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3(J)/T 8470-2022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DB13(J)/T 8470-2022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15.7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11:53:48



相关搜索: 勘察 建筑 岩土工程 既有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内容简介

DB13(J)/T 8470-2022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 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
准设计第三批制(修)订计划》(冀建节科函〔2019〕45 号)的要
求,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为 9 章和 4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勘察方案;5. 勘探和取样;6. 原
位测试;7. 地下水;8. 室内试验;9. 岩土工程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标准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由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
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槐中路 244 号,邮编:050021,
联系电话:0311-85873724,Email:kcsj5257@163.com),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
主编单位: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河北建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
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煤邯郸(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开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化学工业第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安拓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中色华冠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起草人: 梁耀哲
张振拴 孙会哲 聂庆科 马 琳
张俊禄
韩贵雷
张淑荣
裴志广 贾向新 王中荣 张瑞林
王新宇 金二勇 孙立川 李予红
亢永强 陈凤阁 史贵生 程书昌

勇 陈 党 李福申 李建波 金 飞
张海生
付永社
蒲海波 王树仁 李燕成 王红贤
张荣才 靳艳娇 王学峰 李继为

涛 曹大淀 赵 菲 孙 锐 韩秀茂




尚艳亮
李子成
谢悦生 王哲英 陈名扬 赵德成
孟思宇 聂忠义 王志普 静志会
韩丽亚 杨 璟 李欣涛 孙海燕
王娜娜 许 超 刘训臣 赵运涛
王 超 闫继业
审查人员:
武 威 高文生 王成华 周保良 宋泽华
张国欢 马 洪
标准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4
3
基本规定.........................................................................................6
4
勘察方案....................................................................................... 11
4.1
一般规定.................................................................................... 11
4.2
超期建筑....................................................................................14
4.3
受损建筑....................................................................................15
4.4
增载建筑....................................................................................16
4.5
移位建筑....................................................................................18
5
勘探和取样................................................................................... 20
5.1
一般规定....................................................................................20
5.2
钻探...........................................................................................20
5.3
井(槽)探.................................................................................21
5.4
取样...........................................................................................22
5.5
工程物探....................................................................................23
6
原位测试....................................................................................... 24
6.1
一般规定....................................................................................24
6.2
地基测试....................................................................................24
6.3
单桩测试....................................................................................26
7
地下水...........................................................................................28
7.1 一般规定....................................................................................28
7.2 参数测试....................................................................................29
7.3 作用评价....................................................................................29
8 室内试验....................................................................................... 31
8.1 一般规定....................................................................................31
8.2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31
8.3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31
8.4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32
8.5 特殊性土试验............................................................................. 33
8.6 岩石试验....................................................................................33
9 岩土工程评价和成果报告............................................................35
9.1 一般规定....................................................................................35
9.2 岩土工程评价............................................................................. 36
9.3 成果报告....................................................................................38
附录 A 既有建筑地基静载荷试验.................................................. 40
附录 B 基础下桩的静载荷试验...................................................... 43
附录 C 钻探设备类型选择..............................................................45
附录 D 基础外桩的持载再加荷静载试验.......................................46
本标准用词说明................................................................................. 47
引用标准目录..................................................................................... 48
附:条文说明..................................................................................... 49
标准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2.1
Terms........................................................................................ 2
2.2
Symbols.....................................................................................4
3
Basic Requirement..........................................................................6
4
Exploration Scheme...................................................................... 11
4.1
General Requirement................................................................. 11
4.2
Over-service Building................................................................ 14
4.3
Damaged Building.....................................................................15
4.4
Load-increased Building.............................................................16
4.5
Moved Building........................................................................18
5
Exploration and Sampling............................................................20
5.1
General Requirement................................................................. 20
5.2
Drilling....................................................................................20
5.3
Costean and Trench Exploration................................................. 21
5.4
Sampling..................................................................................22
5.5
Engineering geophysics..............................................................23
6
In-situ Test.................................................................................... 24
6.1
General Requirement................................................................. 24
6.2
Ground Test............................................................................. 24
6.3
Single Pile Test........................................................................ 26
7
Groundwater.................................................................................. 28
7.1 General Requirement................................................................. 28
7.2 Parameter Test..........................................................................29
7.3 Effect evaluation....................................................................... 29
8 Laboratory Test............................................................................. 31
8.1 General Requirement................................................................. 31
8.2 Physical Properties Test of Soil..................................................31
8.3 Consolidation Test of Soil..........................................................31
8.4 Shear Strength Test of Soil........................................................32
8.5 Regional Soil Test.....................................................................33
8.6 Rock Test................................................................................ 33
9 Geotechnical Evaluation and Report........................................... 35
9.1 General Requirement................................................................. 35
9.2 Geotechnical Evaluation.............................................................36
9.3 Reports.................................................................................... 38
Appendix A Plate Loading Test of Existing Building Ground.....40
Appendix B Pile Static Loading Test under Foundation.............. 43
Appendix C Drilling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45
Appendix D Loading and Reloading Test for Pile besides
Foundation....................................................................4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4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8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49
标准
1


