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3.080.01 JT45
CCS P 66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交 通 运 输 行 业 指 南
DBJT45/T 047.1—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 1 部分:旅游资源调
查与品质分级
Design guide of tourist highway—Part 1: Tourist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quality classification
2022 - 12 -30 发布
2023 - 01 - 3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发 布
DBJT45/T 047.1—2022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旅游公路功能类型及品质级别 .......................................................... 3
6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3
7 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方法 ................................................................ 4
附录 A(规范性)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5
附录 B(规范性)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 ..................................................7
参考文献 .............................................................................. 16
I
DBJT45/T 047.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是DBJT45/T 047《旅游公路设计指南》的第1部分,DBJT45/T 04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第2部分:设计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市交通运输局、中国公路
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豫、覃峰、冯坚、陆王烨、刘陈鸿、石柳、李振成、农丽薇、魏淼君、王振
兴、卢丽萍、秦丹、周志、赵丹、李绍政、崔玉萍、张新来。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李迎春、黄中文、李琳、陈济丁、陈达活、周勇狄、张源翀。
II
DBJT45/T 047.1—2022
引
言
旅游公路是绿色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提升旅游公路建
设质量,规范后期管养和运营,着力打造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一体的精品旅游公路产品,制定本文件。
根据本文件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及文件编制目的,本文件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目的在于量化旅游公路沿线旅游资源价值及其服务质量,
指导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第2部分:设计要求。目的在于指导和规范旅游公路主体工程及其服务设施的设计。
III
DBJT45/T 047.1—2022
1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 1 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旅游公路功能类型及品
质级别、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和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T 1897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DBJT45/T 047.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2部分:设计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公路
tourist highway
旅游价值较高或与旅游景点相连接的公路,由公路主体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和综合管
理、资源和环境保护共同构成的综合系统,具有交通、景观、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
3.2
旅游资源评价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对旅游公路辐射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评价。
[来源:GB/T 18972-2017,有修改]
3.3
主体系统
subject system
旅游公路道路主体,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
1
DBJT45/T 047.1—2022
3.4
服务系统
service system
为游客和旅游车辆提供集散、观景、休憩、咨询、如厕、餐饮、购物、住宿、租赁、停车、车辆维
修、应急救助和加油、充电等功能的公路服务设施,包括旅游驿站、停车区、观景台、导向系统、解说
系统以及其他服务设施。
3.5
旅游公路品质
quality of tourist highway
