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91 备案号:64090—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3504—2018
内燃机 弹簧储能式起动器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Spring energy storage type starters -
Requirements
2018-04-30 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3504—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命名, 4.1分类... 4.2型号命名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2外观质量. 5.3 最大起动力矩. 5.4 风冷内燃机用带风道起动器的冷却风道面积 5.5 安全性能 5.6 用起动器的内燃机起动性能 5.7 使用寿命 6试验方法. 6.1 外观质量, 6.2 最大起动力矩. 6.3 风冷内燃机用带风道起动器的冷却风道面积 6.4 安全性能试验.. 6.5 用起动器的内燃机起动性能试验 6.6 使用寿命试验
II
检验规则. 7.1 检验类别, 7.2 出厂检验, 7.3 抽查检验 7.4 定型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7
表1 检验项目
I
JB/T 1350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州市广涛机械配件厂(普通合伙)、江苏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绿田机械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宁波鑫达杰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文广、刘胜吉、乔亮亮、罗昌国、郭华、孟红霞、白晓广、王建、胡琛杰、 胡惠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3504—2018
内燃机 弹簧储能式起动器 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弹簧储能式起动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内燃机用弹簧储能式起动器(以下简称起动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147.2中小功率内燃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15706—2012 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 20651.1 往复式内燃机 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 GB/T 20651.2 往复式内燃机 安全 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
3术语和定义
3.1
弹簧储能式起动器 spring energy storage type starters 将人力起动的能量通过机械机构由涡卷弹簧或其它结构型式的弹簧积蓄,通过弹簧力的瞬间释放,
驱动内燃机旋转起动的一种装置。
4分类与命名
4.1分类
起动器按其配置的发动机类型,分为柴油机用起动器、汽油机用起动器。
4.2型号命名
起动器型号用下列顺序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征: Xx-口00
产品改进升级代号: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A表示第一次设计, B表示第二次改进配套使用的最大内燃机功率值产品不同结构配置代号:如CF表示柴油机用,QF表示汽油机用产品的系列代号:用汉语拼音首位字母表示,如生产企业代码
1
JB/T 13504—2018
5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起动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外观质量 5.2.1起动器的外表面不允许存在直径大于1.5mm、深度超过0.5mm的损伤,且一个产品的缺陷数应不超过5处, 5.2.2起动器的外表面不应有锈蚀。 5.2.3起动器的外表面涂层、镀层应均匀、美观和牢固,不得有起层和剥落等缺陷。 5.3最大起动力矩
起动器固定安装后,用旋转手柄转动起动器的起动轴使涡卷弹簧蓄能,旋转到起动器规定的最大圈
数时,起动器涡卷弹簧储能产生的力矩不应小于产品规定的起动器最大起动力矩值的95%。 5.4风冷内燃机用带风道起动器的冷却风道面积
用于风冷内燃机且在外壳上有内燃机冷却风道进气通道的起动器,其外壳上的冷却风道面积应不小于原内燃机所需的冷却风道面积。 5.5安全性能 5.5.1起动器设计应符合GB/T15706一2012的规定,起动器的设计及制造的零部件符合GB/T 15706一2012中6.2.2、6.2.3、6.3.3的规定,起动器起动时与内燃机相连接的棘爪应动作灵活、起动后迅速脱离并复位。 5.5.2涡卷弹簧的安全防护:涡卷弹簧在起动轴上卷绕,并置于涡卷弹簧壳体内,由盖板用螺母拧紧形成一个密封整体,拧紧螺母应有防拆卸结构盖封,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拆卸,并有警示标志。 5.5.3对配套拖拉机、微耕机等内燃机使用的起动器,应设计有联动的空档起动提示装置:在释放轴的套圈内有与工作机械变速器联动的超越离合机构,工作机械不挂置于空档位置,手柄就不能套进在工作轴上,保证内燃机不能起动;仅当工作机械挂置于空档位置时,手柄才能套进在工作轴上,使内燃机顺利起动。 5.5.4起动器的其他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GB/T20651.1、GB/T20651.2的规定。 5.5.5安全标志:起动器外壳等的相关部位按GB/T20651.1、GB/T20651.2的规定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5.6用起动器的内燃机起动性能 5.6.1起动器安装在所配套的经检验合格的内燃机上,在268K~313K(-5℃~40℃)的环境温度下,应能于30s内顺利起动所装配的内燃机。要求内燃机在更低环境温度下起动的由制造厂与需方另行商定。 5.6.2起动器安装在所配套的经检验合格的内燃机上,在常温条件下按起动器设计的最大起动力矩工作时,内燃机的起动转速应不低于400r/min。 5.7使用寿命
