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0006.1-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GB/T 40006.1-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9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08:14:49



相关搜索: 再生 塑料 通则 部分 40006 40006

内容简介

GB/T 40006.1-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ICS 83.080.20
GB
CCS G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006.1—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Plastics—RecycledplasticPart 1:Generalrules
2021-12-01实施
2021-05-2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006.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0006《塑料 再生塑料》的第1部分。GB/T40006已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一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一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
究院、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宁波海关技术中心、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张家港海关、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同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敏剑、谢鹏、杨建海、周炳炎、王浩江、何国山、高建国、郑慧琴、刘丽、高峡、 赵磊、钟怀宁、罗川、杨娟、孙建刚、任聪、秦玉飞、梁克俭、王建东、张彦君、陈宏愿、谢建玲、袁绍彦、 于泓锦、徐菁、谢宇芳、陈伟力、王丽红。
1 GB/T 40006.1—2021
引言
塑料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塑料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间题,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为解决“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领域尚无产品标准,行业内无标准可依。因此,制定了GB/T40006《塑料 再生塑料》国家标准。依据塑料产品特点,拟由12个部分组成,其中第1部分通则规定了再生塑料的命名、术语和气味等级、限用物质含量、放射性等通用要求,其余部分标准除通则中共性要求外,按塑料种类规定了该种材料再生塑料的技术要求。
GB/T40006《塑料再生塑料》拟由以下1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则;一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

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
- -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第5部分:丙烯-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材料;第7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
一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 - 第11部分:聚氯乙烯(PVC)材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本文件是GB/T40006的第1部分。针对不同种类塑料材料的特点,其他各部分标准均规定了相
-
应塑料材料的特征性能。在规定这些性能要求时,既考虑了其原生塑料材料的标准要求,又关注到该类塑料材料再生的特性。
II GB/T40006.1—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塑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可追溯性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热塑性塑料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包含拉条、热切和/或
水切等造粒工艺)等工艺制成的再生塑料颗粒,本文件还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片。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44.1—2008 塑料符号及缩略语第1部分 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GB/T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6040一2019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19466.2一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19466.3—2004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熔的测定 GB/T 30102 塑料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 GB/T 37638 塑料制品中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37639 塑料制品中多漠联苯和多漠二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38287 塑料材料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GB/T 38290 塑料材料中镉含量的测定 GB/T 38291 塑料材料中铅含量的测定 GB/T 38292 塑料材料中汞含量的测定 GB/T38470—2019再生黄铜原料 SN/T2249 塑料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和GB/T301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塑料 frecycled plastic 利用废弃的塑料加工而成的用作原用途或其他用途的塑料,但不包括能量回收注1:从广义上讲,塑料的再生包括边角料或废弃制品的任何再利用,包括热解以回收有用的有机化学品。 注2:再生塑料可以再配或不配填料、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 注3:ISO472:2013中与再生塑料相关术语参见附录A
1 GB/T40006.1—2021
4分类和命名
4.1 总则
再生塑料命名的标准模式见表1。
表1 再生塑料命名的标准模式
特征项目组字符组3 可选项
标准号
字符组1 必选项
字符组2 可选项
字符组4 可选项
字符组5 可选项
可选项
再生塑料的命名由本标准号和特征项目组构成,特征项目组包括下列信息的五个字符组:
字符组1:位置1:按照GB/T1844.1一2008规定的树脂的代号(见4.2);
位置2:再生塑料代号:REC(见4.2);位置3:颜色(见4.2);位置4:性状(见4.2);位置5:来源(见4.2)。
字符组2:位置1:填料类型(见4.3);
位置2:填料物理形态(见4.3);位置3~4:填料含量(见4.3)。
字符组3:位置1:推荐用途和加工方法(见4.4);
位置2~8:添加剂及附加说明(见4.4)。
字符组4:特征性能(见4.5)。 字符组5:附加信息(见4.6)。
标准号和特征项目组之间用“_”隔开,字符组彼此间用逗号“,”隔开,如果某个字符组不用,就要用两个逗号即“,,”隔开,字符组内除再生塑料代号:REC以括号分隔外,其他不同位置间用“_”隔开 4.2 字符组1
位置1按照GB/T1844.1一2008的规定用字母表示树脂材料代号。位置2用三个字母表示再生塑料的代号为“REC”。位置35依次给出颜色、性状和来源等信息,所使用代号见表2。
表2字符组1中颜色、性状和来源的代号
位置3
位置4
位置5
代号 B1 B2 c G1 G2
颜色黑色的蓝色的染色的灰色的绿色的
代号 c
性状圆柱状
代号 1 2 3 N
来源工业品农用品
生活日常用品
G1 G2
颗粒状薄片状
其他
2 GB/T 40006.1—2021
表 2 字符组1中颜色、性状和来源的代号(续)
位置3
位置4
位置5
代号一 N 0 x Y
颜色
代号 G3 一一一
性状珠状一
代号一 1
来源一
本色的橙色的未说明黄色的

