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367.2-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HG/T 5367.2-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5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15:02:42



推荐标签: hg 绝缘 轨道 涂料 电弧 5367 部分 交通车辆

内容简介

HG/T 5367.2-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ICS 87. 040 G 51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367.2---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Coatings for rail transit vehicles--Part 2: Anti-arc insulating coatings
2020-10-01实施
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367.2—2020
前言
HG/T5367《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水性涂料;一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 本部分为HG/T536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
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太湖防腐材料有限公司、三河亮克威泽工业涂料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长春华嘉机电工贸有限公司、马鞍山采石矶涂料有限公司、浙江志强涂料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继凯、彭菊芳、于全蕾、万丽、刘民军、方俊升、刘晓、陶曦东、王伟马生春、刘嘉东、张大鹏、曹忠富、张丹丹、王贤明、吴连锋。
1 HG/T5367.2—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1范围
HG/T5367的本部分规定了轨道交通车辆用耐电弧绝缘涂料的产品分类和配套体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和贮存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施涂于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车辆车顶外部受电弓区域的耐电弧绝缘涂料,其配套涂层具有抗电弧绝缘作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1408.1---201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1725-2007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35--2009 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 GB/T 1748-1979 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4207-201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2008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323.2-2008 塑料烟生成第2部分:单室法测定烟密度试验方法 GB/T 8923.1-201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
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263-1988 防滑甲板漆防滑性的测定 GB/T 9271-200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1 HG/T 5367.2-2020
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11785—2005 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辐射热源法 GB/T13288.1200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 第1部
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
GB/T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14522-2008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 荧光紫
外灯
GB/T16172-2007 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 GB/T18446---2009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 GB/T23985-2009 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差值法 GB/T23986-2009 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23990-—2009 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23991—2009 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 GB/T31586.2—2015 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
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GB/T33395--2016 涂料中石棉的测定 GB/T34682-2017含有活性稀释剂的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 EN45545-2:2013铁路应用一铁路车辆防火一第2部分:材料和部件的防火性能要求(含修改
单Al:2o15)(Railwayapplications--Fireprotectionon railwayvehicles--Part2:Requirementsfor firebehaviourofmaterialsand components)(IncorporatesAmendmentAl:2o15)
3产品分类和配套体系
本部分将耐电弧绝缘涂料分为A类和B类,A类产品的中间漆为绝缘层,B类产品的面漆为绝缘层。A类产品和B类产品配套体系见表1。
表1A类产品和B类产品配套体系
类别
配套方式底漆中间漆(绝缘层) 1型面漆(普通型)底漆中间漆(绝缘层) IⅡI型面漆(防滑型) 底漆中间漆(绝缘层)
配套一
A类
配套二
配套三底漆中间漆面漆(绝缘层)
B类
2 HG/T5367.2—2020
要求
4
4. 1 A类产品性能要求
4. 1. 1 A类产品底漆、中间漆、I型面漆、Ⅱ型面漆性能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A类产品底漆、中间漆、I型面漆、Ⅱ型面漆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A类产品底漆、中间漆、I型面漆、I型面漆性能要求
指 标
项 目
底漆 中间漆(绝缘层) I型面漆 (普通型)ⅡI型面漆(防滑型) ≥60或商定 ≥90或商定
≥68或商定
不挥发物含量/%
表干
≤ 4 ≤
8
4
干燥时间/h 实干
24
加热干燥[(60士2℃] ≤
2 4h通过 0.5h通过
6
2 4h通过
适用期柔韧性/mm 耐冲击性/cm 划格试验(划格间距1mm)/级 < 1
50 ≥15
1 50
1 50
> > > ≥ -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体积电阻率/(α·m) 电气强度/(kV/mm)
2. 0 50
-
1×10ll 15
4. 1. 2 A类产品配套体系性能要求
A类产品配套体系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3 HG/T5367.22020
表3A类产品配套体系性能要求
指 标
项 目
配套一
配套二
配套三
(底漆/中闻漆/I型面漆) (底漆/中间漆/耳型面漆) (底漆/中间漆)
正常
涂膜外观耐热性[(100±2℃,4h] 耐水性(15d) 耐酸性“ [3%(质量分数)硫酸溶液或5%(质量分数)醋酸溶液,24hJ 耐碱性 [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24h]
正常
不起泡,不起皱,不开裂
无异常
无异常
无异常 1
< > >
划叉试验/级附番力(拉开法)/MPa 相比电痕化指数/V 耐高低温循环交变试验(10个周期)耐盐雾性(1000h)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1000h)/级
3
500
涂膜不起泡、不锈蚀、不开裂、不脱落;划叉试验≤1级
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剃落
2
干态湿态
0. 9 0.8
摩擦系数
酸溶液的选择由有关方商定。 通过在中间漆上撒防滑胶粒后再剧面漆的配套体系参照配套二指标。
4.1.3A类产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A类产品底漆、中间漆、I型面漆、Ⅱ型面漆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 HG/T5367.2--2020
表4A类产品底漆、中间漆、 I型面漆、直型面漆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指 标