起动器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使用寿命应不少于2000次,
2
JB/T 13504—2018
6试验方法
6.1 外观质量
以目视、手感的方法进行检查。 6.2 最大起动力矩
起动器用手动储能的最大起动力矩用专用的经过计量校准的测力机构测量。 6.3风冷内燃机用带风道起动器的冷却风道面积
测量起动器安装外壳上各进风孔的实际几何尺寸和形状,计算冷却风道的总面积。
6.4 安全性能试验
起动器安全性能试验按GB/T20651.1、GB/T20651.2、GB/T15706的规定进行。 6.5用起动器的内燃机起动性能试验
用起动器的内燃机起动性能试验按GB/T1147.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6使用寿命试验
将起动器安装在内燃机上,在设计制作的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台能自动啮合转动起动轴给涡卷弹簧加力,完成内燃机起动过程,对每次起动进行计数。也可以在实际使用中人工试验考核。
7检验规则
7.1 布 检验类别
起动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抽查检验和定型检验。 7.2出厂检验 7.2.1每台起动器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 7.2.2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表1检验项目
序号
检测项目(1)设计安全措施(2)涡卷弹簧的安全防护
技术要求 出厂检验 抽查检验 定型检验 5.5.1
v V △ V V V V V V J
7 V △ V V x x x x x
V V △ 1 V △ △ V △ △
5.5.2 5.5.3 5.5.4 5.5.5、5.5.2
1 安全性能 (3)配套机械操作的安全保护
(4)与内燃机配套的安全要求(5)安全标志
2 使用寿命 3 最大起动力矩
5.7 5.3 5.6.1 5.6.1 5.6.2
用起动器 (1)常温起动性能的内燃机 (2)低温(-5℃)冷起动性能起动性能 (3)起动器的常温最低起动转速
3
JB/T 13504—2018
表1 检验项目 (续)
序号 5 风冷内燃机用带风道起动器的冷却风道面积 6 外观质量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出厂检验 抽查检验 定型检验 5.4
× V V
× V V
△ V
5.2 5.1、8.2
制造装配的完整性注:V——需检验项目,△ 根据需要选做的检验项目,× 非检验项目。
7
7.3 抽查检验 7.3.1 根据产品批量的大小,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主要性能的试验,国家及行业抽查检验按相关规定进行 7.3.2起动器批量生产时,应进行定期抽查检验,定期抽查检验的项目按表1的规定。
3抽查检验的检验频度按产品质量状态确定或抽查检验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依据本标准的规
7.3.3 定由制造厂制定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7.3.4使用寿命试验每2年进行一次。 7.3.5抽查检验如有不合格项目,允许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抽样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抽查检验为不合格。
7.4 定型检验
新产品、重大改进产品应进行定型检验。正常生产的产品定型检验每5年进行一次,检测项目按表 1的规定。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起动器标志应标明下列内容: a)制造厂名称、商标; b)产品型号; c)出厂编号。
8.2 包装 8.2.1 起动器的包装箱应牢固,起动器及其附件应可靠地固定在包装箱内,箱内应有防振、防水、防潮措施。 8.2.2 2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随机附件及装箱清单。 8.2.3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注:
a)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b)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c)产品名称、型号; d)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位为毫米(mm); e)包装日期: f)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8.2.4包装箱的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4
JB/T 13504—2018
8.3运输
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受碰撞、重物堆压及雨、雪直接侵袭。 8.4贮存
起动器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严禁与腐蚀性物质存放在一起,! 以免引起腐蚀。 在正常的包装、运输和贮存条件下,起动器及其随机附件、工具等自出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
锈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