.01
CCS P 66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629—2024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冷再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ld recycling of water-based epoxy
resin emulsified asphalt mixture
2024-08-08 发布
2024-09-0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62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材料 ............................................................................... 2
.......................................................... 2
........................................................................... 2
........................................................................... 2
........................................................... 2
....................................................................... 3
........................................................... 4
............................................................................. 4
6 配合比设计 ......................................................................... 4
7 施工工艺 ........................................................................... 5
....................................................................... 5
....................................................................... 5
........................................................................... 5
........................................................................... 6
........................................................................... 6
........................................................................... 6
........................................................................... 6
8 施工质量检测 ....................................................................... 6
附录 A(规范性)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7
附录 B(规范性) 拌合试验 ............................................................. 9
I
DB15/T 362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路泰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交通集团蒙通养护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路泰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长达征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仲、冯禄卿、赵胜、罗志宝、白晓军、宋国林、段福林、王凯、王春、刘立
东、白治军、许敏、乔俊峰、刘杰、李志伟、徐军、黄瑞英、周磊、乔帅、李俊、边景旭、李勇、李瑞
明、王霞、刘鸿奎、张聿登、陈志忠、刘凯、田璐、田俊宝、党彦、樊永伟、刘伟、张立业、张华、薛
皓贤、哈斯图雅、包伟光、刘欣欣、崔鹏飞。
II
DB15/T 3629—2024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二级及以下公路中下面层,养护工程各等级公路,市政道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1677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GB/T 1725 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 853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22314 塑料 环氧树脂 黏度测定方法
GB/T 38990 道路用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
JTG 3432-202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 5521-2019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性环氧树脂 waterborne epoxylite
环氧树脂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以水为连续相的分散介质中而配得的稳定分散体系。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 waterborne epoxylite emulsified asphalt
由水性环氧树脂和乳化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胶结料。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waterborne epoxylite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1
DB15/T 3629—2024
由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矿料、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且可在常温下拌和、
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
4 基本规定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仅适用于厂拌冷再生。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允许施工作业时间应不少于 2 小时。
施工气温不应低于 10 ℃,且不应在雨天施工。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废弃的混合料应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处理。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5 材料
RAP应分成≥4.75 mm的粗集料和<4.75 mm的细集料两档,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RAP 技术要求
再生类型 材料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厂拌冷再生 RAP 含水率(%) ≤3 JTG/T 5521-2019附录B
最大颗粒粒径(mm) ≤设计级配允许的最大粒 径
厂拌冷再生 RAP中的粗集料 (≥4.75 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抽提后,JTG 3432-2024 T0312
压碎值(%) ≤26 抽提后,JTG 3432-2024 T0316
RAP中的细集料 (<4.75 mm) 砂当量(%) ≥60 JTG/T 5521-2019附录B
棱角性(s) ≥30 抽提后,JTG 3432-2024 T0345