旅游公路主体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绿化、信息和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呈现的旅游价
值水平。
3.6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t highway
根据旅游公路品质分级评分结果,对旅游公路品质进行级别划分。
4
总体要求
4.1
旅游公路应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分布,贯彻交通旅游融合发
展需求,开展走廊带论证。
4.2
新建、改扩建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应遵循早期介入原则,在设计前期按照附录 A 开展旅游资源
价值评价,建成运营后应开展旅游公路品质分级。
4.3
已建旅游公路直接开展旅游公路品质分级。
4.4
参评品质分级的旅游公路宜具备运管机构,具有有效的运营机制和健全的管理体制。
4.5
旅游公路品质分级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导实施,评定流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规
定。经评定合格的各品质级别旅游公路,应向社会统一公告。
4.6
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流程见图 1,旅游公路设计应符合 JTG B01、JTG D20 和 DBJT45/T 047.2 的要
求。
图 1
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流程图
2
DBJT45/T 047.1—2022
5 旅游公路功能类型及品质级别
5.1 功能类型
旅游公路按其功能分为旅游干线公路、旅游集散公路和旅游专线公路,功能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接旅游组团或旅游集散公路,在路网中具有畅通直达和旅游快进功能时,划为旅游干线公路;
——连接干线公路与旅游景区或通往旅游景区,在路网中具有汇集疏散交通功能时,划为旅游集散
公路;
——沿线旅游资源点丰度很高,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在路网中承担旅游交通慢游功能时,划为旅
游专线公路。
5.2
品质级别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分为三级,分别为AAA旅游公路、AA旅游公路、A旅游公路。
6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6.1 调查与评价范围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范围一般为线位两侧5 km范围内,可适当外延。
6.2
调查方法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访谈、实地观察、记录、绘图、摄影等,应符合GB/T 18972
的相关规定。
6.3
评价方法
6.3.1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评价应根据附录 A 中的表 A.1 中的规定开展评价工作。
6.3.2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评价满分为 100 分,评分体系由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 2 个评价项目构
成,其中资源要素价值评价项目包括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
丰度与几率、完整性 5 个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评价项目包括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适用范围 2
个评价因子。
6.3.3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评价的实际得分应为所有评价项目得分之和,各评价项目得分应为该项目下
设所有评价因子得分之和。
6.4
推荐品质级别
根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推荐拟建旅游公路的品质级别,其推荐原则见表1。
表 1
拟建旅游公路推荐品质级别
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拟建旅游公路推荐品质级别
≥90 分 AAA旅游公路
≥60 且<90 分 AA旅游公路
≥30 且<60 分 A旅游公路
3
DBJT45/T 047.1—2022
7 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方法
7.1 评分方法
7.1.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满分为 1000 分,评分体系由 5 类一级指标构成,包括:主体系统、服务系统、
景观绿化、信息和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权重分布见表 2。
表 2
旅游公路品质一级指标权重
评分指标 主体系统 服务系统 景观绿化 信息和综合管理 资源与环境保护
权重 0.33 0.25 0.18 0.17 0.07
7.1.2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应根据附录 B 中的表 B.1 中的规定开展评价工作。
7.1.3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的实际得分应为所有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一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所
有二级指标得分之和。
7.1.4
各二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三级指标得分之和,附录 B 中的表 B.1 注明“各二级指标
可同时得分,二级指标分值为三级指标分值加和”项,二级指标项可同时得分。
