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JT45/T 047.2-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2部分:设计要求

DBJT45/T 047.2-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2部分:设计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5:41:44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DBJT45/T 047.2-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2部分:设计要求 ICS 93.080.01 JT45
CCS P 66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交 通 运 输 行 业 指 南
DBJT45/T 047.2—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 2 部分:设计要求
Design guide for tourist highway—Part 2: Design specifications
2022 - 12 - 30 发布
2023 - 01 - 3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发 布
DBJT45/T 047.2—2022


前言 .................................................................................. IV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基本规定 ............................................................................ 2
总体要求 ........................................................................ 2
基础资料调查 .................................................................... 3
功能定位 ........................................................................ 3
品质等级与服务系统 .............................................................. 3
技术等级 ........................................................................ 4
设计速度 ........................................................................ 4
荷载标准 ........................................................................ 5
5
路线 ................................................................................ 5
一般规定 ........................................................................ 5
选线 ............................................................................ 5
横断面 .......................................................................... 6
平面 ........................................................................... 10
纵断面 ......................................................................... 11
平、纵面组合 ................................................................... 11
6
路线交叉 ........................................................................... 12
一般规定 ....................................................................... 12
平面交叉 ....................................................................... 12
立体交叉 ....................................................................... 13
其他交叉 ....................................................................... 14
7
慢行道 ............................................................................. 14
一般规定 ....................................................................... 14
选线设计 ....................................................................... 14
线形设计 ....................................................................... 15
8
路基路面 ........................................................................... 16
一般规定 ....................................................................... 16
一般路基 ....................................................................... 16
路基防护 ....................................................................... 17
路基排水 ....................................................................... 17
路面 ........................................................................... 18
9
桥涵和隧道 ......................................................................... 19
I
DBJT45/T 047.2—2022
一般规定 ....................................................................... 19
桥涵 ........................................................................... 19
隧道 ........................................................................... 20
10
交通安全设施 ...................................................................... 22
一般规定 ...................................................................... 22
标志与信息化标识 .............................................................. 23
标线 .......................................................................... 26
护栏、栏杆、慢行道分隔设施 .................................................... 27
交通宁静区 .................................................................... 28
其他安全设施 .................................................................. 28
11
服务系统 .......................................................................... 29
一般规定 ...................................................................... 29