集料应由粗集料和细集料组成,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G F40的规定。
5.3.1 矿粉
宜选用矿粉作为填料,矿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G F40的规定。
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 175的规定。水泥一般选择外掺方式,掺量1%~2%。
水性环氧树脂的技术指标宜符合表 2 的规定,水性环氧固化剂技术指标宜符合表 3 的规定。
2
DB15/T 3629—2024
表2 水性环氧树脂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 粘稠状液体 —
固含量 % ≥50 GB/T 1725
环氧值 mol/100g 0.18~0.22 GB/T 1677
黏度(25℃) mPa·s 100~900 GB/T 22314
pH 值 — 5.5~8.5 GB 8538
表3 水性环氧固化剂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 淡黄色均匀液体 —
粘度(25 ℃) mPa·s >2000 GB/T 22314
活泼氢当量 固体份 260±60 GB/T 1677
固含量 % 44±3 GB/T 1725
pH 值 — 8~11 GB 8538
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 位 技术要求(BCR)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慢裂慢凝 JTG E20-2011 T0658
离子电荷 - 阳离子(+) JTG E20-2011 T0653
筛上剩余量(1.18 mm 筛) % ≤0.1 JTG E20-2011 T0652
黏度 恩格拉黏度计法 E25 - 2~30 JTG E20-2011 T0622
25 ℃赛波特黏度 Vs s 7~100 JTG E20-2011 T0623
蒸发残留物 残留物含量 % ≥60 JTG E20-2011 T0651
溶解度 % ≥97.5 JTG E20-2011 T0607
针入度(25 ℃) 0.1mm 50~130 JTG E20-2011 T0604
延度(15 ℃) cm ≥40 JTG E20-2011 T0605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附面积 - ≥2/3 JTG E20-2011 T0654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 均匀 JTG E20-2011 T0659
常温储存稳定性 1 d % ≤1 JTG E20-2011 T0655
5 d % ≤5
注: 恩格拉黏度和赛波特黏度指标任选其一检测,有争议时以赛波特黏度为准。
3
DB15/T 3629—2024
将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冷再生用乳化沥青制备成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其技术要
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 位 技术要求(BCR)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慢裂 JTG E20-2011 T0658
筛上剩余量(1.18 mm 筛) % ≤0.1 JTG E20-2011 T0652
黏度 恩格拉黏度 E25 - 3~30 JTG E20-2011 T0622
沥青标准黏度 C25,3 s 12~60 JTG E20-2011 T0621
蒸发残留物 性质 断裂伸长率(25 ℃) % ≥50 GB/T 528
断裂强度(25 ℃) MPa ≥0.1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附面积 - ≥2/3 JTG E20-2011 T0654
5.7.1 饮用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5.7.2 非饮用水用于生产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时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混合料性能。
6 配合比设计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如附录 A 所示。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宜按 JTG F40 对于沥青面层混合料的级配要求进行选择,RAP
与新集料合成后的矿料级配应符合 JTG F40 的相关规定。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确定时,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以预估的乳化
沥青用量为中值,按 0.5%的间隔变化形成 4~5 个乳化沥青用量,成型马歇尔试件,以 60 ℃养生 3 d
时稳定度的最大值为标准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表6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φ101.6 mm×63.5 mm JTG E20-2011 T0702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次 75(双面) JTG E20-2011 T0702
马歇尔试验 稳定度 3 d kN ≥4 JTG E20-2011 T0709
7 d kN ≥9
流值 3 d mm 实测
7 d mm 实测
以确定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及车辙板试件检验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
合料路用性能,具体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4
DB15/T 3629—2024
表7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混合料性能检验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60 ℃车辙试验 动稳定度 3d (养生温度为 60 ℃) 次/mm ≥3500 JTG E20-2011 T0719
-10 ℃低温弯曲试 验 破坏应变 3 d (养生温度为 60 ℃) με ≥2000 JTG E20-2011 T0715
水稳定性试验 (60 ℃养生 7 d)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 ≥85 JTG E20-2011 T0709
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 % ≥80 JTG E20-2011 T0729
注1: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养生时,应连同试模一起以侧面竖立方式置于60 ℃烘箱中养生规定 时间。 注2:车辙板试件也应连同试模一起置于60 ℃烘箱中养生规定时间。
7 施工工艺
7.1.1 拌和设备宜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楼生产;不具备条件时也可采用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其配置
应符合 JTG/T 5521 对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的相关规定。
7.1.2 运输、摊铺、压实等其它机械设备应符合 JTG/T 5521 对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设备的相关
规定。
7.2.1 施工前应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生产施工设备,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2.2 施工前应准备足够数量满足要求的粗细集料、沥青、矿粉、水泥、预处理后的 RAP 等生产所需
的各类材料。
7.2.3 施工前应检查下承层。下承层应密实平整,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病害应进行处治。
7.2.4 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 300 m。通过铺筑试验段应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a) 检验施工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b) 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c) 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d) 检测压实度、渗水系数等性能指标;