1.0.1
为了在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
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
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
1.0.3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勘察目的及要求,搜集资料,
查明既有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基础承载状况,精心勘察、精心
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4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执行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标准
2.1.1 既有建筑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existing building
已实现或部分实现使用功能的建筑。
2.1.2
超期建筑 over-service building
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既有建筑。
2.1.3 受损建筑 damaged building
发生沉降变形、开裂等质量安全问题,需要进行加固改造的既
有建筑。
2.1.4 增载建筑 load-increased building
增层、接建、改变使用功能、扩大产能等引起荷载增加的既有
建筑。
2.1.5 移位建筑 moved building
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位置的既有建筑。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existing buildi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查明、分析、评价既有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
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7 原位测试 in-situ test
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
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report of existing building
2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2.1.6
2.1.8
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归纳、分析、评价,提
出工程建议,形成系统的为既有建筑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
2.1.9 现场检验 in-situ inspection
在现场采用一定手段,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施的效果进
行核查。
2.1.10 双速度低应变法
velocities
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 with double
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通过安装在桩侧的两个
传感器实测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
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1.11 旁孔透射波法 parallel seismic method
在基桩顶部或与基桩相连的刚性结构上激振产生地震波,利用
在被测体旁平行被测体的钻孔内放置的检波器,从钻孔底向上以一
定间距接收经由桩身或桩底以下土层传播的地震波,通过分析地震
波在激发点和接收点间传播时间的变化,判定桩长的检测方法。
2.1.12 持载再加荷试验 reloading test of an existing pile after
maintenance of its working load
既有建筑中将试验基桩加荷至原基桩使用荷载时,进行持载并
继续进行沉降观测。然后再继续分级加载,直至达到预期荷载或达
到终止试验标准的试验。
2.1.13 附着提升式原位试验 Attachment lifting in-situ test
将提升器固定在既有建筑墙壁或其他结构构件上进行标准贯入
试验、动力触探试验。
2.1.14 门架提升式原位试验 Portal frame lifting in-situ test
将提升器固定在门架上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
3
标准
2.2.1 2.2 符 号
岩土物理性质和颗粒组成
E ——孔隙比;
IL——液性指数;
IP——塑性指数;
w ——含水量,含水率;
wL——液限;
wP——塑限;
Wu——有机质含量;
γ ——重力密度(重度);
ρ ——质量密度(密度);
ρd——干密度。
2.2.1
岩土变形参数
a ——压缩系数;
Cc——压缩指数;
Cs——回弹指数;
Eo——变形模量;
Em——旁压模量;
Es——压缩模量;
Pc——先期固结压力。
2.2.3
岩土强度参数
c——黏聚力;
po——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压力,旁压试验初始压力;
4
fak0——未经压密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提高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pu——载荷试验极限压力;
qu——无侧限抗压强度;
τ——抗剪强度;
φ——内摩擦角。
2.2.4
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指标
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10——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
N63.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
N120——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
2.2.5
水文地质参数
k——渗透系数;
u——孔隙水压力。
2.2.6
其他符号
d——桩身直径;
s——基础沉降量,载荷试验沉降量;
St——灵敏度;
vp——压缩波波速;
vs——剪切波波速;
δ——变异系数;
△s——湿陷量;
μ——泊松比;
σ——标准差。
5
标准
3
基本规定
3.0.1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既有建筑特点,重视地区经
验,广泛搜集资料,明确勘察目的、任务、要求,采用有针对性的
勘察手段,提出资料真实准确、评价合理、建议可行的岩土工程勘
察报告或工程咨询报告。
3.0.2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既有建筑重要性等级、
破坏程度、周边环境变化程度等,按表 3.0.2 划分为两个等级。
表3.0.2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
勘察等级 既有建筑重要性等级、受损程度、场地及周边环境变化程度等
甲级 既有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可靠性鉴定等级为Ⅲ、Ⅳ级 场地及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变化造成严重后果 增加荷载较大、地基基础形式发生改变 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基础复杂程度较高且需做专门处理
乙级 除勘察等级为甲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注:可靠性鉴定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 和《工业建筑
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 的规定。