7.1.5
各三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四级指标得分之和,附录 B 中的表 B.1 注明“各三级指标可同
时得分,三级指标分值为四级指标分值加和”项,三级指标项可同时得分。
7.2
品质分级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由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结果确定,分级标准见表3。
表 3
旅游公路品质分级标准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
≥800 分 AAA 旅游公路
≥600 且<800 分 AA 旅游公路
≥400 且<600 分 A 旅游公路
4
DBJT45/T 047.1—2022
附 录 A
(规范性)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旅游公路旅游资源价值赋值应按表A.1取值。
表 A.1
旅游资源价值赋值表
评价 项目 评价 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 素价值 (85 分) 观赏游憩 使用价值 (30 分)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视觉景观优美,协调,令人愉悦,舒适,具有 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沿途拥有世界级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世界级 1 个 30~26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景观比较优美,具有的美学观赏价值较高。 沿途拥有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或海 洋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 或 4A 景区等。 国家级≥2 个,同时省级≥2 个 25~21
国家级 1 个,同时省级≥2 个; 或者国家级≥2 个,同时省级 0~ 1 个 20~16
国家级 1 个,同时省级 0~1 个 15~11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景观比较常见,美学观赏价值一般。 如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 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或海洋公园,3A 景区 等。 自治区级≥2 个 10~6
自治区级 1 个 5~0
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 价值 (25 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且 开发利用程度及游览价值高,如世界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开 发利用程度及游览价值较高,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自治区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开发利用程度及游览价值一般,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如市县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 5~1
珍稀奇特 程度(15 分) 评价范围内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评价范围内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评价范围内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评价范围内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 几率 (10 分) 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巨大;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结构完美,疏密度优 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规模、体量较大;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结构和谐,疏密度良 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规模、体量中等;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结构和谐、疏密度较 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规模、体量较小;评价范围内旅游资源结构较和谐、疏密度 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5
DBJT45/T 047.1—2022
表 A.1
旅游资源价值赋值表(续)
评价 项目 评价 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 素价值 (85 分) 完整性 (5 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资源 影响力 (15 分) 知名度和 影响力 (10 分) 评价范围内存在旅游资源单体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8