旅游驿站 ...................................................................... 29
停车区 ........................................................................ 31
观景台 ........................................................................ 33
导向系统 ...................................................................... 35
解说系统 ...................................................................... 36
其他服务设施 .................................................................. 36
12
管理设施 .......................................................................... 36
一般规定 ...................................................................... 36
管养机构 ...................................................................... 37
机电设施 ...................................................................... 37
13
环境保护 .......................................................................... 38
一般规定 ...................................................................... 38
资源保护 ...................................................................... 38
污染防治 ...................................................................... 39
14
景观设计 .......................................................................... 39
一般规定 ...................................................................... 39
主题定位和设计分区 ............................................................ 40
植物绿化景观设计 .............................................................. 40
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 41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 41
典型路段景观设计指引 .......................................................... 41
15 智慧交通 .......................................................................... 47
附录 A(规范性) 防护与支挡工程 .......................................................49
A.1 格宾石笼挡墙 ................................................................... 49
A.2 空心砖护面墙 ................................................................... 49
A.3 台阶式挡墙 ..................................................................... 50
A.4 原木护坡挡墙 ................................................................... 51
A.5 挂网喷植防护 ................................................................... 51
A.6 柔性网防护 ..................................................................... 52
附录 B(资料性) 常用边沟形式 .........................................................53
II
DBJT45/T 047.2—2022
附录 C(资料性) 彩色路面 .............................................................55
附录 D(资料性) 慢行道路面结构 .......................................................57
附录 E(资料性) 荧光标线、彩色标线 ...................................................60
附录 F(资料性) 景观护栏常用形式 .....................................................62
F.1 柔性护栏 ....................................................................... 62
F.2 半刚性护栏 ..................................................................... 62
F.3 刚性护栏 ....................................................................... 63
附录 G(资料性) 交通宁静化措施 .......................................................66
G.1 非物理性措施 ................................................................... 66
G.2 物理性措施 ..................................................................... 66
附录 H(资料性) 导向系统设计意向 .....................................................68
H.1 经典传承旅游公路 ............................................................... 68
H.2 乡村风情旅游公路 ............................................................... 69
H.3 山水风光旅游公路 ............................................................... 71
附录 I(资料性) 游览导向标志 .........................................................73
I.1 一级信息导向标志(图 I.1) ......................................................73
I.2 二级信息导向标志(图 I.2) ......................................................73
I.3 三级信息导向标志(图 I.3) ......................................................74
附录 J(资料性) 游览解说系统 .........................................................75
参考文献 .............................................................................. 77
III
DBJT45/T 047.2—2022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是DBJT45/T 047《旅游公路设计指南》的第2部分,DBJT45/T 04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第2部分:设计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市交通运输局、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绍政、崔玉萍、魏海、张新来、刘林军、金生斌、钟德臣、俞永华、廖建军、
刘晓峰、李青云、杜博英、陈丽芳、王晓帆、王建、高鹏、贾潇、庄庆泰、沈艳松、顾赛男、谭华、兰
潇、陆豫、覃峰、刘陈鸿。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李迎春、黄中文、李琳、陈济丁、陈达活、周勇狄、张源翀。
IV
DBJT45/T 047.2—2022


