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GB/T 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4 16:27:33



推荐标签: 材料 方法 试验 炭素 部分 性能 40398 性能

内容简介

GB/T 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ICS 29.050 CCS Q 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Test method for C-C composites-Part 2 :Flexural properties
2022-03-01实施
2021-08-2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398.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0398《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的第2部分。GB/T4039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飞机强
度研究所、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明瑜、徐惠娟、肖孝天、沈薇、左劲旅、李保健、郑景须、苏哲安、黄启忠、程皓、 李军、张旭辉、李丙菊、龚智。
1 GB/T40398.2—2021
引言
由于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制造的复杂性,制备工艺、预制件本身的结构特点、测试设备和测试参数等均是影响材料各项性能测试的因素,确定其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标准,有助于更科学地表征炭-炭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更真实地反映材料的固有特性,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的设计参数的选取和优化、 结构设计、性能研究、产品试制开发以及验证提供准确可靠的性能数据,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GB/T40398《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旨在确定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分为以下2个部分。
第1部分: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目的在于确定实验室条件下,炭-炭复合炭素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目的在于室温条件下测定三维穿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和准三维针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
II GB/T 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室温弯曲性能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试样、试验条件、试验步骤、 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室温下测定三维穿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和准三维针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类似结构的炭-炭复合炭素材料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33501一2017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3501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 C-Ccomposites 炭纤维增强炭基的复合材料。
3.2
三维穿刺炭纤维织物 punctured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fibre textile XY向为连续长炭纤维铺层,Z向采用连续长炭纤维束双向贯穿而制成的三维整体织物。
3.3
三维穿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puncturedthree-dimensionalC-Ccomposites 用三维穿刺炭纤维织物作为增强体制备的炭-炭复合炭素材料。
3.4
准三维针刺炭纤维织物needledquasi-three-dimensionalcarbonfibretextile XY向为炭纤维无纬布或炭纤维经编有纬布与短炭纤维网胎铺层,Z向采用针刺工艺引人短炭纤
维而制成的准三维整体织物。 3.5
准三维针刺炭-炭复合炭素材料needledquasi-three-dimensionalC-Ccomposites 用准三维针刺炭纤维织物作为增强体制备的炭-炭复合炭素材料。
3.6
XY向theXYdirection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中无纬布或连续长纤维平铺平面的方向。
1 GB/T40398.2—2021
3.7
Z向 the Z direction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中垂直于XY向的方向。
3.8
弯曲强度 flexural strength 材料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破坏或达到规定挠度时承受的最大应力,
3.9
弯曲弹性模量 flexural modulus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弯曲应力与相应的弯曲应变之比。
4原理
采用三点弯曲加载方式,以恒定的速率对试样施加垂直厚度方向的载荷,在试样中间部位形成弯曲应力分布场,直至试样破坏,以测定试样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 弯曲性能试验原理图见1。
P
Lo/2
I.o/2
Lo
P/2
P/2
标引序号说明:
压头; 2 - 试样;
1
支座; R— 半径; P. - 载荷; Lo 跨距。
图1 弯曲性能试验原理图
5设备
5.1 试验机和测量仪器
试验机量程50kN,载荷测量精度为示值的土1%;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千分尺精度为0.01mm。
2 GB/T40398.2—2021
5.2 挠度计或引伸计
度计量程5mm,引伸计标距25mm。 5.3试验夹具
弯曲试验夹具包括横梁、支座和加载头,支座和加载头的半径R为3mm,推荐硬度为HRC42~ HRC45,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μm。
6试样
6.1 试样形状与尺寸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弯曲试样为长方体状,试样形状和尺寸分别见图2和表1。
@
?
//0.084 0.08B
标引序号说明: L——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弯曲试样长度; b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弯曲试样宽度; h——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弯曲试样厚度。
图2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弯曲试样表1 炭-炭复合弯曲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试样尺寸
试样类型
方向 XY z XY Z
形状
L
5
Lo
h
三维穿刺
长方体状
60±0.2
8±0.04
5±0.04
50±0.1
准三维针刺
6.2 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a) 样坏从制品上切取后,应及时做好方向标记并注明此样坏将会制取成何种方向的弯曲试样; b) 加工后的弯曲试样应进行外观目视检查,不应有纤维剥落、孔洞、掉边掉角、分层等瑕疵; c) 三维穿刺XY方向取样时,应确保试样长度方向平行坏体X方向或Y方向:Z向取样时,应确
保试样长度方向平行坏体Z方向,同时保证Z向纤维束的完整,并与试样厚度方向的两个平面平行,位于试样厚度的对称面上,见图3。
3 GB/T 40398.2—2021
标引序号说明: 1 穿刺纤维束。
图3三维穿刺Z向横截面剖面图
6.3 试样数量
每组有效试样应不少于5个。
7试验条件
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应确保: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50土10)%。
8试验步骤
8.1i 试验前准备 8.1.1按GB/T1446中的规定检查试样外观,对每个试样编号。 8.1.2试验前,将试样放置在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放置24h。 8.1.3试样状态调节后,在试样工作段左、中、右三个截面测量宽度和厚度,并取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测量精度不小于0.02mm。 8.1.4在试验件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画一条垂直线,并以该垂线为中心分别画出两条对称的跨距线 8.1.5将试验夹具底座横梁上的支座跨距调整为50mm,精度为土0.1mm;然后将夹具横梁对中放置于试验机压缩平台上,上压头对中夹持于试验机夹头内,压头与支座的轴线平行。 8.1.6将试样放置于夹具支座上,试样上的中心线与压头中心线对齐,两条跨距线与支座的中心线对齐。 8.1.7在夹具底座横梁两支座中间位置安装挠度计或引伸计,挠度计的顶头或引伸计转接装置与试样下表面接触。 8.2试验 8.2.1载荷调零,挠度计或引伸计位移调零。 8.2.2以设定的1mm/min2mm/min的加载速率对试样连续施加弯曲载荷,直至试样破坏或载荷下降幅度达10%,连续测量载荷-位移数据,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和破坏模式。 8.2.3对试样破坏部位进行外观检查,记录试样破坏模式和拍照。
注:附录A提供了炭-炭复合炭素材料弯曲试验的破坏模式。 4
上一章:GB/T 7728-2021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下一章:GB/T 40398.1-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磨损性能试验

相关文章

GB/T 40398.2-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弯曲性能试验 GB/T 40398.1-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摩擦磨损性能试验 GB/T 40398.1-2021 炭-炭复合炭素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摩擦磨损性能试验 JB/T 8133.2-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 电阻率 JB/T 8133.3-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洛氏硬度 JB/T 8133.15-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5部分:气孔率 JB/T 8133.17-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7部分:灰分含量 JB/T 8133.7-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 抗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