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100.10 J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89.2—2020/ISO4378-2:2017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
Plain bearings-Terms, 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 and symbols-
Part 2:Friction and wear
(ISO 4378-2:2017,IDT)
2020-11-01实施
2020-04-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889.2—2020/ISO4378-2:2017
前言
GB/T2889分为以下6部分:
GB/T 2889.1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1部分:结构、轴承材料及其性能; GB/T 2889.2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 GB/T 2889.3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3部分:润滑; GB/T 2889.4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和分类 第4部分:基本符号; GB/T 2889.5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5部分:符号的应用; GB/T 2889.6 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6部分:缩略语。
本部分为GB/T288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4378-2:2017《滑动轴承 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第2部分:摩
擦和磨损》。
与ISO4378-2:2017相比,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索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
学、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本部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I
GB/T2889.2—2020/IS04378-2:2017
引
由于滑动轴承领域内存在大量的、以多方式命名的参数符号和名词术语,在解释标准和技术文献的过程中极易引起误解,这种情况造成了补充定义的持续增加,并进一步加剧了误解的可能。
GB/T2889的本部分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性的阐述滑动轴承摩擦和磨损的名词术语体系。
ⅡI
GB/T2889.2—2020/ISO4378-2:2017
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分类和符号
第2部分:摩擦和磨损
1范围
GB/T2889的本部分界定了与滑动轴承摩擦和磨损相关的最常用的术语、定义和分类,本部分给出了某些术语和组合词的缩略语,可在无歧义时使用。对于无需解释的术语则没有给出
其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本部分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标准化术语数据库网址如下:
-IEC在线电工词汇:http://www.electropedia.org/ -—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www.iso.org/obp
3.1通用术语
3.1.1
外摩擦 external friction 物体接触表面上产生的阻碍两物体沿切线方向相对运动的现象。
3.1.2
内摩擦 internal friction 物体内部产生的阻碍物体内部物质颗粒相对运动的现象,
3.1.3
摩擦 friction 两相互接触物体之一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另一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接触面上出现的沿切线方
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现象。
注:见图1。
1
GB/T2889.2—2020/IS04378-2:2017
3.1. 6
3. 1. 6
3. 1. 4 (F)
说明: W—物体的重量; P ——正压力; F —摩擦力。
图1摩擦
3.1.4
摩擦力 friction force 物体间因相互摩擦(3.1.3)而产生的力。 注:见图1。
3.1.5
摩擦因数 coefficientoffriction 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3.1.4)与垂直于接触面的正压力之比。
3.1.6
摩擦角 friction angle 正切值等于摩擦力(3.1.4)与正压力之比或等于摩擦因数(3.1.5)的角度。 注:见图1。
3.1.7
磨损 wear 磨损的过程或由磨损过程(3.1.8)导致的结果。
3.1.8
磨损过程 wearprocess 固体表面在摩擦条件下以物体尺寸逐渐减小和(或)形状发生改变为表征的物质损失过程。 注:少数情况下还会表现为:磨损过程偶尔会出现未损失物质的固体表面尺寸增加。
3.1.9
磨损率 wear rate 单位滑动距离或单位时间内的磨损(3.1.7)量注:磨损率可分为瞬时磨损率(在某一时刻发生)与平均磨损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内发生)。
3.1.10
当量磨损率 specific wear rate 磨损强度 wear intensity 磨损(3.1.7)量比上滑动距离(或滑动时间)与载荷的乘积,即蘑损率(3.1.9)与载荷的比值注1:磨损可以用长度、体积或质量等单位表示。 注2:磨损强度分为瞬时磨损强度和平均磨损强度。
2
GB/T 2889.2—2020/ISO 4378-2:2017
3.2 外摩擦的类型、特点与分类 3.2.1根据相对运动表现形式分类 3.2.1.1
静摩擦 static friction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3.1.3)现象,注1:滑动速度极其缓慢时所产生的摩擦也可称为静摩擦注2:见图2。
3. 2. 1. 2
3. 2. 1. 1
3. 2. 1. 3
L
说明: —摩擦; L 滑动距离。
图2摩擦与相对运动的关系
3.2.1.2
最大静摩擦 maximum static friction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即将开始发生明显相对运动时的摩擦(3.1.3)现象。 注:见图2。
3.2.1.3
动摩擦 dynamic friction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3.1.3)现象注:见图2。
3.2.2根据相对运动方式分类
3.2.2.1
滑动运动 sliding motion 两物体接触部位的切向运动速度大小和/或方向不同的相对运动。
3.2.2.2
滑动摩擦 slidingfriction 阻碍两物体之间滑动运动(3.2.2.1)的现象。 注:见图1。
3.2.2.3
滑动速度 sliding velocity 滑动过程中两物体接触点的切向相对速度。
3.2.2.4
滑动表面 sliding surface 受滑动运动(3.2.2.1)作用的物体表面。
3
GB/T2889.2—2020/ISO4378-2:2017
3.2.2.5
滚动运动 rollingmotion 两物体接触部位的切向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的相对运动。
3.2.2.6
滚动速度 rolling velocity 滚动物体的旋转速度。
3.2.2.7
滚动摩擦 rollingfriction 阻碍两物体之间发生滚动运动(3.2.2.5)的现象,
3.2.2.8
滚动与滑动组合摩擦 combined rolling and sliding friction 两接触物体之间的接触部位同时发生滚动和滑动运动(3.2.2.1)的动摩擦(3.2.1.3)现象,
3.2.2.9
牵引traction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做滚动运动(3.2.2.5),并在接触面上伴有切向滑动,这个过程中产生
的现象。牵引在这个过程中用来传递动力。 3.2.2.10
牵引力tractionforce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做滚动运动(3.2.2.5),其接触部位切向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力。
3.2.2.11
牵引因数 coefficient oftraction 牵引力(3.2.2.10)除以接触面所受法向载荷得到的无量纲值。
3.2.3根据润滑剂的存在形式分类
3.2.3.1
无润滑摩擦 unlubricated friction 干摩擦dryfriction 相互作用表面上无润滑剂时两接触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3.1.3)现象,
3.2.3.2
润滑摩擦 lubricated friction 接触面上有润滑剂的情况下,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3.1.3)现象。
3.2.3.3
边界摩擦 boundaryfriction 边界润滑状态下产生的摩擦(3.1.3)现象。
3.2.3.4
混合摩擦 mixedfriction 混合润滑状态下产生的摩擦(3.1.3)现象。
3.2.3.5
流体摩擦 fluidfriction 阻碍流体各分子间或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相对运动的摩擦(3.1.3)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