评价范围内存在旅游资源单体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评价范围内存在旅游资源单体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评价范围内存在旅游资源单体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或 使用范围 (5 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 300 d,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 250 d,或适宜于 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 150 d,或适宜于 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 100 d,或适宜于 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6
DBJT45/T 047.1—2022
A
附 录 B
(规范性)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
表B.1规定了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1 主体系统 — 330 — — —
1.1 旅游资源 价值 根据表 A.1,旅游资源调查评分达 90 分 170 121~170 — —
根据表 A.1,旅游资源调查评分达 60 分 61~120
根据表 A.1,旅游资源调查评分达 30 分 0~60
1.2 公路路线 — 100 — — —
1.2.1 通行方式 多数旅游资源单体由路侧步道可达,或在 路侧可观赏 — 30 21~30 —
部分旅游资源单体由路侧步道可达,部分 由连接线可达,且里程小于 5 km 11~20
多数旅游资源单体由连接线可达,且里程 小于 5 km 0~10
1.2.2 通行舒适度 — — 40 — —
1.2.2.1 慢行舒适度 设置分离式慢行系统 — — 20 16~20
设置分隔式慢行系统 6~15
设置合并式慢行系统 0~5
1.2.2.2 连接线景点 通行舒适度 景点连接线多数为路况较好的等级公路 — — 20 16~20
景点连接线多数为路况较好的乡道公路 6~15
景点连接线多数为简单硬化的砂石路 0~5
1.2.3 出入口 便捷性 出入口设置靠近沿途大部分景区景点,旅 游通达性好 — 30 21~30 —
出入口设置离大部分景区景点较近,旅游 通达性较好 11~20
出入口设置远离大部分景区景点,旅游通 达性一般 0~10
1.3 路基路面 — 60 — — —
1.3.1 路基防护 边坡防护完整,考虑景观设计且与公路主 体或周边景观协调;支挡工程与周边环境、 景观融合。 — 20 16~20 —
支挡工程贴合旅游公路观赏要求。 6~15
边坡防护主要采用工程防护,支挡工程与 周边环境、景观融合情况一般。 0~5
7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1.3.2 公路路面 行驶舒适度高;优先采用彩色路面、排水 路面或透水路面等与自然景观融合度高的 结构形式。 — 20 16~20 —
行驶舒适度一般;路面主要采用沥青路面、 混凝土路面。 6~15
行驶舒适度较差;路面主要采用沥青路面、 混凝土路面。 0~5
1.3.3 路基路面排 水 公路排水主要采用生态型或盖板型边沟, 与自然景观融合度高。 — 20 16~20 —
公路排水主要采用盖板型或圬工护砌边 沟,与自然景观融合度较好。 6~15
公路排水主要采用圬工护砌边沟,与自然 景观融合度一般。 0~5
2 服务系统 — 250 — — —
2.1 旅游驿站/停 车区 — 120 — — —
2.1.1 设置密度 间距 10 km~30 km 之间 — 15 11~15 —
间距 30 km~50 km 之间 6~10
间距大于 50 km 0~5
2.1.2 位置 选址周边景观良好,旅游景观视野广,设 在游客流量集中区域 — 15 11~15 —
选址周边旅游景观视野较广,设在游客流 量集中区域 6~10
选址位置视野较狭窄,设在游客流量较小 区域 0~5
2.1.3 规模 专用,且面积适应游客需要 — 20 11~20 —
兼用或面积偏小 0~10
2.1.4 休息补给 — — 38 — —
2.1.4.1 功能 功能齐全,配套设置厕所、休息区、便利 店、自行车服务店、应急医疗点、车辆维 修点等 — — 10 6~10
功能较齐全,配套设置厕所、休息区、便 利店等 — — 1~5
功能缺失严重 — — 0
2.1.4.2 停车场 规模适中,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用生态 停车场,容量满足游客接待需求 — 各三级指 标可同时 得分,四 级指标为 四级指标 分值加和 20 8
配备充电设施,数量不低于停车位 20% 6
设置方向引导、管理制度、停车收费指示 标志 4
专人值守,停车线清晰,场地整洁 2
8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2.1.4.3 餐饮购物 管理规范,服务热情周到 — 各三级指 标可同时 得分,四 级指标为 四级指标 分值加和 8 2
具有地方特色,种类丰富、口味多样 3
布局合理,规模满足游客需求 3
2.1.5 信息服务 标志牌和展示牌设置位置合理 各二级指标 可同时得 分,二级指 标分值为三 级指标分值 加和 8 2 —
引导标识造型特色突出,艺术感和文化气 息厚重 2 —
展示信息内容丰富,特色突出 2 —
提供游客咨询、投诉等功能,且咨询服务 人员服务热情 2 —
2.1.6 拓展功能 — — 24 — —
2.1.6.1 功能 旅游民宿、营地、汽车旅馆、旅游商品超 市等扩展服务齐全 — 各三级指 标可同时 得分,四 级指标为 四级指标 分值加和 16 4
各功能分布和分区科学合理 4
营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视野开阔 4
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人员热情 4
2.1.6.2 休闲活动 类型丰富的户外、室内休闲活动设施和服 务,总体规模与需求相匹配 — 各三级指 标可同时 得分,四 级指标为 四级指标 分值加和 8 2
休闲活动设施与景观资源密切结合,充分 发挥资源优势 2
定期或非定期组织无固定设施的休闲活动 2
服务热情周到,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素质及 形象 2
2.2 观景台 — 70 — — —
2.2.1 数量 数量充足,在路段自然或人文景观优美、 眺望视野开阔处均有设置 — 30 21~30 —
数量合理,在路段自然或人文景观优美处 设置,部分眺望视野开阔处欠缺 11~20 —
数量较少,仅在地势平坦处少量设置 0~10 —
