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00.15 J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214—2019 代替GB/T12214—1990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
Silica sand and flour for investment casting
2020-03-01实施
2019-08-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221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2214一1990《熔模铸造用硅砂、粉》。本标准与GB/T12214一1990相比,主要
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熔模铸造用硅砂和硅粉的定义(见3.1、3.2,1990年版的3.1、3.2);
一一
修改了熔模铸造用硅砂、粉的分级表(见4.1中表1,1990年版的4.1中表1);修改了砂细粉含量的定义(见3.3,1990年版的3.6);修改了细粉含量的检测方法(见6.3,1990年版的6.3);删除了重量平均粒径、重量均方差、百克粉总表面积的定义(1990年版的3.3,3.4,3.5);修改了硅砂粒度部分分组代号(见4.2.1中表2,1990年版的4.2.1中表2);
-
一
修改了硅砂牌号表示方法(见4.3,1990年版的4.3);增加了包装袋标志中的本标准号和生产日期(见8.2)
-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嘉扬精密金属有限公司、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金耐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翔宇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宁国慧宏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志明、郭亚辉、王世杰、魏智育、马波、王永华、蓝勇、冯银平、张欣、吕乐华、 徐洪利、段继东、章升东、张年玉、程裕勇、曹建、张世明、陈群、程楠、康晓、朱剑甫、宋爱文、吴铁明、 徐德民、王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2214—1990。
1
GB/T12214—2019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熔模铸造用硅砂、粉的术语和定义,分级、分组及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熔模铸造制壳用硅砂、粉。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84 铸造用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 7143 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方法 GB/T 7322 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3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熔模铸造用硅砂 silica sand for investment casting 以石英(SiO2)为主要矿物成分,其SiO2含量不小于96%,粒径为0.075mm~3.350mm的耐火颗
粒物。 3.2
熔模铸造用硅粉 silica flour for investment casting 以石英(SiO)为主要矿物成分,其SiO含量不小于96%,粒径在0.075mm以下的耐火颗粒物
3.3
细粉含量 fineparticlecontent 硅砂中粒径大于或等于0.020mm且小于0.075mm的颗粒质量占砂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4分级、分组及牌号
4.1分级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按二氧化硅(SiO2)和有害杂质含量分为四级,见表1。
1
GB/T 12214—2019
表 1 硅砂、粉中二氧化硅(SiOz)和有害杂质含量分级
有害杂质含量/%
序号 分级代号 SiO2含量/%
外观洁白洁白
K, O+ Naz O CaO+MgO
Fe2 O: 0.1 0.1 0.2 0.3
99 98 97 96
99 98 97 96
0.5 0.7 1.0 1.8
1 2
3 4
个别砂粒有锈斑个别砂粒有锈斑
4.2 分组 4.2.1 硅砂
硅砂按粒度组成分组见表2。
表2 硅砂粒度分组
粒度/mm 主筛 1.700 0.850 0.600 0.300 0.212 0.150
分组代号 170 85 60 30 21 15
序号 1 2 3 4 5 6
前筛 3.350 1.700 0.850 0.425 0.300 0.212
后筛 0.850 0.600 0.425 0.212 0.150 0.106
4.2.2硅粉
硅粉按粒度组成分组见表3。
表3 硅粉粒度分组
粒度/mm 主筛 0.045 0.040
序号 1 2
分组代号
主筛以上 0.053~0.075 0.045~0.075
主筛以下 0.045以下 0.040以下
9 6
4.3 牌号表示方法 4.3.1 硅砂牌号
熔模铸造用硅砂的牌号表示方法如下:
2
GB/T12214—2019
RZGS XX-XXX/XXX (XXX X)
平均细度偏差分级代号平均细度值主要粒度组成的尾筛筛号主要粒度组成的首筛筛号二氧化硅(SiO,)分级代号熔模铸造用硅砂(熔、铸、硅、砂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示例:RZGS96—50/100(54A) 表示该牌号硅砂的最小二氧化硅(SiO,)含量为96%,主要粒度组成为三筛,其首筛筛号为50,尾筛筛号为100,平均
细度为54,平均细度偏差值为土2。 4.3.2硅粉牌号
熔模铸造用硅粉牌号表示方法如下:
RGF XX-X
分组代号分级代号熔模铸造用硅粉(熔、硅、粉拼音字头)
示例1:RGF98-9 表示该牌号熔模铸造用硅粉分级代号为98级,分组代号为9。 示例2:RGF97-6 表示该牌号熔模铸造用硅粉分级代号为97级,分组代号为6。
5技术要求
5.1 化学成分
硅砂、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其含量见表1。
5.2耐火度
硅砂、粉的耐火度值见表4。
表 4 硅砂、粉耐火度分级
分级代号耐火度/℃
99 ≥1 750
98 ≥1 700
97 ≥1 650
96 ≥1 650
5.3 细粉含量
硅砂的细粉含量不大于0.2%。
3
GB/T12214—2019
5.4 含水量
硅砂、粉的含水量不大于0.3%。
5.5 粒度
5.5.1硅砂的粒度采用试验筛进行分析,其主要粒度组成部分,三筛砂重量主次比例依次为:(50±5)%、(30士5)%、(10士5)%,三筛砂总量不小于90%。 5.5.2硅粉的粒度采用试验筛进行分析,其主要粒度组成部分,主筛粉的质量不少于85%,孔径为 0.075mm筛以下、主筛以上的物料不大于5%,主筛以下的物料不大于10%
6试验方法
6.1 硅砂、粉化学成分的测定按GB/T7143执行。 6.2硅砂、粉耐火度的测定按GB/T7322执行。 6.3硅砂细粉含量的测定在粒度试验后进行,称其孔径为0.075mm筛下、孔径为0.020mm筛上试料量G1,按式(1)计算细粉含量。
_G1
X : ×100%
..( 1 )
G
式中: X—细粉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Gl——0.075mm筛下、0.020mm筛上的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 G——原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1硅砂、粉含水量、粒度的测定分析按GB/T2684执行。
6.4
7检验规则
7.1 硅砂、粉各项试验取样方法按GB/T2684执行。 7.2 2供方提供的砂、粉应按本标准规定及供需双方商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出具质量证明书 7.3需方可根据本标准及质量证明书抽查砂、粉质量,如有不符,可与供方共同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或双方协议不符,需方有权退货 7.4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可请双方认可的第三方部门仲裁
8包装和贮运
8.1 硅砂、粉采用双层袋包装,内层为塑料袋,外层为聚丙烯袋等 8.2 2包装袋的标志:
a)熔模铸造用硅砂(粉); b)本标准编号; 4
GB/T 12214—2019
c) 牌号; d) 重量; e) 供方全称; f) 生产日期。
8.3 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潮,防止混入杂物
5
SAG