e) 施工设备仪表显示值与实际值具有相关关系,确定质量控制方案。
7.3.1 乳化沥青采用沥青罐添加,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应在拌和开始前加入乳化沥青罐中搅拌均匀
后待用。
7.3.2 生产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时,乳化沥青应无结团、破乳现象,乳化沥青温度不应超
过 60 ℃。
7.3.3 水泥应采用一个独立矿粉仓添加。
7.3.4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时间应通过试拌确定,以矿料裹覆均匀、无结团成块为度。
矿料中加入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后的拌和时间不宜超过 30 s。
7.3.5 拌和时应随时检查各料仓出料口、沥青喷嘴、沥青泵、管道等是否受堵,发现堵塞时应及时清
5
DB15/T 3629—2024
理。
7.3.6 拌和后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均匀,无结团成块、流淌等现象。
7.4.1 运输车辆装料时应遵循“品”字形装料原则,防止离析。
7.4.2 运输过程中车厢顶部需覆盖帆布等防止表面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固化,运输时间不
宜超过 20 min。
7.4.3 运输车辆数量要保证现场摊铺机连续摊铺,运输到现场后应确保能够及时摊铺,等待摊铺时间
不宜超过 20 min。
7.5.1 应采用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的摊铺机摊铺,但其熨平板无需加热。
7.5.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时,要有足够的稠度确保经过熨平板振捣后乳化沥
青不会聚集到路面表面造成泛油现象。
7.5.3 摊铺速度应控制在 2 m/min~3 m/min,应在破乳前完成摊铺,对于已经破乳的水性环氧乳化沥
青冷再生混合料应立即废弃。
7.5.4 在摊铺前或碾压前如环氧已完成初始固化,应立即把待摊铺混合料废弃或将已铺筑混合料铲掉。
7.5.5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时,遇雨应立即停止铺筑,以防雨水将乳液冲走。
7.6.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
7.6.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采用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压实,
7.6.3 初压宜采用 26 t 的轮胎压路机碾压 1~2 遍,速度宜为 1.5 km/h~3 km/h;复压宜先采用 12
t 的钢轮压路机振压 2~3 遍,再采用 26 t 的轮胎压路机碾压 2~3 遍,速度宜为 2 km/h~4 km/h;终
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2 遍,速度宜为 2 km/h~4 km/h。
7.6.4 当压实过程中有推移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待稳定后再碾压。
7.7.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宜封闭交通养生 3 d~7 d。
7.7.2 在养生过程中,如遇到雨天应进行覆盖,并需适当延长养生时间。
7.7.3 当养生 3 d 以上且路面芯样稳定度≥9 kN 时,即可结束养生,开放交通。
8 施工质量检测
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批次进行检测,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原材料质量应符合第 5 章材料质量控制要
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每个工作日检测 1 次冷再生混合料稳定度,在发现异常时或根据需要检测冷再
生混合料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其结果应满足表 5 或设计文件要求。
对于冷再生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按 JTG/T 5521 对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层的质量控制检验项目、
检验频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6
DB15/T 3629—2024
附 A A A
录
(规范性)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A.1.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
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进行。
A.1.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如图A.1所示;生产配合比设计参照目
标配合比设计流程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按照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进行试拌试铺,并通过取样试验确定
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图A.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
A.2.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过程如图A.2所示,需对RAP与新集料进行预润湿处理,预
润湿的预加水量按附录B拌和试验确定。
图A.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流程
7
DB15/T 3629—2024
A.2.2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确定时,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以预估的乳
化沥青用量或表A.1推荐的乳化沥青用量为中值,按0.5%的间隔变化形成4~5个乳化沥青用量,成型马
歇尔试件,以60 ℃养生3 d时稳定度的最大值为标准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表A.1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用量经验值
级配类型 乳化沥青用量%
AC-20 6.5
AC-16 7.0
AC-13 7.5
AC-10 7.8
A.2.3 以确定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及车辙板试件检验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再生
混合料路用性能,性能合格则完成目标配合比设计,否则应重新调整级配进行设计。
8
DB15/T 3629—2024
附 B B B
录
(规范性)
拌合试验
B.1 按照合成级配确定的 RAP 与新集料比例,配置 3 份各 1 kg 新旧集料混合的矿料。
B.2 根据工程经验,预估选定级配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用量。
B.3 按新旧集料混合的矿料质量的 1.0%、1.5%、2.0%称取预加水量,分别加入 1 kg 新旧集料混合的
矿料中,对其进行拌和润湿。
B.4 按预估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用量称取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将其加入润湿后的新旧集料混合的矿料
中进行拌和。
B.5 以拌合试验过程中混合料的状态评价其工作性,评价标准见表 B.1。混合料工作性等级越高,施
工和易性越好。
B.6 根据混合料工作性等级评价结果确定适合的预加水量。混合料工作性等级应达到 4 级及以上。
表B.1 冷拌沥青混合料工作性等级
工作性等级 状态描述
5 颗粒分散界面分明,无明显结团现象,手捏可成团
4 存在少量结团,用铁锹可轻易拍散
3 存在部分结团成块,用铁锹可以拍散
2 结团较多,铁锹难以分散,和易性差
1 绝大部分结团成块,无法利用铁锹拌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