3.0.3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既有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查明既有建筑场
地的地质构造、周围环境变化情况;
2
查明地基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均匀性和承载
力等;岩石的类型、地质年代及成因、风化程度、分布、物理力学
性质和承载力等;
3
查明压实地基、夯实地基和换填地基换填材料、最大干密度、
压实系数、含水量等;
6
4
查明复合地基增强体的类型、材料、长度、直径、间距、位
置、完整性、桩端持力层等;
5
查明桩基础基桩的类型、材料强度、桩长、桩径、桩位、完
整性、桩端持力层,基桩钢筋配置、腐蚀程度等;
6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
害程度等;
7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不利埋藏物;
8
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冻土条件;
9
分析既有建筑损伤的原因;
10
提供评价、计算地基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的参数;
11
提出地基基础加固设计、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治理、
地下水控制等的措施建议。
3.0.4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按图 3.0.4 进行。
接受委托,明确目的与要求
搜集资料、现场调查
制定勘察纲要
现场勘察与室内试验 不合理 补充勘察
数据整理分析
合理
勘察结果与评价、建议
图 3.0.4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流程图
7
标准
3.0.5
制定勘察纲要前,除应调查既有建筑的功能特点、完好程度、
平面尺寸、荷载、结构类型、地基基础类型、基础埋置深度和沉降
变形情况,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周边道路及有关管线情况;搜集
既有建筑及其附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既有建筑场地及其所在
地区的地下水开采历史,水位变幅、速率,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发
生、发展变化等资料外,尚应搜集、调查下列内容:
1
超期建筑
1) 既有建筑的继续使用要求;
2) 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等历史情况。
2
受损建筑
1) 既有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文件,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施工或监理日志、竣工图等;
2) 紧邻新建建筑、深基坑开挖和降水、地下工程的勘察、
设计、施工、监测资料及其使用情况;
3) 主体倾斜情况,结构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基础倾
斜、弯曲、扭曲、开裂、腐蚀情况,地基变形、侵害情况;
4) 邻近大面积堆载等既有建筑周围环境及其变化情况;
5) 初步判断既有建筑受损的原因。
3
增载建筑
1) 既有建筑增层、接建、改变使用功能、扩大产能等的初
步方案;
2) 既有建筑的检测鉴定资料;
3) 既有建筑的设计文件。
4
移位建筑
1) 既有建筑移位的初步方案;
8
2) 既有建筑原址、新址和平移路线范围的建(构)筑物、
地下工程、地下管线的相关资料;
3) 既有建筑移位后的地基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变形等要求。
3.0.6
勘察纲要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既有建筑概况,包括项目位置、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建筑
年代、使用状况,周边环境状况等;
2
勘察目的、依据、范围、内容,选用的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
布置;
3
勘察人员、仪器设备、进度计划等;
4
勘探点开挖、破除、加固及修复;
5
质量措施、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
6
需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3.0.7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应综合既有建筑特征、勘察等级,岩
土工程地质条件、现场环境等选取,优先选择无破损或微破损的勘
探方法,宜遵循先简后繁、先粗后细、先面后点的勘探原则。
3.0.8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
行沉降变形监测:
1
既有建筑的沉降、开裂仍在发展;
2
邻近工程活动、自然灾害等周边环境对既有建筑安全仍有较
大影响;
3
既有建筑加固荷载较大,可能引起既有建筑新的沉降变形时。
3.0.9
勘察数据异常或对勘察结果有异议时,应查找原因,根据工
程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判定勘察结果;当不能判定时,宜重
新勘察或选用其他勘察方法补充验证。
3.0.10
当勘察、监测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勘察数量、
9
标准
监测频率或调整勘察纲要:
1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异常;
2
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移、侧向变形较大;
3
既有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变化;
4
由于地震、暴雨、冻融、风灾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情况。
3.0.11
勘察结果应根据勘察数据,结合既有建筑使用情况、工程环
境条件和勘察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3.0.12
现场勘察工作结束后,应及时修复勘探孔和取土挖掘的探井
和探坑。
3.0.13
现场勘察工作结束后,应及时修复因勘察造成的既有建筑结
构和基础缺损。
3.0.14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宜留取现场周边环境、勘探点位置、
既有建筑裂缝及变形、揭露地层、岩(土)芯和勘察作业过程的影
像资料。
3.0.15
勘察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既有建筑及人身安全。
10
4
勘察方案
4.1
一般规定
4.1.1
勘探点的布置应能控制既有建筑场地,间距宜为 15m~30m。
上一章:DB13(J)/T 8471-2022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标准 下一章:DB13(J)/T 8469-2022 人民防空工程标志设置标准

相关文章

DB13(J)/T 8487-2022 既有建筑能效测评标准 DB13(J)/T 295-2019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 DB13(J)/T 8436-2021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DB13(J)/T 189-2015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DB13(J)/T 8518-2023 污染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DB11/T 2006-2022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DB37/T 5156-2020 J15123-2020 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附属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DB13(J)/T 296-2019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