4.3 字符组2
位置1用字母表示填料和(或)增强材料的类型。 位置2用字母表示其物理形态,字母代号的具体规定见表3。在位置3和位置4用两个数字为代号表示其质量分数
表3字符组2中填料和增强材料的字母代号
位置2
位置1
代号 A B c 一 D E 一一 G 1 K L 一 M ME N 一
材料芳族聚酰胺
代号一 B C CM D 一 EM F G H K L LF M 一 N NF
形态 / 球状,珠状片,粉屑短切毡粉末状一长线毡纤维状颗粒(碎纤维)状
硼碳b 一氢氧化铝黏土一一玻璃一 (白垩)碳酸钙纤维素
晶须针织物层状长纤维状垫(厚) 一无纺布纳米纤维

矿物金属
天然有机物(棉剑麻、麻麻等)

3 GB/T 40006.1—2021
表3 字符组2中填料和增强材料的字母代号(续)
位置1
位置2
代号一 P Q s T / W x 一 N
材料一云母硅化合物有机合成材料滑石粉
代号 NT P 一 s T V W x Y z
形态纳米管状纸一鳞状,片状
捻的或编织的织物,细绳
外饰面织物未说明纱线其他
木粉未说明
其他
多种材料和(或)多种形态材料的混合物,可用“十”号将相应的代号组合放在括号内表示。 例如:含有25%玻璃纤维(GF)和10%矿物粉(MD)的混合物可表示为(GF25十MD10)。
之前,芳族聚酰胺被定义为“R”,但是广泛使用“A” 这些材料可用其化学符号或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附加符号进一步明确表示。对于金属(ME),用其化学符号表示金属类型非常重要。 如果可能,矿物填料应该用具体符号明确表示,如"E”,“P"。
4.4 字符组3
再生塑料具有不同的用途及加工方法。位置1给出有关的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的说明。位置 2~8给出有关重要性能、添加剂的说明,所用字母代号的规定见表4。如果在位置2~8有说明内容,而在位置1没给出说明时,则应在位置1插人字母X。
表4 字符组3中再生塑料不同加工方法、重要性能及添加剂的字母代号
位置1 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
位置2~8
代号 A B B1 B2 c
代号 A B
重要性能、添加剂加工稳定的
黏合剂吹塑挤出吹塑注塑吹塑压延
抗粘连
c D E
着色的粉末状可发性的
E
挤出管材,型材和片材
4
上一章:HG/T 5778-2020 化妆品包装材料用紫外光 (UV)固化涂料 下一章:HG/T 5754-2020 可直接印刷聚丙烯膜(BOPP)压敏胶粘带

相关文章

GB/T 40006.1-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GB/T 41638.1-2022 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 第1部分:通则 GB/T 33061.1-2016 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通则 GB/T 27797.1-2011 纤维增强塑料 试验板制备方法 第1部分:通则 T/CPPIA 1-2018 再生塑料颗粒通则 GB/T 36800.1-2018 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第1部分∶通则 GB/T 36800.1-2018 塑料热机械分析法(TMA) 第1部分:通则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