旅游公路是绿色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提升旅游公路建
设质量,规范后期管养和运营,着力打造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一体的精品旅游公路产品,制定本文件。
根据本文件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及文件编制目的,本文件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 1 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目的在于量化旅游公路沿线旅游资源价值及其服务质
量,指导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第 2 部分:设计要求。目的在于指导和规范旅游公路主体工程及其服务设施的设计。
V
DBJT45/T 047.2—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 2 部分:设计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公路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以及路线、路线交叉、慢行道、路基路面、桥涵和隧道、
交通安全设施、服务系统、管理设施、环境保护、景观设计、智慧交通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旅游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设计,以及既有公路提升旅游
服务功能的专项工程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556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GB/T 31384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B/T 31710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GB/T 32984 彩色沥青混凝土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90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T 218 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T 107 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T D21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7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T D70/2-01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2111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45/T 1491 高速公路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DBJT45/T 047.1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1部分:旅游公路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1
DBJT45/T 047.2—202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慢行道
slow travel lane
为步行或骑行等绿色出行提供服务,沿旅游公路两侧或单侧布设,可整体或分离布置的道路。
交通宁静区
traffic calming zone
划设特定区域范围的公路采用宁静化交通措施,包括路网系统规划、设置交通工程设施等,控制穿
行交通量和机动车运行速度,降低机动车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交通安全性。
导向系统
guidance system
由具有特定功能的导向要素构成的引导使用者在旅游公路沿线进行有序活动的标识系统。
解说系统
interpretation system
沿旅游公路设置的由解说信息及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合理配置、有机组合形成的游览解说体系,向使
用者展现当地自然或文化资源特色。
智慧旅游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ourist transportation system
通过信息、电子、传感、通讯、控制与管理等技术,通过对交通、旅游和环境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
处理、应用及展示,按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4
基本规定
总体要求
4.1.1
旅游公路应按照 DBJT45/T 047.1 推荐的品质级别确定设计目标,以旅游公路功能类型、品质级
别作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技术指标合理,工程结构安全,附属设施完善。
4.1.2
旅游公路设计应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人享其行”为方向,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然
肌理,低碳节能,避免大挖大填,保持沿线生态廊道完整性、保障水系连通性,将对原生自然环境、历
史和文化资源等的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打造环境友好、舒适愉悦的旅游交通服务。
4.1.3
旅游公路设计应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对规划、设计、建设、运管等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
测算与控制,科学确定建设标准,合理控制工程规模,统筹规划、有序建设。
4.1.4
旅游公路设计应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区域路网规划、旅游规划或旅游路网专项规划,
明确旅游公路建设目标、设计主题、设计重点。
4.1.5
旅游公路设计应贯彻“前期策划、全程评估、动态修正”的原则,加强总体设计工作,根据旅
游公路功能定位、设计主题、交通量及组成、路域内旅游资源、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合理确定技术方案、
建设规模,强化设计界面、专业接口管理,联合设计,联动实施,确保各子系统全面融合。
4.1.6
应针对旅游公路进行旅游主题策划,结合环境保护与景观控制,分类打造,制订旅游资源和旅
游产品的开发方案。
4.1.7
对于既有道路进行旅游功能化改造时,应充分调查既有道路的出行特点与交通组成,综合评估
其技术状况,对利用旧路方案与改线新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比选,在充分论证的
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既有道路资源。
2
DBJT45/T 047.2—2022
4.1.8
旅游公路应积极应用数字化设计手段,对旅游公路廊带进行空间分析,规避生态敏感区域,严
格控制生态红线与开发强度,通过主体工程协同设计、环境保护与治理、景观保护与塑造、材料利用与
新能源应用等综合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公路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资料调查
4.2.1
旅游公路基础资料调查前应制定调研计划,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范围和调查进度安
排等。
4.2.2
对于新建旅游公路项目,可根据影响区域的行政区划,结合现有或规划的旅游景区分布情况,
分区分片进行调查。
4.2.3
对于既有公路扩展旅游功能的专项工程和改扩建工程项目,应对公路沿线辐射带动范围的旅游
资源资料进行调查。
4.2.4
社会资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国民社会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国土空间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
田、自然保护地、城镇开发边界、文物保护界线、重要基础设施规划或控制线等;
——途经行政区域的行政区划、居民点分布,人口、面积、国民经济总产值,经济结构、产业结
构、空间布局及发展规划,各类用地分布、土地流转情况及土地资源评价资料等;
——沿线的历史人文景观资料,如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人文掌故等;
