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3年度省工程建
设标准第一批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冀建节科函〔2023〕96
号)的要求,由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
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
本规定;4. 数据采集;5. 数据传输与存储;6. 智能监管平台;7. 系
统安全;8. 系统验收;9. 运行维护。
本标准由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由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中土大地国际建
筑设计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体育北大街长丰街道,石
纺路95号保利国际广场中土国际22层,邮编:050046,电话:
0311-66708116,电子信箱:ztzlb2019@163.com),以便
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
主 编 单 位 :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 :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杨
昂 钟 涛 张昌盛 赵 荣 孔令慧
马培松
田 畅 牟玉轩 孙召东 孙国祥
谢
培 张会丽 张宏玮 柳 冰 宗 琦
巴晶芬
王竟超 李雪建 王少清 王少静
吴
羡 赵霄君 姜智博 王新影 李美玲
冯泽顺
王思雨 乔晓扬 孟良浩 侯文涛
王 蕾 杨孟林
审 查 人 员 : 屈卫泉
潘书通 陈 月 吴景义 赵彦辉
司绍林 汤 斌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3
4
数据采集..........................................................................................4
4.1 一般规定.................................................................................................4
4.2
水源数据采集......................................................................................... 4
4.3
供水厂数据采集..................................................................................... 5
4.4
管网数据采集......................................................................................... 6
4.5 视频监控.................................................................................................6
5
数据传输与存储..............................................................................8
5.1
一般规定.................................................................................................8
5.2
数据传输.................................................................................................8
5.3
数据存储.................................................................................................9
6
智能监管平台................................................................................10
6.1
一般规定...............................................................................................10
6.2
平台架构...............................................................................................10
6.3
平台层...................................................................................................11
6.4
应用层...................................................................................................13
7
系统安全........................................................................................16
8
系统验收........................................................................................17
9
运行维护........................................................................................18
本标准用词说明................................................................................. 19
引用标准名录..................................................................................... 20
附:条文说明......................................................................................21
标准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Basic Requirements·········································································3
4
Data Collection················································································4
4.1 General Requirements····································································4
4.2
Water Source Data Collection·························································4
4.3
Data Collection for Water Supply Plants·········································· 5
4.4
Pipeline Network Data Collection····················································6
4.5 Video Monitoring·········································································6
5
Data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8
5.1
General Requirements····································································8
5.2
Data Transmission········································································ 8
5.3
Data Storage················································································9