2.2.2 配套设施 设有展示标志牌,休憩长椅及遮荫设施, 人性化程度高 — 20 11~20 —
设有展示标志牌 0~10 —
9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2.2.3 游步道设计 — — 20 — —
2.2.3.1 特色游 步道 设置特色步道游,通行舒适程度高 — — 10 6~10
设置特色步道游,通行舒适程度较欠缺 1~5
未设置特色步道游 0
2.2.3.2 生态或仿生 态游步道 全部游步道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步道 — — 10 6~10
主要游步道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步道 3~5
部分游步道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步道 0~2
2.3 导览系统 — 30 — — —
2.3.1 系统设置 沿线间隔重复设置游览导向标志 各二级指标 可同时得 分,二级指 标分值为三 级指标分值 加和 10 3 —
服务设施和交叉路口设置导览图 3
提供景区介绍、景观说明等信息板 2
其他便携印刷品、科普读物等宣教材料 2
2.3.2 布局 布局合理,根据游览需求合理设置 — 10 1~10 —
系统设置存在不合理 0
2.3.3 公共信息图 形符号 设计规范、制作精美,与周边环境协调 — 10 6~10 —
设计规范 0~5
2.4 解说系统 — 30 — — —
2.4.1 系统设置 数字交互技术解说 各二级指标 可同时得 分,二级指 标分值为三 级指标分值 加和 10 2 —
3D 模型解说 2
影视解说 2
语音解说 2
标识解说 2
2.4.2 系统布局 解说系统数量充足,位置布局合理 — 10 6~10 —
解说系统数量不足,位置布局较合理 3~5
解说系统数量不足,位置布局不合理 0~2
10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2.4.3 解说效果 解说科学、准确、有文采 各二级指标 可同时得 分,二级指 标分值为三 级指标分值 加和 10 3 —
解说清晰、生动、吸引人 3
解说有针对性、强调个性化 4
3 景观绿化 — 180 — — —
3.1 景观利用程 度 公路沿线景观塑造以借景为主,仅局部路 段通过绿化景观造景,公路景观及空间结 构具有较强的序列性变化 60 41~60 — —
公路沿线景观塑造以绿化景观造景为主, 局部路段为借景路段,公路景观及空间结 构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变化 21~40
沿线景观美质资源相对较不足,景观及空 间结构缺乏序列性变化 0~20 — —
3.2 景观营造 — 120 — — —
3.2.1 路线 路线设计与自然环境融合,做到线条流畅、 视线诱导自然、外观美学修饰优美 — 20 16~20 —
路线设计与自然环境协调,视觉空间开敞, 外观美学修饰良好。 6~15
路线设计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般,局部路段 视觉空间闭塞。 0~5
3.2.2 桥梁 桥梁造型采用模拟自然的处理方式,与周 围环境相融合。 — 20 16~20 —
桥梁形式、材料、色彩呈现地方风土或产 业特色。 6~15
桥梁与周围环境融合性差,或地方特色不 突出 0~5
3.2.3 隧道 隧道口造型简洁自然,与地形、地貌融合 性好。 — 20 16~20 —
隧道口采用艺术化、主题化方式呈现地方 风土或产业特色。 6~15
隧道口与周围环境融合性差,或地方特色 不突出 0~5
3.2.4 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设计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外观美 学修饰良好,考虑慢行对象出行舒适度 — 20 11~20 —
慢行系统设计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外观美 学修饰良好 0~10
11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3.2.5 建筑设施 造型、色彩、外观有特色或文化性,能烘 托景观环境 — 10 6~10 —
造型、色彩、外观与景观相适应 0~5
3.2.6 标志类服务 设施 图案直观明了,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 与景观协调 — 10 6~10 —
图案直观明了,与景观相协调 0~5
3.2.7 绿化 具有代表性或象征性的植物、利用生长习 性塑造公路景观,植被观赏性强,路侧景 观完整性好。 — 20 12~20 —
具有代表性或象征性的植物、利用生长习 性塑造公路景观,植被观赏性一般,路侧 景观完整性一般。 6~12
绿化植被无特色,植被观赏性一般,路侧 景观完整性一般。 0~6
4 信息与综合 管理 — 170 — — —
4.1 机构与 制度 — 50 — — —
4.1.1 管理机构 由专业交通旅游公司专管 — 15 11~15 —
由非专业交通旅游公司专管 6~10
由公路养护部门代管 0~5
4.1.2 管理制度及 职责 市场营销、养护管理、卫生、环保、统计 等规章制度健全 — 15 9~15 —
市场营销、养护管理、卫生、环保、统计 等规章制度存在缺陷 0~8
4.1.3 管理形象 — — 20 — —
4.1.3.1 产品形象 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并形成外在的企业标 志 — — 5 1~5
不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及外在的企业标志 0
4.1.3.2 质量形象 有明确的质量目标,有鲜明的质量方针或 口号,为全体员工所熟知 — — 5 4~5
质量目标明确,有鲜明的质量方针或口号, 相关员工不熟知 1~3
质量目标不明确,质量方针及口号相关员 工不熟知 0~1
4.1.3.3 视觉形象 员工着岗位服饰,服饰美观有特色,员工 佩戴工牌 — — 5 4~5
员工着岗位服饰,员工佩戴工牌 1~3
员工位着岗位服饰,未佩戴工牌 0~1
12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4.1.3.4 服务形象 服务规范,举止文明,热情大方,服务态 度、效果及质量好。能够针对不同客源群, 提供个性化订制服务。 — — 5 4~5