——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旅游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2.5
交通资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区域路网现状及发展规划;
——相关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及其组成;
——既有公路设计资料、施工资料、运营资料等。
4.2.6
旅游资源资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单体分布和基本类型、知名度及影响力等;
——既有公路沿线服务设施设置情况、游客承载量及进出条件、适游期和接待量等。
4.2.7
自然条件资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矿产资源和筑路材料等;
——水体、植被、野生动植物及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
4.2.8
对于沿海、沿江、沿河、沿溪等滨水布设的旅游公路,应向城市规划部门、水利部门、航道主
管部门搜集“蓝线”、航道、水利枢纽、码头及锚泊服务区等资料。
功能定位
4.3.1
旅游公路按其功能分为旅游干线公路、旅游集散公路和旅游专线公路,其功能定位应符合
DBJT45/T 047.1 规定。
4.3.2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分为三级,分别为 AAA 旅游公路、AA 旅游公路、A 旅游公路,按照
DBJT45/T 047.1 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查、评定。
4.3.3
旅游价值包含自然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景观价值和游憩价值,旅游公路应具备其中至
少 2 项价值,并根据其功能定位、品质级别进行设计。
品质等级与服务系统
对于拟建旅游公路,按DBJT45/T 047.1确定其品质级别后,按照表1选择旅游公路品质级别与服务
系统配置。
3
DBJT45/T 047.2—2022
表 1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与服务系统配置
旅游公路品质级别 服务设施类型
驿站(服务站) 停车区 观景台 导向系统 解说系统
AAA旅游公路 ★ ★ ★ ★ ★
AA旅游公路 ● ★ ★ ★ ●
A旅游公路 〇 ★ 〇 ● 〇
驿站(服务站)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停车区合并建设或单独设置 注:★应设置;●宜设置;〇可设置。
技术等级
4.5.1
对于拟建旅游公路,按 DBJT45/T 047.1 确定其功能定位后,可按表 2 选用旅游公路技术等级;
选择技术等级时,在满足交通与旅游功能的前提下,宜低不宜高,降低工程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表 2
旅游公路技术等级
公路技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旅游干线公路 ● ● — —
旅游集散公路 〇 ● ● —
旅游专线公路 — 〇 ● 〇
注:●推荐采用;〇可采用。
4.5.2
对于具备较高的旅游品质等级、且旅游资源团组分布在较大区域范围时,可建设旅游干线公路,
旅游干线公路推荐采用一、二级公路。
4.5.3
对于旅游品质等级较低,但与其他高价值旅游团组具备一定连通性,可建设旅游集散公路;旅
游集散公路推荐采用二级公路,受地形、地质和环境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三级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超过 15 000 pcu/d 或具有主要集散功能时,可采用一级公路。
4.5.4
对于具备较高的旅游品质等级、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旅游公路,可根据路网情况建设旅游专线,
旅游专线公路推荐采用三级公路,受地形、地质和环境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四级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超过 5 000 pcu/d 时可采用二级公路,小于 2 000 pcu/d 时可采用四级公路。
4.5.5
旅游专线公路位于景区之内时,可选用三级或四级公路。
4.5.6
既有公路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的专项工程,应采用原技术等级。对于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宜采
用原技术等级;需提升公路通行能力时,经论证可提高技术等级。
设计速度
4.6.1
旅游公路设计速度见表 3,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地形、预期运行速度和交通量等综合确
定:
——旅游干线公路为一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80 km/h,受地形、地质和环境等条件限制时,
可采用 60 km/h;为二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60 km/h,设计小时交通量大于 1200 pcu/h
时可采用 80 km/h;
——旅游集散公路为一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60 km/h;为二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60 km/h,条件受限时可采用 40 km/h;为三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40 km/h;
4
DBJT45/T 047.2—2022
——旅游专线公路为二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40 km/h,设计小时交通量大于 8500 pcu/h 时
可采用 60 km/h;为三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40 km/h,条件受限时可采用 30 km/h;为
四级公路时,设计速度推荐采用 30 km/h,条件受限时可采用 20 km/h。
表 3
旅游公路设计速度
公路技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80 60 80 60 40 40 30 30 20
旅游干线公路 ● 〇 〇 ● — — — — —
旅游集散公路 — ● — ● 〇 ● — — —
旅游专线公路 — — — 〇 ● ● 〇 ● 〇
注:●推荐采用;〇可采用。
4.6.2
既有公路实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的专项工程,推荐采用原设计速度;既有公路改扩建为旅游公
路且需提升技术等级时,经论证可提高设计速度。
4.6.3
旅游公路通过环境敏感、地形地质复杂等特殊困难路段,因新建工程可能造成景观环境和旅游
资源破坏,或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可采用较低指标的回头
弯等线形,但设计速度不宜低于 20 km/h。过渡段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结合地形逐渐过渡,避免突变,相
邻路段设计速度差应小于 20 km/h。
荷载标准
4.7.1
旅游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应采用双轮组单轴载 100 kN 作为标准轴载,轮胎接地压强采用 0.7 MPa。
4.7.2
旅游公路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人群荷载标准除应符合 JTG B01 的规定外,旅游集散公路和
旅游专线公路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应采用公路桥梁标准值的 1.15 倍。
4.7.3 慢行道设置的栈桥,以及自行车和人行专用桥梁采用的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 4.0 kN/m 2。
5 路线
一般规定
5.1.1
旅游公路路线方案应依据公路功能、类别和技术等级,结合沿线地形、旅游资源、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和气象等条件,经综合比选确定。
5.1.2
旅游公路路线应按照 DBJT45/T 047.1 推荐的品质级别确定设计目标,结合旅游公路功能类型、
品质级别,提高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程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空间与视线诱导。
5.1.3
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应按 JTG D20 的规定执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公路选线应在保护沿线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沿线景观资源,营造协调的外部景观序