E
底漆 中间漆(绝缘层) I型面漆(普通型) Ⅱ型面漆(防滑型)
120
410 0. 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g/L)苯含量*/% 甲苯、乙苯、二甲苯含量总和"/%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含量/% M 石棉
410
410

20
20 0. 7
20
5
无阈值 90 75 60 60
铅(Pb) 镭(Cd) 铬(Cr) 汞(Hg) 7
N ≤ ≤
可溶性重金属/(mg/kg)
将各组分按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混合后进行测定。如稀释剂的使用量为某一范围,应按产品施工配比规定的最大稀释比例混合后进行测定。 聚氨酯类涂料测试该项日。如果规定了稀释比例或由双组分或多组分组成,应先测定固化剂中的含量,再按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计算混合后涂料中的含量。如稀释剂的使用量为某一范圈,应按照产品施工配比规定的最小稀释比例进行计算。 无阙值是指产品不得含有。按照GB/T33395-2016方法检测到的石棉含量<0.1%,可认为未检出石棉。
4.2 B类产品性能要求
4.2.1 B类产品底漆、中间漆、面漆性能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B类产品底漆、中间漆、面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B类产品底漆、中间漆、面漆性能要求
指 标中间漆 ≥90或商定
项 日
底漆 ≥60或商定
面漆(绝缘层) ≥68或商定
不挥发物含量/%
表干实干加热干燥[(60士2)℃]
2 12 2 2h通过
4 24
干燥时间/h

适用期划格试验(划格间距1mm)/级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0.5h通过
4h通过
I
≥ >
2. 0 50
4.2.2 B类产品配套体系性能要求
B类产品配套体系性能应符合表6的要求。
5 HG/T5367.2-2020
表6B类产品配套体系性能要求
项 目
指 标正常
涂膜外观柔韧性/mm 耐冲击性/cm 体积电阻率/(α·m) 电气强度/(kV/mm)耐热性[(100士2)℃,4h]耐水性(15d) 耐酸性* [3%(质量分数)硫酸溶液或5%(质量分数)醋酸溶液,24h) 耐碱性 [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24h] 划叉试验/级
50 50 1×10 15
V
不起泡,不起皱,不开裂
无异常
无异常
无异常 1 2 500
< > >
附誉力(拉开法)/MPa 相比电痕化指数/V 耐高低温循环交变试验(10个周期)耐盐雾性(1000h)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1000h)/级
涂膜不起泡、不锈蚀、不开裂、不脱落;划叉试验≤1级
不起泡,不生锈,不开裂,不剥落
2
酸溶液的选择由有关方商定。 底漆十中间漆配套后测定。
4.2.3 B类产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B类产品底漆、中间漆、面漆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7的要求。
6
上一章:HG/T 4345-2012 涂料用彩色复合岩片 下一章:GB/T 13893.2-2019 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第2部分:冷凝(在带有加热水槽的试验箱内曝露)

相关文章

HG/T 5367.2-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2部分:耐电弧绝缘涂料 HG/T 5367.3-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3部分∶ 防滑涂料 HG/T 5367.3-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3部分:防滑涂料 HG/T 5367.1-2018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1部分∶水性涂料 HG/T 5367.4-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4部分;防火涂料 HG/T 5367.1-2018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第1部分∶水性涂料 HG/T 5367.5-2022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5部分:防结冰涂料 HG/T 5367.4-2020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4部分:防火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