6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Platform···················································10
6.1
General Requirements··································································10
6.2
Platform Architecture···································································10
6.3
Platform Layer···········································································11
6.4
Application Layer·······································································13
7
System Security············································································16
8
System Acceptance·······································································17
9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1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1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0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1
1
总
则
1.0.1
为推动城市供水监管系统智能化建设,保障供水系统安全、
稳定运行,实现城市供水监管系统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
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的建设、验收和
运行维护。
1.0.3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的建设、验收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
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河北省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1
标准
2 术 语
供水智能监管系统
system
intelligent water supply supervision
2.0.1
在感知和采集工况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水源、供水厂、
供水管网、供水服务等环节进行可视化、动态化和精细化的智能监
督与管理。
2.0.2 数据传输与存储 data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供水智能监管系统的数据传输层(网络层),将基础数据通过
网络进行传输、储存,并对这些数据集成、清洗、转化、加载等加
工处理。
2.0.3 共享数据 shared data
气象、水利、卫生、市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共享交换的
数据资源。
2.0.4 城市供水监管一张图 a map of water supply supervisionn
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互联网、无线网络等技术,结合地理信
息、数字模型、大屏监控等技术,对水源、供水厂、供水管网等进
行监测、分析、展示的可视化系统。
2.0.5 物理隔离 physical isolation
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将内网与外网隔离从而避免入侵或信息泄露
的技术手段。
2
3
基 本 规 定
3.0.1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供水规模、供
水方式和用户需求,结合当地信息化现状、现有供水基础设施情
况,依托云平台进行部署建设。
3.0.2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应建立“四个自动、一个闭环”运行
模式,即通过自动感知、自动预警、自动上传、自动识别系统来实
现对城市供水全流程监管闭环。
3.0.3
数据传输与存储应基于智能监管平台统一规划、建立数据标
准,具有灵活性与扩展性。
3.0.4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应与气象、水利、卫生、市政、环保
等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建
立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
3.0.5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应能支撑各类应用的开发、运行和管
理,保障系统集成和安全高效运行。
3.0.6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的安全管理,应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
护和软件测试的相
关规定,信息安全
应与智能系统同步
规划、同步建设和
同步运行。
3.0.7 城市供水智
能监管系统架构图
见图3.0.7。
用 户 层 应 用 层 平 台 层 传 输 层 感 知 层 物 理 层
省级监管部门
市级监管部门
县级监管部门
标 准 与 信 息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台账管理
运行监测
预警处理
服务监管
信息安全
统计分析
融合计算
数据挖掘
共享
交换
清洗
转化
实施监测数据
平台基础数据
流量计
压力计
水质监测仪
视频监控
其他
水源
输水管网
供水厂
配水站
配水管网
图3.0.7
城市供水智能监管系统架构图
3
标准
4
数 据 采 集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数据采集应包括建设信息、运行数据及共享数据,具体要求
如下:
1
建设信息指数据提供源基本属性的信息,包括城市供水基
础信息、供水企业信息等。
2
运行数据包括水源、供水厂、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的监测
数据和控制数据。
3
共享数据包括气象、水利、卫生、市政、环保等相关部门
共享的数据。
4.1.2
水力在线监测频率应满足数据采集的要求,也应满足管理模
型的需求,采集频率不应低于1次/5min。
4.1.3
供水水质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给
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6和《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
CJJ/T 271的有关规定。
4.1.4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仪器和仪表配置应满足系统运行稳定、安
全可靠的要求。
4.2
水源数据采集
4.2.1
水源地数据采集应包括水力、水质等指标。数据采集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水力数据采集指标应包括水位、流量、压力等;
2
地下水水质数据采集指标应包括pH值、电导率、水温、浊
4
度等水质参数,当铁、锰、砷、氟化物、硝酸盐或其他指标存在超
标现象时,应增加色度、溶解氧等项目;
3
地表水水质数据采集指标应包括水温、浊度、pH值、电导
率、溶解氧、总磷、氨氮、TOC等指标,水体富营养化时应增加叶
绿素a等指标,水源易遭受污染时应增加耗氧量以及其他可在线监
测的特征污染物等项目;
4
当水源地有特殊污染物监测要求时,应增加采集特殊污染
物指标。
4.2.2
地表水源的水力监测点数据采集应包括取水口和水厂进口,
地下水源的水力监测点数据采集应包括深井内和水厂进口。
4.2.3
水质监测点宜按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要求设置。
4.2.4
水源在线监测的频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水质在