列;
——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山势、河流走势相协调,加强公路与原生地貌的融合度;
——公路平、纵线形应组合良好,形成连续的内部空间序列;
——对于高填深挖路段,应对桥梁与高路堤或隧道与深路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优先选用对环境
影响较小的方案。
选线
5.2.1
旅游公路选线应以资源保护为首要原则,同时应考虑旅游资源点的可达性;避让环境敏感区,
避开禁建区,少占限建区;对于沙滩、湿地、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应严格防范
5
DBJT45/T 047.2—2022
破坏性开发;避让永久基本农田。
5.2.2
路线设计应与地形相适应,与山势、河流走势相协调,加强公路与原生地貌的融合性。路线宜
沿着景观地貌的边界,如山坡坡脚、林边、滩涂、河流等有明显地形特征的位置布线,或沿着景观的天
然轴线,如分水岭、水系边岸等布设。
5.2.3
旅游公路选线应充分借用沿线景观资源,营造动态的外部景观序列,根据不同的景观资源,景
观序列营造原则如下:
——平原旅游公路:充分发挥平原地势的稀缺性,打造“平畴千里,远山如黛”的壮阔平原意象,
借助平原的开阔性和良好的视域,让旅游公路成为旷野上的一缕飘带,形成“平原+慢行系统
+旅游公路+慢行系统+平原”的景观序列;
——山地旅游公路:应充分展现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特色景观,打造“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
山地旅游景观特色,以旅游公路为纽带,有效串联山地旅游资源,形成“森林+山地旅游资源
带+旅游公路+慢行系统+山地风貌控制带”的景观序列;
——丘陵旅游公路:借用丰富的丘陵资源和特殊的地貌环境,打造“山水澄明,画境人游”的丘
陵旅游景观意象,以旅游公路为纽带,最大限度融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形成“丘陵+河谷
+滨水景观带+旅游公路+慢行系统+丘陵”的景观序列;
——滨海旅游公路:应突出滨海景观特色,将优美岸线和海景充分展现的同时,预留足够的文化
旅游发展空间,形成“海+沙滩+滨海景观带+慢行系统+旅游公路+辅助道路+景观带+滨海风貌
控制带”的景观序列。参见图 1。
图 1
滨海旅游公路景观序列示意图
5.2.4
旅游公路选线应统筹考虑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布局,为沿线旅游发展预留空间,利于旅游资源
开发。
5.2.5
对于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未利用的既有道路空间,宜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利用作为慢行道、停
车带和观景台等方案。
横断面
5.3.1
旅游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设计速度、交通量及其组成,慢行道设置需
求,结合所经过的自然或人工环境等条件综合确定。
6
DBJT45/T 047.2—2022
5.3.2
旅游公路横断面应由机动车道、路缘带、硬路肩和土路肩组成。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时,
应设中央分隔带。设置慢行道时,横断面还应包括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及分隔设施等功能空间的布置。
5.3.3
根据地形、地貌和景观资源等条件,旅游公路慢行道可灵活采用与公路合并、分离或独立设置
等断面布置形式,使旅游公路更好地融入环境。
5.3.4
旅游公路机动车道宽度根据车道数和一条机动车道宽度确定,并遵循下列规定:
——旅游公路为一级公路时,车道数应根据设计交通量和每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确定;
——旅游公路为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时,宜采用双向双车道;
——旅游公路一条机动车道宽度应符合表 4 的规定。交通组成以中、小型客车为主时,设计速度
为 80 km/h 的旅游公路,车道宽度可采用 3.50 m。
表 4
一条机动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km/h) 车道宽度(m)
80 3.75
60 3.50
40 3.50
30 3.25
20 3.00
5.3.5
自行车道单独设置时,自行车道不宜少于 2 条。
5.3.6
慢行道一条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宽度应符合表 5 规定。
表 5
一条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宽度
慢行道类型 慢行道宽度(m)
自行车道 ≥1.50
步行道 城镇型≥2.00,郊野型≥1.50
慢行道路缘带按5.3.12的规定执行 注:表列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宽度不包括慢行道路缘带宽度。
5.3.7
自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遵循表 6 的规定。
表 6
自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是否受平交口影响 是否设置机非分隔设施 设计通行能力(veh/h)
否 是 1 600~1 800
否 1 400~1 600
是 是 1 000~1 200
否 0 800~1 000
5.3.8
同一路段慢行道宽度宜保持一致;经桥梁、涵洞等处,应考虑顺接平整,路面宽度连续。
5.3.9
当旅游公路合并设置慢行道时,在机动车道与慢行道之间,或机动车道与分隔设施之间应设置
路缘带,机动车道路缘带最小宽度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7
DBJT45/T 047.2—2022
表 7
设计速度——机动车道路缘带最小宽度表
设计速度(km/h) 路缘带最小宽度 Wmc(m)
80 0.50
60 0.50
<60 a 0.25(0.50)
a 机动车道与慢行道采用标线分隔时,机动车道与慢行道之间的路缘带采用括号中数值。
5.3.10
旅游公路路肩宽度及设置应符合 JTG B01 的有关规定。当为二级及以下公路时,公路路肩宽度
遵循表 8 的规定。
表 8
公路路肩宽度
公路技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路肩宽度(m)
硬路肩 Wh 土路肩 Wec
一般值 最小值 一般值 最小值
二级公路 80 1.50 0.75 0.75 0.50
60 0.75 0.50 0.75 0.50
40 0.50 0.25 0.75 0.50
三、四级公路 40 — — 0.75
30 — — 0.50
20 — — 0.50
正常情况宜采用一般值。在设爬坡车道和超车道路段,或受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时,经论证可采用最小值 土路肩可采用植草、平置缘石,或采用与环境协调的铺装材料硬化,土路肩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5.3.11
慢行道路缘带和土路肩宽度最小宽度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上一章:DB45/T 2225-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技术规范 下一章:DBJT45/T 051-2023 公路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指南

相关文章

DBJT45/T 047.1-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第1部分:旅游资源调查与品质分级 DBJT45/T 029.2-2021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指南 第2部分:公路建设项目用表 DBJT45/T 031-2021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 DBJT45/T 014-2020 公路钢波纹管涵洞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DBJT 45/T 014-2020 公路钢波纹管涵洞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DBJT45/T 051-2023 公路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指南 DBJT45/T 029.1-2021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指南 第1部分:一般规定 DBJT 45/T 023.2-2021 四好农村路 第2部分:运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