服务规范,举止文明,热情大方,服务态 度、效果及质量好。 1~3
服务规范性欠缺,相关人员热情度较低, 服务态度及服务效果较差。 0
4.2 信息化 — 60 — — —
4.2.1 监控设施 设置有路段监控及设施安防监控 — 20 11~20 —
路段监控及设施安防监控不够齐全 0~10
4.2.2 智慧交通服 务 交通实况数据搜集分析、旅游自助导览系 统、沿线交通信息服务推送系统四项功能 建设齐全 — 20 11~20 —
交通实况数据搜集分析、旅游自助导览系 统、沿线交通信息服务推送系统四项功能 存在缺项 0~10
4.2.3 智慧旅游服 务 提供旅游信息、预订服务、商品购买、投 诉建议等功能的智慧旅游服务建设齐全 — 20 11~20 —
旅游信息、预订服务、商品购买、投诉建 议等智慧旅游服务功能存在缺项 0~10
4.3 安全防护设 施 安全护栏、水上拉网等齐全和有效。 10 7~10 — —
安全护栏、水上拉网等存在缺失。 3~6
4.4 卫生状况 — 15 — — —
4.4.1 环境卫生 — — 10 — —
4.4.1.1 场地秩序 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场地维护完好、 美观 — — 3 1~3
存在乱堆、乱放、乱建现象,场地维护有 所欠缺 0
4.4.1.2 游览场所地 面 游览场所地面无污水、污物 — — 3 1~3
游览场所地面存在污水、污物 0
4.4.1.3 建筑物及各 种设施设备 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污垢、无剥落 — — 2 1~2
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存在污垢或剥痕明 显(在规划建设中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剥落 和破损有特殊要求除外) 0
4.4.1.4 气味 相关场所均清新,无异味 — — 2 1~2
相关场所存在异味 0
13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4.4.2 餐饮服务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具、饮具、厨 具分类存放,消毒处理。餐厅、酒吧、冷 饮部、小卖部及其操作间等卫生状况良好。 — 5 3~5 —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具、饮具、厨 具分类存放及消毒处理存在缺陷。餐厅、 酒吧、冷饮部、小卖部及其操作间等卫生 状况存在缺陷 0~2
4.5 对沿线旅游 带动作用 显著带动沿线旅游产业、解决部分当地群 众就业 15 11~15 — —
显著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 6~10
对沿线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一般 0~5
4.6 游客满意度 调查 游客满意度超过 90% 20 16~20 — —
游客满意度超过 70% 11~15
游客满意度超过 50% 0~10
5 资源与环境 保护 — 70 — — —
5.1 环境质量 — 20 — — —
5.1.1 环境空气质 量 达到 GB 3095 一级浓度限值要求 — 10 6~10 —
达到 GB 3095 二级浓度限值要求 0~5
5.1.2 地表水 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 — 10 6~1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未达到Ⅲ类标准 0~5
5.2 污染物 排放 — 20 — — —
5.2.1 废气排放标 准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废气排放符合 GB 16297、 GB 14554、GB 18483 等排放要求 三级指标得 分根据相应 标准执行情 况得分 5 1~5 —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废气排放不符合 GB 16297、 GB 14554、GB 18483 等排放要求 0
5.2.2 废水排放标 准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符合 GB 8978 中的排放要求 三级指标得 分根据相应 标准执行情 况得分 5 1~5 —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不符合 GB 8978 中的排放要求 0
5.2.3 噪声排放标 准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符合 GB 12348 中的排放要求 三级指标得 分根据相应 标准执行情 况得分 5 1~5 —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不符合 GB 12348 中的排放要求 0
14
DBJT45/T 047.1—2022
表 B.1
旅游公路品质评分细则表(续)
序号 评分 指标 评分细则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四级指标 分值 项目 计分值
5.2.4 固体废物排 放标准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规定妥善处置固体废物 三级指标得 分根据各项 目执行情况 得分 5 1~5 —
旅游驿站、停车区、扩展功能区等服务设 施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规定妥善处置固体废物 0
5.3 景观、生态、 文物、古建 筑保护 采取适合的保护措施,如防火、防盗、防 捕杀、古建筑修缮、古树名木保护等 30 20~30 — —
防火、防盗、防捕杀、古建筑修缮、古树 名木保护等措施存在缺失 1~19
对文物古迹和景观有重大破坏 0
15
DBJT45/T 047.1—2022
[1] 参 考 文 献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 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制要求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