线监测技术标准》CJJ/T 271的有关规定。
4.3
供水厂数据采集
4.3.1
供水厂进口应采集水力、水质等参数,数据采集应符合本标
准第4.2.1条的有关规定。
4.3.2
供水厂出口应采集流量、压力、浊度、pH值、余氯等水质
参数,采集指标及仪表配置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 4.3.2
供水厂出口数据采集指标和仪表配置
采集点 采集指标 应配置仪表 宜配置仪表
进水口 原水水力、水质指标 流量计、压差计、水位计、浊度计、 温度计、pH计等,生物预警设备 特殊有害物质监测设备
清水池 水位、流量、余氯 水位计、流量计、余氯仪 特殊有害物质监测设备
加压泵房 水位、流量、压力、 设备工况参数 水位计、流量计、压力表、设备工 况监测仪表
5
标准
4.3.3
水厂在线监测的频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水质在
线监测技术标准》CJJ/T 271-2017第4.2.5条的规定。
4.4
管网数据采集
4.4.1
输水管渠应采集始末端、管渠分流点、加压泵站进、出口及
调蓄水池进、出口的流量、压力(水位)等参数。
4.4.2
输水管渠始末端、加压泵站及调蓄水池应采集水质参数,双
管连通管处、倒虹管及穿越环境污染风险地带宜增设水质采集点。
4.4.3
配水管网应设置水力和水质监测点,对配水管网运行状况进
行在线监测。
4.4.4
在线监测点的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水质在线
监测技术标准》CJJ/T 271的有关规定。
4.4.5
数据采集应包括余氯、浊度,并应根据需要采集pH值、电
导率等。
4.4.6
设置于城市综合管廊内的输配水管网数据采集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的有关规定。
4.4.7
除上述特征点进行数据采集外,应根据管网拓扑结构、水力
特性、监测需求进行管网监测点的优化布置。
4.4.8
管网在线监测的频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水质在
线监测技术标准》CJJ/T 271的有关规定。
4.5
视 频 监 控
4.5.1
在水源取水口、加压泵房及其他关键监控点应安装视频监控
设备。已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应满足监管要求。
6
4.5.2 1 视频监测设备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视频监测设备应具备存储功能,存储分为本地存储和后端
系统存储,当采用本地存储时,本地存储时间不应少于90d,后端
系统应能随时调取本地存储视频;
2
具有抓拍报警功能,支持有线和无线图像传输;
3
采用网络摄像机,配有自动控制的红外摄像功能,清晰度
不宜低于1080P。
4.5.3
视频图像应存储于视频监控中心,并通过互联网与智能监管
平台连接,通过智能监管平台调用和查看监控视频。
4.5.4
视频的传输、交换、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安
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的规定。
7
标准
5
数据传输与存储
5.1
一 般 规 定
5.1.1
数据传输与存储应将监测与控制系统所收集的源数据进行处
理、传输与存储。
5.1.2
数据传输应满足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互通。
5.1.3
数据传输应满足数据交换格式与传输要求相关标准规范中对
数据接口的要求。
5.1.4 数据传输与存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理信息系
统 供水水质指标分类与编码》CJ/T 474和《城镇城镇供水管理信
息系统 基础信息分类与编码》CJ/T 541的有关规定。
5.2 数 据 传 输
5.2.1 数据传输应遵循安全、可靠、高效和低功耗的原则,采用
可靠的数据传输单元,保证连续、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传输,
同时具有数据校验、断点续传的保障功能。
5.2.2
数据传输系统应综合考虑数据传输距离、工程各阶段特征
和工程现场地形条件、网络覆盖状况、已有的通信设施等因素,
选取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
5.2.3
数据传输的硬件应能保证监测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物理连
接,应提供足够的带宽和数据冗余度,保证传输的安全、可靠、
高质量和便于维护。
5.2.4
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开发和安装应考虑质量检查、传输
8
校验、同步性检查、缓存管理、通信异常检查、断网续传、扩展
性、兼容性与安全管理。
5.2.5
数据传输方式应选用技术成熟、抗干扰性强、稳定可靠的
有线、无线或光通信技术。
5.2.6
数据传输系统应符合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标准以及通信规
约,并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
5.3
数 据 存 储
5.3.1
数据存储应能按照数据结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
5.3.2
数据存储应包含数据集成、数据计算、数据融合、数据服
务、数据应用。
5.3.3
数据存储应具备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
5.3.4
数据存储应提供标准化数据共享服务。
5.3.5
实时监测的原始数据应采用实时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具
备实时调用、查询的功能。
5.3.6
实时监测数据的存储时间宜大于5年;经过清洗融合后的特
征数据、预警数据等结构化数据储存时间宜大于20年;突发事件、
风险事故数据应进行转移备份存储并永久保存。
9
标准
6
智能监管平台
6.1
一 般 规 定
6.1.1
智能监管平台建设应结合供水水源、供水形式、供水需求等
因素,对省市县各级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实现供水智
能监管。
6.1.2
智能监管平台应确保各子系统的协调性、数据传输可靠性、
系统整体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可扩展性以及对其他系统平台的兼
容性。
6.1.3
智能监管平台应分析监测数据,评估供水系统状态及变化,
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6.1.4
智能监管各级平台应建立运行管理服务数据库,数据内容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CJ/T 545 的
规定。
6.2
平 台 架 构
6.2.1
智能监管平台应包含物理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
用层、用户层。
6.2.2
感知层应包括供水系统各类监测设备的接入功能,应满足各
类物联网传输协议以及各应用程序的接入。
6.2.3
传输层应包含运行监测数据和平台基础数据,统筹各类数据
的共享、交换、清洗、转化等内容。
6.2.4
平台层应包含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融合计算等功能。
6.2.5
应用层应包含城市供水监管一张图、台账管理、运行监
10
测、预警处理、服务监管、信息安全等功能。
6.2.6
用户层应充分考虑各层级系统用户,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功能
及权限的分配。
6.3
平 台 层
6.3.1 1 平台层的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数据应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运行监测数据、设施数
据、工程管理数据、巡检养护数据、应急调度数据、服务监督数据
等。数据库及数据项名称应符合表6.3.1的要求。
表 6.3.1
数据库及数据项名称
数据库名称 数据项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地理位置数据
影像图
运行监测数据 水源监测数据
水厂监测数据
管网监测数据
工程管理数据 工程规划数据
工程建设数据
项目管理数据
巡检养护数据 水源养护数据
水厂养护数据
管网养护数据
11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